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8090发布日期:2020-12-15 08:2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属于道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我国各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其具有行车舒适、建养方便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沥青路面施工前需根据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沥青路面性能良好。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我国推荐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同时技术成熟和经验丰富的地区可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如目前较具代表性的gtm设计方法,其基于旋转压实试验成型试件,能更好的模拟现场行车状态),但需进行马歇尔设计方法中的相关检验。

无论是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还是gtm设计方法,过程中均需成型一定尺寸的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相关试验,以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同时,确定最佳油石比后也应成型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进行检验,以保证设计成果可行。此外,关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相关科学研究中也常常需要成型圆柱形试件进行试验分析。

成型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后必须脱模才可进行相关试验,但目前的脱模机普遍采用“先升后降”的脱模方式,即升起脱模杆将沥青混合料试件从模具中顶出后电机反转降下脱模杆,取出模具,再进行下一个试件脱模。此种脱模方式在电机反转降下脱模杆过程中试验人员完全等待,效率低下。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高效脱模的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脱模仪。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结构体系,在二者中心均设有脱模槽孔结构;并且所述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之间设有电机支架,其上设有驱动装置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电机及与之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在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顶块。

前述下脱模组包括底板,在底板四角处设有立柱,中心处设有试件支架,在试件支架上方设有四角均与所述立柱固连的下脱模支架;所述下脱模支架的中心设有下脱模槽孔结构;所述上脱模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立柱上端且四角均与立柱固连的模具支架和上脱模支架,在上脱模支架中心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上脱模槽孔结构。

前述电机支架设置在下脱模支架和模具支架之间且其四角均与所述立柱固连,在电机支架和模具支架中心处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丝杠升降电机固连在电机支架中心,并且与之连接的丝杆一端穿过电机支架,另一端穿过模具支架。

前述下脱模槽孔结构包括在下脱模支架中心开设的圆形卡槽一及与之嵌合的卡环一,所述卡环一由外圆环一、第一凸台和内圆环一组成;所述外圆环一及第一凸台与圆形卡槽一相适配,与圆形卡槽一形成凹槽嵌合结构;所述内圆环一孔径与试件相匹配。

前述卡环一上的内圆环一孔径为多种尺寸规格配置。

前述上脱模槽孔结构包括上脱模支架中心开设的圆形卡槽二及与之嵌合的卡环二,所述卡环二由外圆环二、第二凸台和内圆环二组成;所述外圆环二及第二凸台与圆形卡槽二相适配,与圆形卡槽二形成凹槽嵌合结构;内圆环二孔径与试件相匹配;并且在所述圆形卡槽二周围均布有两件以上固定块一,在卡环二上表面均布有与固定块一相匹配的固定块二,使卡环二卡套并固定在圆形卡槽二上。

前述卡环二上的内圆环二的孔径为多种尺寸规格配置。

前述试件支架为升降式支架;在所述试件支架底面四角处设有螺柱,在底板上连接有与之对应的调节螺套,使试件支架通过调节螺套与底板相连。

在前述试件支架、模具支架和圆形顶块表面均设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在二者中心均设有脱模槽孔结构;并且所述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之间设有电机支架,其上设有驱动装置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电机及与之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在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顶块。使用时,在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均可以放置待脱模试件,并且待脱模试件放置在脱模槽孔结构处,由控制系统控制丝杠升降电机带动丝杆上升和下降,在丝杆上升过程中,丝杆上端的圆形顶块顶动上脱模组处的待脱模试件实现脱模,随后丝杆下降过程中,丝杆下端的圆形顶块顶动下脱模组处的待脱模试件实现脱模,其可以一次性完成两件试件脱模操作,脱模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便捷,通过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使丝杆电机带动丝杆升、降过程中均可进行试件脱模,同时上脱模过程中可以在下脱模组上放置下脱模试件,反之在下脱模过程中可以在上脱模组上放置上脱模试件,如此往复,使丝杆上升或下降过程均处于脱模工作状态,将脱模效率提高一倍,节约试验人员工作时间。

