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蜜饯是以果蔬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经糖或蜂蜜或食盐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包括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糕类和果丹类等。蜜饯也称果脯,古称蜜煎。中国民间糖蜜制水果食品。流传于各地,历史悠久。以桃、杏、李、枣或冬瓜、生姜等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除了作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蜜饯也可以用来放于蛋糕、饼干等点心上作为点缀。食品微生物检验主要是指细菌学检验,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经典的方法有固体培养基法(用于细菌总数的检验),液体培养基发酵法(用于大肠菌群的检验)。服务范围:各类食品,植物性、动物性原材料、加工产品、半加工产品,如粮食、油脂、调味品、肉制品、饮料、罐头、饼干、糖果类、酒类、蔬菜、炒货、食品添加剂、农产品、婴儿食品、豆制品、糕点等。现在市场对蜜饯类食品中微生物数量与种类的检测都是简单的取样、分离培养并通过倒平板观测菌落数量,最终推算被抽取的蜜饯类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人的行为因素导致的检测误差明显极大,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2~3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55~60℃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1~0.2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一段时间,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一段时间;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四中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后保证最终浓度为28~32μg/ml。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五中稀释液浸入培养基的时间控制为5~l0min。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六中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时间控制为3~5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时间为2~3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利用随机抽样抽取样本保证测试结果的随机性,符合统计学规律,之后利用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1000、10000的四个系列梯度浓度的稀释液培养菌落,使测试人员在未知微生物数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计算得出菌液体浓度,并进一步推算原样品蜜饯中的微生物数量,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2、设置多组样本,可以使检测技术在纵向比较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通过组间对比,可以较为轻易的排除出现较大误差的检测组,进而尽可能的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检测过程的严谨性,保证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数据;3、通过将培养得到的菌体细胞分别接种到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并在28℃温室中培养3~5天与将培养得到的菌体细胞接种到肉膏蛋白胨平板并在37℃温室中培养时间为2~3天,可以使菌体细胞充分繁殖,在检测时清晰可见,进而精确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2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55℃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并保持最终浓度为28μg/ml,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5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3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d;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附表1实施例2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2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56℃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并保持最终浓度为29μg/ml,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6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3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d;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附表2实施例3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2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58℃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并保持最终浓度为30μg/ml,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8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4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3d;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附表3名称数量合格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菌落总数/(cuf/g)409≦1000gb4789.2-2016大肠菌群/(mpn/100g)25≦30gb4789.3-2016.沙门氏菌0gb4789.4-2016志贺氏菌0gb4789.5-2012.金黄色葡萄球菌0gb4789.10-2016霉菌24≦30gb4789.15-2016实施例4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3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60℃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并保持最终浓度为31μg/ml,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2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8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4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3d;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附表4名称数量合格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菌落总数/(cuf/g)433≦1000gb4789.2-2016大肠菌群/(mpn/100g)26≦30gb4789.3-2016.沙门氏菌0gb4789.4-2016志贺氏菌0gb4789.5-2012.金黄色葡萄球菌0gb4789.10-2016霉菌28≦30gb4789.15-2016实施例5一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生产出的的蜜饯类食品抽却10份样本,分别标号为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步骤二:制作样品,对步骤一中抽取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0进行同步处理,具体为:a、将抽取的样本蜜饯按照3mm的厚度切割成大小、厚度都均匀的小片;b、将a中得到的厚度、大小都均匀的小片加入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去除蛋白质和脂肪的物质;c、将b中得到的混合物用微孔滤菌器进行过滤,所述微孔滤菌器孔径小于0.22um,并将过滤后微孔滤菌器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冲洗并浸泡,分别得到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步骤三:梯度稀释,将步骤二制作得到的菌悬液1、菌悬液2、菌悬液3……菌悬液10分别按照稀释倍数10、100、1000、10000进行稀释培养,得到均匀的系列浓度梯度稀释液,并分别命名为菌液稀释液1-10、菌液稀释液1-100、菌液稀释液1-1000、菌液稀释液1-10000,菌液稀释液2-10、菌液稀释液2-100、菌液稀释液2-1000、菌液稀释液2-10000,菌液稀释液3-10、菌液稀释液3-100、菌液稀释液3-1000、菌液稀释液3-10000,……,菌液稀释液10-10、菌液稀释液10-100、菌液稀释液10-1000、菌液稀释液10-10000,具体稀释方式如下:用一支lml无菌吸管从样品中吸取1ml菌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2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00、1000、10000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必须注意的是,进行稀释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必须换一支试管;步骤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待冷至60℃时,高氏i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并保持最终浓度为32μg/ml,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平板,每种培养基倒四皿;步骤五:涂布,对10份样本同步进行涂布,具体操作如下:将上述每种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100、1000和1000四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从系列梯度浓度稀释液中分别吸取0.2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室温下静置10min,使菌液浸入培养基;步骤六:菌落培养:将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温室中培养5d,肉膏蛋白胨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3d;步骤七:菌落计数,将步骤六培养后长出的单个菌落根据其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观察,之后根据菌落不同特征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上述三种培养基斜面上,分别置28℃和37℃温室培养。若发现有杂菌,需再一次进行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步骤八:报告,使用菌落计数器分别计算40份样品中菌落的数量。附表5名称数量合格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菌落总数/(cuf/g)434≦1000gb4789.2-2016大肠菌群/(mpn/100g)28≦30gb4789.3-2016.沙门氏菌0gb4789.4-2016志贺氏菌0gb4789.5-2012.金黄色葡萄球菌0gb4789.10-2016霉菌29≦30gb4789.15-2016通过以上五组实施例可以得到五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将这五种蜜饯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再用普通的蜜饯类微生物检测技术测试,结果得出五组实施例中的蜜饯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均不同,其中实施例3中蜜饯类微生物检测结果最为精准,价值最高,本发明利用随机抽样抽取样本保证测试结果的随机性,符合统计学规律,之后利用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1000、10000的四个系列梯度浓度的稀释液培养菌落,使测试人员在未知微生物数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贴近真实结果,最后取平板上出现单个的菌落时的浓度进行计数,经过计算,得出菌液体浓度,并利用菌液体浓度进一步推算原样品蜜饯中的微生物数量,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设置多组样本,可以使检测技术在纵向比较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通过组间对比,可以较为轻易的排除出现较大误差的检测组,进而尽可能的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检测过程的严谨性,保证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数据,通过将培养得到的菌体细胞分别接种到高氏i号培养基平板和马丁氏培养基平板并在28℃温室中培养3~5天与将培养得到的菌体细胞接种到肉膏蛋白胨平板并在37℃温室中培养时间为2~3天,可以使菌体细胞充分繁殖,在检测时清晰可见,进而精确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真实准确。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