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对于水体的检测也慢慢变得普遍而重要,然而有些待检测的水体含有大量的不可溶于水的物质,这些物质以固体垃圾的形式阻碍水体可溶性离子的检测,而现如今针对这种水体的简易检测装置难以做到边检测边除尘集尘,导致过滤材料的无法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边检测边除尘集尘,使得过滤材料的更好的被充分利用的水体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上方,所述壳体左侧固定设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滑动设有可拆卸的把手,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以经过所述过滤组件过滤的液体为动力,所述传动组件设有间歇清理所述过滤组件的间歇清理部件,所述过滤组件设有辅助过滤组件,所述辅助过滤组件设有用于清理所述辅助过滤组件的辅助清理组件,所述辅助过滤组件由所述间隙清理部件驱动以辅助过滤液体,所述把手设有用于检测液体的检测组件。
所述壳体内设有注水口和集水腔,所述注水口位于集水腔的上方,所述注水口设为漏斗形,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水口下侧并可左右往复滑动的过滤网,所述壳体设有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的漏斗形的凸起,水从注水口内注入,过滤网对水进行过滤,将水中混合着的固体留在过滤网上表面。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右侧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内设有检测剂。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下方正中间,所述扇叶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伸入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所述第一传动杆啮合,过滤网过滤后的水流到扇叶上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
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传动腔,所述间歇清理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啮合,所述第三传动杆前端固定设有间齿齿轮,所述间齿齿轮的表面沿周向一半设有齿牙一半没有设置齿牙且交错分布,所述间齿齿轮上侧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有与所述间齿齿轮齿牙啮合的齿槽,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方设有用于清理所述过滤网的拨杆清理组件,与啮合时,带动运动,之后与不再啮合,使得与分离。
所述拨杆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集通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内的收集槽,所述收集通道连通所述收集槽,所述拨杆清理组件还包括可往复运动的拨杆,所述拨杆下端为朝向所述收集通道的弧形勾形状且与所述过滤网平行,所述壳体上设有拨杆槽,所述拨杆上端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拨杆穿过所述拨杆槽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在过滤网向右运动时,拨杆受到过滤网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使得过滤网上的固体垃圾能够通过拨杆运动到右边,当过滤网带着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向左运动时,由于限位支架的限位,使得拨杆在与过滤网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仍稳定处于垂直状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滤网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滤网向左运动时,固体垃圾在拨杆的作用下被拨杆从过滤网上表面留下堆积在进入到收集通道进而落入收集腔内,从而完成对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的刮除。
所述壳体设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为弧形,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限位支架内,所述限位支架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连接。
在拨杆逆时针转动时,受到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仍然受到拨杆力的作用,使得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得以被限制在允许高度范围内,避免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因为过高在拨杆刮除过程中从收集通道的入口外掉落,从而使得装置被弄脏,在过滤网向左运动过程中,拨杆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对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由于拨杆处于垂直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被略微压缩的状态,当过滤网运动到最左侧,此时间齿齿轮再次与第一连杆啮合,使得过滤网开始向右运动,使得拨杆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下产生小幅度摆动,使得粘在拨杆上的固体垃圾得以在摆动下脱落拨杆进入收集通道,完成自身的清理,刮除后的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通过收集通道进入到收集腔,完成固体垃圾的收集,之后集中处理,避免污染水体也使得检测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了后续的清理强度。
