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93534发布日期:2020-12-22 14:0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7月10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664345.2、发明名称为“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器设备一般包括有驱动板和智能板,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可以通过两个通信连接器连接。当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正向连接时,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可以实现正常通信。如图1所示,若驱动板和智能板通过标准四线通信连接器连接,当通信连接器a(图1中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连接通信连接器b(图1中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1、通信连接器a的接地端口gnd连接通信连接器b的接地端口gnd1时,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为正向连接。

由于连接驱动板和智能板的两个通信连接器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在产线生产时经常会将连接驱动板与智能板的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如图2所示),导致电路短路,从而损坏驱动板或智能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控制板、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解决了在驱动板与智能板的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时,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的连接电路短路,从而导致驱动板或智能板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口、第一接地端口、第二电源端口、第二接地端口以及检测支路。其中,第一电源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连接。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节点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当第一节点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同时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中,可以根据检测支路的两个节点的电势确定该控制电路中的通信连接器或该控制电路应用的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一通信连接器)与另一个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二通信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由于第一电源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连接,所以,当第一节点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表明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与第一电源端口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与第一接地端口连接,则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正向连接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也即是维持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的正向连接状态。相反的,当第一节点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表明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与第一电源端口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与第一接地端口连接,则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反向连接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这样,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通过第一接地端口最终到达第二电源端口,同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通过第一电源端口最终达到第二接地端口。也即是该控制电路可以将反向连接的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修正为正向连接。

综上,该控制电路可以实现,不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如何,最终都会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处于正向连接。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引起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的连接电路短路,从而导致驱动板或智能板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地,该控制电路可以纠正两个通信连接器的反接,保证驱动板与智能板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控制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控制板。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控制电路。该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高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势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高低,控制检测支路与第二电源端口以及检测支路与第二接地端口之间的连接状态。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以及第四方面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控制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通过通信连接器正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通过通信连接器反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通过通信连接器正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通过通信连接器反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几种不同类型的通信连接器;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电器设备以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实现电器设备的智能化,目前会将电器设备的原控制板的控制逻辑和算法功能转移至智能板,原控制板仅保留电源和驱动功能等基础功能,成为电源和驱动板。这样,可以根据电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智能板中的算法程序,实现电器设备的智能化。

现有的,智能电器设备中的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可以通过两个通信连接器连接。当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正向连接时,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可以实现正常通信。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驱动板和智能板通过标准四线通信连接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当通信连接器a(图1中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连接通信连接器b(图1中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1、通信连接器a的接地端口gnd连接通信连接器b的接地端口gnd1时,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为正向连接。

然而,由于连接驱动板和智能板的两个通信连接器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在产线生产时经常会将这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如图2所示,当通信连接器a(图2中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连接通信连接器b(图2中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1、通信连接器a的接地端口gnd连接通信连接器b的电源端口vdd1时,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为反向连接。该连接状态下会引起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的连接电路短路,可能会损坏驱动板或智能板。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口、第一接地端口、第二电源端口、第二接地端口以及检测支路。第一电源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节点连接。不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如何,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最终都会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处于正向连接状态。所以,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引起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的连接电路短路,从而导致驱动板或智能板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地,可以纠正两个通信连接器的反接,保证驱动板与智能板正常工作。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电源端口vdd2、第二接地端口gnd2以及检测支路。其中,第一电源端口vdd1与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a)连接,第一接地端口gnd1与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b)连接。

具体地,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控制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a)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连接,且控制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b)与第二电源端口vdd2连接;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控制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a)与第二电源端口vdd2连接,且控制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b)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包括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一通信连接器),控制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端口vdd1与第一接地端口gnd1为第一通信连接器上的端口,也即是不对现有的第一通信连接器的结构做改变,在第一通信连接器上连接检测支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直接应用在第一通信连接器上,也即是在现有的第一通信连接器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第二电源端口vdd2、第二接地端口gnd2以及检测支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将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通信连接器,也即是不对现有的第一通信连接器的结构做改变为例展开描述。

由于第一电源端口vdd1与第一节点(a)连接,第一接地端口gnd1与第二节点(b)连接,所以,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表明第一通信连接器与另一个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二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反向连接状态。相反的,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表明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正向连接状态。

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正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与第一电源端口vdd1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与第一接地端口gnd1连接。这样,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正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负极,则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a)与第二电源端口vdd2连接,同时控制第二节点(b)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连接。可以看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正向连接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经过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节点(a)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口vdd2,且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经过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节点(b)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接地端口gnd2。

