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响应模板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43243发布日期:2020-07-17 17: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响应模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测井数据中获取碳酸盐岩储层的多个参数信息,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孔隙度、密度和纵波速度,所述目的层为当前进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地层;

根据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分别进行多次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

根据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建立地震响应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分别进行多次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中储层的厚度参数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密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孔隙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孔隙度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厚度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垂向位置参数变化地质模型和所述孔隙度参数地质模型,分别进行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中储层的厚度参数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顶底界面、所述储层的最大厚度和平均厚度,以所述平均厚度为中心,在所述目的层的中部建立所述储层的厚度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厚度参数地质模型为直角三角形状地质模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密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孔隙度、纵波速度、顶底界面,以及所述储层的平均厚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为透镜状地质模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孔隙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孔隙度参数地质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孔隙度和纵波速度,确定孔隙度与纵波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孔隙度与纵波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以及所述目的层中储层的平均厚度,建立所述孔隙度参数地质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建立地震响应模板,包括:

按照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中对应的响应特征和储层特征,划分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

将实钻井的地震反射剖面图中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进行匹配;

当所述实钻井的地震响应特征符合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砖时,以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建立所述地震响应模板。

7.一种地震响应模板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测井数据中获取碳酸盐岩储层的多个参数信息,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孔隙度、密度和纵波速度,所述目的层为当前进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地层;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分别进行多次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建立地震响应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中储层的厚度参数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密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孔隙度以及纵波速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孔隙度地质模型;

根据所述厚度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垂向位置参数变化地质模型和所述孔隙度参数地质模型,分别进行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顶底界面、所述储层的最大厚度和平均厚度,以所述平均厚度为中心,在所述目的层的中部建立所述储层的厚度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厚度参数地质模型为直角三角形状地质模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孔隙度、纵波速度、顶底界面,以及所述储层的平均厚度,建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所述储层的垂向位置参数地质模型为透镜状地质模型。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厚度,建立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孔隙度和纵波速度,确定孔隙度与纵波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孔隙度与纵波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的层的顶底界面以及所述目的层中储层的平均厚度,建立所述孔隙度参数地质模型。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划分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中对应的响应特征和储层特征,划分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

匹配子模块,用于将实钻井的地震反射剖面图中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进行匹配;

建立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实钻井的地震响应特征符合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砖时,以所述地震响应特征分级标准建立所述地震响应模板。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响应模板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地质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从测井数据中获取碳酸盐岩储层的多个参数信息,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包括目的层的厚度、位置、孔隙度、密度和纵波速度,所述目的层为当前进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地层;根据所述多个参数信息,分别进行多次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根据所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建立地震响应模板。本申请通过碳酸盐岩储层的多个参数信息,从不同方面进行多次地震数值模拟处理,得到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并根据多个地震反射模拟结果,建立地震响应模板,提高了探井和开发井获高产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瀚;代瑞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