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7913发布日期:2020-07-24 15:1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人体传感器又名人体接近传感器,其通过多普勒技术,通过微博检测人体是否接近。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也被广大群众进行室内设计时所采用,由于智能家居需要依靠传感器的反馈来进行智能化操作,因此需要大量涉及人体感应的传感器,现有智能家居的装修多将人体传感器直接裸露安装在需要检测的领域,由于传感器与室内设计风格并不一致,从而破坏了整体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矩形中空,外框底部和后部有护板,还包括隔热层ⅰ、电加热板、隔热层ⅱ、滑槽、支撑柱、顶槽、控制芯片、充电电池、进线孔ⅰ、湿度传感器、进线孔ⅱ、人体传感器模块、限位块、限位按钮、粘贴板;其中所述隔热层ⅱ将外框分隔为外和内两个空间,隔热层ⅰ安装在外部空间的底部的护板上,其上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滑槽位于外部空间中部,呈矩形,滑槽底部前后两端安装有“人”字型支撑柱,滑槽底面为齿条状;所述顶槽位于外框两侧顶部,槽口向下开;所述控制芯片安装在内部空间上方;所述充电电池安装在内部空间下方,位于控制芯片下部;进线孔ⅰ开在后部护板下部;湿度传感器从内部空间穿过隔热层ⅱ深入至外部空间内;进线孔ⅱ开在隔热层ⅱ上,位于湿度传感器下部;人体传感器模块放置在滑槽,其底部有滚轮嵌入在滑槽中;限位块安装在滑槽上部前后两端,限位块内侧面安装有限位按钮;粘贴板位于外框前部,其大小与外框相同,粘贴板与人体传感器模块连接;人体传感器模块、控制芯片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人体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传感器模块包括盛放盒、人体接近传感器、紧固钮、垫片、支撑架ⅰ、支撑架ⅱ、电机、齿轮;其中盛放盒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盒,人体接近传感器放置在盛放盒中;盛放盒两侧中部安装有紧固钮,位于盛放盒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垫片;四个支撑架ⅰ盛放盒两侧底部,其一端与盛放盒侧面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滚轮并嵌入在顶槽中;四根支撑架ⅱ水平安装在盛放盒两侧,其中有两根支撑架位于盛放盒上沿,剩余两根位于盛放盒两侧下部,支撑架ⅰ与盛放盒连接部的上方;支撑架ⅱ向外部延伸的一端连接有粘贴板;所述电机安装在盛放盒底部一侧,其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滑槽底面的齿条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人体传感器隐藏在墙壁内部,通过控制芯片实现装置的开合,便于维护和更换,为了防止潮湿环境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采用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湿度,启动电加热板对装置内部进行加热,从而降低环境湿度。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将人体传感器隐藏起来,不影响室内整体装修风格,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中:1-外框,2-护板,3-隔热层ⅰ,4-电加热板,5-隔热层ⅱ,6-滑槽,7-支撑柱,8-顶槽,9-控制芯片,10-充电电池,11-进线孔ⅰ,12-湿度传感器,13-进线孔ⅱ,14-人体传感器模块,15-限位块,16-限位按钮,1-粘贴板,18-盛放盒,19-人体接近传感器,20-紧固钮,21-垫片,22-支撑架ⅰ,23-支撑架ⅱ,24-电机,25-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隐蔽式智能家居人体传感器,包括外框1,所述外框1为矩形中空,外框底部和后部有护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层ⅰ3、电加热板4、隔热层ⅱ5、滑槽6、支撑柱7、顶槽8、控制芯片9、充电电池10、进线孔ⅰ11、湿度传感器12、进线孔ⅱ13、人体传感器模块14、限位块15、限位按钮16、粘贴板17;其中所述隔热层ⅱ5将外框1分隔为外和内两个空间,隔热层ⅰ3安装在外部空间的底部的护板2上,其上安装有电加热板4;所述滑槽6位于外部空间中部,呈矩形,滑槽6底部前后两端安装有“人”字型支撑柱7,滑槽6底面为齿条状;所述顶槽8位于外框1两侧顶部,槽口向下开;所述控制芯片9安装在内部空间上方;所述充电电池10安装在内部空间下方,位于控制芯片9下部;进线孔ⅰ11开在后部护板下部;湿度传感器12从内部空间穿过隔热层ⅱ5深入至外部空间内;进线孔ⅱ13开在隔热层ⅱ5上,位于湿度传感器12下部;人体传感器模块14放置在滑槽6,其底部有滚轮嵌入在滑槽6中;限位块15安装在滑槽6上部前后两端,限位块15内侧面安装有限位按钮16;粘贴板17位于外框1前部,其大小与外框1相同,粘贴板17与人体传感器模块14连接;人体传感器模块14、控制芯片9与充电电池10电性连接;人体传感器模块14、湿度传感器12与控制芯片9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传感器模块14包括盛放盒18、人体接近传感器19、紧固钮20、垫片21、支撑架ⅰ22、支撑架ⅱ23、电机24、齿轮25;其中盛放盒18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盒,人体接近传感器19放置在盛放盒18中;盛放盒18两侧中部安装有紧固钮20,位于盛放盒18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垫片21;四个支撑架ⅰ22盛放盒18两侧底部,其一端与盛放盒18侧面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滚轮并嵌入在顶槽8中;四根支撑架ⅱ23水平安装在盛放盒18两侧,其中有两根支撑架位于盛放盒18上沿,剩余两根位于盛放盒18两侧下部,支撑架ⅰ22与盛放盒18连接部的上方;支撑架ⅱ23向外部延伸的一端连接有粘贴板17;所述电机24安装在盛放盒18底部一侧,其输出端安装有齿轮25,所述齿轮与滑槽6底面的齿条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在墙面上开出矩形槽,并将本装置放入槽中,并通过进线孔ⅰ11和进线孔ⅱ13连接好线路,将墙纸、瓷砖或白灰粘在粘贴板17上开始进行收合动作,控制芯片9启动电机24,电机24底部的齿轮25沿滑槽6底面的齿条运动,从而带动滑槽6上的人体传感器模块14移动,当人体传感器模块14后部触碰到限位块15上的限位按钮16时,电机24停止,此时只能反向运动,待装置收合完成即将人体传感器隐藏在墙壁内并开始工作,人体传感器模块14上的人体接近传感器19通过盛放盒18两侧的紧固钮20进行固定,紧固钮20上具有螺纹,其一端的垫片21与人体接近传感器19贴合,旋转紧固钮20可固定人体接近传感器19;人体接近传感器19发射微波检测是否有人接近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总控制端;若屋内环境较为潮湿,为防止元器件损坏,利用隔热层ⅱ5上的湿度传感器12检测装置内部的湿度,当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芯片9启动电加热板4对装置内部进行加热,降低环境湿度;当装置需要检修时,控制芯片9启动电机24,令人体传感器模块14向外移动并打开粘贴板17,打开后进行检修和更换;人体传感器模块14上的支撑架ⅰ22是为了防止粘贴板17上粘合的建材较重,导致人体传感器模块14倾覆,因此起到稳定的作用。在较为干燥的室内,可将电加热板4和湿度传感器12省略。

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人体接近传感器、电机、湿度传感器均为市场上可轻易购买到的现有技术。控制芯片可选89c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查阅教材或技术手册等公知常识,并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到技术启示。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