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雷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7544发布日期:2021-09-28 21: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雷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自动驾驶级别需求不断提高。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对各种复杂的路况进行有效的探测和识别分类。激光雷达系统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向着更高分辨率(>100线),更大视场角(>120
°
),更远探测距离(>200m)的趋势发展。
3.传统的雷达系统至少包括雷达发射器、雷达接收器和处理器。雷达发射器用于发射雷达信号并将雷达信号发送到雷达系统前方的障碍物上,雷达接收器用于接收雷达信号遇到障碍物时产生的反射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雷达接收器接收的反射信号的功率和时间得到探测信息。
4.由于雷达信号探测的物体的距离、路况以及气候的不同,雷达发射器探测不同物体时需要发射的雷达信号的功率不同,因此需要为雷达发射器设置信号调整电路,用于调整雷达发射器的供电电压,从而调整雷达信号的功率。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储能元件控制雷达发射器实现调整雷达信号,具体通过控制储能元件上存储的电能的大小实现调整雷达信号的功率。若雷达信号的需求的功率较大时,储能元件需要长时间的储能才能满足雷达信号的功率需求,可能会造成相邻两个雷达信号的发射时刻间隔较长,雷达发射器重频率低。因此,现有的雷达系统存在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雷达系统,用以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和信号发射器。其中,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第二供电电路与第一供电电路的低电位端连接。
7.其中,述第一供电电路用于为信号发射器提供第一电压;第二供电电路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第二电压;信号发射器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一功率发射信号。其中,第一电压是根据第二电压确定的。
8.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采用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叠加为信号发射器提供电能,其中,第二供电电路可以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一个参考电压,从而减小了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减小了第一供电电路的电压调整时间,从而解决了由于储能时间长所造成的相邻两个雷达信号发射时刻间隔长的问题,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从而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供电电路的正极与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
连接,第二供电电路的负极用于与信号发射器连接。
10.采用上述电路结构,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使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的电压和第二供电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叠加后为信号发射器供电,即信号发射器接收的电能有两个来源,分别为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从而减短了第一供电电路中储能元件的充放电时间,缩短了相邻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见得,从而提高了雷达发送器的重频率,从而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12.具体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供电电源连接。
13.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使其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以满足信号发射器对发射的信号的功率需求。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15.具体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三供电电源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四供电电源连接;第六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五供电电源连接。
16.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通过控制与不同电源连接的多个开关的通断实现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以满足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功率的需求。
17.基于电路设计的需要,可以替换的,第二供电电路可以包含n个开关,n为大于1的整数。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电感、第七开关、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19.具体地,电感的第一端用于与第六供电电源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电路连接。
20.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通过向第一电容充放电实现控制为信号发射器提供的电压的大小,以实现控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的功率的大小。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
22.基于电路设计的需要,可替换的,第一供电电路可以包括多个电容以及多个开关。本技术并不限定具体的电容和开关的数量。
23.具体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七供电电源和第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九开关的第二端、第十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均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供电电路连接。
24.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通过控制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的通断实现控制第
五电容的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以控制第一电压的大小。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第十一开关;
26.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27.采用上述电路结构,当信号发射器需要发射信号时,控制第十一开关闭合,信号发射器构成闭合导通路径,信号发射器得电发射信号;当信号发射器不需要发射信号时,控制第十一开关断开,信号发射器所在支路断开,信号发射器失电停止发射信号。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至少一个控制器包含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
29.具体地,第一控制器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器用于为第二供电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30.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供电电路中的开关的通断实现控制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第一电压,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供电电路中的开关的通断实现控制第二供电电路输出第二电压。
3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将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第一供电电路用于为信号发射器提供第一电压;将第二供电电路与第一供电电路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二供电电路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第二电压;信号发射器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一功率发射信号;其中,第一电压是根据第二电压确定的。
32.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基板上形成信号发送电路,该基板上存在两个供电电路用于为信号发射器供电,第二供电电路可以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了一个参考电压,缩短了第一供电电路中的电压调整范围,从而解决了由于第一供电电路调整范围大造成的储能元件储能时间过长造成的重频率低的问题,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3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电路,该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和信号接收器。其中,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接收器连接,第二供电电路与第一供电电路的低电位端连接。
