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4959发布日期:2020-06-23 20:4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用于乘用车顶压试验。



背景技术:

驾驶室强度试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中规定的试验内容:1、gb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试验5.5顶部强度(试验b)5.6后围强度(试验c);2、jt/t1178.1《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c.2.4中顶部静压试验,c.2.5后围强度试验;3、gb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以上试验对保障车辆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检测项目。现有检测设备多可兼容以上试验内容,结构上采用多组液压作动器实现多自由度运动以满足不同试验的需求,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维护成本高。另外,试验切换时需要人工更换工装,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试验的效率和可靠性,可有效保证施力方向准确性,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更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包括龙门型的龙门架、可在龙门架上升降的横梁和装在横梁底面的顶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组件包括装在横梁底面的支架和装在支架上且对乘用车驾驶室顶部施压的斜压板组件,斜压板组件的施压方向与横梁之间的夹角为20度。

优选的,所述的龙门架上装有用于带动横梁提升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装在龙门架顶部的驱动电机和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而转动的丝杆,所述的丝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沿垂向设置,分别贯穿横梁的端部,横梁的端部均具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龙门架包括两个隔形且互相连接的框架,横梁装在两个框架之间且横梁的端部分别与框架导向配合,两个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限定横梁的最低高度的限位连接板,限位连接板设置在横梁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斜压板组件包括倾斜设置且与横梁之间的夹角为度的斜压板和装在支架上且伸缩端与斜压板固定的施力油缸,施力油缸与斜压板垂直。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用于安装施力油缸的顶板与斜压板平行,顶板上装有与顶板导向配合的导向筒,导向筒与施力油缸平行设置,且一端与斜压板固定,导向筒随施力油缸的伸缩在顶板上导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斜压板与车辆接触的面为与车辆长度方向具有5度夹角的斜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龙门架侧边装有对龙门架进行侧向支撑的侧支撑架,侧支撑架与龙门架之间形成夹角,且底端与龙门架的底端齐平。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中横梁上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斜压板组件,斜压板组件的施压方向与横梁之间的夹角为20度,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倾斜角度相对应,使斜压板组件通过高度的调节便可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贴合接触,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试验的效率和可靠性。

2.横梁装在两个框架之间且横梁的端部分别与框架导向配合,顶板上装有与顶板导向配合的导向筒,即横梁的升降和斜压板组件的施力动作,都有导向结构进行运动定位,可有效保证斜压板组件的施力方向准确性,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升降组件中的两个丝杆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同时驱动转动,保证横梁两个端部升降的同步性,并且横梁的端部分别与框架导向配合,可有效保证横梁始终于水平设置,有效防止横梁倾斜,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更高。

4.两个框架之间连接有限位连接板,通过限位连接板限定横梁的最低高度,避免横梁下降过限造成斜压板组件损伤,提高试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顶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施力油缸、导向筒与斜压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包括龙门型的龙门架1、可在龙门架1上升降的横梁2和装在横梁2底面的顶压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组件3包括装在横梁2底面的支架31和装在支架31上且对乘用车驾驶室顶部施压的斜压板组件32,斜压板组件32的施压方向与横梁2之间的夹角为20度。

以上所述的乘用车顶压试验装置中横梁上安装支架31,支架31上安装斜压板组件32,斜压板组件32的施压方向与横梁2之间的夹角为20度,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倾斜角度相对应,使斜压板组件32通过高度的调节便可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贴合接触,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试验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的龙门架1上装有用于带动横梁2提升的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包括装在龙门架1顶部的驱动电机41和通过驱动电机41的驱动而转动的丝杆42,所述的丝杆42的数量为两个且沿垂向设置,分别贯穿横梁2的端部,横梁2的端部均具有与丝杆42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21。两个丝杆42通过一个驱动电机41同时驱动转动,保证横梁2两个端部升降的同步性。丝杆与螺母配合的升降装置,位移准确性高,且便于控制,可有效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准确性。

其中,所述的龙门架1包括两个隔形且互相连接的框架11,横梁2装在两个框架11之间且横梁2的端部分别与框架11导向配合,两个框架11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限定横梁2的最低高度的限位连接板12,限位连接板12设置在横梁2下方。横梁2的端部分别与框架11导向配合,可有效保证横梁2始终于水平设置,有效防止横梁2倾斜,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更高。两个框架11之间连接有限位连接板12,通过限位连接板12限定横梁2的最低高度,避免横梁2下降过限造成斜压板组件32损伤,提高试验安全性。

其中,所述的斜压板组件32包括倾斜设置且与横梁2之间的夹角为20度的斜压板32.1和装在支架31上且伸缩端与斜压板32.1固定的施力油缸32.2,施力油缸32.2与斜压板32.1垂直。斜压板32.1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贴合接触,施力油缸32.2对斜压板32.1施压,实现乘用车顶压试验。

其中,所述的支架31用于安装施力油缸32.2的顶板31.1与斜压板32.1平行,顶板31.1上装有与顶板31.1导向配合的导向筒31.2,导向筒31.2与施力油缸32.2平行设置,且一端与斜压板32.1固定,导向筒31.2随施力油缸32.2的伸缩在顶板31.1上导向运动。顶板31.1与斜压板32.1平行,用于安装施力油缸32.2,并与导向筒31.2导向配合,导向筒31.2在顶板31.1上的导向运动,可有效保证施力油缸32.2的方向一致性,提高试验装置的结构可靠性,提升试验准确性。

其中,所述的斜压板32.1与车辆接触的面为与车辆长度方向具有5度夹角的斜平面,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的纵向角度相对应,保证斜压板32.1与乘用车驾驶室顶部侧板贴合接触。

其中,所述的龙门架1侧边装有对龙门架1进行侧向支撑的侧支撑架13,侧支撑架13与龙门架1之间形成夹角,且底端与龙门架1的底端齐平。侧支撑架13对龙门架1进行有效支撑,有效防止试验过程中龙门架1倾斜,提高试验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