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6333发布日期:2020-11-03 23:3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将手表内置智能化系统、搭载智能手机系统而连接于网络而实现多功能,能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因此,智能手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在手表出厂前,必须要对手表上通话口、麦克风、背板控制模块、复位键、音量键、按压调节按键、旋转调节按键等进行密封性测试,以对智能手表产品的密封、防水数据进行采集判断,杜绝不良品流出。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611238296.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底板和滑动装设于底板上部的载具和能够驱动载具运动的驱动装置,底板上部装设有下压机构,载具上装设有下密封型腔;下密封型腔包括密封零部件,密封零部件内装设有产品和能够将产品的右侧面进行密封的侧面随动机构;下压机构的下压板底部装设有密封天板;密封天板的底部装设有能够将下密封型腔进行密封的上密封型腔,密封天板的底部且位于上密封型腔位置处装设有能够将产品进行密封的密封件,密封天板的底部且位于上密封型腔位置处装设有与侧面随动机构相配合并推动侧面随动机构运动的上随动机构。但是这种结构的检测治具还存在如下问题:该装置用于驱动载具运动的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底板底部的电机固定板和丝杠固定座、装设于电机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装设于驱动电机主轴上的主动轮、装设于丝杠固定座上的丝杆和装设与丝杆端部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丝杆上配合安装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上安装有载具连接块,且载具连接块从底板穿过,载具连接块的上端固定在载具的底部;这种驱动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及运行稳定性差的缺点;而且该装置在载具运动过程中,不具有缓冲的作用,尤其是当运动速度过快时,容易导致产品在密封型腔中晃动或偏移,进而影响测试效果的准确性,而且电机发热会补偿空气泄漏压力降,严重影响密封性测试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它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拆装方便、可靠性好、更换上下夹具即可适配其他产品的特点;进一步地、它还具有稳定性好、测试准确性好、测试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工作台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所述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气密性测试机构,所述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板、y轴滑动机构、z轴升降机构和密封夹具;

所述y轴滑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动座和无杆气缸,所述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滑动座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无杆气缸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导轨的一侧;所述无杆气缸的外滑块与所述滑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方的下压板以及驱动下压板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驱动装置;

所述密封夹具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上设有上空腔,所述下夹具上设有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和下空腔相对并配合形成测试腔,所述上夹具或下夹具上设有与所述测试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上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

由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由z轴驱动装置带动下压板及上夹具在z轴方向下降或上升,使得上夹具与上夹具之间实现合模或开模。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包括两个沿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与之对应,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滑块与一个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挡块;所述安装板上位于两个导轨之间的位置还设有两个提供y轴方向的阻尼的缓冲装置,所述安装板上在每个缓冲装置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挡块位于两个缓冲装置之间且与两个缓冲装置位于同一y轴轴线上;所述挡块能够在无杆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与两个缓冲装置相抵触。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包括上柜体、下柜体;所述工作台设置于下柜体的顶部作为下柜体的顶板;

所述下柜体从左向右分隔为第一下安装室、第二下安装室和第三下安装室,所述第一下安装室内安装有电箱,所述第二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测试仪,所述第三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气动组件;

所述上柜体从前向后分隔为第一上柜体和第二上柜体,第二上柜体的高度大于第一上柜体的高度;所述第一上柜体包括矩形的第一上框架、设置在第一上框架的左侧面的第一上左侧封板、设置在第一上框架的右侧面的第一上右侧封板、设置于在第一上框架的顶面的第一上顶封板;所述第二上柜体包括矩形的第二上框架、设置在第二上框架的左侧面的第二上左侧封板、设置在第二上框架的右侧面的第二上右侧封板、设置于在第二上框架的顶面的第二上顶封板、设置于在第二上框架的背面的第二上背封板;第二上框架的前面高出第一上框架的部分安装有一体机固定板;

所述气密性测试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它们并排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z轴升降机构位于第二上柜体内;

