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24203发布日期:2021-02-23 11:5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UWB技术属于新兴技术,UWB的功能重点在于精确定位,可以利用双天线技术实现cm级的距离测定和±15°以内的角度测定,同时能够以10kbps的速率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

随着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借助如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终端设备内的UWB部件(如UWB芯片)获得<10cm的定位精度;而UWB部件在实现精确定位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蓝牙(BT)和WIFI等部件,功耗更高,长时间使用会影响终端设备的续航。

因此,如何在利用UWB部件的精度定位功能的基础上,减少UWB部件的功耗,保证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利用UWB部件的精度定位功能实现对设备间的准确测距,减少UWB部件的功耗,保证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距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所述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WIFI基站连接,所述第一UWB部件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UWB部件向所述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UWB部件,根据所述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UWB部件与所述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

将所述定位距离信息确定为所述距离信息。

可选的,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WIFI基站的WIFI标识时,所述利用所述第一UWB部件,根据所述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UWB部件与所述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UWB部件接收全部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每个外部设备各自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

根据所述WIFI标识和所述连接WIFI标识,确定所述外部设备中的所述目标设备;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UWB部件与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

对应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一UWB部件向所述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UWB部件向全部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定位请求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其中,所述检测设备与所述WIFI基站连接,所述第一蓝牙部件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

根据所述RSSI值,确定所述检测设备中的所述目标设备;

按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所述第一UWB部件与所述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所述距离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RSSI值,确定所述检测设备中的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RSSI值,确定每个所述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变化值;其中,所述RSSI变化值为上一RSSI值与当前RSSI值之差;

根据所述RSSI变化值,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RSSI变化值大于预设测距数值。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提醒阈值;

若是,则输出靠近提醒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调整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调整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包括:

若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大于0,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若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0,则将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所述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

测距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WIFI基站连接,所述第一UWB部件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测距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距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目标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第一UWB部件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可见,本申请通过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利用UWB技术的精确定位功能,检测终端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室内用户与其他人员的距离;并且利用WIFI基站识别测距区域,避免了其他区域中不必要的测距过程,减少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及终端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距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测距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测距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距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距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

其中,本步骤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设置有WIFI部件和UWB部件(即第一UWB部件)的设备,如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本步骤中的WIFI基站可以为向连接的设备(如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提供WIFI信号的设备,如WIFI路由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可以在利用终端设备的WIFI部件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WIFI基站发送的连接信息,从而触发测距后续的测距过程。由于大多数电子产品都会主动和室内的WIFI基站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将WIFI基站区分室内和室外,使终端设备仅需在WIFI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即室内)利用UWB部件进行设备间的测距。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获取的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连接信息可以包括WIFI基站的WIFI标识(如Mac地址和WIFI名称等),以使处理器可以利用WIFI标识识别目标设备;连接信息也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如目标设备的UWB部件(即第二UWB部件)的UWB标识(如唯一标识ID)、目标设备的蓝牙部件(即第二蓝牙部件)的蓝牙标识和/或目标设备的WIFI部件的WIFI标识等。只要处理器可以利用连接信息从能利用第一UWB部件进行交互的全部外部设备中识别出的目标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对应的,处理器获取的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包括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时,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向WIFI基站发送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02: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目标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第一UWB部件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每个目标设备各自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从而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终端设备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

对应的,对于本步骤中目标设备的具体选择,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目标设备可以为与WIFI基站连接的设置有UWB部件(即第二UWB部件)的全部设备。目标设备也可以为与WIFI基站连接的设置有UWB部件的部分设备,即处理器可以对与WIFI基站连接的设置有UWB部件的设备(即检测设备)进行筛选,从检测设备中筛选出目标设备;如处理器可以BT RSSI(蓝牙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功能,根据检测到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筛选出检测设备中的目标设备,例如RSSI值变小的检测设备,即靠近终端设备的检测设备。

