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6933发布日期:2021-04-30 13: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发展突飞猛进,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要求,还为高水平设计提供了载体。高层建筑的地下基础结构部位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传统检测温度的方法是直接将测温线绑在钢筋的不同部位上,插入需要测温的混凝土中。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温线容易被混凝土损坏,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该系统包括:管体、连通装置和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其中,管体用于部分置于混凝土的内部;各温度检测装置沿管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于管体的外壁;连通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管体且与任一温度检测装置相连通,以在连通后将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传输给外部测温仪。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连通装置包括:线盘、带有刻度的传感线、辅助机构和断开机构;其中,线盘设置于管体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传感线可转动地绕设于线盘,并且,传感线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测温仪相连接,传感线的第二端沿管体可移动地与任一温度检测装置相连通;辅助机构用于辅助传感线与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相连通;断开机构设置于管体的一侧,用于在温度传输后断开传感线与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连通装置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导向壳;其中,导向壳的一侧为敞口设置,导向壳的敞口侧与管体相连接,并且,各温度检测装置与导向壳分别设置于管体相对的两侧;管体在朝向导向壳的一侧且在对应于每个温度检测装置处均开设有穿设孔,每个温度检测装置的连接线穿设于对应的穿设孔且置于导向壳内;传感线可移动地悬置于导向壳内;断开机构设置于导向壳内。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每个穿设孔处均设置有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均用于对对应的连接线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连通装置还包括:线轴;其中,线轴设置于管体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传感线的第一端可转动地绕设于线轴且与外部测温仪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辅助机构包括:第一磁铁和多个第二磁铁;其中,第一磁铁设置于传感线的第二端;各第二磁铁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连接线置于导向壳内的端部;第一磁铁与任一第二磁铁相磁吸,以辅助传感线与对应的连接线相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断开机构包括:滑轮、束紧线、多个弧形的具有预设弹性形变的束紧线卡;其中,各束紧线卡均设置于导向壳内且与各温度检测装置一一对应,每个束紧线卡的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导向壳的高度与管体的高度相等,导向壳的第一端与管体置于混凝土内的端部相对应;滑轮设置于导向壳的第一端的内壁,束紧线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向壳的第二端,束紧线依次可移动地穿设于滑轮和各束紧线卡的内部,束紧线的第二端设置于导向壳靠近第二端处的内壁;传感线可移动地穿设于各束紧线卡,束紧线用于在拉动下带动各束紧线卡向远离管体处移动,进而带动传感线向远离管体处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断开机构还包括:多个压紧组件;其中,各压紧组件与各束紧线卡一一对应;每个压紧组件均包括:两个压缩棉条,其中一个压缩棉条设置于导向壳的内壁,另一个压缩棉条设置于对应的束紧线卡,两个压缩棉条之间具有间隙以供传感线穿设。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管体为可伸缩的管体。

进一步地,上述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内部中空且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其中,管体至少具有两个管段,任意相邻两个管段相对接处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任意相邻的两个管段均与一个螺纹柱相螺接。

本发明中,管体置于混凝土的内部,各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对混凝土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连通装置可沿管体移动至任意一个温度检测装置处,并将该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通过连通装置传输给外部测温仪,实现了准确地检测混凝土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的线路并未暴露,避免损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中,局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可以包括:管体1、连通装置3和至少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其中,管体1用于部分置于混凝土的内部,管体1的部分置于混凝土的外部。具体地,管体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置于混凝土内,管体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置于混凝土的外部。管体1可以为钢管,也可以为其他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各温度检测装置2间隔地设置于管体1的外壁,各温度检测装置2沿管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优选为均匀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温度检测装置2之间均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每个温度检测装置2均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或者温度测试探头。

具体实施时,温度检测装置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2为五个,从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向另一端部处,各温度检测装置2分别为表层测温探头、上部测温探头、中心测温探头、下部测温探头、底层测温探头。在本实施例中,表层测温探头及底层测温探头分别在混凝土的表层50mm处、底层50mm处。

连通装置3可移动地设置于管体1,并且,连通装置3与任意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在连通装置3与其中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连通后,连通装置3用于将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温度传输给外部测温仪。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管体1置于混凝土的内部,各温度检测装置2可以对混凝土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连通装置3可沿管体1移动至任意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处,并将该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温度通过连通装置3传输给外部测温仪,实现了准确地检测混凝土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2的线路并未暴露,避免损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易损坏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连通装置3可以包括:线盘31、传感线32、辅助机构和断开机构。其中,线盘31设置于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传感线32可转动地绕设于线盘31,并且,传感线32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测温仪相连接,传感线32的第二端沿管体1可移动地与任一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具体地,传感线32可相对于线盘31转动,则抽拉传感线32的第一端,使得传感线32可沿管体1移动,进而使得传感线32的第二端可以与其中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