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反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与第一电源端口vdd1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与第一接地端口gnd1连接。这样,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负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正极,则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a)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连接,同时控制第二节点(b)与第二电源端口vdd2连接。可以看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反向连接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经过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节点(b)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口vdd2,且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经过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节点(a)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接地端口gnd2。

因此,无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是图4所示的正向连接状态,还是图5所示的反向连接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均可以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最终为正向连接状态。

可选地,如图6或图7所示,检测支路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单向导电器件vd和开关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单向导电器件vd与开关器件之间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二者串联连接即可。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向导电器件vd可以位于靠近第一节点(a)的一侧,对应的开关器件可以位于靠近第二节点(b)的一侧。如图7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向导电器件vd也可以位于靠近第二节点(b)的一侧,对应的开关器件可以位于靠近第一节点(a)的一侧。

可选地,单向导电器件vd可以为二极管,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节点(b),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第一节点(a)。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二极管的正极通过开关器件间接连接至第二节点(b),二极管的负极直接连接至第一节点(a)。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二极管的正极直接连接至第二节点(b),二极管的负极通过开关器件间接连接至第一节点(a)。

可选地,开关器件为继电器。

在直流电路中,由于直流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直流电使直流继电器的触点的吸附性,相比交流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直流电使交流继电器触点的吸附性更为可靠,所以,可选地,继电器可以为直流继电器。

参照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继电器k1和二极管vd实现的控制电路。其中,二极管vd的正极通过继电器k1连接至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b),二极管vd的负极连接至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a)。继电器k1包括有两对触点k1-1和k1-2。如图8所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正向连接,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正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负极,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二极管vd不导通,与二极管vd串联的继电器k1的线圈不得电,所以继电器k1的两对触点k1-1和k1-2均处于常闭状态。此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经过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节点(a)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口vdd2,且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经过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节点(b)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接地端口gnd2。

相反的,如图9所示,若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反向连接,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负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正极,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二极管vd导通,与二极管vd串联的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所以继电器k1的两对触点k1-1和k1-2的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此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vdd经过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节点(b)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口vdd2,且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gnd经过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节点(a)后最终到达控制电路的第二接地端口gnd2。

可以看出,采用继电器k1和二极管vd实现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无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如何,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最终为正向连接状态。

在现有的标准通信连接器中,除了电源端口和接地端口外,还包括有信号发送端口和信号接收端口,当信号发送端口和信号接收端口的连接状态正确时,设备之间才能实现正常通信。以驱动板和智能板通过两个标准四线通信连接器连接为例,如图1所示,当通信连接器a(图1中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连接通信连接器b(图1中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1、且通信连接器a的信号接收端口rxd连接通信连接器b的信号发送端口txd1时,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才能实现正常通信。当通信连接器a和通信连接器b接反时(如图2所示),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无法实现正常通信。

所以,可选地,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中,还包括: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具体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控制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通过检测支路到达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且控制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通过检测支路到达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当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时,控制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通过检测支路到达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且控制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通过检测支路到达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通信连接器时,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和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为第一通信连接器上的端口。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应用至第一通信连接器时,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均为第一通信连接器上的端口。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仍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通信连接器为例展开描述。

参照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继电器k1和二极管vd实现的控制电路。其中,二极管vd的正极通过继电器k1连接至检测支路的第二节点(b),二极管vd的负极连接至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a)。继电器k1包括有四对触点k1-1、k1-2、k1-3以及k1-4。如图11所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正向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与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与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连接。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正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负极,第一节点(a)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二极管vd不导通,与二极管vd串联的继电器k1的线圈不得电,所以继电器k1的四对触点k1-1、k1-2、k1-3以及k1-4均处于常闭状态。此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经过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和k1-4的常闭触点最终到达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经过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和k1-3的常闭触点最终到达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

相反的,如图12所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反向连接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与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与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连接。第一电源端口vdd1相当于电源负极,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当于电源正极,第一节点(a)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b)的电势,二极管vd导通,与二极管vd串联的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1的四对触点k1-1、k1-2、k1-3以及k1-4的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此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经过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和k1-3的常开触点最终到达第二信号接收端口rxd2,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经过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和k1-4的常开触点最终到达第二信号发送端口txd2。

可以看出,采用继电器k1和二极管vd实现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无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如何,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最终到达第一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且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最终到达第一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即两个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和信号接收端口的连接状态正确。所以,该控制电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导致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无法实现正常通信的问题。

