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5896发布日期:2020-12-22 10:4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钢结构能够大大节约施工时间,使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建筑钢结构能极大的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其抗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易于改造,广泛应用于车间、厂房、商场和体育馆等建筑中。现有的建筑钢结构检测设备功能单一,检测点调整不太方便,检测工作量较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检测点调节方便的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载物台(2)、若干升降机构(3)和压板(4),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载物台(2),升降机构(3)对称设置在载物台(2)两端;待测钢结构放置在载物台(2)远离地面的一端;升降机构(3)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机构(3)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压板(4)固定连接;还包括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均设置在压板(4)远离地面的一端;压板(4)上开设有贯通的滑槽(41),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还穿过滑槽(41)并向底座(1)方向延伸;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均可沿着滑槽(4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冲击荷载机构(5)向待测钢结构施加冲击荷载;静荷载机构(6)向待测钢结构施加静荷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冲击荷载机构(5)包括第一滑动座(51)、驱动电机(52)、偏心轮(53)、中空的第一筒体(54)、第一活塞(55)和第一连杆(56),第一滑动座(51)设置在压板(4)的顶部且与其滑动连接;驱动电机(52)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动座(51)上,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53);第一滑动座(5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7),第一筒体(54)穿过滑槽(41)并与第一滑动座(51)固定连接,第一筒体(54)内部与第一通孔(57)连通;第一筒体(54)内设置有第一活塞(55),第一活塞(55)与第一筒体(54)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连杆(56)的一端与第一活塞(55)靠近第一滑动座(5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56)的另一端与偏心轮(53)径向远离圆心处铰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座(51)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通孔(58),第二通孔(58)内设置有紧固件(59),紧固件(59)将第一滑动座(51)固定在压板(4)上的当前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静荷载机构(6)包括第二滑动座(61)和第二连杆(62),第二滑动座(61)设置在压板(4)上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杆(62)贯穿滑槽(41)并与第二滑动座(61)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座(61)上设置有定位柱(63);定位柱(63)与滑动座(61)固定连接,且沿着垂直于压板(4)的方向向上延伸,定位柱(63)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配重(64)。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载物台(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载物台(2)顶部均设置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限定待测钢结构的位置。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槽(21)与滑槽(41)平行且中心轴共一竖直平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3)为气缸或者液压油缸。

再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7)和应变片传感器(8),应变片传感器(8)设置在待测钢结构靠近底座(1)的表面;应变片传感器(8)和驱动电机(52)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沿着压板滑动的冲击荷载机构和静荷载机构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建筑钢结构实现冲击荷载和静荷载的检测;

(2)冲击荷载机构通过电机驱动偏心的第一连杆带动第一活塞往复运动,模拟冲击荷载的效果;

(3)静荷载机构通过第二连杆将第二滑动座上的配置施加到待测钢结构施加静荷载;

(4)升降机构和载物台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测钢结构的检测需求;

(5)应变片传感器可以检测待测钢结构的应变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的冲击荷载机构的半剖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的静荷载机构的半剖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结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载物台2、若干升降机构3、压板4、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载物台2,升降机构3对称设置在载物台2两端;待测钢结构放置在载物台2远离地面的一端;升降机构3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机构3远离底座1的一端与压板4固定连接;压板4上开设有贯通的滑槽41,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均穿过滑槽41并向底座1方向延伸;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还与滑槽41滑动连接;冲击荷载机构5向待测钢结构施加冲击荷载;静荷载机构6向待测钢结构施加静荷载。冲击荷载机构5和静荷载机构6可沿着滑槽41滑动。由于升降机构3和载物台2的间距可调节,故本实用新型可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待测钢结构施加冲击荷载或者静荷载,来实现荷载检测。

如图1所示,冲击荷载机构5包括第一滑动座51、驱动电机52、偏心轮53、中空的第一筒体54、第一活塞55和第一连杆56,第一滑动座51设置在压板4的顶部且与其滑动连接;驱动电机52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动座51上,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53;第一滑动座5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7,第一筒体54穿过滑槽41并与第一滑动座51固定连接,第一筒体54内部与第一通孔57连通;第一筒体54内设置有第一活塞55,第一活塞55与第一筒体54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连杆56的一端与第一活塞55靠近第一滑动座51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56的另一端与偏心轮53径向远离圆心处铰连接。冲击荷载机构5通过驱动电机52带动第一活塞55往复运动,模拟冲击荷载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在第一滑动座51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通孔58,第二通孔58内设置有紧固件59,紧固件59将第一滑动座51与压板4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座51沿着压板4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可用紧固件59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滑动座51固定在压板4上的当前位置。

如图1所示,静荷载机构6包括第二滑动座61和第二连杆62,第二滑动座61设置在压板4上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杆62贯穿滑槽41并与第二滑动座61固定连接。静荷载机构6的静荷载不随时间变化,并通过第二连杆62直接与待测钢结构进行接触。

第二滑动座61上还设置有定位柱63;定位柱63与滑动座61固定连接,且沿着垂直于压板4的方向向上延伸,定位柱63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配重64。定位柱63可用于固定配重64,配重64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作为一种替代方案,定位柱63和配重64可以替换为液压机构,同样可以模拟稳定的静荷载施加到待测钢结构的效果。

如图2所示,载物台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载物台2顶部均设置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限定待测钢结构的位置。定位槽21与滑槽41平行且中心轴共一竖直平面。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为气缸或者液压油缸等直线运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7和应变片传感器8,应变片传感器8设置在待测钢结构靠近底座1的表面;控制器7设置在底座1上。升降机构3、应变片传感器8和驱动电机52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通过应变片传感器8可以根据待测钢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形变发出应变信号,以便其他设备对应变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