优选的,连通装置3还包括:线轴34。其中,线轴34设置于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即管体1的第二端),传感线3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绕设于线轴34,并且,传感线32的第一端与外部测温仪相连接。通过拧动线轴34,带动传感线32上下移动,使得传感线32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操控简单。

具体实施时,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设置有保护箱5,线轴34和线盘31均设置于保护箱5的内部。保护箱5高出混凝土底板面预设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为高出1~1.2米,以保护传感线32,防止传感线32受污染,避免影响传感线32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箱5可以为木箱。

传感线32上设置有刻度,这样可以准确确定传感线32的第二端的位置。具体使用时,预先确定各温度检测装置2的位置,当需要测量某一位置处的温度时,只需根据传感线32上的刻度控制传感线32的第二端的位置,便于根据所需测量温度处的深度增减传感线32的长度而测量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从而能够精准地检测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温度的检测精度。

在传感线32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时,辅助机构用于辅助传感线32与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在连通后,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温度可通过传感线32传递给外部测温仪。

断开机构设置于管体1的一侧,断开机构用于在温度传输后断开传感线32与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2之间的连通,以便于传感线32与其他的温度检测装置2相连通,进而检测其他位置处温度。

参见图1至图4,连通装置3还可以包括:导向壳33。其中,导向壳33的内部中空,并且,导向壳33的一侧为敞口设置,则导向壳33的截面为弧形,即形成了槽状结构。导向壳33的敞口侧与管体1相连接,则管体1与导线壳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结构。各温度检测装置2与导向壳33分别设置于管体1相对的两侧。

管体1在朝向导向壳33的一侧且在对应于每个温度检测装置2处开设有穿设孔,各穿设孔与各温度检测装置2一一对应,每个穿设孔均开设于管体1上对应于相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2的位置处。

每个温度检测装置2的连接线4均置于管体1的内部,并且,连接线4穿设于对应的穿设孔,连接线4的端部置于导向壳33的内部。传感线32可移动地悬置于导向壳33的内部,具体地,传感线32在导向壳33的内部呈悬置状态,便于传感线32移动,在传感线32移动至某一温度检测装置2的位置时,传感线32与该位置处的连接线4相连通。

优选的,每个穿设孔处均设置有定位件,每个定位件均用于对对应的连接线4进行定位。具体实施时,定位件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只要能够实现对连接线4进行定位,避免连接线4移动的结构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断开机构设置于导向壳33内,以便于将传感线32与连接线4之间的连通断开。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连通装置3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继续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辅助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磁铁和多个第二磁铁。其中,第一磁铁设置于传感线32的第二端。具体地,传感线32的外部设置有外壳体,第一磁铁设置于外壳体端部的内部,并且,第一磁铁夹设外壳体与传感线32之间。外壳体的相对硬度较大,不宜弯折,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传感线32,避免传感线32的损坏。

第二磁铁的数量与温度检测装置2的数量相同,各第二磁铁与各温度检测装置2的连接线4一一对应,每个第二磁铁均设置于对应的连接线4置于导向壳33内的端部。具体地,连接线4的外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端部处设置第二磁铁,壳体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护连接线4,避免连接线4的损坏。

第一磁铁与任意一个第二磁铁相磁吸,以辅助传感线32与对应的连接线4相连通。具体地,第一磁铁跟随传感线32的第二端移动,在传感线32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线4相对应时,第一磁铁与该连接线4处的第二磁铁相吸引,使得传感线32与该连接线4相接触贴合,进而使得两者的线路相连通,并且,两者之间的磁吸力仅仅能满足传感线32与连接线4的贴合接通。

具体实施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为磁吸公头和磁吸母头。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磁吸,使得传感线32与其中一个连接线4相连通,确保两者之间稳定、牢固地连通,避免连通的中断,进而保证温度的稳定传输。

继续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断开机构包括:滑轮、束紧线35和多个束紧线卡36。其中,每个束紧线卡36均呈弧形,并且,每个束紧线卡36均具有预设弹性形变。具体实施时,该预设弹性形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每个束紧线卡36的内部中空,并且,每个束紧线卡36的两端均为开口端。

各束紧线卡36均设置于导向壳33内,并且,各束紧线卡36与各温度检测装置2一一对应。具体地,由于每个束紧线卡36的内部中空,所以,每个束紧线卡36朝向导向壳33一侧的两个端部处均与导向壳33的内壁相连接,每个束紧线卡36朝向管体1一侧的两个端部处均为自由状态且无需连接。每个束紧线卡36均呈弧形,在束紧线卡36处于自然状态下,则每个束紧线卡36的中间部位与管体1的外壁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束紧线卡36的位置置于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2的位置的上方。