上述图11和图12所提供的控制电路中是通过一个继电器实现的,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基于多个继电器实现。示例性地,二极管可以与两个继电器连接,两个继电器均有两对触点,其中一个继电器的两对触点控制检测支路与第二电源端口以及第二接地端口的连接状态,另一个继电器的两对触点控制检测支路与第二信号发送端口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端口的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在驱动板和智能板的非提供电源的一端实现。示例性地,当由驱动板提供电源时,该控制电路在智能板的一端实现,也即是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连接器,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连接器。当由智能板提供电源时,该控制电路在驱动板的一端实现,也即是驱动板的通信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连接器,智能板的通信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连接器。

可选地,以驱动板提供电源为例,当驱动板提供的电源电压与智能板芯片的电源电压大小不匹配时,可以在控制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口和第二接地端口进行电源电压变换处理。示例性地,如图11或图12所示,当驱动板(对应第二通信连接器)提供的电源电压与智能板(对应第一通信连接器)芯片的电源电压不匹配时,可以在vdd2端和gnd2端进行电源电压的变换处理,产生智能板电路所需的电源电压。对应的,继电器k1的线圈电压也应选择和vdd1所匹配的电压。

综合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中的检测支路,在非提供电源的一方(比如图11或图12中第一通信连接器即为非提供电源的一方)为自适应电路,无论第一通信连接器与第二通信连接器如何连接,最终都会调节至正向连接状态。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正向连接时,自适应电路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保持正向连接状态。如图14所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反向连接时,自适应电路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通过两次反向连接后最终切换为正向连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连接器(对应图1和图中的通信连接器b)与第二通信连接器(对应图1和图中的通信连接器a)的结构为图1和图2所示的标准四线通信连接器展开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通信连接器与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结构还可以为图15和图16所示的结构。其中,图15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正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反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仍然适用。如图17所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时,由检测支路实现的自适应电路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保持正向连接状态。如图18所示,当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反向连接时,由检测支路实现的自适应电路可以使得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通过两次反向连接后最终切换为正向连接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中,可以根据检测支路的两个节点的电势确定该控制电路中的通信连接器或该控制电路应用的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一通信连接器)与另一个通信连接器(以下统称为第二通信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由于第一电源端口与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节点连接,所以,当第一节点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表明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与第一电源端口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与第一接地端口连接,则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正向连接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也即是维持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的正向连接状态。相反的,当第一节点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表明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与第一电源端口连接,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与第一接地端口连接,则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之间处于反向连接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这样,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电源端口通过第一接地端口最终到达第二电源端口,同时第二通信连接器的接地端口通过第一电源端口最终达到第二接地端口。也即是该控制电路可以将反向连接的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修正为正向连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不论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的初始连接状态如何,最终都会控制第二通信连接器与第一通信连接器处于正向连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两个通信连接器接反引起驱动板与智能板之间的连接电路短路,从而导致驱动板或智能板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地,该控制电路可以纠正两个通信连接器的反接,保证驱动板与智能板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晰的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通信连接器和第二通信连接器是结构最简单的标准四线通信连接器为例展开说明。在实际应用中,通信连接器的种类有很多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中,第一通信连接器和第二通信连接器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通信连接器。示例性地,如图19所示,提供了现有的几种不同类型通信连接器,不同类型通信连接器的结构不同,图19中的(a)和(b)示出了两种不同的六线通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中的(c)示出了一种八线通信连接器的示意图,图19中的(d)、(e)、(f)示出了三种九线通信连接器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中,第一通信连接器和第二通信连接器还可以为上述六线通信连接器、八线通信连接器、九线通信连接器等各种类型的通信连接器。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通信连接器和第二通信连接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连接器和第二通信连接器的结构是对称的,以图15所示的驱动板和智能板之间通过通信连接器正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为例,第一通信连接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口rxd1靠近第一电源端口vdd1,第一通信连接器的第一信号发送端口txd1靠近第一接地端口gnd1。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口rxd靠近接地端口gnd,第二通信连接器的信号发送端口txd靠近电源端口vdd。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电路。该控制板可以是驱动板,也可以是智能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可以为包括有驱动板和智能板的任何智能电器设备。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可以为蒸烤箱、烤箱、微波炉、电磁炉、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抽油烟机、电饭煲、除湿机、空气滤清器、换风机等设备。

如图2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控制电路中,包括s101-s102:

s101、控制电路确定检测支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高低。

s102、控制电路根据第一节点的电势和第二节点的电势的高低,控制检测支路与第二电源端口以及检测支路与第二接地端口之间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如图21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s1021-s1022:

s1021、当第一节点的电势低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

s1022、当第一节点的电势高于第二节点的电势时,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节点与第二电源端口连接,且控制第二节点与第二接地端口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