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8968发布日期:2020-11-20 09:4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终端自动化检测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



背景技术:

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可用于各种类型配电终端的自动化测试,适用于型式检验、出厂检测,抽样检测,到货检测等多种场合。

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采用“1+n”的构建方式,由1台控制单元加多台测试单元构成,且每台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由高精度程控功率源及三相标准表等多种测试设备组成,测试过程独立。整个平台由控制单元控制协调各个测试单元柜的测试过程,实现各个测试单元独立或同步测试,由于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内包括多种高功率设备,因此柜体内往往发热严重,而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缺乏良好的散热系统,导致装置内部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柜体内部各个检测设备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解决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缺乏良好的散热系统,导致柜体内部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柜体内部各个检测设备的寿命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包括:柜体、测试组件和散热风扇;

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综合切换装置、计算机、波形记录仪、多功能标准表、程控功率信号源;

所述计算机通过串口分别与所述综合切换装置、所述波形记录仪、所述多功能标准表和所述程控功率信号源通信连接;

所述柜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多个承载板,多个所述承载板自上而下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综合切换装置、所述波形记录仪、所述多功能标准表、所述程控功率信号源和所述计算机均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柜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和散热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外壳的顶板上,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散热风扇面向所述容置腔吹风,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外壳的侧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组件,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导向通孔;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导向柱、缓冲件、限位件和接触件;

所述导向柱配合设置于所述导向通孔中,所述导向柱的一端部位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部位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导向柱可沿所述导向通孔的方向滑动;

所述接触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位于所述外壳外侧的端部上;

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接触件与所述导向通孔之间;

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位于所述外壳内侧的部位上,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导向柱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通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通孔分布于所述外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接触件与所述导向通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第二弹簧和缓冲板;

所述第二弹簧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与所述第一弹簧沿着所述导向柱的轴向排列设置;

所述缓冲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

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槽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缓冲板的面积;

所述导向通孔开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上,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凹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在弹性变形压缩极限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所述散热孔分布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向柱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底部收缩的锥台状;

所述缓冲板的面向于所述凹槽的面上设置有锥台,所述锥台与所述凹槽槽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锥台可伸入于所述凹槽槽口中。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一个所述接触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一个所述接触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四条所述导向柱的端部上,所述相邻的四条所述导向柱呈方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包括:柜体、测试组件和散热风扇;所述测试组件包括综合切换装置、计算机、波形记录仪、多功能标准表、程控功率信号源;所述计算机通过串口分别与所述综合切换装置、所述波形记录仪、所述多功能标准表和所述程控功率信号源通信连接;所述柜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多个承载板,多个所述承载板自上而下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综合切换装置、所述波形记录仪、所述多功能标准表、所述程控功率信号源和所述计算机均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柜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和散热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外壳的顶板上,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散热风扇面向所述容置腔吹风,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外壳的侧板上。

本申请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在柜体的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和散热孔,安装孔位于外壳的顶板上,散热风扇安装于安装孔中,且散热风扇面向容置腔吹风,散热孔位于外壳的侧板上,从而通过散热风扇自上而下向容置腔内的各个设备进行吹风,保证各个设备均可充分进行散热,在通过位于侧板的散热孔使热量从侧边被带走,从而使容置腔内形成一个气流循环,实现容置腔内各个设备的高效散热,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缺乏良好的散热系统,导致装置内部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装置内部各个检测设备的寿命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柜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六个实施例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无需使用散热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九个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十个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凹槽为圆锥台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板的锥台为圆锥台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柜体100、测试组件200、防撞组件300、容置腔n1、导向通孔101、散热孔102、凹槽103、散热风扇104、支撑脚105、左侧板106、右侧板107、后侧板108、顶板109、底板110、承载板111、综合切换装置201、计算机202、波形记录仪203、多功能标准表204、程控功率信号源205、接触件301、导向柱302、缓冲件303、限位件304、第一弹簧313、第二弹簧323、缓冲板333、锥台343、橡胶垫3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柜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柜体100、测试组件200和防撞组件300;

测试组件200设置于柜体100的容置腔n1内

柜体100的外壳上开设有导向通孔101;

防撞组件300包括导向柱302、缓冲件303、限位件304和接触件301;

