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2790发布日期:2021-05-14 11:1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


背景技术:

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3.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4.目前,在大气监测的时候也会频繁的使用传感器,但是由于大气监测的传感器一般需要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多数都会受到各种鸟类的袭扰,容易造成传感器的损坏,同时增强了对传感器的干扰,降低了传感器监测的精度,极其容易监测到错误的数据,干扰使用者的判断,从而造成使用者的损失。
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以解决上述传感器经常受到鸟类的袭扰,导致传感器损坏精度下降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包括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上连接有压力感应器,所述传感器本体外设有传感器保护壳,所述传感器保护壳上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驱鸟系统,所述驱鸟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声波生成系统、声波放大系统和记录模块,所述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周边是否存在鸟类,并识别该鸟的种类,所述声波生成系统用于当该鸟停留在压力感应器上时生成可以驱鸟的声波,所述声波放大系统用于放大驱鸟的声波,所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可以驱走每种鸟类所用的声波。
8.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鸟类监测模块、鸟类定位模块、鸟类识别模块和监测输出模块,所述鸟类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传感器本体周边是否存在鸟类,鸟类监测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监测系统对周围鸟类的感知灵敏度,大大减少了鸟类破坏传感器本体未被发现的情况出现,使传感器本体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时鸟类监测模块的设置可以帮助鸟类识别模块更好的识别鸟的品种,使声波生成系统可以更好的针对品种生成声波,提升了鸟类被驱逐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增强了对传感器本体的保护程度,所述鸟类定位模块用于监
测到鸟类之后定位鸟类的位置,鸟类定位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鸟进行定位,通过监测输出模块将定位信息输出至声波放大系统中,使声波放大系统可以更便捷更具有针对性的驱赶鸟类,使鸟类停留在传感器本体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降低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的破坏情况,使传感器本体的安全性大幅提升,降低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的精度的影响,所述鸟类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该鸟的品种,鸟类识别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鸟的品种进行识别,通过对鸟品种的识别可以判定驱逐该鸟最优选的声波,大幅降低了声波生成系统的功耗,节省了声波生成系统的能耗,同时可以更快的使驱鸟系统进行反应,更快捷的对鸟进行驱逐,所述监测输出模块用于将鸟的品种输出至声波生成系统中,同时将鸟的位置传输至声波放大系统中,监测输出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监测系统与与声波生成系统和声波放大系统之间的传输速度吗,大大降低了传输的延迟,使声波生成系统和声波放大系统可以更快速的进行反应,大幅提升了驱鸟系统的效率。
9.进一步地,所述声波生成系统包括传感模块、品种接收模块、提取模块、生成模块和声波输出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用于通过压力感应器感应鸟类是否停留在传感器本体上,并作出是否输出声波的判断,传感模块的设置可以通过压力感应器是否被触发来判断是否输出声波,避免了路过的鸟类被驱赶的可能性,避免了对路过鸟类的惊吓,增强了对鸟类的保护,所述品种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鸟的品种,品种接收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声波生成系统与监测系统拥有更快速更便捷的传输,使声波生成系统与监测系统之间的传输速度更快捷,所述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记录模块中驱赶该品种的声波,提取模块的设置可以对记录模块中各个品类的声波进行检索并提取,使声波输出模块可以更快的输出最优的声波,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当记录模块中没有该品种声波的时候自动生成驱赶声波,生成模块的设置可以在提取模块未检索到信息的时候进行声波的生成,通过多次声波的生成与测试寻找最适合驱逐该品种的声波,并记录在记录模块中,所述声波输出模块用于将生成模块中的声波传输至声波放大系统中。