34.其中,第一供电电路用于为信号接收器提供第一电压;第二供电电路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第二电压;信号接收器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二功率接收反射信号,其中,反射信号为信号发送电路发射的信号遇到目标时产生的。其中,第一电压是根据第二电压确定的。
35.采用上述电路结构,采用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叠加为信号接收器提供电能,其中,第二供电电路可以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一个参考电压,从而减小了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减小了第一供电电路的电压调整时间,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从而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36.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处理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信号发送电路与信号接收电路连接,信号接收电路与处理电路连接。
37.其中,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发射信号;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信号发送电路发射的信号对应的反射信号,并将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探测信息。
38.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信号接收电路和处理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信号发送电路与信号接收电路连接,信号接收电路与处理电路连接。
40.其中,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发射信号;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信号发送电路发射的信号对应的反射信号,并将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探测信息。
41.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以及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42.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含上述第四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雷达系统或者第五方面以及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提供的雷达系统。
43.进一步,该终端可以为无人机、无人运输车、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现有的信号发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4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4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4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5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5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5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为雷达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信号发送电路用于发射信号,该信号可以用于对目标进行探测。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反射信号,该发射信号为信号发送电路发射的信号遇到目标时产生的。
5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系统可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网联车或者安防监控等领域。
57.以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为例,雷达系统可以设置在汽车上,用于检测汽车前方的路况。
58.目前,信号发送电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信号发送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电路和信号发射器。具体地,第一供电电路与供电电源和信号发射器连接,第
一供电电路用于接收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并根据外部连接的控制器输入的控制信号调整输出的电压值,以满足信号发射器的工作需求。
59.图1所示的信号发送电路虽然可以实现为满足信号发射器的需求,但是用于为信号发射器供电的第一供电电路中多采用储能元件(例如电容)的充放电实现为信号发射器供电,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当信号发射器与目标的距离较远或者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储能元件需要长时间的储能才能满足雷达信号的功率需求,该信号与前一个信号的时长间隔较大,从而降低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降低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60.因此,目前雷达系统存在性能低的问题。
6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63.本技术中所涉及术语“连接”,描述两个对象的连接关系,可以表示两种连接关系,例如,a和b连接,可以表示:a与b直接连接,a通过c和b连接这两种情况。
64.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65.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发送电路200包括:第一供电电路201、第二供电电路202和信号发射器203。其中,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第二供电电路202与第一供电电路201的低电位端连接。
66.其中,第一供电电路201用于为信号发射器203提供第一电压;第二供电电路202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信号发射器203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一功率发射信号;其中,第一电压是根据第二电压确定的。
67.进一步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正负方向可以相同。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正负方向相同,其具体含义可以是:若第一供电电路201与第二供电电路202串联连接,则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低电平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连接。
68.应理解,由于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第一供电电路2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之间输出第三电压,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电压,第三电压和第二电压构成第一电压,即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叠加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
69.在信号发送电路200发射信号时,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参考电压,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第三电压,第三电压和第二电压构成第一电压并提供给信号发射器203以使信号发射器203发射信号,即第一供电电路2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只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电能的一部分,从而减短了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的大小,缩短了第一供电电路201中存储元件存储第三电压所需要的时间,减短了相邻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从而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70.应理解,当信号发射器203不需要发射信号时,为了避免能量的浪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200还可以包括第十一开关,该第十一开关的第一端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71.具体地,当信号发射器203不需要发射信号时,可以将第十一开关断开,信号发射
器203失电停止发射信号。