导向柱302配合设置于导向通孔101中,导向柱302的一端部位位于外壳的外侧,导向柱302的另一端部位位于外壳的内侧,导向柱302可沿导向通孔101的方向滑动;

接触件301设置于导向柱302的位于外壳外侧的端部上;

缓冲件303位于接触件301与导向通孔101之间;

限位件304设置于导向柱302的位于外壳内侧的部位上,限位件304用于对导向柱302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柜体100的外壳由顶板109、底板110、后侧板108以及相对设置的左侧板106和右侧板107组成,柜体100的前侧通过面板铰接或可拆卸的活动设置,柜体100的内部为容置腔n1,用于容置各测试组件200;柜体100的顶板109上设置有散热风扇104,散热风扇104共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104面向柜体100内的容置腔n1吹风,用于提高容置腔n1内测试组件200的散热效果,柜体100的底板110上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105,通过调节支撑脚105的,可调节整个柜体100的高度,并使柜体100的放置保持平稳。

柜体100的外壳上开设有导向通孔101,该导向通孔101可以为方孔,圆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导向通孔101贯通柜体100的外壳,使柜体100外壳的外部与内部的容置腔n1相通,导向柱302配合设置于导向通孔101中,导向柱302与导向通孔101的形状相匹配,当横截面积整体小于导向通孔101,使得导向柱302可在导向通孔101中沿其方向滑动,接触件301设置于导向柱302的位于外壳外侧的端部上,与该端部固定连接,接触件301的面积大于导向柱302的横街面积,缓冲件303设置于接触件301与导向通孔101之间,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03的一端可与接触件301相贴合,缓冲件303的另一端可与导向通孔101周围的柜体100外壳相贴合,从而当接触件301收到压力冲击时,缓冲件303可缓冲该冲击力;限位件304设置于导向柱302的位于外壳内侧的部位上,即限位件304与导向柱302向固定连接,且位于柜体100的容置腔n1中,限位件304的横截面积大于导向通孔101,限位件304用于防止导向柱302向柜体100外壳的外侧弹出而脱落。

本申请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在柜体100的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和散热孔101,安装孔位于外壳的顶板109上,散热风扇104安装于安装孔中,且散热风扇面向容置腔吹风,散热孔位于外壳的侧板上,从而通过散热风扇104自上而下向容置腔n1内的各个设备进行吹风,保证各个设备均可充分进行散热,再通过位于侧板的散热孔101使热量从侧边被带走,从而使容置腔n1内形成一个气流循环,实现容置腔n1内各个设备的高效散热,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缺乏良好的散热系统,导致装置内部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装置内部各个检测设备的寿命技术问题。

本申请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在柜体100的外壳上开设导向通孔101,导向柱302配合设置于导向通孔101中,且可沿导向通孔101的方向滑动,接触件301设置于导向柱302的端部上,缓冲件303位于接触件301与导向通孔101之间,因此当柜体100发生碰撞时,接触件301会首先受到挤压,并挤压导向柱302向内滑动,由于缓冲件303的存在可对挤压进行缓冲,缓冲力的大小可根据缓冲件303而设置,导向柱302的缓冲行程根据限位件304的安装位置而定,从而避免柜体100直接接触碰撞,为整个测试平台的撞击提供足够大的缓冲力,有效地保护了柜体100以及内部设备,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外壳的材质多为优质的铝合金型材,存在缓冲性能较差,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的缺点,尤其是在搬运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碰撞,导致外壳以及内部设备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测试组件200包括综合切换装置201、计算机202、波形记录仪203、多功能标准表204、程控功率信号源205;

所诉计算机202通过串口分别与综合切换装置201、波形记录仪203、多功能标准表204和程控功率信号源205通信连接;

容置腔n1内设置有承载板111,综合切换装置201、波形记录仪203、多功能标准表204、程控功率信号源205和计算机202均设置于承载板111上。

具体来说,承载板111有多个,多个承载板111自上而下排列设置于容置腔n1中,每个承载板111上放置有综合切换装置201、波形记录仪203、多功能标准表204、程控功率信号源205和计算机202中的一个,各个部件之间组合使用,从而实现本申请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测试功能。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一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二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柜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导向通孔101有多个,多个导向通孔101均匀分布于所述柜体100的左侧板106、右侧板107和后侧板108上,且左侧板106、右侧板107和后侧板108上的多个导向通孔101的分布情况相同,均呈方形阵列式分布,每个导向通孔101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缓冲组件,从而可更全面地为柜体100外壳的各个部位的碰撞提供缓冲,更有效地保护了柜体100,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二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三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303包括第一弹簧313,第一弹簧313套设于导向柱302上,第一弹簧313位于接触件301与导向通孔101之间,采用弹簧进行缓冲,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弹簧的缓冲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冲击力,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三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四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柜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外壳上还设置有散热孔102,所述散热孔102环绕于所述导向通孔101的四周分布。

