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3948发布日期:2020-05-15 18:3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业探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铆压工艺是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中非常重要的工艺,是实现产品预载荷的主要工艺,产品预载荷的控制直接影响产品寿命。由于铆压过程是把金属材料按流线冷挤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微裂纹。为了有效的对微裂纹进行检测,现在一般利用涡流探伤传感器对铆压部位进行探伤,现在的检测方法是利用人工手持涡流探伤传感器进行探伤,利用人工手持探伤设备进行探伤存在以下问题,即无法形象地展示轮毂轴承单元中裂纹的具体位置以及裂纹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轮毂轴承的铆压处贴附一张蜡纸,所述蜡纸的一侧上涂覆有有色石蜡,所述有色石蜡贴紧所述轮毂轴承;

s2:利用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铆压处是否有裂纹;

s3:当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有裂纹时,对蜡纸进行加热并使有色石蜡融化;

s4:取走轮毂轴承上的蜡纸,利用刮刀刮去轮毂轴承表面的有色石蜡。

本方法的原理如下,首先蜡纸的一侧涂覆有颜色的石蜡,石蜡受热会融化,石蜡融化会渗透进轮毂轴承上的缝隙内,而一旦渗透进缝隙内再次冷却后会完全残留在裂纹缝隙内,即使刮刀刮磨也只能除去轮毂轴承表面的石蜡,而对于裂纹缝隙内,刮刀是无法刮除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轮毂轴承上石蜡残留物的形状即可得知裂纹的形状及大小。

基于上述原理,进一步结合上述工作步骤说明本方法的有益之处,首先将蜡纸贴紧在轮毂轴承的铆压处,利用涡流探伤传感器隔着蜡纸检测轮毂轴承的铆压处,若涡流探伤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裂纹,则这个轮毂轴承不存在裂纹,若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裂纹,则立即对蜡纸进行加热,利用热量使蜡纸上的石蜡融化,当石蜡融化后,蜡液会流淌并渗透进裂纹缝隙内,待蜡液冷却后,这部分石蜡残留在裂纹缝隙内,由于石蜡是有颜色的(轮毂轴承一般是黑色或银白色的,所以蜡纸上的石蜡只需要不是白色的即可),用刮刀刮去表面的石蜡,只需要观察轮毂轴承不同于轮毂轴承自身的颜色即可得知裂缝的大小及形状。

本方法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铆压后轮毂轴承上裂纹的位置及大小。

可选的,当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有裂纹点位后,利用电热丝棒对该点位加热融化有色石蜡。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为平板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夹孔,所述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及电热丝棒分别直接或间接于两个夹孔内。

因为整个过程需要用到涡流探伤传感器以及电热丝棒两样工具,所以采取上述办法,将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探头由一根杆子及一个感应检测头组成,感应检测头安装在杆子上)以及电热丝棒夹装在安装架的夹孔上,便于同时操作,具体探头是杆子部分夹在夹孔上的,便于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喇叭状的集热筒,所述集热筒的窄口端固定在安装架的夹孔上,所述电热丝棒部分位于集热筒内,所述集热筒的内壁内上涂覆有铝箔,所述集热筒的外壁上亦涂覆有铝箔。

喇叭状的集热筒的作用是将电热丝棒产生的热量都导向蜡纸上,避免热气对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造成损伤。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套筒、弹簧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保护套筒上,且所述定位柱平行于所述保护套筒的轴心线,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沉孔,且沉孔的个数不少于定位柱的个数,所述沉孔均匀分布在夹孔的四周沿处,所述弹簧套设在定位柱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与保护套筒及沉孔固定在一起,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形状与保护套筒的形状一致,所述嵌合槽的槽壁上及保护套筒的筒壁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用于插接销钉。

设置上述结构的作用是为了对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检测时,将保护套筒一端嵌入进嵌合槽内,然后插入销钉(销钉插入嵌合槽的槽壁上及保护套筒的筒壁上的销孔内),利用销钉的固定作用将保护套筒一端固定进嵌合槽内,使得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暴露在保护套筒外,当完成检测后,拔除销钉,保护套筒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嵌合槽,使得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位于保护套筒内,且由于弹簧的粘接作用以及定位柱与沉孔的定位作用,保护套筒不会脱离安装架(弹簧的粘接作用),也不会发生偏转(定位柱与沉孔的定位作用)。