72.应理解,为了避免供电电源(输入高电压时)对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输出的电压造成波动,可以将供电电源输入的电压先将至固定数值后逐渐升压至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的供电电压后提供给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
73.下面对信号发送电路200中的第一供电电路201和第二供电电路202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74.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进行解释说明。
75.一、第一供电电路201
76.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第一供电电路201的低电位端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
77.其中,设置第一供电电路201的作用为:为信号发射器203提供第一电压。
7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是控制电路,比如可以用于控制信号发射器203的工作,或者还可以是具有供电功能的电路,比如可以用于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具体的根据可以实现供电功能的器件以及器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2种具体电路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方案:
79.方案一、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包括:电感、第七开关、二极管和第一电容。
80.具体地,电感的第一端用于与第六供电电源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
81.其中,设置电感的作用为:存储与第一供电电路201连接的第六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并在储能完毕后,将第六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感存储的电能叠加后输出给第一电容;设置第一电容的作用为:存储第六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和电感输出的能量,并存储电压上升至第三电压(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电压)时,将存储的电压输出提供给信号发射器203。
82.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方案一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的具体示例。
83.参见图3为本技术方案一提供的一种第一供电电路201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包括电感l、开关q7、二极管d和第一电容c1。其中,a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入端与第六供电电源连接,b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出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c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出端的低电位端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
84.图3所示的第一供电电路201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可以是:l的第二端分别与q7的第一端和d的第一端连接,d的第二端与c1的第一端连接,q7的第二端分别与c1的第二端和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
85.通过图3所示的第一供电电路201实现为信号发射器203提供第一电压时,a作为单相输入端,b作为输出端,能量从左向右传输。
86.具体地,在起始时刻,q7闭合,电容c1和d被由l和q7构成的导通路径短路,此时第六供电电源输出的电能直接存储在l上,当q7断开时l停止储能,将l上存储的电能和第六供
电电源输出的电压叠加后为c1充电,待c1充电完毕后c1两端输出第三电压,此时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电压,此时b输出的电压为c1两端输出的第三电压和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之和,即第一电压,此时信号发射器203需要发射信号探测目标时,若目标的距离较远时,可以通过改变c1两端的输出第三电压来改变第一电压的数值,以满足信号发射器203的工作需求。此时,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端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输出的电压值由原来的第一电压减小至第三电压,减少了c1和l的储能时间和放电时间,从而可以快速的输出满足信号发射器203工作需求的电压,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从而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87.采用上述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通过控制第七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控制电感和第一电容的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以改变第三电压的数值。
88.方案二、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是包括第五电容、至少一个分压电容或者多个分压电容,以及至少一个开关,其中,第五电容可以用于存储为信号发射器203提供的电能,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分压电容串联连接后分别与供电电源和一个开关连接,可以通过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实现控制第五电容上存储的电能的多少。
89.在一示例中,该电路可以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其中,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为分压电容。
90.具体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七供电电源和第八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九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十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九开关的第二端、第十开关的第二端和第十一开关的第二端均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其中,第六供电电源和第七供电电源可以为同一电源(即为信号发送电路的总供电电源)。
91.其中,设置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作用为:输出不同的电压值;设置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的作用:分别控制与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连接,来为c5提供不同的充电电压;设置第五电容的作用为:存储接收的电能,待存储的电压上升至第三电压(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电压)时,将存储的电压输出提供给信号发射器203。其中,第七供电电源和第六供电电源均可以为信号发送电路200的总供电电源。
92.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方案二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的具体示例。
93.参见图4为本技术方案二提供的一种第一供电电路201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包括电容c2-c5和开关q8-q10。其中,a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入端与第七供电电源连接,b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出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c作为第一供电电路201的输出端的低电位端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
94.通过图4所示的第一供电电路201实现为信号发射器203提供第一电压时,a作为单相输入端,b作为输出端,能量从左向右传输。
95.具体地,根据c2-c4电容值的大小,每一个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值,根据q8-q10同一个时刻只有一个导通,开关导通时,与导通的开关连接的电容输出供电电压为c5充电,待c5充电完毕后c5两端输出第三电压,此时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电压,此时b输出的电压为c1两端输出的第三电压和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之和,即第
一电压,此时信号发射器203需要探测目标时,若与目标的距离较远时,可以通过改变c1两端的输出第三电压来改变第一电压的数值,以满足信号发射器203的工作需求。此时,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端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输出的电压值由原来的第一电压减小至第三电压,减少了c5的储能时间和放电时间,从而可以快速的输出满足信号发射器203工作需求的电压,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从而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96.采用上述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通过控制第八开关、第九开关和第十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控制第五电容的充电电压,从而控制第五电容的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以改变第三电压的数值。