所述第三支架内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扭簧支架槽,所述辅助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过滤网上的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左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槽的槽底,所述扭簧支架槽内固定设有扭簧支架,所述扭簧支架左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扭簧支架内设有扭簧槽,所述扭簧槽的中心固定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设有扭簧且与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辅助过滤网,所述辅助过滤网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矩形凸起固定连接且当第五支架向右移动时所述辅助过滤网向右移动以用于对液体过滤。
在第二弹簧复位带动第五支架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扭簧同样复位带动辅助过滤网向扭簧槽内运动,在辅助过滤网被扭簧带动向扭簧槽内运动时,辅助过滤网表明聚集过滤后留下的固体垃圾,在辅助过滤网的带动下也向扭簧槽内运动,使得壳体在转轮右下侧的凸起部分与辅助过滤网表面的固体垃圾接触,之后对辅助过滤网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避免进入扭簧槽内的辅助过滤网带有固体垃圾,便于下次使用。
所述辅助清理组件包括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六支架内设有第三弹簧槽,所述第三弹簧槽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转动设有转轮。
当第六支架对辅助过滤网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时,当刮除下来的固体垃圾较多时会因堆积与转轮接触,堆积中的一部分掉落在过滤网上,一部分留在了转轮周围,避免一次性过多的固体垃圾掉落在过滤网上,导致对过滤网的撞击损伤,同时也避免了堆积的固体垃圾堵住过滤网,造成过滤的不彻底,留在转轮周围的固体垃圾在注水时会被逐渐带入到过滤网上然后再下一次被刮到收集腔内被收集集中处理,当转轮周围有固体垃圾时,受固体垃圾力的作用,转轮带着第四转轴向第三弹簧槽内运动,使得第三弹簧被压缩,在水流冲击时转轮既可以利用转动减缓水流避免带着固体垃圾的水流直接冲击过滤网,又可以使得周围的固体垃圾被逐渐带走,还可以利用第三弹簧的震动来完成自身的清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可在检测过程中完成过滤网上表面的固体垃圾的清理,收集,之后集中处理,避免污染水体也使得检测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了后续的清理强度以及能够完成清理组件的自身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处剖视图(图中ⅰ为壳体10的漏斗形的凸起);
图4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间齿齿轮27的正视图。
图中,10壳体、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14把手、15注水口、16过滤网、17集水腔、18第四支架、19检测剂、21扇叶、22第一转轴、23第一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5传动腔、26第三传动杆、27间齿齿轮、28第一连杆、29收集腔、30收集通道、31拨杆槽、32第二转轴、33限位支架、34拨杆、35第一弹簧槽、36第一弹簧、37第二弹簧槽、38第五支架、39第二弹簧、40扭簧支架槽、41扭簧支架、42扭簧槽、43第三转轴、44扭簧、45辅助过滤网、46第四转轴、47转轮、48第三弹簧槽、49第六支架、50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3所示,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右侧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二支架12位于第一支架11的上方,壳体10左侧固定设有第三支架13,第一支架11滑动设有可拆卸的把手14,壳体10内设有过滤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以经过过滤组件过滤的液体为动力,传动组件设有间歇清理过滤组件的间歇清理部件,过滤组件设有辅助过滤组件,辅助过滤组件设有用于清理辅助过滤组件的辅助清理组件,辅助过滤组件由间隙清理部件驱动以辅助过滤液体,把手14设有用于检测液体的检测组件。
壳体10内设有注水口15和集水腔17,注水口15位于集水腔17的上方,注水口15设为漏斗形,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注水口15下侧并可左右往复滑动的过滤网16,壳体10设有位于过滤网16下方的漏斗形的凸起,结合图3中ⅰ处所示,水从注水口15内注入,过滤网16对水进行过滤,将水中混合着的固体留在过滤网16上表面,过滤后的水经过壳体10位于过滤网16下方的漏斗形的凸起处被汇聚,使得注入的水的总动能从凸起处下落。
检测组件包括第四支架18,第四支架18右侧与把手14连接,第四支架18内设有检测剂19。
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的扇叶21,扇叶21设置在过滤网16的下方正中间,扇叶21固定设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固定设有第一传动杆23,第一传动杆23伸入第二支架12内,第二支架12内设有第二传动杆24,第二传动杆24和第一传动杆23啮合,过滤网16过滤后的水流到扇叶21上带动扇叶21转动,扇叶21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22带动第一传动杆23转动,第一传动杆23带动第二传动杆24转动。
