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06448发布日期:2020-06-05 2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光电观瞄系统为两轴两框架光电观瞄系统,光电观瞄系统包括电视观瞄具、热像仪和激光测照器三种传感器,三种传感器安装于万向架平台上共同构成传感器平台,传感器平台受伺服控制单元驱动,瞄准线漂移补偿算法补偿于陀螺稳定回路;陀螺稳定回路包括加法结、陀螺稳定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安装于传感器平台上的两自由度速率陀螺;加法结接收速度控制命令以及陀螺敏感的传感器平台的角速度信号,生成速度误差信号送入陀螺稳定控制模块,陀螺稳定控制模块采用伺服控制算法由速度误差信号生成电机驱动命令,并输出给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驱动传感器平台运动;自动漂移补偿模块包括智能判断模块、切换开关,智能判断模块根据工作模式和单杆数据判断向陀螺稳定回路传送的数据,经由切换开关选通单杆数据通道或自动漂移补偿模块通道,自动漂移补偿模块同时接收陀螺敏感的传感器平台的角速度信号。

2.一种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电观瞄系统上电后,周期性置瞄准线漂移补偿标志位为1,在一个伺服控制周期内,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补偿:

第一步,智能判断模块判断瞄准线漂移补偿标志位是否置1,若补偿标志位置1,则初始化陀螺数据采样计数器t=0,初始化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的四个系数a(0)=0、b(0)=0、c(0)=0、d(0)=0,执行第二步;若补偿标志位置0,则继续等待;

第二步,判断光电观瞄系统工作模式是否在惯性态模式下,且当前无操控单杆数据输入,若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转回第一步;

第三步,判断陀螺数据采样计数器t是否到达阈值tmax,若未达到阈值,则分别获取当前方位和俯仰陀螺数据,并执行第四步,若达到阈值,则执行第五步;

第四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当前伺服控制周期下的最小二乘系数,之后返回执行第二步;

式中a(k)、b(k)、c(k)、d(k)是当前周期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的四个系数,k-1表示上一周期系数,v(k)是当前周期采样的陀螺数据,k是当前周期陀螺数据采样计数器的值;

第五步,则根据当前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的四个系数a、b、c和d,由下式计算当前陀螺漂移量v:

判断当前的陀螺漂移量v是否小于阈值vd;若是,则增加补偿的调用周期,然后退出补偿;否则,存储陀螺漂移补偿值,并将该值补偿到陀螺稳定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置瞄准线漂移补偿标志位为1的周期为ts=500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设定阈值tmax=6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阈值vd包括方位阈值和俯仰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智能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方位阈值是0.00058v,俯仰阈值是0.0005v。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观瞄系统瞄准线漂移的智能补偿方法,属于自动控制领域。该方法在光电观瞄系统处于惯性态,并且系统无输出命令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采集陀螺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计算陀螺的漂移量,并将该漂移量补偿入陀螺稳定回路;通过建立周期任务对陀螺数据采集并拟合,轮询光电观瞄系统的空闲时间,当监控漂移量大于一定阈值时自动执行补偿操作。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手动漂移补偿慢、补偿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完全采用软件算法实现,算法简单,可移植性强,适合于现有光电观瞄系统的瞄准线漂移补偿。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李超;孙毓凯;吴玉敬;张魁甲;张蕙菁;董典;刘能歌;刘建伟;雷霏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