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3298发布日期:2020-10-17 02:0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数据偏移成像,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炮检移动vsp是针对大斜井设计的观测系统,即炮线布设于地表、位于井中检波器的正上方,炮线随着检波器移动。炮检移动vsp的优势是覆盖次更加均匀。这种观测系统主要用于斜井钻进过程中的导向入靶。通常,自由表面多次波作为干扰波被衰减了。与反射相比,自由表面多次波具有易识别、照明宽、反射角小、传播路径长的特点。

吴世萍等研究了《walkawayvsp多次波成像技术研究》,文献将地震相干成像用于walkawayvsp多次波成像。李建国等研究了《walkaway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文献采用单程波延拓实现了变偏移距vsp的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但是由于针对炮检移动vsp的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的研究还不成熟,在地址研究、钻进导向等领域还存在着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和装置,有效利用自由表面多次波所携带的丰富信息,实现了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地质研究、钻井导向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2维地质模型、偏移参数;

s2.根据输入数据,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s3.对输入的共检波点道集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设置频率域震源;

s4.将频率域震源从检波点深度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震源波场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实现单检波点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s5.循环执行步骤s4,完成所有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s6.将步骤s5的成像重排成共成像道集,共成像道集叠加,得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

s101.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vspdata},读取炮点坐标{sx,sy}、炮点深度sz、检波点坐标{rx,ry}、检波点深度rz、井口大地坐标{wmx,wmy};

s102.输入纵波2维网格层速度地质模型{v},模型横坐标mx、模型横纵坐标mz、井口模型坐标mwmx信息;

s103.输入成像算子最大倾角dip、成像终止深度zmig2、成像深度步长dzmig、波场{vspdata}最小频率fl、波场{vspdata}最大频率参数fh。

所述步骤s2包括:

s201.利用步骤s1中的炮点坐标、炮点深度、检波点坐标、检波点深度、井口大地坐标、井口模型坐标,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炮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为:

mszi=szi

其中,msxi是第i个炮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sxi、syi是第i个炮点的大地坐标,szi是第i个炮点的相对于2维地质模型的深度,wmx、wmy是井口的大地坐标,mwmx是井口模型坐标,sign是符号函数;

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为:

mrzj=rzj

其中,mrxj是第j个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坐标,rxj、ryj是第j个检波点的大地坐标,rzj是第j个检波点的深度,wmx、wmy是井口的大地坐标,mwmx是井口模型坐标,sign是符号函数。

所述步骤s3包括:

s301.将步骤s1输入的第j个检波点的时间空间域全波场vspdataj做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率波数域fvspj;

s302.在步骤s2的坐标系下,将频率域震源fsouj设置在第j个检波点处。

所述步骤s4包括:

s401.计算频率域震源向上延拓网格:

kzmig=(k-1)·dzmig

其中,mrzj是第j个检波点的模型深度,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kzmig是第k个向上延拓的深度;

s402.频率域震源用向上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s0=1

gs1=-i·π·dzmig/kk

gs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s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s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表示频率从fl到fh间隔为df,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km是最大倾角dip对应的最大波数,mutes是波数切除因子,kk、gs0-gs4、ts0-ts4是中间变量,向上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3.循环执行步骤s401~s402实现频率域震源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

s404.计算向下延拓成像网格:

kzmig=(k-1)·dzmig

其中,zmig2是成像终止深度,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kzmig是第k个成像深度;

s405.将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用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0=1

g1=-i·π·dzmig/kk

g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km是最大倾角dip对应的最大波数,mute是波数切除因子,kk、g0-g4、t0-t4是中间变量,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6.将频率域震源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s0=1

gs1=i·π·dzmig/kk

gs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s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s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7.相关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

其中,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是提取的kzmig+dzmig深度的成像值,conj是复共轭函数;

s408.循环执行步骤s404~s407,至zmig2是成像终止深度,完成第j个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装置,包括:

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2维地质模型、偏移参数;

坐标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数据,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多次波叠前成像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共检波点道集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设置频率域震源;将频率域震源从检波点深度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震源波场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实现单检波点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并按照同样的方式完成所有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叠加成像模块,用于将得到的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重排成共成像道集,共成像道集叠加,得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输入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成像速度模型,给定频率域震源波场从检波点处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再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共检波点全波场、上述的震源波场,采用相关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实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大斜井炮检移动vsp的检波点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大斜井炮检移动vsp的炮点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成像速度模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装置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2维地质模型、偏移参数:

s101.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vspdata},读取炮点坐标{sx,sy}、炮点深度sz、检波点坐标{rx,ry}、检波点深度rz、井口大地坐标{wmx,wmy};

s102.输入纵波2维网格层速度地质模型{v},模型横坐标mx、模型横纵坐标mz、井口模型坐标mwmx信息;

