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4937发布日期:2021-05-28 14:4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运行经验表明10kv配电线路中暂态过电压事故率较高,且各种暂态过电压的持续时间、幅值、波形、产生原因及对绝缘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设置一种在线监测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监测装置在工作时,内部的元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进行散热处理,长时间下去会影响监测装置内部元件的使用质量和寿命,从而使监测装置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散热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盖,且壳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壳盖左端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壳体左端的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块的左侧与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左端的外壁与套筒右侧的内壁接触,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左端与套筒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机箱、驱动马达、第一扇叶、导向板、传动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蜗杆、第二扇叶、蜗轮、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第三通风管,所述驱动马达的底部与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叶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外壁上,所述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一伞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套筒左端的外壁与第一凹槽左侧的内壁开设的卡口的内壁接触,所述套筒的左侧与u型杆上端的右侧接触,所述u型杆上端的外壁与卡口的内壁接触,且u型杆下端的外壁与壳体左侧开设的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u型杆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右端与第二凹槽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左侧与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左端依次贯穿机箱左侧的内壁、壳体的右侧延伸至壳体内,所述蜗杆的外壁与机箱的左侧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扇叶固定安装在蜗杆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蜗轮的底部与第一通风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风管的顶端与第一通风管的底端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底端与壳体底端的右侧开设的通风道的顶部连通设置,且通风道的右侧与第三通风管的左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三通风管的右端与机箱底端的左侧连通设置。

进一步,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橡胶弹簧、连接杆、第一齿条、第一减振弹簧、齿轮、第二齿条、限位块、第二缓冲弹簧、固定杆、连接轴,所述橡胶弹簧的顶端与壳体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橡胶弹簧的底端与合箱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底部贯穿合箱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与第一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底端与合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背面与连接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背面与合箱的内壁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且第二齿条的左侧与限位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左端与固定杆右侧开设的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端与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二缓冲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合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底部与合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该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向右推动u型杆可以使套筒向右移动,通过套筒向右移动可以使第一弹簧压缩,直至使套筒移动到第一凹槽内,最后向上抽取壳盖,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内的元件进行检修;

(2)该装置通过启动驱动马达可以使传动轴转动,可以使第一扇叶转动,产生风,并进入到通风道内,最后从第一通风管右侧开设的散热孔出来,进行散热,通过传动轴转动可以使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可以使蜗杆转动,通过蜗杆转动可以使第二扇叶转动,产生风力,再次起到散热作用,同时可以使蜗轮带动第一通风管转动,使第一通风管处的散热效果更好;

(3)该装置通过连接杆向下移动可以使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使第一减振弹簧产生减振效果,通过第一齿条向下移动可以使齿轮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齿条向上移动,使第二减振弹簧产生减振效果,最后可以对监测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通风管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蜗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壳盖、3连接块、4第一凹槽、5连接柱、6第一弹簧、7套筒、8卡口、9u型杆、10第二凹槽、11第二弹簧、12散热机构、1201机箱、1202驱动马达、1203第一扇叶、1204导向板、1205传动轴、1206第一伞齿轮、1207第二伞齿轮、1208蜗杆、1209第二扇叶、1210蜗轮、1211第一通风管、1212第二通风管、1213第三通风管、13散热孔、14减振机构、1401橡胶弹簧、1402连接杆、1403第一齿条、1405第一减振弹簧、1406齿轮、1407第二齿条、1408限位块、1409第二缓冲弹簧、1410固定杆、1411连接轴、15合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长度”、“周向”、“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散热机构12、减振机构14,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壳盖2,且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13,壳盖2左端的底部与连接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块3的外壁与壳体1左端的顶部开设的第一凹槽4的内壁接触,连接块3的左侧与连接柱5的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柱5左端的外壁与套筒7右侧的内壁接触,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右端与连接柱5的左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6的左端与套筒7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筒7左端的外壁与第一凹槽4左侧的内壁开设的卡口8的内壁接触,套筒7的左侧与u型杆9上端的右侧接触,u型杆9上端的外壁与卡口8的内壁接触,且u型杆9下端的外壁与壳体1左侧开设的第二凹槽10的内壁接触,第二凹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的左端与u型杆9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11的右端与第二凹槽10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向右推动u型杆9可以使套筒7向右移动,通过套筒7向右移动可以使第一弹簧6压缩,直至使套筒7移动到第一凹槽4内,最后向上抽取壳盖2,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1内的元件进行检修;

