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专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6058发布日期:2020-12-25 08:0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桥墩专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桥墩专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跨桥的中间支承结构称为桥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顶帽的作用是把桥跨支座传来的较大而集中的力,分散而匀称地传给墩身和台身。因此顶帽应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建筑,一般用不低于200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且厚度不小于40厘米。此外,顶帽还须有较大的平面尺寸,为施工架梁及养护维修提供必要的工作面。墩身和台身是支承桥跨的主体结构,不仅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而且还直接承受土压力、水流冲击力、冰压力、船舶撞击力等多种荷载,所以墩身和台身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目前的桥墩水下检测机器人,检测速度较慢,不能全方位摄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桥墩专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及系统,它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能够进行超声波探测,设置有照明灯,能够进行水下照明,设置有摄像头,能够进行全方位摄像,方便桥墩的水下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器人主体1、隔板2、超声波探测仪4、外壳5、右侧框6、右侧灯7、左侧框8、左侧灯9,所述的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控制器16与显示模块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6与传感模块12电性连接,控制器16与摄像模块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6与检测模块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6与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得输入端与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电性连接,控制器16与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的输入端与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隔板2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灯9,左侧灯9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框8,隔板2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灯7,右侧灯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框6,机器人主体1上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4,机器人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外壳5。

所述的隔板2上设置有圆孔21。

所述的机器人主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3。

所述的右侧框6的内部设置有右侧摄像头61。

所述的左侧框8的内部设置有左侧摄像头8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机器人主体1下到水下对桥墩进行检测,左摄像头81和右摄像头61对桥墩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摄像,然后根据反馈,检查水下的桥墩有无问题,整个机器人主体1防水性能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能够进行超声波探测,设置有照明灯,能够进行水下照明,设置有摄像头,能够进行全方位摄像,方便桥墩的水下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器人主体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器人主体1、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隔板2、圆孔21、显示屏3、超声波探测仪4、外壳5、右侧框6、右侧摄像头61、右侧灯7、左侧框8、左侧摄像头81、左侧灯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器人主体1、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隔板2、圆孔21、显示屏3、超声波探测仪4、外壳5、右侧框6、右侧摄像头61、右侧灯7、左侧框8、左侧摄像头81、左侧灯9,所述的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与控制器1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机器人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3,显示屏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4,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设置有圆孔21,隔板2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灯9,左侧灯9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框8,左侧框8的内部设置有左侧摄像头81,隔板2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灯7,右侧灯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框6,右侧框6的内部设置有右摄像头61。

实施例2

参看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器人主体1、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隔板2、圆孔21、显示屏3、超声波探测仪4、外壳5、右侧框6、右侧摄像头61、右侧灯7、左侧框8、左侧摄像头81、左侧灯9,所述的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控制器16、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显示模块11、传感模块12、摄像模块13、检测模块14、第一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第二水下信号接收模块151、驱动电机17、无线连接模块18、地面信号接收模块19、地面信号发射模块191与控制器1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机器人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3,显示屏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4,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隔板2上设置有网孔21,网孔21为正六边形网孔,隔板2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灯9,左侧灯9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框8,左侧框8的内部设置有左侧摄像头81,隔板2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灯7,右侧灯7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框6,右侧框6的内部设置有右摄像头6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机器人主体1下到水下对桥墩进行检测,左摄像头81和右摄像头61对桥墩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摄像,然后根据反馈,检查水下的桥墩有无问题,整个机器人主体1防水性能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能够进行超声波探测,设置有照明灯,能够进行水下照明,设置有摄像头,能够进行全方位摄像,方便桥墩的水下检测。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