10.进一步地,所述声波放大系统包括放大接收模块、放大模块、定向模块、定向输出模块和设置模块,所述放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声波输出模块和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放大接收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声波放大系统的接收速度,使声波放大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降低了鸟类位置切换的可能性,使声波可以更加准确的驱赶鸟类降低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的影响,使传感器本体的精度进一步提升,所述放大模块用于将声波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驱鸟声波放大,放大模块的设置可以将声波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驱鸟声波放大,使驱鸟声波的波及面积更广,避免了驱鸟声波输出不到鸟类的可能性,所述定向模块用于通过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位置信息进行定向,定向模块的设置可以根据监测输出模块传输的位置信息进行定向,使声波可以更具针对性,降低了对周围鸟类的影响,避免了对路过鸟类的惊扰,所述定向输出模块用于向定向模块确定的位置输出放大的驱鸟声波,定向输出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驱鸟声波进行输出,使停留在传感器本体上的鸟类可以被惊扰,使传感器本体上的鸟类飞走,避免了传感器本体的损坏,大幅降低了传感器本体精度下降的可能性,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声波放大的倍数。
11.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保护壳内设有气动式升降机构,所述气动式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泵,第一气泵的设置可以对第一滤网进行气体的输出,使第一气泵吸收的气体可以进入升降底座中,使折叠升降杆可以进行升降,第一气泵可以受到控制箱的控制进行开启
与关闭,使升降平台的升降可以被控制,避免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更多的破坏,所述第一气泵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第一进气管道的设置可以从外界吸取空气,以便第一气泵的使用,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贯穿传感器保护壳设置,第一进气管道贯穿传感器保护壳的设置大幅降低了第一进气管道脱离第一气泵的可能性,使第一进气管道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当鸟类对第一进气管道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传感器保护壳进行保护,大幅提升了第一进气管道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远离第一气泵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的设置降低了外界灰尘的进入,避免了第一气泵吸收过多的灰尘的情况,避免了灰尘对于第一气泵的损坏,大幅增强了第一气泵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气泵上连接有一对支管,支管的设置可以连通第一气泵和连接管,使连接管可以接受第一气泵传输的气体,一对所述支管上均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设置连通了升降底座和第一气泵,使第一气泵中的气体可以进入升降底座中,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升降底座,升降底座的设置大幅增强了折叠升降杆的平衡性,使折叠升降杆在升起的时候可以保持平衡,同时在折叠升降杆下降之后可以为升降平台进行支撑,大幅增强了传感器本体的稳定性,所述升降底座与连接管相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底座内设有折叠升降杆,折叠升降杆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气泵注入的空气进行升降,第一气泵可以通过控制箱进行控制,第一气泵可以控制折叠升降杆的升降与保持,使传感器本体的位置可以被更精确的控制,多个所述折叠升降杆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连接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设置为传感器本体提供了支撑,同时在折叠升降杆升起之后可以配合传感器保护壳对升降平台与