所述一体机固定板上安装有工控一体机,所述第一上顶封板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工控一体机电性连接的键盘及鼠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具或下夹具上设有与所述测试腔连通的分压气孔,所述第三下安装室内还设置有两个分压罐,每个分压罐通过气路组件与一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分压气孔连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柜体内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均安装有一扫描枪。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前端均安装有一光栅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z轴驱动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安装板上方的气缸固定板、装设于气缸固定板上的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板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所述下压板与气缸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下压导向机构;所述下压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装设于下压板上的导柱和两个分别装设于气缸固定板上的与导柱相配合的导套,所述导柱从导套中穿过且导柱的上端高于气缸固定板的上表面。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测试腔外周侧;所述下夹具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夹具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孔中。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夹具还包括设于所述测试腔内且用于封堵被测产品上的透气孔的封堵部、安装于所述下夹具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封堵部动作的驱动机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部包括软胶仿型块,所述软胶仿型块具有与所述被测产品的透气孔配合的仿型贴合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封堵部连接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动作的气缸组件;所述下夹具上设有与所述测试腔贯通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气密性测试机构,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板、y轴滑动机构、z轴升降机构和密封夹具;由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由z轴驱动装置带动下压板及上夹具在z轴方向下降或上升,使得上夹具与上夹具之间实现合模或开模;另外上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下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滑动座固定连接,这样设计,采用气缸驱动,不会因为发热而严重影响密封性测试的可靠性,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拆装方便、可靠性好、更换上下夹具即可适配其他产品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包括两个沿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与之对应,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滑块与一个导轨滑动配合;滑动座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挡块;安装板上位于两个导轨之间的位置还设有两个提供y轴方向的阻尼的缓冲装置,安装板上在每个缓冲装置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挡块位于两个缓冲装置之间且与两个缓冲装置位于同一y轴轴线上;挡块能够在无杆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与两个缓冲装置相抵触。这样设计,由缓冲装置对滑动座提供y轴方向的阻尼,能够防止产品在密封型腔中晃动或偏移,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另外无杆气缸、导轨、缓冲装置及位置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准确性和使得布局更加合理;双导轨的设计能形成平面式受力,上下夹具受压均匀,让夹具工作稳定。尤其是当采用两组以上的气密性测试机构时,能够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机架包括上柜体、下柜体;工作台设置于下柜体的顶部作为下柜体的顶板;下柜体从左向右分隔为第一下安装室、第二下安装室和第三下安装室,第一下安装室内安装有电箱,第二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测试仪,第三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气动组件;另外,上柜体从前向后分隔为第一上柜体和第二上柜体,第二上柜体的高度大于第一上柜体的高度;z轴升降机构位于第二上柜体内;一体机固定板上安装有工控一体机,第一上顶封板上安装有分别与所述工控一体机电性连接的键盘及鼠标;这样设计,能够将各种不需要频繁操作的设备分别收纳于不同封闭空间内,方便调试维护,将工控一体机、键盘及鼠标放置于方便观看及方便操作的位置,具有布局合理、操作方便、防护效果好及外观美观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柜体内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均安装有一扫描枪,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扫描枪对被测产品进行扫描及解码并将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生成读码信号,无线通讯单元接收并传输读码信号到工控一体化机的显示装置上显示,可以根据读码信息识别被测产品的型号、规格等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调节测试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工作台上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前端均安装有一光栅传感器,通过光栅传感器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进行实时检测,当有外物进入操作区域时,光栅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工控一体化机,工控一体化机控制报警装置实现报警,提高安全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下夹具上设有定位孔,上夹具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定位柱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能够插入或脱离定位孔中,具有定位准确和拆装方便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测试腔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被测产品的透气孔的封堵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封堵部对被测产品的透气孔进行自动封堵,封堵到位准确,不易松脱,密封性好,不会导致误测,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6、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以及通过四个支撑柱安装在安装板上方的气缸固定板,这样设计,能以合理的形变抵抗封堵力保障整体气密性测试机构受力均匀密封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气密性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气密性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两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密封夹具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密封夹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封堵部、滑块、气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上柜体;1111、第一上框架;1112、第一上左侧封板;1113、第一上右侧封板;1114、第一上顶封板;1121、第二上框架;1122、第二上左侧封板;1123、第二上右侧封板;1124、第二上顶封板;1125、第二上背封板;1126、一体机固定;12、下柜体;121、第一下安装室;122、第二下安装室;123、第三下安装室;20、工作台;31、安装板;32、y轴滑动机构;321、导轨;322、滑动座;323、无杆气缸;33、z轴升降机构;331、下压板;332、支撑柱;333、气缸固定板;334、下压气缸;335、导柱;336、导套;34、密封夹具;341、上夹具;3411、上空腔;3412、定位柱;342、下夹具;3421、下空腔;3422、进气孔;3423、定位孔;343、封堵部;344、滑块;345、气缸组件;41、缓冲装置;42、位置传感器;51、电箱;52、测试仪;61、工控一体机;62、键盘;63、鼠标;71、扫描枪;72、光栅传感器;80、分压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6,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的工作台20,工作台2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工作台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工作台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

