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是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在配电网的推广应用提供的测试和试验环境。网架结构是各种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与实境试验平台的暂态特性密切相关。因此,为尽可能模拟实际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应与实际配电网一致。根据《dl/t599-2016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等技术标准,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包括单辐射、“n-1”单环网、n分段n联络、n供一备、双环网等类型,在实际配电网中,还存在大分支、二三级分支等非典型接线模式。
显然,由于场地条件和投资限制,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无法针对实际配电网中的每一种接线模式,逐一建设对应的网架接线。因此,构建一个灵活的网架结构,并通过配电开关的分合配置实现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转换,是建设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通过配电开关的分合配置实现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转换,满足实境试验平台开展各种试验、仿真和测试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包括配电线路、环网柜和电杆分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线路包括第一线路段和第二线路段,所述环网柜包括进出线开关和母联开关,所述电杆分节点包括柱上开关和联络开关;
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首端引自出线断路器,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与所述电杆分节点相连接;
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首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引自所述环网柜,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首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引自所述电杆分节点,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与所述电杆分节点相连接;
所述电杆分节点通过所述联络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环网柜还包括第一环网柜、第二环网柜和第三环网柜;
所述第一环网柜分别连接着所述配电线路、所述第二环网柜和所述电杆分节点;
所述第二环网柜分别连接着所述第一环网柜、所述第三环网柜和所述电杆分节点;
所述第三环网柜分别连接着所述第二环网柜、所述配电线路和所述电杆分节点。
可选的,所述配电线路还包括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
所述电缆线路和所述架空线路均引自出线断路器。
可选的,所述电缆线路包括第一电缆线路、第二电缆线路和第三电缆线路;
所述第一电缆线路与所述第一环网柜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环网柜供电;所述第一电缆线路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所述第二电缆线路与所述第三环网柜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三环网柜供电;所述第二电缆线路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所述第三电缆线路与所述第一环网柜相连接,且所述第三电缆线路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架空线路包括第一架空线路、第二架空线路和第三架空线路;
所述第一架空线路与所述第三环网柜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架空线路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所述第二架空线路经过所述第一电杆分节点与所述第一环网柜相连接;所述第二架空线路还经过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所述第三架空线路经过所述第三电杆分节点与所述第三环网柜相连接;所述第三架空线路还经过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与所述第二环网柜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出线开关、所述母联开关、所述柱上开关和所述联络开关均配置配电自动化三遥设备。
可选的,所述电缆线路和所述架空线路还串联不同等值长度的pi模型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中,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通过配电开关的分合配置实现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转换,满足实境试验平台开展各种试验、仿真和测试的需求,避免为了符合实际配电网的接线模式而建设多组配电网架结构,从而降低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占地需求。另外,在无需大量建设配电线路的前提下,通过开关的分合切换,实现网架结构在单辐射、“n-1”单环网、n分段n联络、n供一备、双环网等标准接线模式,以及各种非标准接线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大幅降低了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场地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中的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的详细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中的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所述网架结构包括配电线路、环网柜和电杆分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线路包括第一线路段和第二线路段,所述环网柜包括进出线开关和母联开关,所述电杆分节点包括柱上开关和联络开关;
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首端引自出线断路器,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一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与所述电杆分节点相连接;
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首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引自所述环网柜,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首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引自所述电杆分节点,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进出线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或所述配电线路中第二线路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柱上开关与所述电杆分节点相连接;