传感器保护壳之间的结构进行保护,避免了鸟类的破坏,提升了气动式升降机构的精度,避免了升降平台倾斜的可能性,所述传感器保护壳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平衡限位块,平衡限位块的设置可以为升降平台提供滑动导向,大幅增强了升降平台滑动时的平衡性,使传感器本体的稳定性大幅提升,所述升降平台上开凿有与平衡限位块相匹配的平衡槽,平衡槽的设置降低了升降平台由于摩擦损坏的几率,使升降平台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所述传感器保护壳上连接有多个禁升块,禁升块的设置为折叠升降杆的升起提供了限制,避免了折叠升降杆升起过高导致传感器本体不稳定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传感器本体的稳定性,使传感器本体的精度大幅提升,降低了传感器本体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13.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保护壳上连接有卷动式封闭机构,所述卷动式封闭机构包括卷帘仓,卷帘仓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对密封门的保护,降低了密封门长期暴露在外受到腐蚀的可能性,避免了密封门强度降低的几率,所述卷帘仓与传感器保护壳之间连接有一对卷帘底托,卷帘底托的设置对卷帘仓提供了支撑,使卷帘仓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卷帘仓掉落的可能性,使密封门被传感器保护壳卡住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所述卷帘仓内设有卷帘轴,卷帘轴的设置为密封门的抽出与收回提供了轴心,使密封门的占用空间大幅降低,同时使密封门在抽出的时候更加顺滑,降低了密封门卡住的可能性,所述卷帘轴外设有密封门,密封门的设置可以在传感器本体收入传感器保护壳中的时候对传感器保护壳进行封闭,避免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的损伤,避免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的接触,使传感器本体的安全性大幅提升,使传感器本体的精准度下降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门与卷帘轴之间连接有回转弹簧,回转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拉门绳不对密封门拉扯的时候对密封门进行回卷,使密封门可以更便捷的收纳到卷帘仓中,使密封门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降低了密封门受到的损伤,同时为传感器本体的升起提供了
位置,所述密封门贯穿卷帘仓设置,所述传感器保护壳上开凿有与密封门相匹配的滑动门槽,滑动门槽的设置使传感器保护壳与密封门更加匹配,增强了传感器保护壳的密封性,使传感器保护壳的内部机构更难被损毁,大幅提升传感器本体的安全性。
15.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保护壳上连接有绳仓,绳仓的设置可以为拉门绳提供收纳位置,使拉门绳受到的损伤大幅降低,同时降低了拉门绳使用空间过大的问题,所述绳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设置为第一电动机轴的转动提供了动力,使第一电动机轴的旋转可以对拉门绳进行卷动,所述第一电动机上连接有第一电动机轴,第一电动机轴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机的带动进行旋转,使第一电动机轴可以对拉门绳进行卷动,当对拉门绳进行收纳的时候可以对密封门进行拉扯,使密封门对传感器保护壳进行封闭,所述第一电动机轴贯穿绳仓设置,第一电动机轴贯穿绳仓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第一电动机轴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一电动机轴倾斜的可能性,使一对拉门绳的卷动更加平衡,避免了密封门与传感器保护壳碰撞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密封门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电动机轴上连接有一对拉门绳,拉门绳在受到第一电动机轴的卷动时可以对密封门进行拉扯,使密封门向拉门绳的方向移动,使密封门封闭传感器保护壳,使传感器本体的保护更加完善,避免了传感器本体受到鸟类损伤的可能性,所述拉门绳贯穿绳仓和传感器保护壳设置,所述拉门绳与密封门相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应器、第一气泵和第一电动机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控制箱的设置可以控制压力感应器、第一气泵和第一电动机的开启与关闭。