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6430发布日期:2020-12-18 16:4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95℃以上),微溶于二甲基亚砜,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胶水等。

由于各聚乙烯醇生产厂商在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生产的聚乙烯醇区别很大,因此,对不同聚乙烯醇的甄别方法不同,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及其工艺,旨在解决由于各聚乙烯醇生产厂商在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生产的聚乙烯醇区别很大,因此,对不同聚乙烯醇的甄别方法不同,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产生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包括煮胶池、加热盘、注水装置、粘度计和称重仪,所述粘度计和称重仪均与所述煮胶池相适配,所述粘度计用于对煮胶池内部液体的粘度检测,所述称重仪用于对残留聚乙烯醇颗粒的重量检测,所述加热盘固定于所述煮胶池的底部,所述注水装置固定于所述煮胶池的外壁,且注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煮胶池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输水泵和输水管,所述输水泵固定于所述煮胶池外壁,所述输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煮胶池内部相连通,进水口通过输水管连通外部水箱。

优选的,所述煮胶池外壁标识有刻度,用以判断所述煮胶池内部的注水量。

优选的,所述加热盘包括触摸屏和控制器,所述触摸屏固定于所述加热盘外壁,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触摸屏相连接,用于数据的传递以及显示。

优选的,所述加热盘还包括定时器和报警器,所述定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控制指令的发送以及执行。

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取料,并放置水中浸泡;

步骤s200:根据聚乙烯醇的容纳程度判断品质;

步骤s300:取判断为优品质的聚乙烯醇;

步骤s400:置水中并升温煮胶;

步骤s500:采用粘度计检测胶水液体的粘性;

步骤s600:根据粘性程度进行二次品质判断。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0中,需要取聚乙烯醇5千克,并浸泡于40千克的常温水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中,判定聚乙烯醇颗粒95%溶于水中为优品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0中,需要取步骤s200中判断为优品质的聚乙烯醇颗粒40千克。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0中,需要将40千克的聚乙烯醇颗粒放置于360千克的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及其工艺,首先将需要甄别的聚乙烯醇颗粒进入水中,根据聚乙烯醇颗粒的溶解度判断该品质,随后,再将该聚乙烯醇颗粒放入水中并加热,进行蒸煮,并在一定时间后利用粘度计对煮胶池内部的液体进行粘度检测,粘度计数值越大代表粘性越好,该方法适用大多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聚乙烯醇颗粒,并且过程简单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煮胶池;2、加热盘;21、触摸屏;22、控制器;23、定时器;24、报警器;3、输水泵;4、输水管;5、粘度计;6、称重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装置,包括煮胶池1、加热盘2、注水装置、粘度计5和称重仪6,粘度计5和称重仪6均与煮胶池1相适配,粘度计5用于对煮胶池1内部液体的粘度检测,称重仪6用于对残留聚乙烯醇颗粒的重量检测,加热盘2固定于煮胶池1的底部,注水装置固定于煮胶池1的外壁,且注水装置的一端与煮胶池1内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对聚乙烯醇颗粒的品质进行甄别时,首先便可取需要甄别的聚乙烯醇固定颗粒5千克,随后对煮胶池1的内部进行注水,利用输水泵3将外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输水管4输送到煮胶池1的内部,并根据煮胶池1外壁上的刻度设置,判断注入的水量,当注水量达到45千克也就是45升水时,便可停止注入,随后便可将5千克的聚乙烯醇出固定颗粒放入到煮胶池1的内部,并浸泡在水中6小时,此时并需要对煮胶池1内部进行搅拌,当浸泡时间到达6小时之后,便可将剩余的聚乙烯醇固定颗粒从煮胶池1内部取出,并通过称重器6对剩余部分的固体颗粒进行称重,并与原先的45千克重量进行对比,缺失的部分便说明融入到了煮胶池1内部的水中,当95%的聚乙烯醇固定体颗粒融化到水中时,便说明该聚乙烯醇颗粒为优品质,随后,再取该优品质的聚乙烯醇颗粒40千克,利用排水管将煮胶池1内部的液体排出,随后再次利用输水泵3对煮胶池1的内部注入360千克的水,并将40千克的优品质聚乙烯醇颗粒放入煮胶池1内部,并同时利用加热盘2对煮胶池1进行加热,此时,工作人员便可利用触摸屏21对加热盘2内的定时器23进行设定,设定加热盘2所加热的时间为2小时,同时,在煮胶池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22和触摸屏21相连接,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煮胶池内部的液体温度,而在加热盘2的2个小时加热中,需要将胶水的温度加热并控制到60℃-80℃之间,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即将或已经超过设定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器22便会控制报警器24进行报警,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且加热盘2立即停止加热,直至液体温度回到稳固度区间内,当经过2个小时之后,便可使用粘度计5对煮胶池1内部的液体进行粘度检测(粘度计5通过转子在胶水液体中旋转,旋转获得的阻力越大代表粘性越好,阻力越小粘性越低),粘度计5数值越大代表粘性越好。(如下表,为实验聚乙烯醇颗粒甄别的数据)