所述电杆分节点通过所述联络开关与所述环网柜相连接。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的详细结构组成示意图。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所示,所述环网柜还包括第一环网柜ga、第二环网柜gb和第三环网柜gc;所述第一环网柜ga分别连接着所述配电线路、所述第二环网柜gb和所述电杆分节点;所述第二环网柜gb分别连接着所述第一环网柜ga、所述第三环网柜gc和所述电杆分节点;所述第三环网柜gc分别连接着所述第二环网柜gb、所述配电线路和所述电杆分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网柜ga包括第一进出线开关g01、第二进出线开关g02、第三进出线开关g07、第四进出线开关g08、第五进出线开关g13和第一母联开关t01;第二环网柜gb包括第六进出线开关g03、第七进出线开关g04、第八进出线开关g09、第九进出线开关g10、第十进出线开关g14和第二母联开关t02;第三环网柜gc包括第十一进出线开关g05、第十二进出线开关g06、第十三进出线开关g11、第十四进出线开关g12、第十五进出线开关g15和第三母联开关t0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杆分节点包括第一电杆分节点p1、第二电杆分节点p2和第三电杆分节点p3;其中,所述第一电杆分节点p1包括第一柱上开关k01、第二柱上开关k02和第一联络开关t04;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p2包括第三柱上开关k04、第四柱上开关k05和第二联络开关t05;所述第三电杆分节点p3包括第五柱上开关k06、第六柱上开关k07和第三联络开关t06。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配电线路还包括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所述电缆线路和所述架空线路均引自出线断路器;如图2所示,所述电缆线路包括第一电缆线路f1、第二电缆线路f2和第三电缆线路f3;所述第一电缆线路f1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环网柜ga供电;所述第一电缆线路f1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线路f2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三环网gc柜供电;所述第二电缆线路f2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缆线路f3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相连接,且所述第三电缆线路f3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另外,所述架空线路包括第一架空线路f4、第二架空线路f5f和第三架空线路f6;所述第一架空线路f4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架空线路f4还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所述第二架空线f5路经过所述第一电杆分节点p1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相连接;所述第二架空线路f5还经过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p2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所述第三架空线路f6经过所述第三电杆分节点p3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相连接;所述第三架空线路f6还经过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p2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缆线路f1通过第一进出线开关g01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环网柜ga供电;所述第一电缆线路f1还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柜ga中的所述第二进出线开关g02引出,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六进出线开关g0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线路f2通过所述第十二进出线开关g06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相连接,并向所述第三环网gc柜供电;所述第二电缆线路f2还通过所述第三环网柜gc中的第十一进出线开关g05引出,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七进出线开关g04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缆线路f3通过所述第三进出线开关g07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相连接,且所述第三电缆线路f3还通过所述第一环网柜中的第四进出线开关g08引出,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八进出线g09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架空线路f4通过所述第十四进出线开关g12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架空线路f4还通过所述第三环网柜gc中的第十三进出线开关g11引出,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九进出线开关g10相连接;所述第二架空线f5路经过所述第一柱上开关k01接入所述第一电杆分节点p1,并经过所述第一联络开关t04与所述第一环网柜ga中的所述第五进出线开关g13相连接;所述第二架空线路f5还经过所述第二柱上开关k02和所述第三柱上开关k04接入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p2,并经过所述第二联络开关t05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十进出线开关g14相连接;所述第三架空线路f6经过所述第六柱上开关k07接入所述第三电杆分节点p3,并经过所述第三联络开关t06与所述第三环网柜gc中的所述第十五进出线开关g15相连接;所述第三架空线路f6还经过所述第五柱上开关k06和第四柱上开关k05接入所述第二电杆分节点p2,并经过所述第二联络开关t05与所述第二环网柜gb中的所述第十进出线开关g14相连接。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进出线开关、所述母联开关、所述柱上开关和所述联络开关均配置配电自动化三遥设备;所述配电自动化三遥设备用于遥测、遥信和遥控。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缆线路和所述架空线路还串联不同等值长度的pi模型装置;所述pi模型装置用于在不增加线路长度的前提下模拟实际配电网线路的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中,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通过配电开关的分合配置实现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转换,满足实境试验平台开展各种试验、仿真和测试的需求,避免为了符合实际配电网的接线模式而建设多组配电网架结构,从而降低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占地需求。另外,在无需大量建设配电线路的前提下,通过开关的分合切换,实现网架结构在单辐射、“n-1”单环网、n分段n联络、n供一备、双环网等标准接线模式,以及各种非标准接线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大幅降低了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场地要求。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的分合闸状态进而改变线路的联络结构,实现网架结构在不同接线方式的变换;在本实施例中,以单辐射线路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将所述网架结构中的所述第一母联开关t01、所述第二母联开关t02、所述第三母联开关t03、所述第一联络开关t04、所述第二联络开关t05、所述第三联络开关t06、所述第七进出线开关g04、所述第九进出线开关g10和第四柱上开关k05断开,其余开关闭合,则形成六回电缆或架空线构成的单辐射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中,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通过配电开关的分合配置实现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转换,满足实境试验平台开展各种试验、仿真和测试的需求,避免为了符合实际配电网的接线模式而建设多组配电网架结构,从而降低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占地需求。另外,在无需大量建设配电线路的前提下,通过开关的分合切换,实现网架结构在单辐射、“n-1”单环网、n分段n联络、n供一备、双环网等标准接线模式,以及各种非标准接线模式之间的灵活转换,大幅降低了实境试验平台的建设投资和场地要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