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8891发布日期:2020-10-30 21:2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键盘检测工艺均采用人工完成,其效率低,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台,还包括转盘、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转盘设于机台上,转盘的边沿圆周阵列有若干治具,治具上能够放置工件,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均设于机台上且位于转盘的边沿位置且与相邻的治具配合;

第一检测装置配置为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对工件的平面度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装置配置为对工件的产品外观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自动化检测的设备,本设备尤其针对一种键盘类的工件。本设备的检测过程包括尺寸检测、平面度检测、产品外观检测,本设备能够从各方面保证工件的合格率,且本设备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能够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本设备无需人工辅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设计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和运行成本,使用灵活。使用本设备连线生产能够实现多个工站合并检测,更能体现出本设备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机架、若干第一检测器、第一光源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于第一机架的上端面,若干第一检测器均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第一光源设于第一机架上且位于第一检测器的下方,第一机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位于第一检测器、第一光源之间。

由此,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第一光源对治具上的工件提供光源,由若干第一检测器透过通孔对治具上的工件进行检测,且由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检测器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全面检测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移动支架、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第一滑轨设于第一机架的上端面,第二滑轨设于第一机架的侧面,移动支架设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第一驱动件设于第一机架上且与移动支架驱动连接。

由此,驱动机构的驱动过程为,第一驱动件驱动移动支架沿着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进行正反滑动,从而带动若干第一检测器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驱动件、模具压板,若干第二驱动件设于第一机架上且位于通孔的两侧,模具压板设于若干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模具压板位于通孔的下方。

由此,第一定位机构配置为对工件进行定位,第二驱动件驱动模具压板对工件进行压紧,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机架、第三驱动件以及第二检测器,第三驱动件设于第二机架上,第二检测器设于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

由此,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第三驱动件带动第二检测器进行移动,从而检测工件的平面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机架、第四驱动件、安装板、第二光源以及第三检测器,第四驱动件设于第三机架上,安装板设于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第三检测器和第二光源均设于安装板上。

由此,第三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第四驱动件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上的第二光源以及第三检测器进行,检测工件外观是否有压伤、毛刺、划痕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检测器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设于安装板上,第二光源通过第二调节组件设于安装板上。

由此,第三检测器、第二光源均为可调设置,能够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工件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还包括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均设于机台上且位于转盘的边沿位置且与相邻的治具配合,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位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之间;

进料模组配置为将待检测工件输入转盘的治具上;

出料模组配置为将检测后工件输出。

由此,本设备还配备有负责自动进出料的进料模组和出料模组,更进一步地提高本设备的自动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模组包括多轴机械手臂、第一抓手,第一抓手设于多轴机械手臂的驱动端。

由此,进料模组由多轴机械手臂作为驱动,而第一抓手对工件进行抓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模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二抓手,第二抓手设于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

由此,出料模组由第五驱动件作为驱动,而第二抓手对工件进行抓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自动化检测的设备,本设备尤其针对一种键盘类的工件。本设备的检测过程包括尺寸检测、平面度检测、产品外观检测,本设备能够从各方面保证工件的合格率,且本设备全程自动化,本设备无需人工辅助,使用本设备连线生产能够实现多个工站合并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中第一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中第二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中第三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0-机台、1-转盘、11-治具、2-第一检测装置、21-第一机架、211-通孔、22-第一检测器、23-第一光源、24-驱动机构、241-第一驱动件、242-移动支架、243-第一滑轨、244-第二滑轨、25-第一定位机构、251-第二驱动件、252-模具压板、3-第二检测装置、31-第二机架、32-第三驱动件、33-第二检测器、4-第三检测装置、41-第三机架、42-第四驱动件、43-安装板、44-第二光源、45-第三检测器、46-第一调节组件、47-第二调节组件、5-进料模组、51-多轴机械手臂、52-第一抓手、6-出料模组、61-第五驱动件、62-第二抓手、a-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台0,还包括转盘1、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第三检测装置4,转盘1设于机台0上,转盘1的边沿圆周阵列有若干治具11,治具11上能够放置工件a,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第三检测装置4均设于机台0上且位于转盘1的边沿位置且与相邻的治具11配合;

第一检测装置2配置为对工件a的尺寸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装置3配置为对工件a的平面度进行检测;

第三检测装置4配置为对工件a的产品外观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a进行自动化检测的设备,本设备尤其针对一种键盘类的工件a。本设备的检测过程包括尺寸检测、平面度检测、产品外观检测,本设备能够从各方面保证工件a的合格率,且本设备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能够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本设备无需人工辅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设计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和运行成本,使用灵活。使用本设备连线生产能够实现多个工站合并检测,更能体现出本设备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结合图2,第一检测装置2包括第一机架21、若干第一检测器22、第一光源23以及驱动机构24,驱动机构24设于第一机架21的上端面,若干第一检测器22均设于驱动机构24的驱动端,第一光源23设于第一机架21上且位于第一检测器22的下方,第一机架21上开设有通孔211,通孔211位于第一检测器22、第一光源23之间。第一检测器22为ccd摄像机,其利用视觉对工件a行检测。