工作台20上设置有两组气密性测试机构,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安装板31、y轴滑动机构32、z轴升降机构33和密封夹具34;

y轴滑动机构32包括导轨321、滑动座322和无杆气缸323,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滑动座322的底面上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无杆气缸沿y轴方向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位于导轨的一侧;无杆气缸的外滑块与滑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z轴升降机构33包括设置于导轨上方的下压板331以及驱动下压板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驱动装置;

密封夹具34包括上夹具341和下夹具342,上夹具341上设有上空腔3411,下夹具342上设有下空腔3421,上空腔和下空腔相对并配合形成测试腔,下夹具342上设有与测试腔连通的进气孔3422;上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下压板固定连接,下夹具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滑动座固定连接;具体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优选地,下夹具还可以通过一过渡板与滑动座固定连接。

由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由z轴驱动装置带动下压板及上夹具在z轴方向下降或上升,使得上夹具与上夹具之间实现合模或开模。

本实用新型中,无杆气缸是指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方式连接外界执行机构,并使其跟随活塞实现往复运动的气缸。这种气缸的最大优点是节省安装空间,具体地,无杆气缸为磁偶无杆气缸或机械式无杆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导轨包括两个沿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与之对应,滑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滑块与一个导轨滑动配合;滑动座322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挡块;安装板上位于两个导轨之间的位置还设有两个提供y轴方向的阻尼的缓冲装置41,安装板上在每个缓冲装置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42;挡块位于两个缓冲装置之间且与两个缓冲装置位于同一y轴轴线上;挡块能够在无杆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与两个缓冲装置相抵触。这样设计,由缓冲装置对滑动座提供y轴方向的阻尼,能够防止产品在密封型腔中晃动或偏移,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另外无杆气缸、导轨、缓冲装置及位置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准确性和使得布局更加合理;尤其是当采用两组以上的气密性测试机构时,能够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具体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座及安装于固定座上的缓冲器,缓冲器具体可以是液压缓冲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机架包括上柜体11、下柜体12;工作台设置于下柜体的顶部作为下柜体的顶板;

下柜体12从左向右分隔为第一下安装室121、第二下安装室122和第三下安装室123,第一下安装室内安装有电箱51,第二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测试仪52,第三下安装室内安装有气动组件;具体地,气动组件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充气阀、保压阀、泄气阀;测试仪的气源接口连接充气阀,充气阀的出气端分别连接保压阀及泄气阀;保压阀连接密封模具的进气孔;更优选地,充气阀的进气口分别通过高压调节阀和低压调节阀与测试仪的气源接口连接。

上柜体11从前向后分隔为第一上柜体和第二上柜体,第二上柜体的高度大于第一上柜体的高度;第一上柜体包括矩形的第一上框架1111、设置在第一上框架的左侧面的第一上左侧封板1112、设置在第一上框架的右侧面的第一上右侧封板1113、设置于在第一上框架的顶面的第一上顶封板1114;第二上柜体包括矩形的第二上框架1121、设置在第二上框架1121的左侧面的第二上左侧封板1122、设置在第二上框架的右侧面的第二上右侧封板1123、设置于在第二上框架的顶面的第二上顶封板1124、设置于在第二上框架的背面的第二上背封板1125;第二上框架的前面高出第一上框架的部分安装有一体机固定板1126;

气密性测试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它们并排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z轴升降机构位于第二上柜体内;

