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1689发布日期:2021-02-03 21:1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线检测织物克重的装置,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织物克重一般指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克数。织物克重是影响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和穿着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克重在织物漂染、整理、热定型等各个工序中是变化的,因此只有通过实时在线检测织物克重,指导整理工序制定加工工艺,才能使织物在各个工序中的克重保持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1809762.6公开了的一种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由于其克重检测忽略了各导布辊轴端轴承存在着摩擦系数,故各导布辊的织物径向输入张力等于其径向输出张力,并由此推导并测量出织物的克重。由于平福织物通过固定导布辊后,其径向输出张力随之加大,而且,通过导布辊越多,输出张力越大,织物包角越大,径向张力增加得越多,因此,实际工况生产中,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必须控制布面张力,减小导布辊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工作时,若很好地控制布面张力,还可以避免对下定型机后的织物过度牵伸变形,防止织物门幅偏离工艺标准,影响定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大幅度减小布面张力,避免织物发生形变,提高织物克重测量精度的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称重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称重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还包括沿织物运行路线依次设置的至少五个上下交错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第四导布辊和第五导布辊;
[0006]
所述第二导布辊位于第一导布辊与第三导布辊之间,所述第四导布辊位于第三导布辊与第五导布辊之间;
[0007]
(第二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一导布辊辊面与第三导布辊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二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
[0008]
(第三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二导布辊辊面与第四导布辊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三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
[0009]
(第四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三导布辊辊面与第五导布辊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四导布辊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
[0010]
所述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和第四导布辊的一端或者两端安装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五导布辊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受控于中央处理单元。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0~500mm。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和第四导布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和第四导布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和短轴,短轴的一端与轴承内圈连接,短轴的另一端与称重传感器连接。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通过其输出轴驱动第五导布辊转动,或者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第五导布辊转动。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是具有人机界面的数字控制器或者嵌入式系统或者工控机。
[0016]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将第五导布辊设置为主动辊,第五导布辊由电机驱动,电机受控于中央处理单元,第五导布辊牵引织物运行,这样大幅度减小了布面张力,减小了导布辊轴端轴承的摩擦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时准确检测织物的每平方米克重,而且能避免织物发生形变,使织物张力保持恒定,大幅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0018]
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高,很好地实现织物在线克重测量。
[0019]
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导布辊的安装难度,便于日后维护和运行。
[0020]
本实用新型能实时、准确地反映织物的每平方米克重,避免了人工对织物切割取样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损坏布面和浪费织物的弊端。
[002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通过测得的实时织物克重指导整理工序制定加工工艺,使生产中织物克重保持稳定,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准确测量织物克重,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织物克重在线检测装置,参见图1、2,其包括若干个称重传感器1和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称重传感器1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图中未示中央处理单元;还包括沿织物运行路线依次设置的至少五个上下交错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导布辊a、第二导布辊b、第三导布辊c、第四导布辊d和第五导布辊e;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第一导布辊a、第三导布辊c、和第五导布辊e在上方,第二导布辊b和第四导布辊d在下方,当然,也可第一导布辊a、第三导布辊c、和第五导布辊e在下方,第二导布辊b和第四导布辊d在上方等排布,图中未示;
[0026]
所述第二导布辊b位于第一导布辊a与第三导布辊c之间,所述第四导布辊d位于第三导布辊c与第五导布辊e之间;
[0027]
(第二导布辊b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一导布辊a辊面与第三导布辊c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二导布辊b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图1所示第一导布辊a辊面与第三导布辊c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二导布辊b直径略大,图2所
示第一导布辊a辊面与第三导布辊c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二导布辊b直径略小;
[0028]
(第三导布辊c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二导布辊b辊面与第四导布辊d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三导布辊c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图1所示第二导布辊b辊面与第四导布辊d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三导布辊c直径略大,图2所示第二导布辊b辊面与第四导布辊d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三导布辊c直径略小;
[0029]
(第四导布辊d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第三导布辊c辊面与第五导布辊e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第四导布辊d直径+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图1所示第三导布辊c辊面与第五导布辊e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四导布辊d直径略大,图2所示第三导布辊c辊面与第五导布辊e辊面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比第四导布辊d直径略小;
[0030]
所述第二导布辊b、第三导布辊c和第四导布辊d的一端或者两端安装所述称重传感器1,所述第五导布辊e由电机2驱动,所述电机2受控于中央处理单元,电机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辊安装间隔距离补偿量δ=0~500mm。当然,δ取值也可更大。
[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所述第二导布辊b、第三导布辊c和第四导布辊d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3,所述称重传感器1与所述轴承座3连接,在实施时,将称重传感器1的顶板通过螺栓与轴承座3的底板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图中未示机架。
[003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布辊b、第三导布辊c和第四导布辊d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和短轴,短轴的一端与轴承内圈连接,短轴的另一端与称重传感器1连接,在实施时,第二导布辊b、第三导布辊c和第四导布辊d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的外圈上,短轴的一端与轴承内圈连接,短轴的另一端与称重传感器1连接,称重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图中未示。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2通过其输出轴驱动第五导布辊e转动,或者通过传动机构例如同步带传动机构或者齿轮传动机构或者链条传动机构等驱动第五导布辊e转动。
[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是具有人机界面的数字控制器例如ddc数字控制器或者嵌入式系统或者工控机。
[003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称重传感器1测量获得第二导布辊b实时载荷f2、第三导布辊c实时载荷f3和第四导布辊d实时载荷f4,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第二导布辊b与第四导布辊d之间的织物长度、织物门幅以及第二导布辊b实时载荷f2、第三导布辊c实时载荷f3和第四导布辊d实时载荷f4,即可获得第二导布辊b与第四导布辊d之间的织物克重。
[0037]
经过试用,本实用新型能准确测量织物的克重,结构简单,能避免织物发生形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