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5262发布日期:2021-04-02 09:3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测试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线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首先是单面板,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线路板。单面板通常制作简单,造价低,但是缺点是无法应用于太复杂的产品上,双面板是单面板的延伸,当单层布线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需要时,就要使用双面板了。双面都有覆铜有走线,并且可以通过过孔来导通两层之间的线路,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网络连接,多层板是指具有三层以上的导电图形层与其间的绝缘材料以相隔层压而成,且其间导电图形按要求互连的印制板。多层线路板是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在电路板的生产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测试,以确保电路正常,这就需要电路板的检测治具来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治具在使用时,结构简单,不便于对电路板进行压紧固定,使用较为费力,且不便于根据不同电路板进行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包括外壳和检测器,所述外壳内壁固定有检测器,所述外壳顶部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有载板,所述载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路板的接电槽,且接电槽与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载板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等高螺栓,所述固定板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等高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上表面一端固定有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弯臂、第三滑槽、第一滑轴、第二弯臂、第二滑轴、握杆、压板、第二等高螺栓和尖压棒,所述外壳上表面对称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依次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二滑槽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第一弯臂,所述第一弯臂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轴,所述第一滑轴与第一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轴远离第一弯臂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弯臂,所述第二弯臂靠近第二滑槽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轴,且第二滑轴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弯臂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握杆,所述第二弯臂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载板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四角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等高螺栓,且第二等高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压板底部等距固定有尖压棒。

优选的,所述第一等高螺栓和第二等高螺栓外侧均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载板下表面对称固定有导杆,所述导杆通过直线轴承与固定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弯臂靠近握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压板四角对称固定有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人们将电路板放置于接电槽内,此时,第一滑轴在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第二滑轴在第二滑槽的最底端,人们通过握住握杆,并向下拨动第一弯臂,进而带动第一弯臂在连接板上转动,使得第一弯臂带动第一滑轴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使得第一滑轴带动第二弯臂运动,使得第二弯臂沿着第二滑轴转动,使得第二弯臂向下翻转,且第二滑轴在第二滑槽内壁滑动,第一滑轴则在第三滑槽内滑动,直至第一滑轴滑动至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靠近第二滑槽的一端,而第二滑轴滑动至第二滑槽的最顶端,使得第二弯臂的位置与载板齐平,使得压板上的压杆挤压载板,使得载板向下滑动,而压板向上滑动,并挤压弹簧,并使得压板上的尖压棒压住电路板表面,使得电路板紧紧限位在接电槽内,使得电路板通过接电槽与检测器通电,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检测器上设有插口与计算机连接,使得检测信息输送至计算机上进行储存和显示,且人们可根据不同的电路板型号更换压板和载板,在更换压板和载板时,人们通过将第一等高螺栓和第二等高螺栓拧掉,更换新的压板和载板即可,使得载板上的接电槽型号以及压板上的尖压棒的分布与电路板相配合,此装置方便人们对电路板进行夹持检测,结构较为省力,且可根据不同的电路板进行更换载板和压板,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电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外壳;2、检测器;3、固定板;4、载板;5、接电槽;6、第一等高螺栓;7、夹紧机构;71、连接板;72、第一滑槽;73、第二滑槽;74、第一弯臂;75、第三滑槽;76、第一滑轴;77、第二弯臂;78、第二滑轴;79、握杆;710、压板;711、第二等高螺栓;712、尖压棒;8、弹簧;9、导杆;10、连接杆;11、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图示中的一种可更换多功能pcb测试治具,包括外壳1和检测器2,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有检测器2,所述外壳1顶部一端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表面设有载板4,所述载板4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电路板的接电槽5,且接电槽5与检测器2电性连接,所述载板4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等高螺栓6,所述固定板3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等高螺栓6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外壳1上表面一端固定有夹紧机构7。

请参照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连接板71、第一滑槽72、第二滑槽73、第一弯臂74、第三滑槽75、第一滑轴76、第二弯臂77、第二滑轴78、握杆79、压板710、第二等高螺栓711和尖压棒712,所述外壳1上表面对称固定有连接板71,所述连接板71表面依次开设有第一滑槽72和第二滑槽73,所述连接板71靠近第二滑槽73的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第一弯臂74,所述第一弯臂74靠近第一滑槽72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75,所述第三滑槽75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轴76,所述第一滑轴76与第一滑槽7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轴76远离第一弯臂74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7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弯臂77,所述第二弯臂77靠近第二滑槽7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轴78,且第二滑轴78与第二滑槽7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弯臂74远离连接板71的一端固定有握杆79,两个所述第二弯臂77靠近握杆79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第二弯臂77远离连接板71的一端底部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载板4上方设有压板710,所述压板710的四角对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等高螺栓711,且第二等高螺栓711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压板710底部等距固定有尖压棒712,所述压板710四角对称固定有压杆11,便于对电路板进行夹紧。

请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等高螺栓6和第二等高螺栓711外侧均套设有弹簧8,便于载板4和压板710的复位。

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载板4下表面对称固定有导杆9,所述导杆9通过直线轴承与固定板3滑动连接,提高载板4滑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人们将电路板放置于接电槽5内,此时,第一滑轴76在第一滑槽72和第三滑槽75远离第二滑槽73的一端,第二滑轴78在第二滑槽73的最底端,人们通过握住握杆79,并向下拨动第一弯臂74,进而带动第一弯臂74在连接板71上转动,使得第一弯臂74带动第一滑轴76在第一滑槽72内滑动,使得第一滑轴76带动第二弯臂77运动,使得第二弯臂77沿着第二滑轴78转动,使得第二弯臂77向下翻转,且第二滑轴78在第二滑槽73内壁滑动,第一滑轴76则在第三滑槽75内滑动,直至第一滑轴76滑动至第一滑槽72和第三滑槽75靠近第二滑槽73的一端,而第二滑轴78滑动至第二滑槽73的最顶端,使得第二弯臂77的位置与载板4齐平,使得压板710上的压杆11挤压载板4,使得载板4向下滑动,而压板710向上滑动,并挤压弹簧8,并使得压板710上的尖压棒712压住电路板表面,使得电路板紧紧限位在接电槽5内,使得电路板通过接电槽5与检测器2通电,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检测器2上设有插口与计算机连接,使得检测信息输送至计算机上进行储存和显示,且人们可根据不同的电路板型号更换压板710和载板4,在更换压板710和载板4时,人们通过将第一等高螺栓6和第二等高螺栓711拧掉,更换新的压板710和载板4即可,使得载板4上的接电槽5型号以及压板710上的尖压棒712的分布与电路板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