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9046发布日期:2020-10-28 11:49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隧洞、边坡工程支护采用最常规措施,无论是自然边坡还是人工开挖边坡,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都能有效保护岩体不被雨水冲刷,防止风化和岩体脱落,在土建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喷射混凝土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支撑围岩作用:喷射混凝土与岩石面紧密粘贴,与岩石表面形成抗力和剪力,使岩石处于三向受理状态,防止岩石强度恶化,喷射混凝土的抗冲切能力阻止不稳定的块状岩石的坍塌;二.卸载作用:喷射混凝土具有柔性性能,能有效控制岩石在不出现有害形变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岩石体有一定的卸载,同时喷射混凝土中的弯曲应力减小,有利于混凝土承载力的发挥;三.填平补强岩石作用:喷射混凝土可填充岩凹面、裂缝,使岩块间的咬合、镶嵌作用提高,提高其间的粘接力、摩阻力,避免岩石松动和缓解岩石应力集中;四.保护围岩表层作用:五.有效阻止围岩松动和分配外力。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喷射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喷射混凝土的取样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试件的制作与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测试件的制作不同,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都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制备试件,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喷射混凝土作业时,按实际施工条件向垂直放置的长450mm、宽350mm、高120mm的敞开式不吸水的刚性材料模具内沿水平方向喷射混凝土,在施工现场养护24小时后脱模;将混凝土大板移至试验室,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天,用切割机去掉周边和表面(底面不可切割),加工成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立方体的试件允许偏差为:边长在±1mm范围内,直角在±2°范围内。3.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由于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试件成型与标准试件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密实性的差别,标准试件可以通过人工插捣或机械振实来达到密实效果,而喷射混凝土只能通过压力在喷枪以及相对应的角度、距离下提高密实度,规范要求喷规定体积的大板进行切割加工成立方体或圆柱体进行试验,选择搬用便携、操作简单、经济、耐用的喷射混凝土大板试模尤为重要。

传统的喷射混凝土大板试模所用材料有以下几种:1、钢板材料制作的大板试模。2、铸铁材料制作的大板试模。3、塑料材料制作的大板试模。钢板大板试模重量较重,搬用不便,拆卸过程繁琐,容易造成螺栓被混凝土损坏,价格昂贵。铸铁大板试模重量很重,搬用很不方便并且价格昂贵。塑料大板试模重量太轻,成型时不易固定,拆模不便,耐用性差,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搬用便携、经久耐用的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包括小底板、大底板、长侧板、短侧板、长方木、短方木、螺纹对拉杆、山型卡,小底板和大底板为矩形板,小底板固定于大底板中心;两块长侧板和两块短侧板沿小底板侧边围成矩形;短侧板外侧固定有短方木,长侧板外侧固定有长方木;长方木两端分别具有超出长方木和短方木接触点的端头,端头上设有豁口;所述螺纹对拉杆设于两块长侧板端头对应豁口上,螺纹对拉杆两端设有山型卡和螺母。

进一步的,小底板和大底板通过气钉固定。

进一步的,长方木和长侧板通过钢钉固定,短方木和短侧板通过钢钉固定。

进一步的,小底板、大底板、长侧板、短侧板采用松木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结构简单、无需多人操作、拆卸方便,可以在施工现场直接制作;

2、材料重量适中,方便操作人员搬用,经济实惠,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1为小底板、2为大底板、3为长侧板、4为短侧板、5为长方木、6为短方木、7为螺纹对拉杆、8为山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喷射混凝土取样大板试模,包括小底板1、大底板2、长侧板3、短侧板4、长方木5、短方木6、螺纹对拉杆7、山型卡8,小底板1和大底板2为矩形板,小底板1固定于大底板2中心;两块长侧板3和两块短侧板4沿小底板1侧边围成矩形;短侧板4外侧固定有短方木6,长侧板3外侧固定有长方木5;长方木5两端分别具有超出长方木5和短方木6接触点的端头,端头上设有豁口;螺纹对拉杆7设于两块长侧板端头对应豁口上,螺纹对拉杆7两端设有山型卡8和螺母。小底板1和大底板2通过气钉固定。长方木5和长侧板3通过钢钉固定,短方木6和短侧板4通过钢钉固定。小底板1、大底板2、长侧板3、短侧板4采用松木芯板。

本实用新型具体制作流程为:

一、选用松木芯红色建筑模板,规格为1830*915*15mm;条形方木1500*90*20mm;钢筋螺纹对拉杆7和配套山形卡8,拉杆直径为12mm,山形卡8卡扣长126mm。

二、将模板切割为矩形状的小底板1和大底板2,小底板1尺寸为450*350mm,大底板2尺寸为540*440mm,将小底板1放在大底板2的正中间位置,并用气钉固定。

三、将模板切割为350*135mm的矩形板作为短侧板4,截取条形方木380mm长作为短方木6,将短侧板4和短方木6沿长边重合,使短方木6两端各超出短侧板4边沿15mm,并通过钢钉固定。重复此步骤。

四、将模板切割成480*135mm的矩形板作为长侧板3,将条形方木截取620mm长作为长方木5,在长方木5两端头锯出豁口,豁口宽14mm、深80mm。把长侧板3和长方木5沿长边重合,使长方木5两端头各超出长侧板3边沿70mm,并用钢钉固定。重复此步骤。

五、螺纹对拉杆7为500mm两根,放别在两端装上配套的山型卡8和螺母。

六、将小底板1面朝上放平,将短侧板4和短方木6的组合件放置小底板1短边边沿贴合,短侧板4在内侧,短方木6在外侧;将长侧板3和长方木5的组合件放置于小底板1长边边沿贴合,长侧板3在内侧,长方木5在外侧;将螺纹对拉杆7分别安装在长侧板3两端的豁口上,山型卡8卡住长侧板3上的长方木5,拧紧螺母,完成拼装。在需要拆卸本实用新型时,松开螺母和山型卡,取出螺纹对拉杆7即可完成拆卸。

本实用新型与钢板试模、铸铁试模、塑料试模进行实验对比:试件成型时采用与喷混施工时同一工艺,保证喷射压力、操作人员、喷射角度、喷射距离的统一性。本次试验采用c20喷混凝土,湿喷工艺,喷射压力为0.5mpa,由同一操作员操作压力管,喷射角度为垂直于试模底板,喷射距离试模底板1m。对不同材料制作而成的试模分别从成型时试模的完整性、试件搬运需要的人工、试件脱模的可操作性、试模可否重复使用、试件的外观描述、标准养护下28天强度的进行比较,验证何种材料制作的试模更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经济性。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对不同材料制作试模所需要费用、重量、操作所需人力、耐用性情况进行对比,列表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喷混凝土成型效果良好,完整性好、搬运便携,单人即可完成,拆模便捷,可多次使用,耐用性良好,试件密实性良好,试件28天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节省试模成本、节约人力。本实用新型已在各水电电站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制作,低成本、高效率、耐久性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