可选的,还包括销钉及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安装架上,所述销钉插接在插槽上。

因为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到销钉,所以将销钉插在一个插糟上,便于取用。

可选的,还包括把手,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两个夹孔之间,所述把手为t字状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以及安装孔内均设置有螺纹,所述把手上及安装架上均开设有贯穿孔,且所述安装架上的贯穿孔垂直于所述安装孔,且安装架上的贯穿孔联通所述安装孔;把手上以及安装架上的贯穿孔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贯穿孔。

在安装架上以及把手上均设置贯穿孔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向贯穿孔内塞固定棒,具体固定棒的形状与贯穿孔的形状是一致的,当固定棒插进把手以及安装架上的贯穿孔内后,可以防止把手在安装架上发生晃动,避免把手发生晃动。

在安装架上安装把手是为了方便操作安装架的探头以及电热丝棒。

可选的,还包括若干压紧杆,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压紧杆穿过所述安装架上的通孔,每根压紧杆上至少安装有两个螺母,且安装架两侧均设置有螺母,所述压紧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安装架均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螺母,弹簧另一端抵住所述安装架,且压紧杆的一端呈半圆球状。

压紧杆的作用是为了当蜡纸有从轮毂轴承上脱落趋势时,压紧杆将蜡纸压紧在轮毂轴承上,确保整个过程中蜡纸不会脱落。

可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型的通孔,所述压紧杆为圆柱形的压紧杆,且压紧杆的一端呈半圆球状,所述通孔的直径与压紧杆的直径相等。

压紧杆的一端呈半圆球状是为了在方便在检测过程中移动压紧杆。

可选的,所述夹孔的孔壁面上设置有锯齿,所述夹孔通过自身的锯齿夹紧电热丝棒或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

具体夹孔是夹紧探头的杆子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铆压后轮毂轴承上裂纹的位置及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架上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把手在安装架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安装架与保护筒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是把手与安装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螺母,2、弹簧,3、安装架,301、通孔,302、夹孔,303、沉孔,304、嵌合槽,305、插槽,306、安装孔,4、电热丝棒,5、集热筒,6、压紧杆,7、把手,701、贯穿孔,8、固定棒,901、杆子,902、感应检测头,10、保护套筒,1001、销孔,1002、定位柱,1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一种铆压后裂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轮毂轴承的铆压处贴附一张蜡纸,蜡纸的一侧上涂覆有有色石蜡,有色石蜡贴紧轮毂轴承;

s2:利用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铆压处是否有裂纹;

s3:当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有裂纹时,对蜡纸进行加热并使有色石蜡融化;

s4:取走轮毂轴承上的蜡纸,利用刮刀刮去轮毂轴承表面的有色石蜡。

本方法的原理如下,首先蜡纸的一侧涂覆有颜色的石蜡,石蜡受热会融化,石蜡融化会渗透进轮毂轴承上的缝隙内,而一旦渗透进缝隙内再次冷却后会完全残留在裂纹缝隙内,即使刮刀刮磨也只能除去轮毂轴承表面的石蜡,而对于裂纹缝隙内,刮刀是无法刮除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轮毂轴承上石蜡残留物的形状即可得知裂纹的形状及大小。

基于上述原理,进一步结合上述工作步骤说明本方法的有益之处,首先将蜡纸贴紧在轮毂轴承的铆压处,利用涡流探伤传感器隔着蜡纸检测轮毂轴承的铆压处,若涡流探伤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裂纹,则这个轮毂轴承不存在裂纹,若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裂纹,则立即对蜡纸进行加热,利用热量使蜡纸上的石蜡融化,当石蜡融化后,蜡液会流淌并渗透进裂纹缝隙内,待蜡液冷却后,这部分石蜡残留在裂纹缝隙内,由于石蜡是有颜色的(轮毂轴承一般是黑色或银白色的,所以蜡纸上的石蜡只需要不是白色的即可),用刮刀刮去表面的石蜡,只需要观察轮毂轴承不同于轮毂轴承自身的颜色即可得知裂缝的大小及形状。

本方法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铆压后轮毂轴承上裂纹的位置及大小。

当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到有裂纹点位后,利用电热丝棒4对该点位加热融化有色石蜡。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安装架3,且安装架3为平板状的安装架3,安装架3上设置有两个夹孔302,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及电热丝棒4分别直接或间接于两个夹孔302内。

