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45489发布日期:2020-07-29 0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成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

(2)将待测极片放入接触角测定仪中放平压紧,然后在接触角测定仪的加液池中放入1滴电解液,观察电解液滴在极片表面上的外形,记录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在0时的接触角,当同一压实密度极片接触角几乎无太大变化时,再次记录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的接触角,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最佳压实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通过如下过程制备:将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按设计压实密度辊压出不同压实密度的3-8片待测极片,优选4-6片,待测极片压实密度依次增加0.01-0.2g/cm3,优选依次增加0.05-0.1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待测极片压实密度优选为1~2g/cm3,更优选1.55-1.7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待测极片压实密度优选为1.55、1.6、1.65、1.7、1.75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选自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或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1)待测极片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将人造石墨、导电炭黑、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丁苯橡胶按质量比为95:1:1.5:2.5混合分散在去离子水中,配制负极浆料,固含量为48±2%,将搅拌好的浆料按面密度20mg/cm2涂覆与厚度为8um铜箔上,涂布宽度大于100mm,涂布长度大于100mm,经干燥后制得负极极片卷料;将干燥后的负极极片按设计压实密度经直径为600mm的辊压机进行连续辊压,制备得到压实密度为1.55、1.6、1.65、1.7、1.75g/cm3的极片,然后将极片冲切为直径20mm的圆形待测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评估待测极片最佳压实密度的方法为记录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在0时和接触角几乎无太大变化时的接触角,浸润角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综合评估2个时间点的最小浸润角,对应的压实密度即为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最佳压实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同一压实密度极片接触角几乎无太大变化的时间为60-180秒,优选80-150秒,更优选100-120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电解液为锂盐浓度为0.5-2mol/l,优选为0.8-1.5mol/l,更优选为1-1.2mol/l的电解液;优选的,所述锂盐为六氟磷酸锂。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用于快速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成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2)将待测极片放入接触角测定仪中放平压紧,然后在接触角测定仪的加液池中放入1滴电解液,观察电解液滴在极片表面上的外形,记录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在0时的接触角,当同一压实密度极片接触角几乎无太大变化时,再次记录不同压实密度的待测极片的接触角,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最佳压实密度;该方法接触角与压实密度变化趋势明显,测量结果科学直观准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以用于快速评估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母浩;朱敏;戴涛;龚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