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属于尸体温度测量分析领域,具体涉及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及死亡时间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死亡时间,又称死亡经过时间(法医学术语),是指死亡发生至法医检验所经历的时间。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死亡时间对确定案发时间,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划定侦查范围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案件涉及多个犯罪嫌疑人时,准确判明死亡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推断死亡时间的常用方法有:尸僵、尸斑、角膜混浊程度、胃内容物和尸冷等指标,其中尸僵、尸斑、角膜混浊程度等方法主要依靠法医的工作经验进行推断,个体差异影响较大;胃内容物推断方法易受食物种类和形状、进食量、胃肠功能等因素和案件调查结果影响;而尸体温度随外界环境发生不同变化,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历的时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尸温被认为是用于推断早期死亡时间较为科学的指标,其中直肠温度能够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且易于测量,因此实际办案中,常用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目前采用尸温计算死亡时间相对准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1984年公安部组织八省市公安机关研究的方法三元回归方程,该方法最大缺陷是在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大概死亡时间范围,再选择对应公式进行计算;其次该方法计算公式众多,实际应用繁琐;二是由德国埃森大学法医学研究所henssgec教授提出的直肠温度列线图法及其公式,该方法目前是被公认比较准确和客观的一种方法,经研究该方法是基于牛顿冷却定律得出,但是尸温下降曲线初始阶段并不完全符合牛顿冷却定律,此方法未充分考虑尸冷曲线特有的平台期。并且上述两种方法均是专家学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实际案例的数据总结出的结论。由于条件限制,当时的测量工具精度低,误差大,不能实时监测尸体温度变化,准确反映其变化规律。技术实现要素: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其技术方案如下: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包括主机和至少一个温度探头;所述主机集成有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屏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探头为圆棒状,温度探头通过信号线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采集端;所述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采集端;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环境温度t1、环境湿度、当前温度探头获得的尸体温度t2以及计算得到的死亡时间x;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一程序,其被处理单元加载后实现以下步骤:1)数据运算x=k*t:t:推断死亡时间;k:修正系数,默认为1;当t2=37.2时,t=t平台;当时,当时,t平台:尸体温度平台期时间;t半衰:尸体与环境温度差缩小了一半的时间;t半衰=12-t平台;2)结果输出输出显示命令,使显示屏上显示当前环境温度t1、环境湿度、当前温度探头获得的尸体温度t2以及计算得到的死亡时间x。较佳的,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程序,其被处理单元加载后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要求调整修正系数的指令,使显示屏上呈现出修正系数的修改画面;接收用户输入并确认的修正系数;将用户输入并确认的修正系数代入所述第一程序中对应的计算式x=k*t,重新执行所述第一程序。较佳的,所述温度探头共有两个。较佳的,所述温度探头标记有刻度,用于用户观察探头刺入尸体的深度。较佳的,所述温度探头的头部的直径逐渐减小,顶端倒圆角。较佳的,所述主机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用于导出数据和/或接收指令。较佳的,当t2=37.2时,显示屏上显示死亡时间x,具体显示信息为“死亡时间在0-t小时”。较佳的,所述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尸温分析死亡时间的方法,采用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的存储单元存储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单元运行后实现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明设备综合尸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其他影响因素,快速自动计算得到较为可靠的死亡时间。基于本发明,通过持续测量,可考虑多次隔一段时间再次测量、显示计算得到死亡时间,然后生成本案尸体温度的下降速率和变化规律,对照尸体温度变化规律典型曲线,修正结果,从而更加科学准确的计算死亡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尸体温度下降规律曲线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的硬件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尸体温度下降规律曲线图,如图1所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多以尸体温度的下降规律为基础。其原理为:受害者刚死亡时,体内的热能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以传导和辐射的方式散失,直到尸体温度等于环境温度。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称为死后尸温平台,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遵循牛顿冷却定律。