第一检测装置2的检测过程中,第一光源23对治具11上的工件a提供光源,由若干第一检测器22透过通孔211对治具11上的工件a进行检测,且由驱动机构24驱动第一检测器22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a的全面检测功能。

结合图2,驱动机构24包括第一驱动件241、移动支架242、第一滑轨243以及第二滑轨244,第一滑轨243设于第一机架21的上端面,第二滑轨244设于第一机架21的侧面,移动支架242设于第一滑轨243、第二滑轨244上,第一驱动件241设于第一机架21上且与移动支架242驱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41为直线电机。

驱动机构24的驱动过程为,第一驱动件241驱动移动支架242沿着第一滑轨243以及第二滑轨244进行正反滑动,从而带动若干第一检测器22进行移动。

结合图2,第一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25,第一定位机构25包括若干第二驱动件251、模具压板252,若干第二驱动件251设于第一机架21上且位于通孔211的两侧,模具压板252设于若干第二驱动件251的驱动端,模具压板252位于通孔211的下方。第二驱动件251优选为气缸。

第一定位机构25配置为对工件a进行定位,第二驱动件251驱动模具压板252对工件a进行压紧,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结合图3,第二检测装置3包括第二机架31、第三驱动件32以及第二检测器33,第三驱动件32设于第二机架31上,第二检测器33设于第三驱动件32的驱动端。第二检测器33为3d线激光检测头,第三驱动件32优选为直线电机,由第三驱动件32带到3d线激光直线运动,检测平面度。

第二检测装置3的检测过程中,第三驱动件32带动第二检测器33进行移动,从而检测工件a的平面度。

结合图4,第三检测装置4包括第三机架41、第四驱动件42、安装板43、第二光源44以及第三检测器45,第四驱动件42设于第三机架41上,安装板43设于第四驱动件42的驱动端,第三检测器45和第二光源44均设于安装板43上。第四驱动件42优选为直线电机,第三检测器45为ccd摄像机,其利用视觉对工件a行检测,直线模组带动第三检测器45及第二光源44扫描产品,检测产品外观是否有压伤、毛刺、划痕等

第三检测装置4的检测过程中,第四驱动件42带动安装板43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43上的第二光源44以及第三检测器45进行,检测工件a外观是否有压伤、毛刺、划痕等。

结合图4,第三检测器45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6设于安装板43上,第二光源44通过第二调节组件47设于安装板43上。第三检测器45、第二光源44均为可调设置,能够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工件a的检测。

结合图1,工件检测自动化设备还包括进料模组5和出料模组6,进料模组5和出料模组6均设于机台0上且位于转盘1的边沿位置且与相邻的治具11配合,进料模组5和出料模组6位于第一检测装置2、第三检测装置4之间;进料模组5配置为将待检测工件a输入转盘1的治具11上;出料模组6配置为将检测后工件a输出。本设备还配备有负责自动进出料的进料模组5和出料模组6,更进一步地提高本设备的自动化。

结合图1,进料模组5包括多轴机械手臂51、第一抓手52,第一抓手52设于多轴机械手臂51的驱动端。进料模组5由多轴机械手臂51作为驱动,而第一抓手52对工件a进行抓取。第一抓手52为负压触手。

结合图1,出料模组6包括第五驱动件61、第二抓手62,第二抓手62设于第五驱动件61的驱动端。出料模组6由第五驱动件61作为驱动,而第二抓手62对工件a进行抓取。第五驱动件61优选为直线电机,第二抓手62为负压触手。

结合图1和5,本实施例中,转盘1上的治具11设有六个,第一检测装置2设有两个,从进料工位起,对应六个工位的依次是:进料模组5、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2、第三检测装置4、出料模组6。本设备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s1、进料:由进料模组5将工件a输入转盘1的对应治具11中,转盘1转动将工件a依次输入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2、第三检测装置4,最后被出料模组6进行输出;

s2、尺寸检测:第一光源23对治具11上的工件a提供光源,由若干第一检测器22透过通孔211对治具11上的工件a进行检测,且由驱动机构24驱动第一检测器22进行移动,从而对工件a进行全面检测;

s3、平面度检测:第三驱动件32带动第二检测器33进行移动,从而检测工件a的平面度;

s4、尺寸检测:同上;

s5、外观检测:第四驱动件42带动安装板43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43上的第二光源44以及第三检测器45进行,检测工件a外观是否有压伤、毛刺、划痕等;

s6、出料:出料模组6将完成检测的工件a进行出料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a进行自动化检测的设备,本设备尤其针对一种键盘类的工件a。本设备的检测过程包括尺寸检测、平面度检测、产品外观检测,本设备能够从各方面保证工件a的合格率,且本设备全程自动化,本设备无需人工辅助,使用本设备连线生产能够实现多个工站合并检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