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属于分段绝缘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分段绝缘器6点测量方法较为简单,未考虑25kv柔性简单悬挂的特殊性,测量方法针对性不强;再就是厂家和施工单位未结合本线现场实际情况对分段绝缘器进行有针对性地安装和调整,对待设备安装、调整方法千篇一律,未对受电弓通过分段绝缘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研判分析。
现有测量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测量点位较少,仅测量接触线连接线夹与4根滑道的高度,无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相关数据。
2、现有的6点测量法太过简单,不符合轨道交通行业设备管理精细化原则。
3、当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等关键部位偏斜、扭力时,无法通过现有的6点测量法掌握设备状态,只能通过检修完成,不便于工作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两滑道连接线夹处接触线导线高度,共2个点位;
s2.检测接触线连接线夹处接触线导线高度,共2个点位;
s3.检测主绝缘棒上的不锈钢压接管中间部分及相邻两滑道的水平连线处距钢轨高度,共8个点位;
s4.检测主绝缘棒螺纹部分外20-50mm处及相邻两滑道的水平连线处距钢轨高度,共8个点位;
s5.检测长滑道点位距钢轨高度,即长滑道消弧角向吊弦侧,避开长滑道弧形部分,共2个点位;
s6.检测主绝缘棒中心点位置距钢轨高度,共2个点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短滑道消弧角的点位为消弧角向吊弦侧100mm,即避开短滑道弧形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测量点位长滑道消弧角向吊弦侧100mm处。
进一步的,分段绝缘器两铜滑道应等高,误差不大于±5mm。
进一步的,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中心点位置应与两侧滑道等高,误差为+5、-0mm。
进一步的,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中心点应低于两侧不锈钢压接管2-5mm,主绝缘棒在受张力后应呈水平状态或轻微驰度状,不得出现负驰度或受扭力。
进一步的,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螺纹部分及不锈钢压接管部分应高于两侧滑道2-5mm,在受电弓通过该处时不得与受电弓发生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接触网柔性悬挂分段绝缘器6项24点测量方法,测量点位更多,数据更详细精准,符合轨道交通行业设备管理精细化原则;当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等关键部位偏斜、扭力时,也可以通过该测量法掌握设备状态,便于工作开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检测项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点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检测点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一种分段绝缘器多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检测项目:
②第1项为两滑道连接线夹处接触线导线高度,共2个点位。
②第2项为接触线连接线夹处接触线导线高度,共2个点位。
③第3项为主绝缘棒上的不锈钢压接管中间部分及相邻两滑道的水平连线处距钢轨高度,共8个点位。
③第4项为主绝缘棒螺纹部分外20-50mm处及相邻两滑道的水平连线处距钢轨高度。其中,短滑道消弧角的点位为消弧角向吊弦侧100mm左右,即避开短滑道弧形部分,共8个点位。
⑤第5项为长滑道点位距钢轨高度,即长滑道消弧角向吊弦侧100mm左右,同样为避开长滑道弧形部分,共2个点位。
⑥第6项为主绝缘棒中心点位置距钢轨高度,共2个点位。
汇总所得,共计6项24点位,此即为分段绝缘器6项24点测量方法。
根据25kv柔性悬挂分段绝缘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分段绝缘器安装后的设备参数建议如下:
①分段绝缘器两铜滑道应等高,误差不得大于±5mm;
②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中心点位置应与两侧滑道等高,误差为+5、-0mm;
③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中心点应低于两侧不锈钢压接管2-5mm,主绝缘棒在受张力后应呈水平状态或轻微驰度状,不得出现负驰度或受扭力;
④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螺纹部分及不锈钢压接管部分应高于两侧滑道2-5mm,在受电弓通过该处时不得与受电弓发生接触。
通过如下的具体实施例,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测量方法相比原有测量方法的优势。
2019年12月18日,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供电维修室对大兴机场线路基段停车场接触网步行巡视时发现,路基段停车场lc042#1道、lc044#4道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靠场区侧不锈钢压接管部分附近有烧伤现象。
1)12月23日,针对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路基段停车场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烧伤问题,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供电维修室组织对lc042#1道、lc044#4道两台分段绝缘器进行了更换。在更换前,利用激光测量仪对分段绝缘器参数进行了测量,测量首先使用的是传统6点测量法。其测量结果如下:
如图2所示,通过分段绝缘器传统6点测量法测量,该处分段测量数据在标准误差范围内。
2)根据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烧伤位置并结合25kv柔性简单悬挂特性,现场再次利用激光测量仪对分段绝缘器参数进行了测量。此次测量使用的是本部室独创的6项24点测量法。
如图3所示,通过6项24点测量法测量发现,分段绝缘器主绝缘棒烧伤处两绝缘棒存在3mm高差,且烧伤的主绝缘棒低于两侧铜滑道。
3)高空作业人员利用水平尺对主绝缘棒烧伤处附近分段绝缘器水平状态进行检查,发现受主绝缘棒高差影响,水平尺靠在场区侧短滑道上时,水平尺与长滑道无法接触,存在较大间隙。
随后作业人员对两台分段绝缘器进行了更换,发现两台分段绝缘器场区侧短滑道较长滑道电腐蚀、麻点现象更为严重,且长滑道中部存在无受电弓滑痕现象。说明了受电弓在通过该分段绝缘器时并未同时与两侧滑道接触,而是受主绝缘棒高差影响仅接触了短滑道。由于短滑道侧主绝缘棒偏低,受电弓在运行至主绝缘棒不锈钢压接部分时产生磕碰、闪火花,久而久之在附近绝缘部分形成烧伤现象。该现象再次印证了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供电维修室独创的6项24点测量法的精细化、先进性和科学性。
根据此次事件分析,传统的分段绝缘器6点测量方法较为简单,未考虑大兴机场线25kv柔性简单悬挂的特殊性,测量方法针对性不强;再就是厂家和施工单位未结合本线现场实际情况对分段绝缘器进行有针对性地安装和调整,对待设备安装、调整方法千篇一律,未对受电弓通过分段绝缘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研判分析。
因此,分段绝缘器6项24点测量法,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更完善,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