结合图7,间齿齿轮27表面沿周向一半设有齿牙一半没有设置齿牙且交错分布。
第二支架12内设有传动腔25,间歇清理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传动腔25内的第三传动杆26,第三传动杆26和第二传动杆24啮合,第三传动杆26前端固定设有间齿齿轮27,间齿齿轮27的表面沿周向一半设有齿牙一半没有设置齿牙且交错分布,间齿齿轮27上侧设有第一连杆28,第一连杆28设有与间齿齿轮27齿牙啮合的齿槽,第一连杆28与过滤网16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8上方设有用于清理过滤网16的拨杆清理组件,27与28啮合时,27带动28运动,之后27与28不再啮合,使得27与28分离。
结合图4所示,拨杆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的收集通道30和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12内的收集槽29,收集通道30连通收集槽29,拨杆清理组件还包括可往复运动的拨杆34,拨杆34下端为朝向收集通道30的弧形勾形状且与过滤网16平行,壳体10上设有拨杆槽31,拨杆34上端固定设有第二转轴32,拨杆34穿过拨杆槽31并通过第二转轴32转动设置在壳体10上。
在过滤网16向右运动时,拨杆34受到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32逆时针转动,使得过滤网16上的固体垃圾能够通过拨杆34运动到右边,当过滤网16带着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向左运动时,由于限位支架33的限位,使得拨杆34在与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仍稳定处于垂直状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滤网16向左运动时,固体垃圾在拨杆34的作用下被拨杆34从过滤网16上表面留下堆积在进入到收集通道30进而落入收集腔29内,从而完成对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的刮除。
壳体10设有限位支架33,限位支架33为弧形,第二转轴32位于限位支架33内,限位支架33设有第一弹簧槽35,第一弹簧槽35内设有第一弹簧36,第一弹簧36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槽35的槽底,第一弹簧36的另一端与拨杆34连接。
在拨杆34逆时针转动时,受到第一弹簧36的作用,使得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仍然受到拨杆34力的作用,使得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得以被限制在允许高度范围内,避免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因为过高在拨杆34刮除过程中从收集通道30的入口外掉落,从而使得装置被弄脏,在过滤网16向左运动过程中,拨杆34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对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由于拨杆34处于垂直状态时第一弹簧36处于被略微压缩的状态,当过滤网16运动到最左侧,此时间齿齿轮27再次与第一连杆28啮合,使得过滤网16开始向右运动,使得拨杆34在第一弹簧36的复位下产生小幅度摆动,使得粘在拨杆34上的固体垃圾得以在摆动下脱落拨杆34进入收集通道30,完成自身的清理,刮除后的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通过收集通道30进入到收集腔29,完成固体垃圾的收集,之后集中处理,避免污染水体也使得检测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了后续的清理强度。
结合图5、图6所示,第三支架13内设有第二弹簧槽37,壳体10内设有扭簧支架槽40,辅助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过滤网16上的第五支架38,第五支架38左侧设有第二弹簧39,第二弹簧39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槽37的槽底,扭簧支架槽40内固定设有扭簧支架41,扭簧支架41左侧与壳体10固定连接,扭簧支架41内设有扭簧槽42,扭簧槽42的中心固定设有第三转轴43,第三转轴43设有扭簧44且与扭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扭簧44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辅助过滤网45,辅助过滤网45与第五支架38上的矩形凸起固定连接且当第五支架38向右移动时辅助过滤网45向右移动以用于对液体过滤。
在第二弹簧39复位带动第五支架38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扭簧44同样复位带动辅助过滤网45向扭簧槽42内运动,在辅助过滤网45被扭簧44带动向扭簧槽42内运动时,辅助过滤网45表明聚集过滤后留下的固体垃圾,在辅助过滤网45的带动下也向扭簧槽42内运动,使得壳体10在转轮47右下侧的凸起部分与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接触,之后对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避免进入扭簧槽42内的辅助过滤网45带有固体垃圾,便于下次使用。
辅助清理组件包括第六支架49,第六支架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第六支架49内设有第三弹簧槽48,第三弹簧槽48内设有第三弹簧50,第三弹簧50连接有第四转轴46,第四转轴46转动设有转轮47。