进一步的,注水装置包括输水泵3和输水管4,输水泵3固定于煮胶池1外壁,输水泵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固定连接有输水管4,输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4与煮胶池1内部相连通,进水口通过输水管4连通外部水箱;煮胶池1外壁标识有刻度,用以判断煮胶池1内部的注水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输水泵3将外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输水管4输送到煮胶池1的内部,并根据煮胶池1外壁上的刻度设置,判断注入的水量。

进一步的,加热盘2包括触摸屏21和控制器22,触摸屏21固定于加热盘2外壁,且控制器22与触摸屏21相连接,用于数据的传递以及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便可利用触摸屏21对加热盘2内的定时器23进行设定,设定加热盘2所加热的时间为2小时,其次温度传感器发送到控制器内的温度数据便会转发到触摸屏内部,并在触摸屏上进行显示,供工作人员的观看。

进一步的,加热盘2还包括定时器23和报警器24,定时器23和报警器24均与控制器22相连接,用于控制指令的发送以及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即将或已经超过设定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器22便会控制报警器24进行报警,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且加热盘2立即停止加热,直至液体温度回到稳固度区间内。

如图3,一种易溶、粘性好的聚乙烯醇的甄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取料,并放置水中浸泡;

步骤s200:根据聚乙烯醇颗粒的溶解程度判断品质;

步骤s300:取判断为优品质的聚乙烯醇;

步骤s400:置水中并升温煮胶;

步骤s500:采用粘度计5检测胶水液体的粘性;

步骤s600:根据粘性程度进行二次品质判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便可取需要甄别的聚乙烯醇固定颗粒5千克,随后对煮胶池1的内部进行注水,利用输水泵3将外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输水管4输送到煮胶池1的内部,并根据煮胶池1外壁上的刻度设置,判断注入的水量,当注水量达到45千克也就是45升水时,便可停止注入,随后便可将5千克的聚乙烯醇出固定颗粒放入到煮胶池1的内部,并浸泡在水中6小时,此时并需要对煮胶池1内部进行搅拌,当浸泡时间到达6小时之后,便可将剩余的聚乙烯醇固定颗粒从煮胶池1内部取出,并通过称重器6对剩余部分的固体颗粒进行称重,并与原先的45千克重量进行对比,缺失的部分便说明融入到了煮胶池1内部的水中,当95%的聚乙烯醇固定体颗粒融化到水中时,便说明该聚乙烯醇颗粒为优品质,随后,再取该优品质的聚乙烯醇颗粒40千克,利用排水管将煮胶池1内部的液体排出,随后再次利用输水泵3对煮胶池1的内部注入360千克的水,并将40千克的优品质聚乙烯醇颗粒放入煮胶池1内部,并同时利用加热盘2对煮胶池1进行加热,此时,工作人员便可利用触摸屏21对加热盘2内的定时器23进行设定,设定加热盘2所加热的时间为2小时,同时,在煮胶池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22和触摸屏21相连接,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煮胶池内部的液体温度,而在加热盘2的2个小时加热中,需要将胶水的温度加热并控制到60℃-80℃之间,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即将或已经超过设定的温度区间时,控制器22便会控制报警器24进行报警,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且加热盘2立即停止加热,直至液体温度回到稳固度区间内,当经过2个小时之后,便可使用粘度计5对煮胶池1内部的液体进行粘度检测(粘度计5通过转子在胶水液体中旋转,旋转获得的阻力越大代表粘性越好,阻力越小粘性越低),粘度计5数值越大代表粘性越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