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9626发布日期:2021-01-26 13: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有的电子实验装置在外观、操作和性能方面都趋于完善,外形美观,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可满足国家及国际相关标准。
[0003]
在进行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时,偶尔会出现电路不通,设备无法进行正常运行的状况,出现此种状况需要进行必要的电线测试,检查出是否是电线断路,进一步查明是哪一条电线出现了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专门针对电线进行测试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可对电线进行测试,从而有助于发现出现问题的电线,进行替换,提高实验效率。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支撑柱、顶板、驱动组件、连接杆、固定板、升降板、两个凸块、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第一导线、电源、指示灯、开关、第二导线;所述底板通过垂直连接的四个支撑柱连接至顶板,顶板上固定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一端,连接杆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固定板与升降板可拆卸固定,升降板底部固定两个凸块,底板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底板内部设置电源、底板上设置指示灯及开关,第一金属触点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开关、指示灯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通过第二导线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升降板底部的两个凸块分别与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一一对应。
[000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时将待测试的电线一端放置在第一金属触点上,另一端放置在第二金属触点,利用升降板下行,两个凸块将电线两端下压,紧密接触两个金属触点,这样如果电线不存在断路,第一金属触点、电线、第二金属触点、电源、开关(闭合)、指示灯形成回路,指示灯亮。相反如果电线断路则指示灯不亮。利用同样的方法对每根待测电线进行测量。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缸,液压缸移动端连接连接杆一端。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替换为螺纹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柄;所述螺纹杆与顶板螺纹连接,螺纹杆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连接。
[0009]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手动转动手柄,螺纹杆推动固定板,带动升降板下行,可以增大实验的趣味性。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替换为液压伸缩支撑柱。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均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
[0012]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有利于金属触点与凸块对电线裸漏导电端的夹持。
[0013]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支撑柱、顶板、驱动组件、连接杆、固定板、升降板、凸块、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第一导线、电源、指示灯、开关、第二导线;所述底板通过垂直连接的两个支撑柱连接至顶板,顶板上固定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一端,连接杆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固定板与升降板可拆卸固定,升降板底部固定一个凸块,底板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所述顶板设置在第一金属触点上方,凸块位置与第一金属触点相对应,底板内部设置电源、底板上设置指示灯及开关,第一金属触点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源、开关、指示灯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通过第二导线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
[0014]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金属触点直接固定或夹持好电线一端后,放置另一端至第一金属触点,利用升降板下行,凸块将电线一端下压,紧密接触第一金属触点,这样如果电线不存在断路,第一金属触点、电线、第二金属触点、电源、开关(闭合)、指示灯形成回路,指示灯亮。相反如果电线断路则指示灯不亮。利用同样的方法对每根待测电线进行测量。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为金属导电夹。
[0016]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有利于金属触点与凸块对电线裸漏导电端的夹持。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缸。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替换为螺纹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柄;所述螺纹杆与顶板螺纹连接,螺纹杆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连接。
[0019]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手动转动手柄,螺纹杆推动固定板,带动升降板下行,可以增大实验的趣味性。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可对电线进行测试,从而有助于发现出现问题的电线,进行替换,提高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底板, 2、支撑柱,3、顶板,4、驱动组件,4.1、液压缸,4.2、手柄,4.3、螺纹杆,4.4、轴承,4.5、待测电线,5、连接杆,6、固定板,7、升降板, 8、凸块,9、第一金属触点,10、第二金属触点,11、第一导线,12、电源,13、指示灯,14、开关,15、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1、支撑柱2、顶板3、驱动组件4、连接杆5、固定板6、升降板7、两个凸块8、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第一导线11、电源12、指示灯13、开关14及第二导线15;所述底板1通过垂直连接的四个支撑柱2连接至顶板3,顶板3上固定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5一端,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6,固定板6与升降板7可拆卸固定,升降板7底部固定两个凸块8,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底板1内部设置电源12、底板1上设置指示灯13及开关14,第一金属触点9通过第一导线11连接至电源12,所述电源12、开关14、指示灯13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13通过第二导线15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10,升降板7底部的两个凸块分别与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一一对应。
[0031]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为液压缸4.1,液压缸4.1移动端连接连接杆5一端。
[00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均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1、支撑柱2、顶板3、驱动组件4、连接杆5、固定板6、升降板7、两个凸块8、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第一导线11、电源12、指示灯13、开关14及第二导线15;所述底板1通过垂直连接的四个支撑柱2连接至顶板3,顶板3上固定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5一端,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6,固定板6与升降板7可拆卸固定,升降板7底部固定两个凸块8,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底板1内部设置电源12、底板1上设置指示灯13及开关14,第一金属触点9通过第一导线11连接至电源12,所述电源12、开关14、指示灯13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13通过第二导线15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10,升降板7底部的两个凸块分别与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一一对应。
[0035]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手柄4.2、螺纹杆4.3及轴承4.4;所述螺纹杆4.3与顶板3螺纹连接,螺纹杆4.3一端连接手柄4.1,另一端通过轴承4.4与固定板6连接。
[003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均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
[0037]
实施例3
[0038]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1、支撑柱2、顶板3、驱动组件4、连接杆5、固定板6、升降板7、两个凸块8、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第一导线11、电源12、指示灯13、开关14及第二导线15;所述底板1通过垂直连接的四个支撑柱2连接至顶板3,顶板3上固定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5一端,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6,固定板6与升降板7可拆卸固定,升降板7底部固定两个凸块8,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底板1内部设置电源12、底板1上设置指示灯13及开关14,第一金属触点9通过第一导线11连接至电源12,所述电源12、开关14、指示灯13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13通过第二导线15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10,升降板7底部的两个凸块分别与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一一对应。
[0039]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为液压缸4.1,液压缸4.1移动端连接连接杆5一端。
[0040]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替换为液压伸缩支撑柱。
[004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均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
[0042]
实施例4
[0043]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电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顶板3、驱动组件4、连接杆5、固定板6、升降板7、凸块8、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第一导线11、电源12、指示灯13、开关14及第二导线15;所述底板1通过垂直连接的两个支撑柱2连接至顶板3,顶板3上固定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移动端连接至连接杆5一端,连接杆5另一端连接至固定板6,固定板6与升降板7可拆卸固定,升降板7底部固定一个凸块8,底板1上固定有第一金属触点9、第二金属触点10,所述顶板3设置在第一金属触点9上方,凸块8位置与第一金属触点9相对应,底板1内部设置电源12、底板1上设置指示灯13及开关14,第一金属触点9通过第一导线11连接至电源12,所述电源12、开关14、指示灯13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13通过第二导线15连接至第二金属触点10。
[004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点9为内凹块状结构,内凹块状结构与其对应的凸块相配合,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为金属导电夹。
[0045]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为液压缸。
[0046]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手柄4.2、螺纹杆4.3及轴承4.4;所述螺纹杆4.3与顶板3螺纹连接,螺纹杆4.3一端连接手柄4.1,另一端通过轴承4.4与固定板6连接。
[0047]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