(2)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的脱模槽孔结构均为卡槽-卡环构成机械嵌合的卡槽组合结构,可通过更换卡环实现各种尺寸圆柱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脱模工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试件支架、模具支架、和圆形顶块表面均设有橡胶垫,可有效保护脱模过程中试件和磨具完好无损,脱模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脱模槽孔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卡环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脱模槽孔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卡环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形试件脱模仪,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在二者中心均设有脱模槽孔结构;并且所述上脱模组和下脱模组之间设有电机支架4,其上设有驱动装置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系统9;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升降电机10及与之连接的丝杆15,所述丝杆15与所述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在丝杆1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顶块16。具体地,所述下脱模组包括底板1,在底板1四角处设有立柱3,中心处设有试件支架13,在试件支架13上方设有四角均与所述立柱3固连的下脱模支架2;所述下脱模支架2的中心设有下脱模槽孔结构;所述上脱模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立柱3上端且四角均与立柱3相连的模具支架5和上脱模支架6,在上脱模支架6中心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上脱模槽孔结构。所述电机支架4设置在下脱模支架2和模具支架5之间且其四角均与所述立柱3固连,在电机支架4和模具支架5中心处开设有与下脱模槽孔结构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丝杠升降电机10固连在电机支架4中心,并且与之连接的丝杆15一端穿过电机支架4,另一个穿过模具支架5。

所述下脱模槽孔结构包括在下脱模支架2中心开设的圆形卡槽一11及与之嵌合的卡环一17,所述圆形卡槽一11为开设在下脱模支架2中央的圆环凹槽一,所述卡环一17由外圆环一1701、第一凸台1702和内圆环一1703组成,所述外圆环一1701及第一凸台1702与圆形卡槽一11相适配,可正好与圆形卡槽一11形成凹槽嵌合结构,内圆环一1703孔径与试件相匹配,用于放置试件及进行试件限位。

所述上脱模槽孔结构包括上脱模支架6中心开设的圆形卡槽二7及与之嵌合的卡环二18,所述圆形卡槽二7为开设在上脱模支架6中央的圆环凹槽二,所述卡环二18由外圆环二1801、第二凸台1802和内圆环二1803组成,所述外圆环二1801及第二凸台1802与圆形卡槽二7相适配,可正好与圆形卡槽二7形成凹槽嵌合结构,内圆环二1803孔径与试件相匹配,用于放置试件及进行试件限位;并且在所述圆形卡槽二7周围均布有两件以上固定块一8,在卡环二18上表面均布有与固定块一8相匹配的固定块二19,使卡环二18固定在圆形卡槽二7上。

为了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试件脱模,所述卡环一上的内圆环一1703的内圆孔径和所述卡环二上的内圆环二1803的孔径均为多种尺寸规格配置。

所述试件支架13为升降式支架;具体地,在所述试件支架13底面四角处设有螺柱14,在底板1上螺纹连接有与之对应的调节螺套12,使试件支架13通过调节螺套12与底板1相连,并且通过调节螺套可以调节螺柱14的伸长量,进而调节试件支架13的高度。

在所述试件支架13、下脱模支架2、模具支架5、上脱模支架6和圆形顶块16表面均设有橡胶垫,可有效保护脱模过程中试件和磨具完好无损。

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与所述丝杆升降电机10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上脱模支架6上,其上设有开关、暂停、上升和下降四个功能按钮,用于控制丝杆升降电机10的工作状态。

具体使用步骤:

(1)根据待脱模试件的圆周尺寸,选择与之适配的卡环一17和卡环二18分别安装于圆形卡槽一11和圆形卡槽二7上,其中卡环二18安装好后需进行旋转使固定块二19和固定块一8行形成嵌合。安装完成后的卡环内圆环直径应与待脱模试件大小匹配。

(2)根据待脱模试件的高度尺寸,调节试件支架13的高度,使试件支架13与下脱模支架2高差略大于待脱模试件的高度即可。

(3)将两件待脱模试件分别放置在下脱模支架2上表面的下脱模槽孔结构处和上脱模支架6下方的圆形顶块16上,且保持两件待脱模试件同轴;操作控制器9控制丝杆升降电机10,带动丝杠15上升,由其上端的圆形顶块顶动上部的待脱模试件,使试件缓慢从模具中顶出后模具掉落于模具支架5上,此时从上脱模支架6上方取下试件;再操作控制器9控制丝杆升降电机10,带动丝杠15下降,由其下端的圆形顶块顶动下部的待脱模试件,使试件顶出并掉落于试件支架13上,而模具停留在下脱模支架2上。

(4)在丝杠15下降过程中,取出模具支架5上的模具,重新在上脱模支架6下方的圆形顶块16上放置待脱模试件;下部脱模完成后丝杠15上升重复上脱模操作,此时取出试件支架13上的试件和下脱模支架2上的模具,重新在下脱模支架2中心放置待脱模试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试件的脱模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保密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