当第六支架49对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时,当刮除下来的固体垃圾较多时会因堆积与转轮47接触,堆积中的一部分掉落在过滤网16上,一部分留在了转轮47周围,避免一次性过多的固体垃圾掉落在过滤网16上,导致对过滤网16的撞击损伤,同时也避免了堆积的固体垃圾堵住过滤网16,造成过滤的不彻底,留在转轮47周围的固体垃圾在注水时会被逐渐带入到过滤网16上然后再下一次被刮到收集腔29内被收集集中处理,当转轮47周围有固体垃圾时,受固体垃圾力的作用,转轮47带着第四转轴46向第三弹簧槽48内运动,使得第三弹簧50被压缩,在水流冲击时转轮47既可以利用转动减缓水流避免带着固体垃圾的水流直接冲击过滤网16,又可以使得周围的固体垃圾被逐渐带走,还可以利用第三弹簧50的震动来完成自身的清理。
工作原理:将本装置移动至目标地点后,取需要检测的浑水,特别是含有大量固体杂质的待检测的水,之后将水倒入注水口15。
水进入注水口15后沿着注水口15流到过滤网16上之后,经过过滤网16的过滤后,流到扇叶21上,之后聚集在集水腔17的下部,与检测剂19接触进而完成检测。
当水流到扇叶21上时,由于扇叶21受水流的冲击,使得扇叶21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22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杆23开始转动,使得第二传动杆24开始转动。
进一步的,扇叶21偏离第一转轴22的一端设计的与水接触部分的面积更大,使得受到的力更大。
第二传动杆24的转动使得第三传动杆26开始转动,从而带动间齿齿轮27开始转动,当间齿齿轮27上的齿牙与第一连杆28底部的齿槽啮合时,间齿齿轮27带动第一连杆28开始向右运动,使得过滤网16开始向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五支架38开始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弹簧39从初始的原始状态被拉伸向右运动。
同时第五支架38向右运动使得辅助过滤网45开始向右运动,从而带动扭簧44开始运动,从而完成在过滤网16向右运动后的辅助过滤。
进一步的,辅助过滤网45的长度长于第五支架38单次向右移动的行程长度。
当间齿齿轮27的带动第一连杆28运动的齿牙部分走完时,之后一部分没有齿牙,使得间齿齿轮27不与第一连杆28啮合,使得第一连杆28不再受间齿齿轮27的力,此时由于第二弹簧39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因此第二弹簧39会复位,从而带动第五支架38开始向左运动,从而带动过滤网16向左运动。由于在过滤网16向右运动时,拨杆34受到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转轴32逆时针转动,使得过滤网16上的固体垃圾能够通过拨杆34运动到右边,当过滤网16带着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向左运动时,由于限位支架33的限位,使得拨杆34在与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的力的作用下仍稳定处于垂直状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滤网16过滤后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滤网16向左运动时,固体垃圾在拨杆34的作用下被拨杆34从过滤网16上表面留下,从而完成对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的刮除。
在拨杆34逆时针转动时,受到第一弹簧36的作用,使得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仍然受到拨杆34力的作用,使得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得以被限制在允许高度范围内,避免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因为过高在拨杆34刮除过程中从收集通道30的入口外掉落,从而使得装置被弄脏,在过滤网16向左运动过程中,拨杆34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对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由于拨杆34处于垂直状态时第一弹簧36处于被略微压缩的状态,当过滤网16运动到最左侧,此时间齿齿轮27再次与第一连杆28啮合,使得过滤网16开始向右运动,使得拨杆34在第一弹簧36的复位下产生小幅度摆动,使得粘在拨杆34上的固体垃圾得以在摆动下脱落拨杆34进入收集通道30,完成自身的清理,刮除后的过滤网16上表面的固体垃圾通过收集通道30进入到收集腔29,完成固体垃圾的收集,之后集中处理,避免污染水体也使得检测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了后续的清理强度。
同时,在第二弹簧39复位带动第五支架38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扭簧44同样复位带动辅助过滤网45向扭簧槽42内运动,在辅助过滤网45被扭簧44带动向扭簧槽42内运动时,辅助过滤网45表明聚集过滤后留下的固体垃圾,在辅助过滤网45的带动下也向扭簧槽42内运动,使得壳体10在转轮47右下侧的凸起部分与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接触,之后对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避免进入扭簧槽42内的辅助过滤网45带有固体垃圾,便于下次使用。
当第六支架49对辅助过滤网45表面的固体垃圾进行刮除时,当刮除下来的固体垃圾较多时会因堆积与转轮47接触,堆积中的一部分掉落在过滤网16上,一部分留在了转轮47周围,避免一次性过多的固体垃圾掉落在过滤网16上,导致对过滤网16的撞击损伤,同时也避免了堆积的固体垃圾堵住过滤网16,造成过滤的不彻底,留在转轮47周围的固体垃圾在注水时会被逐渐带入到过滤网16上然后再下一次被刮到收集腔29内被收集集中处理,当转轮47周围有固体垃圾时,受固体垃圾力的作用,转轮47带着第四转轴46向第三弹簧槽48内运动,使得第三弹簧50被压缩,在水流冲击时转轮47既可以利用转动减缓水流避免带着固体垃圾的水流直接冲击过滤网16,又可以使得周围的固体垃圾被逐渐带走,还可以利用第三弹簧50的震动来完成自身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