具体的,本步骤中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每个目标设备之间距离的信息。也就是说,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可以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得到第一UWB部件与第二UWB部件之间的距离信息(即定位距离信息),并且根据定位距离信息,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相应的,对于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每次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的具体过程,即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具体交互过程,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如处理器可以控制第一UWB部件向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利用第一UWB部件,根据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UWB部件与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根据定位距离信息,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如直接将定位距离信息确定为对应的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也就是说,处理器可以直接利用第一UWB部件完成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所在位置的定位。处理器也可以控制第一UWB部件向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根据第一UWB部件接收的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UWB部件与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根据定位距离信息,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也就是说,处理器可以自行利用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完成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所在位置的定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对应的,连接信息包括终端设备连接的WIFI基站的WIFI标识时,处理器可以控制第一UWB部件向全部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利用第一UWB部件接收全部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中每个外部设备各自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与WIFI标识的比较,确定全部外部设备中的目标设备(即目标设备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与WIFI标识相同),并根据目标设备对应的反馈信息中用于测距的信息,确定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从而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利用第一UWB部件接收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发送的定位请求信息;并利用第一UWB部件向该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返回反馈信息;其中,向该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返回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连接信息中的WIFI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步骤中的第一预设时间的具体时间设置,即处理器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的具体间隔时间设置,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对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第一预设时间的步骤。对于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第一预设时间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如处理器通过当前获取的距离信息(即当前距离信息)与各检测频率对应的距离范围的比较,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当前距离信息所在距离范围对应的预设时间。处理器也可以通过当前获取的距离信息与上一次获取的距离信息(即上一距离信息)比较,调整第一预设时间;如图2所示,在上一距离信息(d1)与当前距离信息(d2)之差(△d)大于0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t0)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例如第一预设时间的一半(t0*1/2);在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0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如2倍的第一预设时间(t0*2)。

相应的,目标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处理器可以根据获取的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每个目标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例如在一个目标设备的上一距离信息与其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大于0时,可以将该目标设备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在该目标设备的上一距离信息与其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0时,可以将该目标设备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使处理器可以利用第一UWB部件分别按每个目标设备各自对应的间隔时间进行测距。处理器也可以根据获取的距离最近的一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第一预设时间,即利用距离信息最小的一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向全部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的时间间隔;例如在当前距离信息最小的目标设备的上一距离信息与其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大于0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在当前距离信息最小的目标设备的上一距离信息与其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0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判断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提醒阈值;若是,则输出靠近提醒信息的步骤,以在存在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提醒阈值的目标设备,即终端设备的用户与其他人员距离过近时,提醒用户避免的人员密切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根据获取的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记录每个目标设备各自对应的接触信息的步骤,以方便查询终端设备的用户的人员接触信息;其中,接触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如设备名称)和数值最小的距离信息。

对应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在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断开连接后,控制第一UWB部件休眠,即处理器可以在确定终端设备离开WIFI基站的通讯覆盖范围后,控制第一UWB部件休眠,以结束本流程,减少终端设备的能量损耗。处理器也可以在距离信息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控制第一UWB部件休眠,如目标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时,处理器可以在最小的距离信息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控制第一UWB部件休眠;或者在一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停止利用第一UWB部件获取该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预设安全距离大于上述预设提醒阈值。

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利用UWB技术的精确定位功能,检测终端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室内用户与其他人员的距离;并且利用WIFI基站识别测距区域,避免了其他区域中不必要的测距过程,减少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测距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

其中,本步骤与步骤10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根据连接信息,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其中,检测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第一蓝牙部件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设置有WIFI部件、蓝牙部件(即第一蓝牙部件)和UWB部件(即第一UWB部件)的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可以为设置有UWB部件(即第二UWB部件)的与终端设备连接在同一WIFI基站的设备。

具体的,本步骤的目的可以为终端设备利用BT RSSI功能检测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即接收信号强度值。对于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根据连接信息,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可以根据连接信息的具体内容对应进行设置,如连接信息包括各检测部件各自的第二蓝牙部件的蓝牙标识时,处理器可以直接根据连接信息中的蓝牙标识,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连接信息包括WIFI基站的WIFI标识时,处理器可以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能够进行蓝牙通信的外部设备进行交互,根据各外部设备返回的各自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确定外部设备中的检测设备(即检测设备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与WIFI标识相同),再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步骤203:根据RSSI值,确定检测设备中的目标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的目的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利用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筛选出检测设备中需要利用第一UWB部件进行测距的目标设备。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处理器根据RSSI值,确定检测设备中的目标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处理器可以分别检测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是否小于预设测距阈值,将对应的RSSI值小于预设测距阈值的检测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处理器也可以根据获取的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确定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变化值;根据RSSI变化值,确定目标设备;其中,RSSI变化值为上一RSSI值与当前RSSI值之差,目标设备对应的RSSI变化值大于预设测距数值(如0);也就是说,处理器可以将RSSI值变小的检测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即将靠近终端设备的检测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步骤204: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的目的可以为处理器在确定检测设备中的目标设备后,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检测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距离。