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上相应机构的设置,大幅降低了鸟类袭扰的情况出现,增强了对传感器的保护,大大降低了传感器损坏的几率,避免了鸟类对传感器的干扰,大大减少了传感器精度下降的情况,降低了错误数据影响使用者判断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第一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第二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正视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正视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鸟系统的功能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监测系统的功能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声波生成系统的功能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声波放大系统的功能图。
20.图中:1.传感器本体、101.压力感应器、102.传感器保护壳、103.控制箱、2.气动式升降机构、201.第一气泵、202.第一进气管道、203.第一滤网、204.支管、205.连接管、206.升降底座、207.折叠升降杆、208.升降平台、209.平衡限位块、210.禁升块、3.卷动式封闭机构、301.卷帘仓、302.卷帘底托、303.卷帘轴、304.密封门、305.回转弹簧、306.绳仓、307.第一电动机、308.第一电动机轴、309.拉门绳、4.清扫机构、401.清扫仓、402.贴合块、403.摩擦清扫片、404.密封垫、405.清扫平衡块、406.第二气泵、407.第二进气管道、408.第二滤网、409.气压滑动管道、410.防堵管、5.转动机构、501.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轴、503.多边形转块、504.稳定杆、505.稳定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监测用的高效率防干扰传感器设备,参图7

图10所示,包括传感器本体1,传感器本体1上连接有压力感应器101,传感器本体1外设有传感器保护壳102,传感器保护壳102上连接有控制箱103,控制箱103内设有驱鸟系统,驱鸟系统包括监测系统、声波生成系统、声波放大系统和记录模块,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周边是否存在鸟类,并识别该鸟的种类,声波生成系统用于当该鸟停留在压力感应器101上时生成可以驱鸟的声波,声波放大系统用于放大驱鸟的声波,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可以驱走每种鸟类所用的声波。
23.其中,传感器保护壳102的一侧连接有清扫机构4,清扫机构4包括清扫仓401,清扫仓401的设置为清扫仓401内各个结构提供了保护,使清扫仓401内各个结构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大幅提升了清扫仓401内各个结构的使用寿命,清扫仓401与传感器保护壳102相连接,清扫仓401与传感器保护壳102的连接大幅提升了清扫机构4的稳定性,降低了清扫机构4脱离传感器保护壳102的几率,使摩擦清扫片403的平衡可以得到保证,使摩擦清扫片403与传感器本体1的匹配更加贴合,清扫仓401内设有贴合块402,贴合块402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二气泵406的动力进行向传感器本体1的移动,使摩擦清扫片403与传感器本体1接触,清扫仓401内开凿有与贴合块402相匹配的气动限位槽,气动限位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贴合块402的平衡,避免了贴合块402倾斜的可能性,贴合块402远离清扫仓401的一端连接有摩擦清扫片403,摩擦清扫片403的设置可以通过与传感器本体1的摩擦对传感器本体1的表面进行清洁,清洁传感器本体1上的灰尘与脏污,大幅提升了传感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使传感器本体1的灵敏度大幅提升,摩擦清扫片403与传感器本体1相匹配,贴合块402远离摩擦清扫片403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垫404,密封垫404的设置可以对密封垫404与清扫仓401之间的空间进行封闭,便于第二气泵406的工作,使第二气泵406对贴合块402的推动更加便捷,清扫仓401内连接有一对清扫平衡块405,贴合块402和密封垫404上均开凿有与清扫平衡块405相匹配的气动平衡槽,气动平衡槽的设置增强了贴合块402的平衡性,降低了清扫
仓401内气体泄露的可能性,使第二气泵406对贴合块402的控制更加便捷,清扫仓401上连接有第二气泵406,第二气泵406远离清扫仓4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407,第二进气管道407可以为第二气泵406提供进气口,使第二气泵406使用的空气可以进行吸收,第二进气管道407内连接有第二滤网408,第二滤网408的设置降低了第二进气管道407和第二气泵406中进入灰尘的可能性,使第二气泵406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第二气泵406与清扫仓401之间连接有气压滑动管道409,气压滑动管道409贯穿清扫仓401设置,气压滑动管道409远离第二气泵406的一端连接有防堵管410,防堵管410的设置避免了清扫平衡块405对于气压滑动管道409的堵塞,使第二气泵406对贴合块402的控制更加便捷,第一气泵201上连接有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