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6508发布日期:2021-03-02 19:4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生产问题、污染排放问题等,气体(特别是有毒气体)泄漏问题则是其中之一,泄漏的有毒气体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传播,导致大面积人员中毒、伤亡,甚至导致重大、特大事故,因此,一旦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发生,需要在迅速控制住泄露的同时,迅速疏散泄漏源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并进行中毒人员的救援,而这些都需要首先确定气体扩散范围、趋势,从而确定警戒与疏散范围、撤离路线以及救援资源分配等。上述这些工作均需要建立在对气体扩散浓度的准确监测的基础上,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监测泄漏气体扩散浓度是社会安全保障的基础,也是提升应急救援的效率的前提之一。
[0003]
申请号为cn20121047546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显示装置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手机显示终端两部分。所述数据采集终端与手机显示终端相互分离并通过蓝牙功能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传感器、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单片机、时钟单元、电源单元和蓝牙;所述手机显示终端包括蓝牙、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然而该装置中缺少对监测器的收纳保护设置,当遇到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在监测器不使用时可能会对监测器材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箱,收纳箱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口,且收纳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转孔,第一转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丝杆,两个第一丝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固定连接且两个一丝杆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丝杆导套,任意一个第一丝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收纳箱靠近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固定横杆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二转孔,第二转孔内转动安装有圆杆,圆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的顶部外且固定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圆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收纳箱内的第三锥形齿轮,所述收纳箱靠近固定横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转孔,第三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内,另一端延伸收纳箱外且固定套接圆盘,所述收纳箱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丝杆导套,两个第二丝杆导套上螺纹套接有第二丝杆,两个第二丝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检测器。
[0007]
优选的,两个第二丝杆导套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两个齿轮均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上固定套接有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
[0008]
优选的,两个第一丝杆的螺纹方向为相反设置且两个第一丝杆导套靠近活动口的一侧固定均安装有盖板,活动口与两个盖板的大小相适配。
[0009]
优选的,所述圆盘远离收纳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摇把,摇把位于圆盘的偏心处。
[0010]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的一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首先监测器是位于收纳箱中的,活动口是被两个盖板遮盖住的,当需要使用到监测器的时候,通过人工摇把带动圆盘的转动,圆盘带动蜗杆的转动,蜗杆带动两个齿轮的转动,齿轮带动第二丝杆导套的转动,两个第二丝杆导套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的向上移动,第二丝杆带动固定板和监测器的向上移动,当监测器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蜗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第四锥形齿轮的转动,第四锥形齿轮带动了第三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三锥形齿轮带动了圆杆的转动,圆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两个第一丝杆的转动,由于两个第一丝杆的螺纹方向为相反设置,所以此时,两个第一丝杆导套左右分开,继而带动两个盖板左右分开,当两个盖板左右分开到完全打开收纳箱顶部的的时候,监测器刚好移动的收纳箱的顶部外,通过监测器可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和数据传送。当需要将监测器重新收回到收纳箱中的时候,通过反向转动摇把,即可,监测器会被收进收纳箱中,两个盖板可重新将活动口盖上,即可对监测器进行收纳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环境检测装置进行收纳保护。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的关于收纳箱的俯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收纳箱、4圆杆、5第二锥形齿轮、6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丝杆导套、8第一丝杆、9固定块、10监测器、11固定板、12第二丝杆、13把手、14竖杆、15齿轮、16固定竖杆、17盖板、18活动口、19圆盘、20摇把、21蜗杆、22第四锥形齿轮、23第三锥形齿轮、24固定横杆、25第二丝杆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
实施例一
[0019]
参照图1-3,一种生态环境数据采集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
有收纳箱3,收纳箱3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口18,且收纳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侧沿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转孔,第一转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丝杆8,两个第一丝杆8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固定连接且两个一丝杆8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丝杆导套7,任意一个第一丝杆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6,收纳箱3靠近第一锥形齿轮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杆24,固定横杆24的一侧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第二转孔,第二转孔内转动安装有圆杆4,圆杆4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3的顶部外且固定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5与第一锥形齿轮6相啮合,圆杆4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位于收纳箱3内的第三锥形齿轮23,收纳箱3靠近固定横杆2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转孔,第三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21,蜗杆21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箱3内,另一端延伸收纳箱3外且固定套接圆盘19,收纳箱3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丝杆导套25,两个第二丝杆导套25上螺纹套接有第二丝杆12,两个第二丝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顶部设有检测器。
[0020]
实施例二
[0021]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丝杆导套25上均固定套接有齿轮15,两个齿轮15均与蜗杆21相啮合,蜗杆21上固定套接有第四锥形齿轮22,第四锥形齿轮22与第三锥形齿轮23相啮合,通过蜗杆21带动两个齿轮15的转动,齿轮15带动第二丝杆导套25的转动,两个第二丝杆导套25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12的向上移动。
[0022]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一丝杆8的螺纹方向为相反设置且两个第一丝杆导套7靠近活动口18的一侧固定均安装有盖板17,活动口18与两个盖板17的大小相适配,当两个第一丝杆导套7左右分开时,可带动两个盖板17左右分开。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圆盘19远离收纳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摇把20,摇把20位于圆盘19的偏心处,通过摇动摇把20,带动圆盘19的转动,圆盘19带动蜗杆21的转动。
[0024]
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箱3的一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与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滑块与滑轨便于固定板11的上下移动。
[0025]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4,竖杆1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3,通过把手13便于推动整个装置通过万向轮的2的作用移动。
[0026]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监测器10是位于收纳箱3中的,活动口18是被两个盖板17遮盖住的,当需要使用到监测器10的时候,通过人工摇把20带动圆盘19的转动,圆盘19带动蜗杆21的转动,蜗杆21带动两个齿轮15的转动,齿轮15带动第二丝杆导套25的转动,两个第二丝杆导套25分别带动两个第二丝杆12的向上移动,第二丝杆12带动固定板11和监测器10的向上移动,当监测器10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蜗杆21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第四锥形齿轮22的转动,第四锥形齿轮22带动了第三锥形齿轮23的转动,第三锥形齿轮23带动了圆杆4的转动,圆杆4带动第二锥形齿轮5的转动,第二锥形齿轮5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6带动两个第一丝杆8的转动,由于两个第一丝杆8的螺纹方向为相反设置,所以此时,两个第一丝杆导套7左右分开,继而带动两个盖板17左右分开,当两个盖板17左右分开到完全打开收纳箱3顶部的18的时候,监测器10刚好移动的收纳箱3的顶部外,通过监测器10可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和数据传送。当需要将监测器10重新收回到收纳箱3中的时候,通过反向转动摇把20,即可,监测器10会被收进收纳箱3中,两个盖板17可重新将活动口18盖上,即可对监测器10进行收纳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环境检测装
置进行收纳保护。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