散热机构12包括机箱1201、驱动马达1202、第一扇叶1203、导向板1204、传动轴1205、第一伞齿轮1206、第二伞齿轮1207、蜗杆1208、第二扇叶1209、蜗轮1210、第一通风管1211、第二通风管1212、第三通风管1213,驱动马达1202的底部与机箱120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驱动马达1202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20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扇叶120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205的外壁上,导向板1204固定安装在机箱1201的外壁上,传动轴1205的顶端与第一伞齿轮120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伞齿轮1206与第二伞齿轮1207啮合,第二伞齿轮1207的左侧与蜗杆1208的右端固定连接,蜗杆1208的左端依次贯穿机箱1201左侧的内壁、壳体1的右侧延伸至壳体1内,蜗杆1208的外壁与机箱1201的左侧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第二扇叶1209固定安装在蜗杆1208的外壁上,蜗轮1210与蜗杆1208啮合,蜗轮1210的底部与第一通风管121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通风管1211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第二通风管1212的顶端与第一通风管1211的底端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第二通风管1212的底端与壳体1底端的右侧开设的通风道的顶部连通设置,且通风道的右侧与第三通风管1213的左端连通设置,第三通风管1213的右端与机箱1201底端的左侧连通设置,通过启动驱动马达1202可以使传动轴1205转动,可以使第一扇叶1203转动,产生风,并进入到通风道内,最后从第一通风管1211右侧开设的散热孔出来,进行散热,通过传动轴1205转动可以使第一伞齿轮1206带动第二伞齿轮1207转动,从而可以使蜗杆1208转动,通过蜗杆1208转动可以使第二扇叶1209转动,产生风力,再次起到散热作用,同时可以使蜗轮1210带动第一通风管1211转动,使第一通风管1211处的散热效果更好;

减振机构14包括橡胶弹簧1401、连接杆1402、第一齿条1403、第一减振弹簧1405、齿轮1406、第二齿条1407、限位块1408、第二缓冲弹簧1409、固定杆1410、连接轴1411,橡胶弹簧1401的顶端与壳体1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橡胶弹簧1401的底端与合箱15右端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1402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402的底部贯穿合箱15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齿条140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齿条1403的底部与第一减振弹簧1405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减振弹簧1405的底端与合箱1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齿条1403与齿轮1406啮合,齿轮1406的背面与连接轴1411的正面固定连接,连接轴1411的背面与合箱15的内壁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第二齿条1407与齿轮1406啮合,且第二齿条1407的左侧与限位块1408的右端固定连接,限位块1408的左端与固定杆1410右侧开设的限位槽的内壁接触,第二缓冲弹簧1409的底端与限位块1408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二缓冲弹簧1409的顶端与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1410的顶部与合箱1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杆1410的底部与合箱1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1402向下移动可以使第一齿条1403向下移动,使第一减振弹簧1405产生减振效果,通过第一齿条1403向下移动可以使齿轮1406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齿条1407向上移动,使第二减振弹簧1409产生减振效果,最后可以对监测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该10kv配电线路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监测装置内部的元件进行检修时,通过向右推动u型杆9可以使u型杆9向右移动,通过u型杆9向右移动可以使套筒7向右移动,通过套筒7向右移动可以使第一弹簧6压缩,直至使套筒7移动到第一凹槽4内,最后向上抽取壳盖2,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1内的元件进行检修;当监测装置使用时,内部的元件会产生热量,通过启动驱动马达1202可以使传动轴1205转动,通过传动轴1205转动可以使第一扇叶1203转动,产生风,通过设置的导向板1204可以使风通过第三通风管1213进入到通风道内,然后经过第二通风管1212、第一通风管1211,最后从第一通风管1211右侧开设的散热孔出来,进行散热,通过传动轴1205转动可以使第一伞齿轮1206转动,通过第一伞齿轮1206转动可以使第二伞齿轮1207转动,通过第二伞齿轮1207转动可以使蜗杆1208转动,通过蜗杆1208转动可以使第二扇叶1209转动,产生风力,再次起到散热作用,通过蜗杆1208转动可以使蜗轮1210转动,通过蜗轮1210转动可以使第一通风管1211转动,使第一通风管1211处的散热效果更好;当监测装置产生向下振动时,通过设置的橡胶弹簧1401可以起到减振效果,通过连接杆1402向下移动可以使第一齿条1403向下移动,通过第一齿条1403向下移动可以使第一减振弹簧1405产生减振效果,通过第一齿条1403向下移动可以使齿轮1406转动,通过齿轮1406转动可以使第二齿条1407向上移动,可以使第二减振弹簧1409产生减振效果,最后可以对监测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