机501,第二电动机501可以为第二电动机轴502的转动提供动力,使第二电动机轴502可以带动第二电动机501进行旋转,第二电动机501与第一气泵201相连接,第二电动机501远离第一气泵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动机轴502,第二电动机轴502贯穿升降平台208设置,第二电动机轴502远离第一气泵201的一端连接有多边形转块503,传感器本体1上开凿有与多边形转块503相匹配的多边形槽,多边形槽与多边形转块503的配合可以对传感器本体1进行旋转,通过传感器本体1的旋转使传感器本体1的表面与摩擦清扫片403进行摩擦,使摩擦清扫片403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清洁更加干净,升降平台208上连接有一对稳定杆504,稳定杆504上连接有稳定转动轮505,稳定杆504和稳定转动轮505的设置降低了传感器本体1在旋转时脱离升降平台208的可能性,使传感器本体1的稳定性大幅提升,传感器本体1上开凿有与稳定转动轮505相匹配的转动匹配槽。
24.参图7

图8所示,监测系统包括鸟类监测模块、鸟类定位模块、鸟类识别模块和监测输出模块,鸟类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传感器本体1周边是否存在鸟类,鸟类监测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监测系统对周围鸟类的感知灵敏度,大大减少了鸟类破坏传感器本体1未被发现的情况出现,使传感器本体1的安全性大幅提升,同时鸟类监测模块的设置可以帮助鸟类识别模块更好的识别鸟的品种,使声波生成系统可以更好的针对品种生成声波,提升了鸟类被驱逐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增强了对传感器本体1的保护程度,鸟类定位模块用于监测到鸟类之后定位鸟类的位置,鸟类定位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鸟进行定位,通过监测输出模块将定位信息输出至声波放大系统中,使声波放大系统可以更便捷更具有针对性的驱赶鸟类,使鸟类停留在传感器本体1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降低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1的破坏情况,使传感器本体1的安全性大幅提升,降低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精度的影响,鸟类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该鸟的品种,鸟类识别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鸟的品种进行识别,通过对鸟品种的识别可以判定驱逐该鸟最优选的声波,大幅降低了声波生成系统的功耗,节省了声波生成系统的能耗,同时可以更快的使驱鸟系统进行反应,更快捷的对鸟进行驱逐,监测输出模块用于将鸟的品种输出至声波生成系统中,同时将鸟的位置传输至声波放大系统中,监测输出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监测系统与与声波生成系统和声波放大系统之间的传输速度吗,大大降低了传输的延迟,使声波生成系统和声波放大系统可以更快速的进行反应,大幅提升了驱鸟系统的效率。
25.参图7

图9所示,声波生成系统包括传感模块、品种接收模块、提取模块、生成模块和声波输出模块,传感模块用于通过压力感应器101感应鸟类是否停留在传感器本体1上,并作出是否输出声波的判断,传感模块的设置可以通过压力感应器101是否被触发来判断是否输出声波,避免了路过的鸟类被驱赶的可能性,避免了对路过鸟类的惊吓,增强了对鸟
类的保护,品种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鸟的品种,品种接收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声波生成系统与监测系统拥有更快速更便捷的传输,使声波生成系统与监测系统之间的传输速度更快捷,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记录模块中驱赶该品种的声波,提取模块的设置可以对记录模块中各个品类的声波进行检索并提取,使声波输出模块可以更快的输出最优的声波,生成模块用于当记录模块中没有该品种声波的时候自动生成驱赶声波,生成模块的设置可以在提取模块未检索到信息的时候进行声波的生成,通过多次声波的生成与测试寻找最适合驱逐该品种的声波,并记录在记录模块中,声波输出模块用于将生成模块中的声波传输至声波放大系统中。
26.参图7

图10所示,声波放大系统包括放大接收模块、放大模块、定向模块、定向输出模块和设置模块,放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声波输出模块和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信息,放大接收模块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声波放大系统的接收速度,使声波放大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降低了鸟类位置切换的可能性,使声波可以更加准确的驱赶鸟类降低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1的影响,使传感器本体1的精度进一步提升,放大模块用于将声波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