“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后来“半衰期”被推广到药物浓度下降计算中。随着科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温度测量仪器也不断更新换代,我们使用了实时温度检测记录仪器(每分钟记录一次),分辨率精度达到0.1,客观准确的记录了尸温变化规律。在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推断死亡时间的动物实验中,我们发现尸体温度下降规律同样符合半衰期规律,首次发现并提取出了“尸温下降半衰期”概念。尸体温度每下降(尸体温度-环境温度)/2,耗时基本相同,因此我们把温度每下降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的1/2时,耗用的相同时间称为“温度下降半衰期”。我们通过动物(兔子4kg、每分钟测量记录一次)实验研究尸温变化规律,以下是环境温度为2℃、8℃、13℃、18℃、24℃、27℃的试验数据:一:2℃环境温度如表1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1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0.7-2)/2=19.352、从40.7降至21.35(下降19.35)耗时约470分钟;3、从21.35降至11.68(下降9.67)耗时约460分钟;4、从11.68降至6.85(下降4.83)耗时约440分钟。二:8℃环境温度如表2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2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0.2-8)/2=16.12、从40.2降至24.1(下降16.1)耗时约480分钟;3、从24.1降至16.05(下降8.05)耗时约490分钟;4、从16.05降至12.025(下降4.025)耗时约470分钟。三:13℃环境温度如表3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3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0.1-13)/2=13.552、从40.1降至26.55(下降13.55)耗时约330分钟;3、从26.55降至19.78(下降6.77)耗时约320分钟;4、从19.78降至16.39(下降3.385)耗时约340分钟。四:18℃环境温度如表4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4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1-18)/2=11.52、从40.1降至28.6(下降11.5)耗时约480分钟;3、从28.6降至22.85(下降5.75)耗时约490分钟4、从22.85降至19.98(下降2.87)耗时约530分钟五:23℃环境温度如表5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5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0.2-23)/2=8.62、从40.2降至31.6(下降8.6)耗时约290分钟;3、从31.6降至27.3(下降4.3)耗时约280分钟;4、从27.3降至25.15(下降2.15)耗时约300分钟。六:27℃环境温度如表6所示:(鉴于数据量大,删除部分中间数值,保留每下降1℃的温度数值)表6序号记录时间环境温度尸体温度62020/5/2110:1927.340.5492020/5/2111:0227.239.5852020/5/2111:3827.338.51242020/5/2112:1725.937.51602020/5/2112:5327.536.51962020/5/2113:2926.335.52342020/5/2114:0726.734.52742020/5/2114:4727.333.53262020/5/2115:3927.432.54012020/5/2116:5427.431.55092020/5/2118:4227.430.56842020/5/2121:3727.729.510732020/5/224:062828.5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发现: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40.2-27)/2=6.752、从40.2降至33.75(下降6.75)耗时270分钟;3、从33.75降至30.38(下降3.37)耗时280分钟;4、从30.38降至28.7(下降1.68)耗时290分钟。动物试验完成后,我们进一步对人死亡后尸体温度变化进行统计计算:注:上述数据摘自法医病理学教科书第四章死亡时间推断表4-1一、24℃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24)/2=6.52、从37降至30.5(下降6.75)耗时约12h;二、21℃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21)/2=82、从37降至29(下降8)耗时约12h;三、18℃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18)/2=9.52、从37降至27.5(下降9.5)耗时约12h;四、16℃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16)/2=10.52、从37降至26.5(下降10.5)耗时约12h;五、13℃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13)/2=122、从37降至25(下降12)耗时约12h;六、5℃环境温度1、(尸体初始温度-环境温度)/2=(37-5)/2=162、从37降至21(下降6.75)耗时约12h。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人在死亡后尸体温度“半衰期”为12h左右。利用上述规律,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数据,统计推导得出新的死亡时间计算公式,结合该公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图2为本实施例的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的硬件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包括主机1和至少一个温度探头5;主机1集成有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屏2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4;温度探头5为圆棒状,温度探头5通过信号线6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采集端;所述环境温湿度传感器4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采集端;所述显示屏2用于显示当前环境温度t1、环境湿度、当前温度探头5获得的尸体温度t2以及计算得到的死亡时间x;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一程序,其被处理单元加载后实现以下步骤:1)数据运算x=k*t;t:推断死亡时间;k:修正系数,默认为1;当t2=37.2时,t=t平台;当时,当时,t平台:尸体温度平台期时间;t半衰:尸体与环境温度差缩小了一半的时间;t半衰=12-t平台;2)结果输出输出显示命令,使显示屏2上显示当前环境温度t1、环境湿度、当前温度探头获得的尸体温度t2以及计算得到的死亡时间x。