具体来说,每个导向通孔101的四周均分布有多个散热孔102,用于将容置腔n1中的热气导出,同时热气的冲击会稍微提高了缓冲组件的缓冲力,更有利于缓冲组件吸收撞击,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个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四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五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303还包括第二弹簧323和缓冲板333;

第二弹簧323的刚性大于第一弹簧313,第二弹簧323套设于导向柱302上,且与第一弹簧313沿着导向柱302的轴向排列设置;

缓冲板333滑动设置于导向柱302上,缓冲板333位于第一弹簧313与第二弹簧323之间;

外壳还设置有内凹的凹槽103,凹槽103槽口的面积小于缓冲板333的面积;

导向通孔101开设于凹槽103的槽底上,第一弹簧313与凹槽103的槽底相接触,第一弹簧313在弹性变形压缩极限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凹槽103的深度;

散热孔102分布于凹槽103的侧壁上。

具体来说,在接触件301受到挤压时,由于第二弹簧323的刚性大于第一弹簧313,因此接触件301首先通过第二弹簧323以及缓冲板333推动第一弹簧313进行压缩,当压缩力过大时,缓冲板333止挡与凹槽103的槽口处,此时刚性大的第二弹簧323进行压缩,从而有效地避免第一弹簧313的压缩量超出极限导致弹簧损坏,同时由于第一弹簧313刚性较小,在冲撞力不大的情况下第一弹簧313的缓冲效果更佳,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五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六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六个实施例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垫代替第二弹簧,可避免接触件与缓冲板之间出现直接碰撞的情况,有效地保护了接触件和缓冲板。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六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七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无需使用散热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柱302上设置有外螺纹,限位件304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限位件304与导向柱302螺纹连接。

具体来说,导向柱302可以为螺栓柱,限位件304可以为螺母,从而通过扭动限位件304,使导向柱302整体向导向通孔101内移动,并带动缓冲板333向凹槽103移动,由于凹槽103的面积小于缓冲板333的面积,缓冲板333会盖住整个凹槽103,从而使位于凹槽103侧壁的散热孔102密封,用于在无需使用散热孔时,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散热孔102进入容置腔n1内,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七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八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4、图9和图10,图4为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凹槽为圆锥台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缓冲板的锥台为圆锥台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凹槽103呈底部收缩的锥台状;缓冲板333的面向于凹槽103的面上设置有锥台343,锥台343与凹槽103槽口的形状相匹配,锥台343可伸入于凹槽103槽口中。

具体来说,凹槽103可以为四棱锥台状,也可以为圆锥台状或其他形状,对应的缓冲板333上设置的锥台343为与凹槽103相匹配的四棱锥台、圆锥台或其他锥台状,从而当缓冲板333盖住整个凹槽103时,缓冲板333上的锥台343配合嵌入于凹槽103内,有利于使缓冲板333更好地密封住凹槽103口,同时锥台343与凹槽103口之间的配合也为在碰撞提供一定的缓冲,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再次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八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九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九个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1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一个接触件301上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条导向柱302的端部上。

具体来说,接触件301可为长条状,每个接触件301覆盖两个相邻的导向柱302,该两条相邻的导向柱302可以为横向方向相邻,也可以为纵向方向相邻,从而提高了缓冲组件的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占整个柜体100总面积的比例值,且每一个施加到接触件301上的挤压力均可被一分为二,从而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九个实施例,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的第十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第十个实施例中的防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1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一个接触件301上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四条导向柱302的端部上,相邻的四条导向柱302呈方形分布。

具体来说,接触件301可以正方形或长条形状,每个接触件301覆盖于四个相邻的导向柱302上,该四个相邻的导向柱302呈方形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缓冲组件的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占整个柜体100总面积的比例值,且每一个施加到接触件301上的挤压力均可被一分为四,从而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