驱鸟声波放大,放大模块的设置可以将声波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驱鸟声波放大,使驱鸟声波的波及面积更广,避免了驱鸟声波输出不到鸟类的可能性,定向模块用于通过监测输出模块传输过来的位置信息进行定向,定向模块的设置可以根据监测输出模块传输的位置信息进行定向,使声波可以更具针对性,降低了对周围鸟类的影响,避免了对路过鸟类的惊扰,定向输出模块用于向定向模块确定的位置输出放大的驱鸟声波,定向输出模块的设置可以对驱鸟声波进行输出,使停留在传感器本体1上的鸟类可以被惊扰,使传感器本体1上的鸟类飞走,避免了传感器本体1的损坏,大幅降低了传感器本体1精度下降的可能性,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声波放大的倍数。
27.参图1

图4所示,传感器保护壳102内设有气动式升降机构2,气动式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气泵201,第一气泵201的设置可以对第一滤网203进行气体的输出,使第一气泵201吸收的气体可以进入升降底座206中,使折叠升降杆207可以进行升降,第一气泵201可以受到控制箱103的控制进行开启与关闭,使升降平台208的升降可以被控制,避免了鸟类对传感器本体1更多的破坏,第一气泵201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202,第一进气管道202的设置可以从外界吸取空气,以便第一气泵201的使用,第一进气管道202贯穿传感器保护壳102设置,第一进气管道202贯穿传感器保护壳102的设置大幅降低了第一进气管道202脱离第一气泵201的可能性,使第一进气管道202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当鸟类对第一进气管道202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传感器保护壳102进行保护,大幅提升了第一进气管道202的使用寿命,第一进气管道202远离第一气泵2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滤网203,第一滤网203的设置降低了外界灰尘的进入,避免了第一气泵201吸收过多的灰尘的情况,避免了灰尘对于第一气泵201的损坏,大幅增强了第一气泵201的使用寿命,第一气泵201上连接有一对支管204,支管204的设置可以连通第一气泵201和连接管205,使连接管205可以接受第一气泵201传输的气体,一对支管204上均连接有连接管205,连接管205的设置连通了升降底座206和第一气泵201,使第一气泵201中的气体可以进入升降底座206中,连接管205的两端均连接有升降底座206,升降底座206的设置大幅增强了折叠升降杆207的平衡性,使折叠升降杆207在升起的时候可以保持平衡,同时在折叠升降杆207下降之后可以为升降平台208进行支撑,大幅增强了传感器本体1的稳定性,升降底座206与连接管205相连通。
28.参图1

图4所示,升降底座206内设有折叠升降杆207,折叠升降杆207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气泵201注入的空气进行升降,第一气泵201可以通过控制箱103进行控制,第一气泵201可以控制折叠升降杆207的升降与保持,使传感器本体1的位置可以被更精确的控制,多个折叠升降杆207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连接有升降平台208,升降平台208的设置为传感器本体1提供了支撑,同时在折叠升降杆207升起之后可以配合传感器保护壳102对升降平台208与传感器保护壳102之间的结构进行保护,避免了鸟类的破坏,提升了气动式升降机构2的精度,避免了升降平台208倾斜的可能性,传感器保护壳102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平衡限位块209,平衡限位块209的设置可以为升降平台208提供滑动导向,大幅增强了升降平台208滑动时的平衡性,使传感器本体1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升降平台208上开凿有与平衡限位块209相匹配的平衡槽,平衡槽的设置降低了升降平台208由于摩擦损坏的几率,使升降平台208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传感器保护壳102上连接有多个禁升块210,禁升块210的设置为折叠升降杆207的升起提供了限制,避免了折叠升降杆207升起过高导致传感器本体1不稳定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传感器本体1的稳定性,使传感器本体1的精度大幅提升,降低了传感器本体1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29.参图1