对应的,本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处理器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UWB标识的步骤,以使处理器可以直接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进行交互,如处理器可以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确定的目标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UWB标识。

步骤205:判断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提醒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6。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的目的可以为处理器通过分别判断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提醒阈值,从而在存在距离信息小于预设提醒阈值的目标设备时,进入步骤206,输出靠近提醒信息。

对应的,对于本步骤中不存在距离信息小于预设提醒阈值的目标设备的情况,可以直接结束本流程,等待步骤204下一次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或者步骤202下一次获取目标设备之外的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

步骤206:输出靠近提醒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的目的可以为处理器在确定存在距离信息小于预设提醒阈值的目标设备时,通过输出靠近提醒信息,提醒用户避免人员近距离接触。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器输出靠近提醒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置,如处理器可以利用终端设备的显示器显示输出靠近提醒信息;也可以利用终端设备的扬声器和/或震动元器件,通过语音和/或震动输出靠近提醒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对应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在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断开连接后,控制第一蓝牙部件和第一UWB部件休眠,即处理器可以在确定终端设备离开WIFI基站的通讯覆盖范围后,控制第一蓝牙部件和第一UWB部件,以结束测距,减少终端设备的能量损耗。处理器也可以在任一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后,停止利用第一UWB部件对该目标设备进行测距,再次利用第一蓝牙部件获取该目标设备对应的RSSI值;其中,预设安全距离大于上述预设提醒阈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根据获取的每个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调整每个目标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的步骤,如当前获取的任一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即当前距离信息)不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时,可以根据该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一预设时间(即测距间隔时间);若需要,则调整第一预设时间后,等待步骤204以按照调整后的测距间隔时间再次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从而实现测距间隔时间的实时调整,在保证用户安全的基础上节省功耗;若不需要,则直接等待步骤204按照未调整的测距间隔时间再次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例如处理器可以通过上一次获取的距离信息(即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获取的距离信息(即当前距离信息)之差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比较,确定需要调整第一预设时间;如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并等待步骤204按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第二阈值时,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并等待步骤204按第三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之间时,可以直接等待步骤204继续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先利用第一蓝牙部件的BT RSSI功能进行初步测距,以利用初步测距结果筛选出需要利用UWB技术进行精确测距的目标设备,从而减少了第一UWB部件使用时间,减少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距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终端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后,获取WIFI基站的连接信息;

测距模块20,用于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其中,目标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第一UWB部件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可选的,测距模块20,可以包括:

定位发起子模块,用于控制第一UWB部件向第二UWB部件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反馈确定子模块,用于利用第一UWB部件,根据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UWB部件与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

测距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定位距离信息确定为距离信息。

可选的,连接信息包括WIFI基站的WIFI标识时,反馈确定子模块,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利用第一UWB部件接收全部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返回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包括每个外部设备各自对应的连接WIFI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WIFI标识和连接WIFI标识,确定外部设备中的目标设备;

测距单元,用于根据目标设备对应的反馈信息,确定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之间的定位距离信息;

对应的,定位发起子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控制第一UWB部件向全部外部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定位请求信息。

可选的,测距模块20,可以包括:

初测距子模块,用于根据连接信息,利用第一蓝牙部件与检测设备的第二蓝牙部件的交互,获取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值;其中,检测设备与WIFI基站连接,第一蓝牙部件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筛选子模块,用于根据RSSI值,确定检测设备中的目标设备;

测距子模块,用于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距离信息。

可选的,筛选子模块,可以包括:

变化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SSI值,确定每个检测设备各自对应的RSSI变化值;其中,RSSI变化值为上一RSSI值与当前RSSI值之差;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RSSI变化值,确定目标设备;其中,目标设备对应的RSSI变化值大于预设测距数值。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提醒模块,用于判断距离信息是否小于预设提醒阈值;若是,则输出靠近提醒信息。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间隔时间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距离信息,调整第一预设时间。

可选的,间隔时间调整模块可以具体用于若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大于0,则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间;若上一距离信息与当前距离信息之差小于0,则将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为第三预设时间;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

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测距模块20根据连接信息,按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利用第一UWB部件与目标设备的第二UWB部件的交互,获取目标设备的距离信息,利用UWB技术的精确定位功能,检测终端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室内用户与其他人员的距离;并且利用WIFI基站识别测距区域,避免了其他区域中不必要的测距过程,减少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距方法的步骤。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UWB部件(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UWB部件)和WIFI部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蓝牙部件(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蓝牙部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具体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腕带等智能设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距方法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