导向壳33的高度与管体1的高度相等,导向壳33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与管体1置于混凝土内的端部相对应,导向壳33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与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相对应。导向壳33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滑轮设置于导向壳33的第一端的内壁,束紧线35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上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向壳33的第二端,束紧线35置于导向壳33内且向导向壳33的第一端处延伸,束紧线35依次可移动地穿设于滑轮和各束紧线卡36的内部,束紧线35的第二端设置于导向壳33靠近第二端的内壁。

具体地,束紧线35在穿设滑轮后,束紧线35向导向壳33的第二端处延伸,并且,从导向壳33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处,束紧线35依次穿设各束紧线卡36的内部。束紧线35的第二端与导向壳33的连接处置于最靠近导向壳33的第二端处的束紧线卡36的上方,束紧线35的第二端为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导向壳33的第二端处设置有一个定滑轮,束紧线35绕设于该定滑轮且束紧线35的第一端为自由端。

具体实施时,导向壳33的第一端的内壁处的滑轮为定滑轮。

传感线32可移动地穿设于各束紧线卡36,束紧线35用于在工作人员的拉动下呈绷直状态,带动各束紧线卡36向远离管体1处移动,进而带动传感线32向远离管体1处移动,使得传感线32的第二端与连接线4断开。

具体实施时,束紧线35上设置有标记线,当拉动束紧线35时,标记线露出导向壳33的第二端,表示传感线32与连接线4断开。

参见图3,优选的,断开机构还包括:多个压紧组件。其中,各压紧组件与各束紧线卡36一一对应。每个压紧组件均包括:两个压缩棉条37。其中一个压缩棉条37设置于导向壳33的内壁且远离管体1处,另一个压缩棉条37设置于对应的束紧线卡36。两个压缩棉条37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用于供传感线32可移动地穿设。具体地,两个压缩棉条37均设置于束紧线卡36的弧形内侧与导向壳33的内壁之间,其中一个压缩棉条37设置于束紧线卡36的弧形内侧,另一个压缩棉条37设置于相对应的导向壳33的内壁处。这样,能够保证在没有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传感线32与连接线4稳定贴合,并在拉动束紧线后保证传感线32与连接线4相断开。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传感线32可移动地穿设于各束紧线卡36,保证了传感线32的顺畅移动,束紧线卡36的设置能够保证传感线32与连接线4之间的稳定断开,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上述各实施例中,管体1可以为可伸缩的管体,通过调整管体1的伸缩度,来实现管体1整体长度的调节,进而准确地测量混凝土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还能适应于各种不同长度的混凝土,当混凝土的厚度或者钢筋长度发生变化时,无需重新制作,避免材料的浪费。

优选的,混凝土内部测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螺纹柱。其中,每个螺纹柱的内部中空,并且,每个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

管体1至少具有两个管段,任意相邻两个管段相对接处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相邻两个管段处的螺纹方向相反。任意相邻的两个管段均与一个螺纹柱相螺接,通过调节两个管段与螺纹柱之间的螺接长度,来调整管体1整体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部测温探头及下部测温探头处的管体1是可伸缩,以调节管体1的长度。

具体实施时,管体1和导向壳33均可以为pvc材料,节约成本。

参见图1至图4介绍一下使用方法:根据混凝土的测温深度,调节管体1的长度,将调节后的管体1埋设于混凝土的内部。最靠近管体1置于混凝土外的端部处的温度检测装置2设置在混凝土外表面500mm以内。以其中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为例进行介绍,传感线32上的刻度在线轴34上为起点,转动线轴34,在线轴34处转出的传感线32上的数据即为传感线32的下降深度。根据混凝土所测部位的温度,转动线轴34来调节传感线32的长度,当传感线32的第二端与所要测量部位的温度检测装置2的连接线4相对应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磁吸而贴合在一起,使得传感线32与该连接线4相连通,传感线32的第一端与外部测温仪相连接,则外部测温仪将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显示。

当需要测量下一个位置处的温度时,拉紧保护箱5处的束紧线35,传感线32则会靠向导向壳33的内壁,束紧线35拉到其上的标记线露出导向壳33的第二端时,传感线32在束紧线卡36和压缩棉条37的挤压下将传感线32与连接线4之间的磁吸力断开,进而断开线路连接。继续转动线轴34,调整传感线32的长度,进而测量下一个位置处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管体1置于混凝土的内部,各温度检测装置2可以对混凝土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连通装置3可沿管体1移动至任意一个温度检测装置2处,并将该温度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温度通过连通装置3传输给外部测温仪,实现了准确地检测混凝土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2的线路并未暴露,避免损坏,测量不同位置处的温度时只需转动线轴34调节传感线32的长度即可,实现不同位置温度的测量,便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