可选的,存储单元存储有第二程序,其被处理单元加载后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要求调整修正系数的指令,使显示屏上呈现出修正系数的修改画面;接收用户输入并确认的修正系数;将用户输入并确认的修正系数代入所述第一程序中对应的计算式x=k*t,重新执行所述第一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尸体温度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点:(1)外界环境的影响:尸体温度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但人体死亡后尸体温度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人死亡后数小时内尸体温度下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当尸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尸温下降速度越慢。(2)自然条件:尸体周围环境温度越低,尸温越高通风良好,尸温下降速度较快,尸冷出现就早。相反,环境温度高,通风不好,则尸体下降速度则慢。(3)人为条件:尸体衣着和铺盖保暖物的情况对尸体温度下降有一定影响。衣着越多保暖性能好尸温冷却慢;尸温下降与停尸物性质有关,导热性能好,传导散热快,尸温下降也快,所以金属停尸物上尸温下降最快,水泥台较快,而木质停尸物上的尸体最慢。因此我们通常选择修正系数为1,但是根据不同外界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人为条件的影响,可重新输入修正后的系数,进行计算。可选的,所述温度探头5共有两个。尸温的测量部位一般选择相关性较好的尸体内部温度,主要测量部位有直肠和肝脏。直肠温度测量方法: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进行测量;尸体死亡时间的温度判断标准为: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具体测量时,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个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脏表面。肝脏是人体的最大的实质器官,又位于尸体的中心部位,因此测量肝脏温度也能较好地反应尸体内部温度;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通常采集尸体的直肠温度或者肝脏温度,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两个温度探头分别持续测量直肠温度或肝脏温度,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示例性地:采用温度探头持续测量肝脏温度2小时,取其最高温度值和最低温度值,除以2小时得到平均温度值,根据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死亡时间;或者取其每一分钟测量的温度值之和,除以120分钟得到平均温度值,根据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死亡时间。或者我们可以采用多个温度探头同时测量直肠温度和肝脏温度,分别计算,取其平均值,进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尸体死亡时间。可选的,所述温度探头5标记有刻度,用于用户观察探头刺入尸体的深度。更能准确反应尸体的温度,进而得到准确的死亡时间。可选的,所述温度探头5的头部的直径逐渐减小,顶端倒圆角。便于插入尸体中,获得更良好的温度测量。可选的,所述主机1还设置有数据传输接口,用于导出数据和/或接收指令。该数据传输接口可与其他设备连接,方便输出相应的数据。可选的,当t2=37.2时,显示屏2上显示死亡时间x,具体显示信息为“死亡时间在0-t小时”。可选的,所述显示屏2为触控显示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尸温分析死亡时间的方法,采用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的存储单元存储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单元运行后实现的步骤。综上,温度探头上标记有刻度,可直观观察到探头刺入尸体的深度;并且该分析仪同时可接入多个温度探头,实现同时采集多个部位温度以及同一个部位多个温度探头同时测量,如此,可直观观察到温度探头伸入到尸体的深度及温度,该分析仪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同时显示屏上可显示相应采集的温度与环境温湿度,根据存储单元存储的程序,处理单元处理,最终得出死亡时间。实际案例1:2020年6月14日,西安市灞桥区某小区发生一起命案,现场位于单元楼卧室内,尸体位于床上,上身着短袖,下身着长裤,体态偏胖,未覆盖被褥。上午11:35到达现场后测量尸体温度为33.5℃,当天最低温度21℃,最高温度27℃,鉴于室内温差变化较小,取环境温度24℃,利用公式:计算得出t=7.869小时,经案件调查,嫌疑人作案时间为凌晨3点30分左右,死者死亡时间为8小时左右。实际案例2:2020年5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沣东新城发现一具尸体,现场位于三桥立交桥下,为室外现场,尸体上着短袖,下着长裤,体态偏瘦,无覆盖物。上午11:50到达现场后测量尸体温度为29.5℃,当天最低温度18℃,最高温度24℃,鉴于室外环境温差变化较大,取环境温度平均值22℃,利用公式:计算死亡时间t=12小时。经案件调查,死者自杀时间为19日晚上12点左右,死者死亡时间为11小时50分钟左右。通过已确认死亡时间的案例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尸温实时测量记录分析仪及其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较为精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