97.当然,以上对第一供电电路201结构的介绍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第一供电电路201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第一供电电路201可以采用五个电容和四个开关的结构形式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本技术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98.应理解,由于减少了第一供电电路201的电压调整范围,可以适应性的减少方案二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201中分压电容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了第一供电电路201的工作成本。
99.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进行解释说明。
100.二、第二供电电路202
101.第二供电电路202的正极与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负极用于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其中,第二供电电路202通过地线与信号发射器203连接。
102.其中,设置第二供电电路202的作用为: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
1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为控制电路,比如可以用于控制信号发射器203的工作以及第一控制电路201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大小,或者还可以是具有供电功能的电路,比如可以用于为信号发射器203和第一供电电路201供电。
104.具体地,根据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器件以及器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3种具体电路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方式:
105.方式一、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
106.具体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供电电源连接。
107.其中,设置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作用为: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导通或断开实现控制第二电压数值的大小,并将第二电压和第一供电电路2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电压叠加后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
108.应理解,为了减小第二供电电路202的体积和成本,本技术方式一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只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二供电电源可以采用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的外部电源。
109.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方式一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的具体示例。
110.参见图5为本技术方式一提供的一种第二供电电路202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所示
的电路中,包括q1和q2。其中,d作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c作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电路201连接。
111.通过图5所示的第二供电电路202实现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时,d作为单相输入端,c作为输出端,能量从左向右传输。
112.具体地,当q1导通、q2断开时,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等于v1+v2输出的电压;当q1断开、q2导通时,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等于v2输出的电压。
113.具体地,第一电压为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之和,并将第一电压提供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以发射信号时,当信号发射器203发射的信号用于探测距离较远的目标时,可以适当提高第二电压的数值以减小第一供电电路201的电压调整范围,从而提高雷达发身器的重频率,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性能。其中,电源v1和v2均可以是第六供电电源或者第七供电电源。
114.采用上述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控制第二电压的数值的大小。
115.方式二、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三供电电源、第四供电电源和第五供电电源。
116.具体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中的低电位端连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三供电电源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四供电电源连接;第六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五供电电源连接。其中,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第三供电电源、第四供电电源和第五供电电源均可以为第六供电电源或者第七供电电源。
117.应理解,为了减少第二供电电路202的成本和体积,本技术方式二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可以只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第三供电电源、第四供电电源和第五供电电源可以采用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的外部电源。
118.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方式二提供的第二供电电路202的具体示例。
119.参见图6为本技术方式二提供的一种第二供电电路202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包括q3-q6。其中,d作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c作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电路201连接。
120.通过图6所示的第二供电电路202实现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时,d作为单相输入端,c作为输出端,能量从左向右传输。
121.具体地,通过控制q3-q6的导通或断开实现控制第二电压数值的大小,并将第二电压和第一供电电路2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电压叠加后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
122.具体地,第一电压为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的第二电压和第一供电电路2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之和,并将第一电压提供为信号发射器203供电以发射信号时,当信号发射器203发射的信号用于探测距离较远的目标时,可以适当提高第二电压的数值,以提高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
123.采用上述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通过控制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控制第二电压的数值的大小。
124.方式三、第二供电电路202可以用于输出第二电压的供电电路。
125.具体地,第二供电电路可以包括:第八供电电源。
126.其中,第八供电电源的正极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正极,第六供电电源的负极为第二供电电路202的负极连接。其中,第六供电电源输出第二电压。
1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电电路202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分别用于与第九供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实现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的情况下,减小信号发送电路200的体积。其中,第九供电电源为与第二供电电路202连接的外部电源。
12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电电路202与第六供电电源或者第七供电电源连接,在实现为第一供电电路201提供第二电压的同时,减小信号发送电路200的体积。
