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5781发布日期:2021-05-07 19: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腐蚀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结构腐蚀裕量设计时,往往参照船舶用钢在开放海域挂片数据,但相比于开放海域,舱底环境有如下特点:(1)低氧与低流动性:在密闭的舱底区域,舱底水环境往往流动性较差,氧含量较低。(2)高油污:厨房、燃油、滑油等系统存在直排或泄漏的油污汇聚舱底,使舱底的腐蚀环境更加恶化。(3)微生物群落复杂:油污汇聚舱底,低氧的环境,导致厌氧生物大量繁殖,同时,舱底疏水,导致舱底水液面变化,氧浓度也在变化,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构造。

此外,船舶舱底区域管路林立,金属材料种类繁多,积水积液现象普遍存在,且舱底区域往往空间狭窄,维护困难,致使舱底区域的腐蚀状况难以掌握,作为海水压力边界的舱底区域一旦发生破损,将直接威胁到船舶的使用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以下解决方案:

(1)合理的选用船舶舱底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参数;

(2)研究舱底恶劣环境下舱底结构腐蚀形貌与机理,进行舱底区域实船挂片是很有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舱底全浸环境下挂片装置可有效的研究舱底全浸环境下,舱底结构腐蚀形貌、腐蚀机理与腐蚀速率,解决船舶舱底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的问题,指导腐蚀防护设计,适合各类船舶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舱底结构腐蚀形貌、腐蚀机理与腐蚀速率,解决船舶舱底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的问题,指导腐蚀防护设计,提供一种可靠性与安全性更优的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船用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包含底板、围板、导轨、试片、隔离套、螺杆、螺母、三支点垫片和顶盖板;所述围板固定在底板上,且围板周围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导轨固定在围板内侧;所述顶盖板固定在围板顶端,顶盖板上设置有透水孔。

所述隔离套、试片及导轨上均设置有与螺杆配套的安装孔。

螺杆一端安装在导轨的安装孔中,并将隔离套、试片依次交替贯穿于螺杆中,在试片未接触隔离套的一侧设置有三支点垫片,并用螺母分别锁紧螺杆两端。

进一步,设置两个导轨分别对称固定于围板的内侧两端,使所述螺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轨的安装孔上,并分别用螺母锁紧。优选地,所述试片和隔离套的数量均为3个。

进一步,所述导轨、试片分别设置两个等距安装孔,并使用两组螺杆、螺母、隔离套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底板为圆形板,可避免装置安装时直角边刮伤舱底涂层。

进一步,还包括止档、螺钉及垫片;所述止档对称设置在围板顶端的外围,作为顶盖板的安装接口,在顶盖板及止档上设置有螺口,并用螺钉套接垫片穿过所述螺口,将顶盖板固定在止档上。

进一步,所述三支点垫片及螺母为非金属材质。

进一步,所述导轨的形状为“l”型,其中,长边为13mm,短边为10mm,厚度为3mm,短边固定在围板内侧。

进一步,底板、围板、导轨及顶盖板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进一步,底板、围板、导轨的固定方式为胶水粘合。

装置安装方式:整个装置采用底板胶粘于舱底,同时采用扎带,透过围板与顶盖板的透水孔固定于舱底的结构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备小型化、轻量化、安装简易化等优势,实现了舱底挂片更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材料采用了透明的有机玻璃,设计精巧,工艺简便,外形美观,且安全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因围板、顶盖板均设有透水孔,因此构成了牢笼式的镂空结构,不影响舱底挂片实际环境,尤为适合各类船舶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可适应不同安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顶盖板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板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板平面图;

其中,1-底板、2-围板、3-导轨、4-试片、5-隔离套、6-螺杆、7-螺母、8-三支点垫片、9-止档、10-螺钉、11-垫片、12-顶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舱底干湿交替环境下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1、围板2、导轨3、试片4、隔离套5、螺杆6、螺母7、三支点垫片8和顶盖板12;所述围板2固定在底板1上,且围板2周围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导轨3固定在围板2内侧;所述顶盖板12固定在围板2顶端,顶盖板12上设置有透水孔。

所述隔离套5、试片4及导轨3上均设置有与螺杆6配套的安装孔。

螺杆6一端连接在导轨3的安装孔中,并将隔离套5、试片4依次交替贯穿于螺杆6中,在试片4未接触隔离套5的一侧设置有三支点垫片8,并用螺母7分别锁紧螺杆6两端。

参见附图1和图2,设置两个导轨3分别对称固定于围板2的内侧两端,使所述螺杆6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轨3的安装孔上,并用螺母7锁紧。所述螺杆6上按照隔离套5、试片4、隔离套5、试片4、隔离套5、试片4的顺序依次固定三组隔离套5及试片4,并在最后一个试片4未接触隔离套5的一端设置有非金属材质的三支点垫片8。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导轨3、试片4分别设置两个等距安装孔,并根据上述设置方法使用两组螺杆6、螺母7、隔离套5进行固定。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底板1为5mm厚有机玻璃圆形板,底板1下表面粘接于舱底结构上,将装置固定于舱底目标区域。

参见附图1、图2和图3,所述围板2为5mm厚有机玻璃圆筒,其垂向粘接于底板1上,围板周向与纵向均布有椭圆形的流水通气孔,在保证装置内腐蚀介质与舱底腐蚀介质的一致性的同时,也可有效避免舱底部件对试片意外损伤的发生,此外,围板2上的流水通气孔可作为装置周向固定的接口,采用扎带与周边结构相连,将其固定于舱底目标区域。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导轨的形状为“l”型,其中,长边为13mm,短边为10mm,厚度为3mm,材质为有机玻璃,其短边对称粘接于围板内侧,导轨3长边设有一系列φ3mm的安装孔,作为螺杆6的安装接口。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试片4为50mm×50mm×2mm的舱底结构用钢,一组试片(3块)悬挂于螺杆6上,每块试片上配有2个φ3mm的安装孔。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隔离套5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可隔离试片与相邻结构,避免周边金属结构对试片的影响,减小试验的系统误差。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螺杆6为φ3mm的非金属棒状结构,根据舱底水水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2根螺杆的安装位置。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螺母7为m3非金属螺母,可固定螺杆与试片,避免试片在试验过程中滑动与脱落。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三支点垫片8由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其可有效减少接触面积,减缓试片缝隙腐蚀的发生。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止档9为5mm×5mm×5mm的有机玻璃块,其对称粘接于围板2的外围,主要作为顶盖板12的安装接口。

参见附图1和图2,所述螺钉10与垫片11为φ5mm配套的钢质紧固件,固定顶盖板12,方便试片的拿取。

参见附图2和图4,所述顶盖板12为5mm厚有机玻璃圆型平板,顶盖板上设有均布的流水通气孔,可避免装置内部形成容气区域,确保装置内腐蚀介质与舱底腐蚀介质的一致性,同时周向设有φ5mm的安装孔,作为顶盖板12与围板2的固定接口,此外,顶盖板12可避免舱底掉落物意外划伤试片,影响试验结果。

为便于试验过程中原位观察挂片形貌,装置主体结构,底板1、围板2与顶盖板12均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此类非金属材料主体结构可隔绝试片与周边船体结构的接触,避免形成电化学回路,影响试验结果。

装置安装方式:整个装置采用底板胶粘于舱底,同时采用扎带,透过围板与顶盖板的流水孔或通气孔固定于舱底的结构上。

综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