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砂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2946发布日期:2021-01-30 01:0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砂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填砂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高的提高采收率是油气田开发的终极目标。室内试验评价分析是研究eor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室内实验评价分析实验中需模拟真实储层,这通常是通过钻取储层岩心,用储层岩心来实现,然而部分储层存在取心难度大的问题,此时常用填砂管来模拟储层的真实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储层真实环境的填砂管。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填砂管,包括左堵头、左端盖、管体、右端盖、右堵头,所述管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端盖、右端盖相连,所述管体内部用于填充砂体,所述左堵头与所述右堵头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的中心,所述左堵头与砂体之间、所述右堵头与砂体之间均设有过滤网;所述左堵头包括同轴且相连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径,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柱段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圆柱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圆柱段设置在所述管体内部用于压实砂体,所述左堵头的轴线中心设有主流体通道,所述第二圆柱段靠近砂体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圆柱段同心的凹槽环,所述凹槽环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凹槽环与所述主流体通道之间通过线性凹槽相连通。
[0006]
作为优选,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右端盖结构相同,且分别与所述管体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左端盖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盲孔或通孔,所述盲孔或通孔内设有凸出于所述左端盖侧壁外表面的转动杆;所述盲孔或通孔设置1个或2个,当设置2个时,所述盲孔或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左端盖的侧壁外表面上。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线性凹槽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
[0008]
作为优选,凹槽环之间的线性凹槽、凹槽环和主流体通道间的线性凹槽错位设置。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设置多个,且越靠近砂体的过滤网目数越大。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右堵头与砂体之间的过滤网目数大于所述左堵头与砂体之间的过滤网目数。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侧壁设有多个沿管体轴线均匀分布的螺纹开口,所述螺纹开口与压力测量装置相连。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圆柱段外表面设有密封圈。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填砂管设置在放置架上,所述放置架包括架体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架体的左端上表面设有固定所述填砂管左端的卡箍一,所述架体的右端设有限位孔,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孔与固定所述填砂管右端的卡箍二相连。
[0014]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螺纹管、螺杆、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架体固定相连。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储层存在取心难度大的情况下,用来模拟储层的真实环境;通过设置左堵头和右堵头,能够对砂体进行双向压实;通过在左堵头的轴线中心设置主流体通道,所述第二圆柱段靠近砂体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圆柱段同心的凹槽环,所述凹槽环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凹槽环与所述主流体通道之间通过线性凹槽相连通,能够增大流体与砂体的渗流面积。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填砂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填砂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填砂管第二圆柱段端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填砂管第二圆柱段端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填砂管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标号:
[0024]
1-左堵头、101-第一圆柱段、102-第二圆柱段、103-密封圈、104-主流体通道、105-管线螺母、106-凹槽环、107-线性凹槽、2-左端盖、3-管体、4-右端盖、5-右堵头、6-砂体、7-过滤网、8-螺纹开口、9-压力测量装置、10-架体、11-高度调节装置、111-螺纹管、112-螺杆、113-底座、114-连接杆、12-卡箍一、13-限位孔、14-卡箍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27]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使用的术语中“上”、“下”、“左”、“右”等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等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9]
如图1-5所示,一种填砂管,包括左堵头1、左端盖2、管体3、右端盖4、右堵头5,所述管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端盖2、右端盖4相连,所述管体3内部用于填充砂体6,所述砂体6为石英砂或岩心碎屑,所述左堵头1与所述右堵头5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
盖2和所述右端盖4的中心,所述左堵头1与砂体6之间、所述右堵头5与砂体6之间均设有过滤网7;所述左堵头1包括同轴且相连的第一圆柱段101和第二圆柱段102,所述第二圆柱段10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段101的外径,所述左端盖2和所述右端盖4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圆柱段101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圆柱段101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圆柱段102设置在所述管体3内部用于压实砂体6,所述第二圆柱段102外表面设有密封圈103,所述左堵头1的轴线中心设有主流体通道104,所述主流体通道104的入口端与管线螺母105相连,所述第二圆柱段102靠近砂体6的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圆柱段102同心的凹槽环106,所述凹槽环106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凹槽环106与所述主流体通道104之间通过线性凹槽107相连通。
[00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端盖2与所述右端盖4结构相同,且分别与所述管体3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左端盖2的侧壁外表面设有盲孔或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盲孔或通孔内设有凸出于所述左端盖2侧壁外表面的转动杆(图中未示出);所述盲孔或通孔设置1个或2个,当设置2个时,所述盲孔或通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左端盖2的侧壁外表面上。能够更容易拧动所述左端盖2和所述右端盖4,方便进行安装拆卸。
[003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线性凹槽107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可选地,凹槽环106之间的线性凹槽107、凹槽环106和主流体通道104间的线性凹槽107错位设置。
[003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7设置多个,且越靠近砂体6的过滤网7目数越大。
[0033]
可选地,所述右堵头5与砂体6之间的过滤网7目数大于所述左堵头1与砂体6之间的过滤网7目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7采用钢芯滤网,且两边的过滤网7均设置3个,所述左堵头1与砂体6之间的过滤网目数从左至右分别为50目、100目、150目,所述右堵头5与砂体6之间的过滤网目数从左至右分别为300目、250目、200目。
[003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3侧壁设有多个沿管体3轴线均匀分布的螺纹开口8,所述螺纹开口8与压力测量装置9相连。所述压力测量装置9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3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填砂管设置在放置架上,所述放置架包括架体10和高度调节装置11,所述架体10的左端上表面设有固定所述填砂管左端的卡箍一12,所述架体10的右端设有限位孔13,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1的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孔13与固定所述填砂管右端的卡箍二14相连。
[0036]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螺纹管111、螺杆112、底座113,所述底座113通过连接杆114与所述架体10固定相连。通过旋转螺纹管111调节所述卡箍二14的高度,从而使填砂管右端与左端形成倾角,模拟地层倾角。
[0037]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3通过连接杆114与所述架体10固定相连,是为了防止高度调节装置11随意的晃动或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底座113固定在地面上,或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增加配重块之类的方式进行固定。
[003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采用透明玻璃制成,能够方便观察流体状态。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