129.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200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器,至少一个控制器包含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器用于为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130.具体地,若第一供电电路201中的开关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管,该第一控制器可以与mos管的栅极连接,从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使得第一供电电路201输出第一电压;若第一供电电路201的各电路中的开关为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该第一控制器可以与bjt的基极连接,从通过控制bjt的通断使得第一供电电路201实现输出第一电压。
131.具体地,若第二供电电路202中的开关为mos管,该第二控制器可以与mos管的栅极连接,从通过控制mos管的通断使得第二供电电路202输出第二电压;若第二供电电路202的各电路中的开关为bjt,该第二控制器可以与bjt的基极连接,从通过控制bjt的通断使得第二供电电路202实现输出第二电压。
132.具体实现时,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中的任一种。当然,控制器的具体形态不限于上述举例。
13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可以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34.s701:在基板上形成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
135.这里的第一供电电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方案一或者方案二提供的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提供的任一种第二供电电路。
136.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中未详尽描述的实现方式可参见图2-6所示的信号发送电路200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137.s702:将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与信号发射器连接。其中,第一供电电路用于为信号发射器提供第一电压。
138.其中,连接方式可以是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直接与信号发射器连接,也可以是第一供电电路的高电位端通过其他设置与信号发射器连接。
139.s703:将第二供电电路与第一供电电路的低电位端连接。其中,第二供电电路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提供第二电压。
140.其中,现有的信号发射器采用设置有储能元件的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为信号发射器供电,当信号发射器用于距离较远的障碍物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的功率
较大才能满足探测需求,则储能元件存储这一部分电能的时间较长,降低了雷达系统的工作效率。
14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信号发送电路的制造方法制造出来的电路,第一供电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端两个端点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和第二供电电路输出的第二电压叠加后构成第一电压,即第一供电电路输出的第三电压为信号发射器供电电能的一部分,从而减短了第一供电电路中储能元件的储能时间,从而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
142.s704:信号发射器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一功率发射信号。其中,第一电压是根据第二电压确定的。
14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电路。
144.参见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信号接收电路800包括第一供电电路801、第二供电电路802和信号接收器803。
145.其中,第一供电电路801的高电位端与信号接收器803连接,第二供电电路802与第一供电电路801的低电位端连接。
146.其中,第一供电电路801可以用于为信号接收器提供第一电压;第二供电电路802可以用于为第一供电电路801提供第二电压;信号接收器803可以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以第二功率接收反射信号。其中,反射信号为信号发送电路发射的信号遇到目标时产生的。
147.进一步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正负方向可以相同。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正负方向相同,其具体含义可以是:若第一供电电路801与第二供电电路802串联连接,则第一供电电路801输出低电平的一端与第二供电电路802输出高电平的一端连接。
148.应理解,由于第一供电电路801和第二供电电路802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第一供电电路8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之间输出第三电压,第二供电电路802输出第二电压,第三电压和第二电压构成第一电压,即第一供电电路801和第二供电电路802叠加为信号接收器803供电。
149.在信号接收电路800接收反射信号时,第二供电电路802输出第二电压,该第二电压为第一电压的参考电压,第一供电电路8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第三电压,第三电压和第二电压构成第一电压并提供给信号接收器803以使信号接收器803接收反射信号,即第一供电电路801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只为信号接收器803供电电能的一部分,从而减短了第一供电电路801的高电位端和低电位端之间输出的第三电压的大小,缩短了第一供电电路801中存储元件存储第三电压所需要的时间,减短了相邻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从而提高了雷达发射器的重频率,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
15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信号接收电路800中第一供电电路801和第二供电电路802的电路结构设计可以参考图3至图6的相关设计,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15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雷达系统。参见图9,该雷达系统900可以包括前述信号发送电路200、处理电路901和信号接收电路902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信号发送电路200与信号接收电路902连接,信号接收电路902与处理电路901连接。
152.其中,信号发送电路200可以用于发射信号;信号接收电路902可以用于接收信号发送电路200发射的信号对应的反射信号,并将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处理电路901;处理电路901可以用于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探测信息。
15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雷达系统900可以设置在汽车上,该雷电系统900用于探测汽车前方的路况。
15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雷达系统900可以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该雷达系统900用于探测移动机器人前方的目标,并基于探测情况为移动机器人规路线。
15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雷达系统。参见图10,该雷达系统1000可以包括前述信号发送电路200、处理电路1001和前述信号接收电路800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信号发送电路200与信号接收电路800连接,信号接收电路800与处理电路1001连接。
156.其中,信号发送电路200可以用于发射信号;信号接收电路800可以用于接收信号发送电路200发射的信号对应的反射信号,并将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处理电路1001;处理电路1001可以用于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探测信息。
15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雷达系统1000可以设置在汽车上,该雷电系统1000用于探测汽车前方的路况。
15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雷达系统1000可以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该雷达系统1000用于探测移动机器人前方的目标,并基于探测情况为移动机器人规路线。
15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前述雷达系统900或者前述雷达系统1000。
160.其中,该雷达系统900或者雷达系统1000用于探测终端前方的路况。
161.具体地,该终端可以为无人机、无人运输车、机器人等。
16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