s103.输入成像算子最大倾角dip、成像终止深度zmig2、成像深度步长dzmig、波场{vspdata}最小频率fl、波场{vspdata}最大频率参数fh。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输入的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如图2所示,图2中横坐标为道号,纵坐标为时间(单位:毫秒);输入的大斜井炮检移动vsp的检波点分布如图3所示,图3中三角形为检波点所在位置,横坐标为长度(单位:米),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输入的大斜井炮检移动vsp的炮点分布如图4所示,图4中,点线为炮线位置;横坐标为长度(单位:米);纵坐标表示第几次激发;输入的成像速度模型如图5所示,图5中,横坐标为长度(单位:米);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s2.根据输入数据,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s201.利用步骤s1中的炮点坐标、炮点深度、检波点坐标、检波点深度、井口大地坐标、井口模型坐标,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炮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为:

mszi=szi

其中,msxi是第i个炮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sxi、syi是第i个炮点的大地坐标,szi是第i个炮点的相对于2维地质模型的深度,wmx、wmy是井口的大地坐标,mwmx是井口模型坐标,sign是符号函数;

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为:

mrzj=rzj

其中,mrxj是第j个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坐标,rxj、ryj是第j个检波点的大地坐标,rzj是第j个检波点的深度,wmx、wmy是井口的大地坐标,mwmx是井口模型坐标,sign是符号函数。

s3.对输入的共检波点道集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设置频率域震源:

所述步骤s3包括:

s301.将步骤s1输入的第j个检波点的时间空间域全波场vspdataj做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率波数域fvspj;

s302.在步骤s2的坐标系下,将频率域震源fsouj设置在第j个检波点处。

s4.将频率域震源从检波点深度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震源波场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延拓算子为ω-x单程波算子,相关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实现单检波点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s401.计算频率域震源向上延拓网格:

kzmig=(k-1)·dzmig

其中,mrzj是第j个检波点的模型深度,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kzmig是第k个向上延拓的深度;

s402.频率域震源用向上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s0=1

gs1=-i·π·dzmig/kk

gs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s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s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表示频率从fl到fh间隔为df,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km是最大倾角dip对应的最大波数,mutes是波数切除因子,kk、gs0-gs4、ts0-ts4是中间变量,向上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3.循环执行步骤s401~s402实现频率域震源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

s404.计算向下延拓成像网格:

kzmig=(k-1)·dzmig

其中,zmig2是成像终止深度,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kzmig是第k个成像深度;

s405.将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用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0=1

g1=-i·π·dzmig/kk

g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km是最大倾角dip对应的最大波数,mute是波数切除因子,kk、g0-g4、t0-t4是中间变量,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6.将频率域震源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

f=[fl:df:fh]

kk=f/v

gs0=1

gs1=i·π·dzmig/kk

gs2=(i·π·dzmig·kk/4-π2·dzmig2·kk2/2)/kk4

gs3=(i·π·dzmig·kk/8+π2·dzmig2·kk2/4+i·π3·dzmig3·kk3/6)/kk6

gs4=(i·π·dzmig·kk·5/64-π2·dzmig2·kk2·5/32-i·π3·dzmig3·kk3/8+π4·dzmig4·kk4/24)/kk8

其中,dip是最大倾角,fl是最小频率,fh是最大频率,f=[fl:df:fh]是频率向量,v是速度,kx是波数,dzmig是成像深度步长,i是虚数单位,fft是傅里叶变换函数,ifft是傅里叶逆变换函数,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

s407.相关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

其中,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向下延拓一个深度步长的波场,是提取的kzmig+dzmig深度的成像值,conj是复共轭函数;

s408.循环执行步骤s404~s407,至zmig2是成像终止深度,完成第j个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s5.循环执行步骤s4,完成所有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如图6所示,与图2对应,横坐标为道号;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s6.将步骤s5的成像重排成共成像道集,共成像道集叠加,得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如图7所示,横坐标为长度(单位:米);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如图8所示,一种大斜井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成像装置,包括:

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大斜井炮检移动vsp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2维地质模型、偏移参数;

坐标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数据,建立炮点、检波点在2维地质模型中的坐标;

多次波叠前成像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共检波点道集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到频率波数域,设置频率域震源;将频率域震源从检波点深度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频率波数域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震源波场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实现单检波点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并按照同样的方式完成所有检波点的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叠加成像模块,用于将得到的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重排成共成像道集,共成像道集叠加,得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

综上,本发明输入炮检移动vsp共检波点全波场、成像速度模型,给定频率域震源波场从检波点处向上延拓至自由表面,再从自由表面向下延拓共检波点全波场、上述的震源波场,采用相关成像条件提取成像值,实现炮检移动vsp自由表面多次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