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062发布日期:2021-02-20 20:1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


背景技术:

[0002]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以激光为工作光束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
[0003]
现有的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尽管可以对激光雷达进行安装固定,但由于部分激光雷达安装在汽车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现有的安装架无法对激光雷达进行保护,导致激光雷达容易受到磕碰损伤,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解决了现有的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无法对激光雷达进行保护,导致激光雷达容易受到磕碰损伤,降低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表面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在壳体内壁的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板,且载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雷达本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套,且滑套固定在载板的表面,所述壳体的顶端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壳体的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其卡块与活动槽为活动连接,且卡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开设在壳体的表面,所述通槽的表面嵌合连接有卡槽,且卡块与卡槽为卡合连接,所述载板通过一号弹簧与壳体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卡块通过二号弹簧与活动槽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装有调节机构。
[0006]
优选的,所述通槽与挡板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槽与矩形槽为嵌合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在底座底端表面的转轴,且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底座底端的撑杆,所述底座的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卡合连接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等距开设在基座的表面。
[0008]
优选的,所述通孔、限位槽均为同一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所述基座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机构。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嵌合在基座表面的导管,且导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且基座的顶端表面焊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表面设有安装螺栓。
[0010]
优选的,所述吸盘通过螺纹杆与导管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0011]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护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按压雷达本体,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雷达本体位于壳体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轴转动挡板,再拉动拉杆,使得卡块与卡槽卡合,此时雷达本体受到保护,避免雷达本体产生磕碰。
[0013]
2、本实用新型中,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设置的转轴,使得雷达本体可以进行转动,从而调整雷达本体的位置,进而使该雷达的扫描面积提高,通过将插杆与限位槽卡合,使得雷达本体在调整位置后进行限位固定。
[0014]
3、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吸盘与光滑面进行接触,使得该雷达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安装螺栓进行二次固定,从而使得该雷达的稳定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1、底座;2、壳体;3、保护机构;301、一号弹簧;302、载板;303、雷达本体;304、凹槽;305、立杆;306、滑套;307、通槽;308、挡板;309、活动槽;3010、二号弹簧;3011、卡块;3012、拉杆;3013、矩形槽;3014、卡槽;4、调节机构;401、转轴;402、基座;403、弧形槽;404、撑杆;405、通孔;406、插杆;407、限位槽;5、安装机构;501、导管;502、螺纹杆;503、吸盘;504、l型板;50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且壳体2的表面安装有保护机构3,保护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在壳体2内壁的一号弹簧301,且一号弹簧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板302,且载板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雷达本体303,壳体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304,且凹槽3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立杆305,立杆30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滑套306,且滑套306固定在载板302的表面,壳体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通槽307,且壳体2的表面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挡板308,挡板308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09,且活动槽3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3010,二号弹簧30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011,其卡块3011与活动槽309为活动连接,且卡块30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3012,拉杆30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槽3013,且矩形槽3013开设在壳体2的表面,通槽307的表面嵌合连接有卡槽3014,且卡块3011与卡槽3014为卡合连接,载板302通过一号弹簧301与壳体2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卡块3011通过二号弹簧3010与活动槽309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底座1的表面安装有调节机构4,通过按压雷达本体303,在一号弹簧301的作用下,使得雷达本体303被缩进壳体2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轴转动挡板308,再拉动拉杆3012,使得卡块3011与卡槽3014卡合,此时
雷达本体303受到保护,避免雷达本体303产生磕碰,当然,挡板308的表面设有缓冲垫,且缓冲垫与雷达本体303接触。
[0020]
通槽307与挡板308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槽309与矩形槽3013为嵌合连接,通过拉动拉杆3012,使得卡块3011与卡槽3014分离,此时雷达本体303在一号弹簧301的作用下,弹出壳体2,且滑套306沿着立杆305进行同步上升移动,保证雷达本体303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1]
调节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固定在底座1底端表面的转轴401,且转轴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基座402,基座402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403,且弧形槽40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底座1底端的撑杆404,底座1的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405,且通孔40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插杆406,插杆406的另一端卡合连接有限位槽407,且限位槽407等距开设在基座402的表面,通过设置的转轴401,转动雷达本体303,从而调整雷达本体303扫描的位置,且提高扫描面积,通过将插杆406与限位槽407卡合,使得雷达本体303在调整位置后进行限位固定。
[0022]
通孔405、限位槽407均为同一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基座402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机构5,通过设置通孔405、限位槽407均为同一圆心呈圆形阵列分布,便于插杆406与限位槽407卡合。
[0023]
安装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嵌合在基座402表面的导管501,且导管5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02,螺纹杆5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503,且基座402的顶端表面焊接有l型板504,l型板504的表面设有安装螺栓505,通过转动螺纹杆502,使得吸盘503与光滑面进行接触,使得该雷达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安装螺栓505进行二次固定,从而使得该雷达的稳定性提高。
[0024]
吸盘503通过螺纹杆502与导管501之间构成升降结构,螺纹杆502转动时,能够带动吸盘503进行升级运动。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装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
首先通过转动螺纹杆502,使得吸盘503与光滑面进行接触,使得该雷达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安装螺栓505进行二次固定,从而使得该雷达的稳定性提高,利用转轴401,转动雷达本体303,从而调整雷达本体303扫描的位置,且提高扫描面积,通过将插杆406与限位槽407卡合,使得雷达本体303在调整位置后进行限位固定,通过拉动拉杆3012,使得卡块3011与卡槽3014分离,此时雷达本体303在一号弹簧301的作用下,弹出壳体2,且滑套306沿着立杆305进行同步上升移动,保证雷达本体303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