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03103发布日期:2020-09-23 01: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分配方法使用的非解耦机构包括串联或并联的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

所述的主体机构具有六个自由度,分别由串联的六部分机构来控制,包括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α俯仰转动机构、主体β偏航转动机构和主体γ滚转机构;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均由电机与丝杠配合驱动,主体α俯仰转动机构、主体β偏航转动机构通过电机与直线变圆弧机构实现,主体γ滚转机构由滚转电机配合减速器驱动;主体模型固定在主体机构执行末端的主体支杆上,主体模型的质心与主体机构的解耦点不重合,主体机构状态为主体非解耦机构状态;

所述的分离体机构具有六个自由度,分别由串联的六部分机构来控制,包括分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α俯仰转动机构、分离体β偏航转动机构和分离体γ滚转机构;分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均由电机与丝杠配合驱动,分离体α俯仰转动机构、分离体β偏航转动机构通过电机与直线变圆弧机构实现,分离体γ滚转机构由滚转电机配合减速器驱动;分离体模型固定在分离体机构执行末端的分离体支杆上,分离体模型的质心与分离体机构的解耦点不重合,分离体机构状态为分离体非解耦机构状态;

所述的运动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主体机构的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的行程,确定分离体机构的分离体x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y向直线移动机构、分离体z向直线移动机构的行程;

b.获得主体机构模型和分离体机构模型的当前时刻位姿,以及主体机构模型和分离体机构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

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下的当前时刻位姿为:

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为:

分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下的当前时刻位姿为:

分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为:

其中,1表示风洞坐标系,d表示主体机构,u表示分离体机构,o表示当前时刻,n表示下一时间步长;

c.从当前时刻位姿到达下一时间步长位姿,主体机构的三个角度自由度机构的运动角度分别为分离体机构的三个角度自由度机构的运动角度分别为

d.通过主体机构尾支杆的端面中心点位置信息,得到主体机构的模型质心坐标系到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通过分离体机构尾支杆的端面中心点位置信息,得到分离体机构的模型质心坐标系到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其中,t表示转换矩阵,2表示解耦点坐标系,3表示模型质心坐标系;

e.通过当前时刻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位姿,得到当前时刻主体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通过当前时刻分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位姿,得到当前时刻分离体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通过下一时间步长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位姿,得到下一时间步长主体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通过下一时间步长分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位姿,得到下一时间步长分离体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f.由得到当前时刻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得到当前时刻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得到下一时间步长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得到下一时间步长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齐次转换矩阵

g.由齐次转换矩阵得到当前时刻主体机构解耦点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位姿

齐次转换矩阵得到当前时刻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位姿:

齐次转换矩阵得到下一时间步长主体机构解耦点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位姿:

齐次转换矩阵得到下一时间步长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在风洞坐标系下的位姿:

h.得到主体机构解耦点和分离体机构解耦点的当前时刻位姿相对距离,下一时间步长位姿相对距离和相对距离变动量:

x向分别为:

y向分别为:

z向分别为:

i.计算主体机构解耦点当前位置和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当前位置在x向、y向、z向的负端余量和正端余量;

将主体机构的x向、y向、z向的运动行程分别表示为[xdmin,xdmax]、[ydmin,yzmax]、[zdmin,zdmax],则主体机构x向、y向、z向的负端余量分别为xdo-xdmin、ydo-ydmin、zdo-zdmin,正端余量分别为xdmax-xdo、ydmax-ydo、zdmax-zdo;

将分离体机构的x向、y向、z向的运动行程分别表示为[xumin,xumax]、[yumin,yumax]、[zumin,zumax],则分离体机构的x向、y向、z向的负端余量分别为xuo-xumin、yuo-yumin、zuo-zumin,正端余量分别为xumax-xuo、yumax-yuo、zumax-zuo;

j.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运动;

主体机构的x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主体机构的x向正向,否则为主体机构的x向负向;

主体机构的y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主体机构的y向正向,否则为主体机构的y向负向;

主体机构的z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主体机构的z向正向,否则为主体机构的z向负向;

分离体机构的x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分离体机构的x向正向,否则为分离体机构的x向负向;

分离体机构的y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分离体机构的y向正向,否则为分离体机构的y向负向;

分离体机构的z向运动量为数值为正,则运行方向为分离体机构的z向正向,否则为分离体机构的z向负向;

k.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的主体机构运动到位后,得到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转换矩阵进而得到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后的主体机构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最后得到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后的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坐标:

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的分离体机构运动到位后,得到分离体机构解耦点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转换矩阵进而得到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后的分离体机构模型质心坐标系到风洞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最后得到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后的分离体机构模型在风洞坐标系的坐标:

l.控制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分别完成步骤c的角度运动和步骤k的x向、y向、z向运动,到达主体机构模型下一时间步长位姿和分离体机构模型下一时间步长位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一时间步长为常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的具体步骤如下:

a1.获取当前时刻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各自由度电机的编码器位置,编码器的值能够准确反映出电机转动的角度,再根据丝杠导程计算丝杠传动的距离:其中q为丝杠传动距离,ph为丝杠导程,θ为电机转动的角度,i为相应减速器的减速比;分别计算获得(xdo,ydo,zdo)和(xuo,yuo,zuo);

a2.主体γ滚转机构和分离体γ滚转机构是电机配合减速器直接运动,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滚转角θγ(t)与滚转电机转角γ(t)关系为:只与减速比相关;分别计算获得θdo和θuo,其中,

a3.主体α俯仰转动机构和分离体α俯仰转动机构采用直线变圆弧结构;

a点为丝杠上滑块初始位置,坐标为a(x0,y0),b点为连杆与俯仰机构的转动轴处,转动轴与俯仰中心的连线与x向夹角为俯仰转轴做弧形运动的圆弧半径ob为r,连杆ab长度为l;设俯仰电机驱动俯仰直线滑块a运动位移aa′为s,则连杆带动俯仰部分绕o做旋转运动;俯仰转动角度α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计算获得αdo和αuo,其中,

a4.主体β偏航转动机构和分离体β偏航转动机构采用直线变圆弧结构;

c点为丝杠上滑块初始位置,坐标为c(x0,z0),d点为连杆与偏航机构的转动轴处,转动轴与偏航中心的连线与x向夹角为ω0;偏航转轴做弧形运动的圆弧半径od为r′,连杆cd长度为l′;设偏航电机驱动偏航直线滑块c运动位移cc′为s′,则连杆带动偏航部分绕o做旋转运动;偏航转动角度β计算公式如下:

分别计算获得βdo和βuo,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在轨联动轨迹捕获实验的非解耦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给出风洞坐标系、模型质心坐标系、解耦点坐标系之间的齐次转换矩阵,获得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再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按行程余量比重分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非解耦运动;控制主体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的非解耦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的下一时间步长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率,获得更长的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的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敬周;张建;钟俊;皮阳军;解福田;张德炜;谢志江;李佳鑫;许晓斌;邹东阳;赵健;王雄;宋代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