图2所示,传感器保护壳102上连接有卷动式封闭机构3,卷动式封闭机构3包括卷帘仓301,卷帘仓301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对密封门304的保护,降低了密封门304长期暴露在外受到腐蚀的可能性,避免了密封门304强度降低的几率,卷帘仓301与传感器保护壳102之间连接有一对卷帘底托302,卷帘底托302的设置对卷帘仓301提供了支撑,使卷帘仓301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卷帘仓301掉落的可能性,使密封门304被传感器保护壳102卡住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卷帘仓301内设有卷帘轴303,卷帘轴303的设置为密封门304的抽出与收回提供了轴心,使密封门304的占用空间大幅降低,同时使密封门304在抽出的时候更加顺滑,降低了密封门304卡住的可能性,卷帘轴303外设有密封门304,密封门304的设置可以在传感器本体1收入传感器保护壳102中的时候对传感器保护壳102进行封闭,避免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损伤,避免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接触,使传感器本体1的安全性大幅提升,使传感器本体1的精准度下降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30.参图1

图2所示,密封门304与卷帘轴303之间连接有回转弹簧305,回转弹簧305的设置可以在拉门绳309不对密封门304拉扯的时候对密封门304进行回卷,使密封门304可以更便捷的收纳到卷帘仓301中,使密封门304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降低了密封门304受到的损伤,同时为传感器本体1的升起提供了位置,密封门304贯穿卷帘仓301设置,传感器保护壳102上开凿有与密封门304相匹配的滑动门槽,滑动门槽的设置使传感器保护壳102与密封门304更加匹配,增强了传感器保护壳102的密封性,使传感器保护壳102的内部机构更难被损毁,大幅提升传感器本体1的安全性。
31.参图1

图6所示,传感器保护壳102上连接有绳仓306,绳仓306的设置可以为拉门绳309提供收纳位置,使拉门绳309受到的损伤大幅降低,同时降低了拉门绳309使用空间过大的问题,绳仓30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动机307,第一电动机307的设置为第一电动机轴308的转动提供了动力,使第一电动机轴308的旋转可以对拉门绳309进行卷动,第一电动机307上连接有第一电动机轴308,第一电动机轴308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电动机307的带动进行旋转,使第一电动机轴308可以对拉门绳309进行卷动,当对拉门绳309进行收纳的时候可以对密封门304进行拉扯,使密封门304对传感器保护壳102进行封闭,第一电动机轴308贯
穿绳仓306设置,第一电动机轴308贯穿绳仓306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第一电动机轴308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一电动机轴308倾斜的可能性,使一对拉门绳309的卷动更加平衡,避免了密封门304与传感器保护壳102碰撞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密封门304的使用寿命,第一电动机轴308上连接有一对拉门绳309,拉门绳309在受到第一电动机轴308的卷动时可以对密封门304进行拉扯,使密封门304向拉门绳309的方向移动,使密封门304封闭传感器保护壳102,使传感器本体1的保护更加完善,避免了传感器本体1受到鸟类损伤的可能性,拉门绳309贯穿绳仓306和传感器保护壳102设置,拉门绳309与密封门304相连接。
32.参图1

图6所示,压力感应器101、第一气泵201、第二气泵406、第二电动机501和第一电动机307均与控制箱103电性连接,控制箱103的设置可以控制压力感应器101、第一气泵201、第二气泵406、第二电动机501和第一电动机307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箱103内设有控制单元,使用者在控制单元中编入相应的逻辑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逻辑语言来控制压力感应器101、第一气泵201、第二气泵406、第二电动机501和第一电动机307的运行,压力感应器101、第一气泵201、第二气泵406、第二电动机501和第一电动机307通过控制箱103的控制可以进行开启与关闭。
33.具体使用时,当监测系统感应到鸟类的时候可以对鸟的品种进行识别,当鸟停留在传感器本体1上时,为了避免鸟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破坏与精确性的影响,通过声波放大系统发出驱赶该品种鸟类的声波,对鸟进行驱赶,当驱赶不走的时候,控制箱103会控制第一气泵201对折叠升降杆207进行下降,当传感器本体1收入传感器保护壳102中之后可以通过卷动式封闭机构3对传感器保护壳102进行封闭,避免了鸟类对于传感器本体1的破坏,同时可以通过第二气泵406的气动使摩擦清扫片403与传感器本体1贴合,通过气动第二电动机501使传感器本体1旋转,通过传感器本体1的旋转与摩擦清扫片403摩擦,对传感器本体1进行清洁,避免了灰尘与脏污对传感器本体1的腐蚀,大幅提升了传感器本体1的保护,当监测系统感应到鸟飞走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气泵201对传感器本体1进行升起,使传感器本体1再次进入工作。
3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传感器上相应机构的设置,大幅降低了鸟类袭扰的情况出现,增强了对传感器的保护,大大降低了传感器损坏的几率,避免了鸟类对传感器的干扰,大大减少了传感器精度下降的情况,降低了错误数据影响使用者判断的情况出现,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