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0574发布日期:2020-10-28 1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包括方体框架(2)、设置在所述方体框架(2)内部的两个相对的绝热板(10)以及电加热板(11);

两个所述绝热板(10)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12),两个所述绝热板(10)的朝向所述流道(12)的板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电加热板(11);所述方体框架(2)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观察窗(6),且所述观察窗(6)与两个所述绝热板(10)之间的间隙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2)包括加热段,所述加热段的上游和/或下游设置有非加热段,仅所述绝热板(10)的位于所述加热段的部位设置有所述电加热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11)的宽度小于所述绝热板(10)的宽度,以使所述流道(12)沿其宽度的两侧均设置有非加热区,所述流道(12)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绝热板(10)的宽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缓冲箱(1)和出口缓冲箱(3),所述进口缓冲箱(1)的进口处连接有第一接管,所述出口缓冲箱(3)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接管连接;

所述第一接管的流体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接管的流体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缓冲箱(1)和出口缓冲箱(3)上均设置有测压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框架(2)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流道(12)内温度的测温孔(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板(11)与铜电极(5)之间通过铜板(13)连接,所述电加热板(11)与铜板(13)间以及所述铜电极(5)与铜板(13)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电加热板(11)粘结在所述绝热板(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框架(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且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邻,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宽度;

所述绝热板(10)与所述方体框架(2)的第一侧壁平行,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上均开设有观察窗(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体框架(2)包括四个相互平行的支柱(2b)、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盖板(2a)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盖板,两个所述第一盖板(2a)分别形成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两个所述第二盖板分别形成两个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观察窗(6)上通过紧固件(2d)镶嵌有透明板(2c),所述透明板(2c)与所述支柱(2b)之间以及所述支柱(2b)与第一盖板(2a)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2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b)呈弯折状,相邻的两个支柱(2b)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盖板(2a)或第二盖板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包括方体框架、设置在所述方体框架内部的两个相对的绝热板以及电加热板;两个所述绝热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流道,两个所述绝热板的朝向所述流道的板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电加热板;所述方体框架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观察窗,且所述观察窗与两个所述绝热板之间的间隙相对。该流体研究用可视化实验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仿照实际的加热条件和实现从侧面直观的观察气泡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丽;张雪;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