因为整个过程需要用到涡流探伤传感器以及电热丝棒4两样工具,所以采取上述办法,将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探头由一根杆子901及一个感应检测头902组成,感应检测头902安装在杆子901上)以及电热丝棒4夹装在安装架3的夹孔302上,便于同时操作,具体探头是杆子901部分夹在夹孔302上的,便于操作。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喇叭状的集热筒5,集热筒5的窄口端固定在安装架3的夹孔302上,电热丝棒4部分位于集热筒5内,集热筒5的内壁内上涂覆有铝箔,集热筒5的外壁上亦涂覆有铝箔。

喇叭状的集热筒5的作用是将电热丝棒4产生的热量都导向蜡纸上,避免热气对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造成损伤。

如附图1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保护套筒10、弹簧2及定位柱1002,定位柱1002设置在保护套筒10上,且定位柱1002平行于保护套筒10的轴心线,安装架3上设置有沉孔303,且沉孔303的个数不少于定位柱1002的个数,沉孔303均匀分布在夹孔302的四周沿处,弹簧2套设在定位柱1002上,且弹簧2的两端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与保护套筒10及沉孔303固定在一起,安装架3上设置有嵌合槽304,嵌合槽304的形状与保护套筒10的形状一致,嵌合槽304的槽壁上及保护套筒10的筒壁上均开设有销孔1001,销孔1001用于插接销钉11。

设置上述结构的作用是为了对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902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检测时,将保护套筒10一端嵌入进嵌合槽304内,然后插入销钉11(销钉11插入嵌合槽304的槽壁上及保护套筒10的筒壁上的销孔1001内),利用销钉11的固定作用将保护套筒10一端固定进嵌合槽304内,使得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902暴露在保护套筒10外,当完成检测后,拔除销钉11,保护套筒10在弹簧2的作用下弹出嵌合槽304,使得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感应检测头902位于保护套筒10内,且由于弹簧2的粘接作用以及定位柱1002与沉孔303的定位作用,保护套筒10不会脱离安装架3(弹簧2的粘接作用),也不会发生偏转(定位柱1002与沉孔303的定位作用)。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销钉11及插槽305,插槽305开设在安装架3上,销钉11插接在插槽305上。

因为整个过程中需要用到销钉11,所以将销钉11插在一个插糟上,便于取用。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把手7,安装架3上设置有安装孔306,安装孔306设置在两个夹孔302之间,把手7为t字状把手7,把手7的一端以及安装孔306内均设置有螺纹,把手7上及安装架3上均开设有贯穿孔701,且安装架3上的贯穿孔701垂直于安装孔306,且安装架3上的贯穿孔701联通安装孔306;把手7上以及安装架3上的贯穿孔701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贯穿孔701。

在安装架3上以及把手7上均设置贯穿孔701的作用是为了方便向贯穿孔701内塞固定棒8,具体固定棒8的形状与贯穿孔701的形状是一致的,当固定棒8插进把手7以及安装架3上的贯穿孔701内后,可以防止把手7在安装架3上发生晃动,避免把手7发生晃动。

在安装架3上安装把手7是为了方便操作安装架3的探头以及电热丝棒4。

如附图1及2所示,还包括若干压紧杆6,安装架3上开设有通孔301,压紧杆6穿过安装架3上的通孔301,每根压紧杆6上至少安装有两个螺母1,且安装架3两侧均设置有螺母1,压紧杆6上套设有弹簧2,且安装架3均有弹簧2,弹簧2一端抵住螺母1,弹簧2另一端抵住安装架3,且压紧杆6的一端呈半圆球状。

压紧杆6的作用是为了当蜡纸有从轮毂轴承上脱落趋势时,压紧杆6将蜡纸压紧在轮毂轴承上,确保整个过程中蜡纸不会脱落。

如附图1及4所示,通孔301为圆型的通孔301,压紧杆6为圆柱形的压紧杆6,且压紧杆6的一端呈半圆球状,通孔301的直径与压紧杆6的直径相等。

压紧杆6的一端呈半圆球状是为了在方便在检测过程中移动压紧杆6。

夹孔302的孔壁面上设置有锯齿,夹孔302通过自身的锯齿夹紧电热丝棒4或涡流探伤传感器的探头。

具体夹孔302是夹紧探头的杆子901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