一体机固定板1126上安装有工控一体机61,第一上顶封板上安装有分别与工控一体机电性连接的键盘62及鼠标63。

机架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将各种不需要频繁操作的设备分别收纳于不同封闭空间内,方便调试维护,将工控一体机、键盘及鼠标放置于方便观看及方便操作的位置,具有布局合理、操作方便、防护效果好及外观美观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上柜体内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均安装有一扫描枪71;工作台上对应每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前端均安装有一光栅传感器72。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z轴驱动装置包括通过四个支撑柱332安装在安装板上方的气缸固定板333、装设于气缸固定板上的下压气缸334;下压板设置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下压板与气缸固定板之间装设有下压导向机构;下压导向机构包括装设于下压板上的两个导柱335和装设于气缸固定板上的与导柱相配合的两个导套336,导柱从导套中穿过且导柱的上端高于气缸固定板的上表面。下压气缸采用大行程气缸,定位更准确,方便下压板下升或下降。优选地,导套与气缸固定板之间还安装有限位件及缓冲器,缓冲器可以减少上夹具运动发出的噪音及起到压合缓冲的作用。限位件能够控制下压板的下降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测试腔外周侧;具体地,在上夹具上设置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嵌设于密封圈安装槽内。当上夹具和下夹具配合并连接后,可以保证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测试腔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对被测产品的测试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下夹具342上设有定位孔3423,上夹具341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3412,定位柱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能够插入或脱离定位孔中,具有定位准确和拆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的上壳或底壳为被测产品进行气密性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环节;控制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装配工位后,将被测产品放入下夹具的下空腔中,然后继续控制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控制z轴驱动装置带动下压板及上夹具在z轴方向下降,使得上夹具与上夹具之间实现合模;将测试仪与密封夹具的进气孔连通;

测试环节:由测试仪向测试腔中充入预设压力的压缩空气,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由测试仪检测出测试腔中的压力变化值,若压力变化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被测产品为气密性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变化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被测产品为气密性合格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准备环节中,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扫描枪对被测产品进行扫描及解码并将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生成读码信号,无线通讯单元接收并传输读码信号到工控一体化机的显示装置上显示;测试环节中,通过光栅传感器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进行实时检测,测试过程中,当有外物进入操作区域时,光栅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工控一体化机,工控一体化机控制报警装置实现报警。

实施例2

参照图7-10,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密封夹具还包括设于测试腔内且用于封堵被测产品上的透气孔的封堵部343、安装于下夹具上且用于驱动封堵部动作的驱动机构;封堵部343包括软胶仿型块,软胶仿型块具有与被测产品的透气孔配合的仿型贴合面;驱动机构包括与封堵部连接的滑块344、以及与滑块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滑块动作的气缸组件345;下夹具上设有与测试腔贯通的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测试腔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被测产品的透气孔的封堵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封堵部对被测产品的透气孔进行自动封堵,封堵到位准确,不易松脱,密封性好,不会导致误测,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软胶仿型块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橡胶或者其它柔性材料,本实施例不做局限。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特点是:上夹具或下夹具上设有与测试腔连通的分压气孔,第三下安装室内还设置有两个分压罐80,每个分压罐通过气路组件与一组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分压气孔连通。具体地,气路组件包括分压阀,分压阀的一端与分压气孔连通,其另一端与分压罐连通。

本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成品为被测产品进行气密性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环节;控制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装配工位后,将被测产品放入下夹具的下空腔中,然后继续控制无杆气缸带动滑动座及下夹具在导轨上沿y轴方向滑动,当下夹具移动至上夹具的正下方时,控制z轴驱动装置带动下压板及上夹具在z轴方向下降,使得上夹具与上夹具之间实现合模;将测试仪与密封夹具的进气孔连通;

小漏测试环节:由测试仪向测试腔中充入预设压力的压缩空气,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由测试仪检测出测试腔中的压力变化值,若压力变化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被测产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进入排气环节;若压力变化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被测产品为小漏合格产品,进入大漏测试环节;

大漏测试环节:打开分压阀,测试腔中的气体进入至分压罐中,经过预设的平衡时间后,由测试仪检测出分压罐中的压力变化值,若压力变化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被测产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变化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被测产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其它实施例:

气密性测试机构的数量可以为1组、3组、4组或更多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测试仪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具体可以是采用广州阿普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d300的测试仪,用于测试智能手表成品;采用广州阿普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ut811s的测试仪,用于测试智能手表的半成品,如上壳和底壳等。虽然仅仅已经对本申请的某些部件和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且描述,但是在不实际脱离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例如,各个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