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3920发布日期:2021-04-27 18:1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
3.现有的农业环境监测装置,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装置放到田地里进行观察,稳定性不牢固,而且农业检测装置上的摄像头不能进行旋转,观测面积小,因此,提出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人工将装置放到田地里进行观察,稳定性不牢固,而且农业检测装置上的摄像头不能进行旋转,观测面积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通过伸缩杆设有太阳能板,且太阳能板底部四角支撑有支撑块,所述主体内部设有摄像头,且摄像头左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左侧电性连接有电机,电机上的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所述主体左侧设有防尘网,所述主体底部设有转向机,且转向机通过其内部的转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且转向机内部的转轴通过铆钉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螺纹,且螺纹上套有螺纹套筒。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内设有加固孔。
8.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通过底部设有旋转挂钩与固定套筒相连接,且固定套筒周围设有支撑架。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锥刺 。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利用主体底部设置的转向机转动,转向机转动带动其内部的转轴和转轴连接的支撑杆,由于支撑杆通过支撑架固定与地面,所以转向机转动时产生的力带动转向机和连接在转向机上的主体转动,主体转动带动其内部的摄像头转动,从而达到转向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螺纹套筒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转向机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电机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电机,2、防尘网,3、太阳能板,4、伸缩杆,5、支撑块,6、主体,7、摄像头,8、转向机,9、支撑杆,10、螺纹套筒,11、支撑架,12、支撑板,13、加固孔,14、锥刺,15、螺纹,16、铆钉,17、旋转挂钩,18、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主体6,主体6上端通过伸缩杆4设有太阳能板3,且太阳能板3底部四角支撑有支撑块5,主体6内部设有摄像头7,且摄像头7左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左侧电性连接有电机1,电机1上的输出轴上设有扇叶18,主体6左侧设有防尘网2,通过防尘网2减少灰尘进入主体6内,主体6底部设有转向机8,且转向机8通过其内部的转轴与支撑杆9转动连接,且转向机8内部的转轴通过铆钉16与支撑杆9固定连接,支撑杆9底部设有螺纹15,且螺纹15上套有螺纹套筒10,螺纹套筒10在支撑杆9上的螺纹15作用下使连接在固定套筒向下移动,螺纹套筒10通过底部设有旋转挂钩17与固定套筒相连接,且固定套筒周围设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用于增强支撑杆9的稳定性,支撑杆9底部设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内设有加固孔13,加固孔13加强支撑架11的支撑能力,支撑架11底部设有锥刺 14,锥刺 14方便支撑架11用最小的力插入土中进行固定。
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时,首先通过螺纹套筒10,使支撑架11底部的锥刺16插入地面对支撑杆9以及连接在支撑杆9上的主体6进行固定,再伸出太阳能板3,使太阳能板3对电机1、摄像头7和转向机8供电,然后摄像头7开始工作记录,需要转向时通过主体6底部设置的转向机8进行转动,转向机8转动带动其内部的转轴和转轴连接的支撑杆9,因为支撑杆9通过支撑架11固定与地面,所以转向机8转动时产生的力带动转向机8和连接在转向机8上的主体6转动,主体6转动带动其内部的摄像头7转动,从而达到转向和记录的目的,以上为本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的使用过程。
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