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1769发布日期:2020-11-06 12:3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表外框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表是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能表的制造已具备相当的水平和规模,交流感应式电能表过负荷能力、使用寿命都大大的提高,目前现用的电表都是为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的主要类型有ic卡电表,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当表内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拉闸断电报警(或蜂鸣器报警),此时用户在感应区刷卡即可恢复供电;当剩余电量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用户必须再次持卡交费购电,才可以恢复用电。

目前现有的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让灰尘和雨水进入到电路板中,导致电表断路甚至短路烧毁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让灰尘和雨水进入到电路板中,导致电表断路甚至短路烧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外壁设置有数字键,所述数字键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键,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ic卡感应片,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的下方设置有网络接口,所网络接口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接线板,所述接线板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插孔,所述接线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底壳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内部设置有输入端接口,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钉孔,所述紧固螺钉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仪器固定孔,所述仪器固定孔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底壳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散热槽紧密分布在底壳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孔关于底壳的垂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控制板均与外壳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接口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输入端接口紧密分布在线路板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密封槽,可以使外壳与底壳进行螺纹连接后不会产生缝隙,避免灰尘或者水进入到底壳内部而吸附在电路板的表面,防止电路板发生断路或者短路的危险,大大的提高了智能电表的安全性能。

2、通过设置固定台,能够使智能电表安装在外部的支架或者横梁上,增加的智能电表的安装坏境,使智能电表可以检测更多线路的安全和使用情况。

3、通过设置散热槽,能够及时的对智能电表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在长时间的高温下,电路板发生短路而烧毁电表,同时避免外壳和底壳因为软化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显示屏;3、ic卡感应片;4、控制板;5、数字键;6、控制键;7、复位键;8、底壳;801、安装孔;802、紧固螺钉孔;803、支撑台;804、仪器固定孔;805、支撑板;806、密封槽;9、散热槽;10、固定台;11、线路板;12、输入端接口;13、梯形槽;14、网络接口;15、矩形槽;16、接线板;17、接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单相智能电表的外框架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2,能够清楚的显示检测的指数和结果,所述显示屏2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板4,能够控制智能电表的检测功能,所述控制板4的外壁设置有数字键5,所述数字键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键6,所述控制键6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键7,能够减少智能电表在长时间使用中不会发生电路烧毁的现象,所述显示屏2的一侧设置有ic卡感应片3,能够感应ic卡内部的信息和参数,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底壳8,所述底壳8的一侧设置有梯形槽13,能够减轻底壳8的重量,同时更加便于底壳8的浇注,所述梯形槽13的下方设置有网络接口14,能够使计算机可以控制智能电表的运行和参数设置,所网络接口14的下方设置有矩形槽15,所述矩形槽15的一侧设置接线板16,所述接线板16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插孔17,能够使线路接入到外部设置或者仪器中,所述接线板16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台10,所述底壳8的上方设置有散热槽9,能够对智能电表内部产生的热量得到及时的散失,避免温度较高使电路板发生断路或者断路现象,所述散热槽9的下方设置有线路板11,所述线路板11的内部设置有输入端接口12,能够使智能电表检测多个外部仪器或者设备的使用情况,所述底壳8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钉孔802,能够使外壳1与底壳8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所述紧固螺钉孔80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801,能够使智能电表牢牢的固定在墙洞里或者外部支架上,所述安装孔80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槽806,可以放置密封圈使灰尘和水进入不到智能电表的内部,所述密封槽80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台803,所述支撑台803的内部设置有仪器固定孔804,能够是检测仪器牢牢的固定在底壳8的内部,所述仪器固定孔804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805,能够对检测仪器起到一定的固定的作用,防止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位移。

进一步,外壳1与底壳8螺纹连接,能够使外壳1与底壳8牢牢的固定在一起,避免发生位移而产生缝隙使灰尘或者水吸附到电路板上,导致电路板断路或者短路。

进一步,散热槽9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散热槽9紧密分布在底壳8的上方,能够使智能电表内的热量得到及时的散失,避免温度较高导致仪器电路板烧毁,同时防止外壳与底壳软化而产生行形变。

进一步,安装孔80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安装孔801关于底壳8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能够使智能电表牢牢的固定在墙洞里或者外部支架上,增强的电表的抗振动强度,避免在遭受振动时,智能电表发生位移或者掉落。

进一步,显示屏2、控制板4均与外壳1螺钉连接,能够使显示屏2、控制板4牢牢的固定在外壳上,避免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生偏移,导致电表测量的精度发生改变。

进一步,输入端接口1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输入端接口12紧密分布在线路板11的内部,能够大大的提高智能电表的检测范围,同时提高智能电表的一体化,使之更好的结合其余设备完成系统化检测。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智能电表的检测仪器放置在底壳8的支撑板805上,使用固定螺钉穿过支撑台803的仪器固定孔804进行连接,然后将密封圈放置在密封槽806内,将显示屏2和控制板4的接口连接到检测仪器的电路槽内,接着将外壳1盖在底壳8的上方,使用紧固螺钉进行固定,然后将安装好的智能电表外框放置在墙洞里,将固定螺钉穿过安装孔801与墙壁进行固定,或者将智能电表的外框放置在裸露的支架或者横梁上,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台10进行固定,最后将外部线路接入到输入端接口12和接线插孔17内完成电路安装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