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4801发布日期:2021-02-27 13:2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主要由轴承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在轴承套圈在生产完毕后,需要对轴承表面进行检测,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轴承筛除,从而保证轴承的生产质量,常用的轴承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方法,其中渗透检测方法的成本最低,且最为直观,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0003]
采用渗透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人工在轴承表面预先喷射一层着色剂,而后静置一段时间,待着色剂渗透至轴承表面的受损区域后,开始喷射显影剂,利用显影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使得受损处染色,以便于操作人员检验缺陷,但是由于着色剂和显影剂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在工人长时间接触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在喷射时需要对轴承的两侧表面进行覆盖,常常需要在喷射时将轴承进行翻转,但是由于轴承套圈的尺寸及重量较大,采用人工翻转的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在翻转过程中掉落,轻则造成轴承损伤,重则砸伤操作人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严重影响了轴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轴承套圈进行验伤时,通常采用人工喷射着色剂和显影剂,在工人长时间接触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同时由于轴承套圈的尺寸及重量较大,不便于人工翻转,劳动强度较大的同时,翻转效率也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机械化设计,无需人工喷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旋转,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喷头对轴承套圈的表面进行充分喷淋,并使得锁紧座配合翻转电机对轴承套圈进行翻转固定,能够保证轴承套圈翻转时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轴承的加工效率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的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喷射组件;
[0007]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移动座、推送气缸和锁紧座,所述推送气缸设置在侧板上,用以带动移动座水平移动,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翻转电机,所述锁紧座安装在翻转电机的输出轴
上;
[0008]
所述喷射组件包括传输管、转动板和喷头,所述转动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带动转动板旋转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板上安装有喷头,所述顶板的内顶面上设有增压泵,所述喷头与增压泵之间通过传输管连接。
[0009]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座为“v”字型结构,所述锁紧座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垫。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开设有多层定位凸起。
[0011]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上方设有储液箱,所述增压泵安装在储液箱的底部。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板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竖向对称布置的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上安装有喷头。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移动座的底面上设有与该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四角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水平布置的底板,所述支撑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0015]
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机械化设计,无需人工喷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旋转,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喷头对轴承套圈的表面进行充分喷淋,并使得锁紧座配合翻转电机对轴承套圈进行翻转固定,能够保证轴承套圈翻转时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轴承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射组件的主结构视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组件的主结构视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向结构视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侧视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
1、底板;2、立柱;3、安装板;4、侧板;5、顶板;6、喷射组件;601、转动板;602、传输管;603、转动电机;604、储液箱;605、增压泵;606、喷淋板;607、喷头;7、轴承套圈;8、翻转组件;801、锁紧座;802、防滑垫;803、翻转电机;804、推送气缸;805、移动座;806、导向块;807、导向槽;9、支撑板;901、定位凸起;10、支撑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7]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探伤用喷射装置,包括安装板3,安装板3为水平布置的矩形板,安装板3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侧板4,侧板4焊接固定在安装板3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侧板4与安装板3相互垂直,侧板4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顶板5,顶板5与安装板3上下平行布置,同样与侧板4相互垂直,安装板3的上方设有支撑板9,安装板3的下方设有带动支撑板9上下移动的支撑液压缸10,支撑液压缸10顶部的活塞杆与安装板3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转组件8,支撑板9的上方设有喷射组件6;
[0028]
翻转组件8包括移动座805、推送气缸804和锁紧座801,推送气缸804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板4的内侧壁上,用以带动移动座805水平移动,移动座80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803,锁紧座801安装在翻转电机803的输出轴上,能够通过推送气缸804带动移动座805水平移动,从轴承套圈7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同时通过翻转电机803带动锁紧座801转动,以实现轴承套圈7的翻转;
[0029]
喷射组件6包括传输管602、转动板601和喷头607,转动板601位于顶板5的下方,顶板5上设置有带动转动板601旋转的转动电机603,转动板6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转动电机603的输出轴上,转动板601上安装有喷头607,顶板5的内顶面上安装有增压泵605,喷头607与增压泵605之间通过传输管602连接。
[0030]
如图5所示,锁紧座801为“v”字型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对轴承套圈7进行承托固定的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有用于安装轴承套圈7的空槽,能够使得轴承套圈7的端部插入该空槽内进行存储固定,锁紧座801的内壁上设有防滑垫802,采用对称布置的翻转组件8,能够通过该“v”字型结构的锁紧座801对轴承套圈7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同时通过防滑垫802来增加轴承套圈7与锁紧座801之间的摩擦力,以确保轴承套圈7翻转时的稳定性。
[0031]
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板9的顶面开设有多层定位凸起901,定位凸起901为弧形结构,能够适配轴承套圈7的内环面,从而确保轴承套圈7固定在轴承表面时的稳定性,能够便于不同尺寸的轴承套圈7通过定位凸起901进行卡接固定,从而提升装置的定位效果,其中,支撑板9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该矩形的支撑板9宽度方向的两端与锁紧座801相对,能够使得轴承套圈7在安装在支撑板9上后,靠近锁紧座801位置处的轴承套圈7处于悬空状态,既能够保证对轴承套圈7的支撑固定效果,同时也能够便于轴承套圈7卡入锁紧座801内部的空槽内进行夹紧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0032]
如图1-图3所示,顶板5的上固定安装有储液箱604,储液箱604内部通过隔板隔离出两个存储腔,分别用于存储着色剂和显影剂,增压泵605安装在储液箱604的底部,每个存储腔的底部各安装有一个增压泵605,能够分别将着色剂或显影剂泵入喷头607内进行喷射处理。
[0033]
如图1-图3所示,转动板601的底面上设有两个竖向对称布置的喷淋板606,两个喷淋板606之间预留有用于轴承套圈7穿入的间隙,能够使得支撑液压缸10将支撑板9顶起后,使得轴承套圈7进入两个喷淋板606之间的间隙内,喷淋板606上安装有喷头607,能够通过喷头607将着色剂或显影剂喷射至轴承套圈7的内外环面上,进而避免遗漏,从而确保探伤
喷射时着色剂或显影剂的喷射效果,以便于后期操作人员对轴承套圈7进行验伤。
[0034]
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板3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07,移动座805的底面上设有与该导向槽807相匹配的导向块806,导向槽807的数量有四个,两两对称开设在安装板3的顶面上,且导向块806与导向槽807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能够使得导向块806在导向槽807内部平稳滑动,从而确保移动座805在安装板3表面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
[0035]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安装板3的底面四角位置处各焊接固定有一个立柱2,立柱2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水平布置的底板1,支撑液压缸10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液压缸10的活塞杆贯穿安装板3后与支撑板9的底面连接固定。
[0036]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操作人员将需要进行验伤的轴承套圈7放置在支撑板9上,并通过支撑板9表面的定位凸起901进行卡接固定,而后支撑液压缸10工作带动支撑板9上移,直至支撑板9表面的轴承套圈7进入转动板601下方的两个喷淋板606之间的间隙内,此时,顶板5上方储液箱604内部存储着色剂的存储腔内的增压泵605工作,将着色剂通过传输管602导入至喷头607处,经过喷头607的雾化处理后喷射至轴承套圈7的内环面和外环面上,喷射时,转动电机603工作带动转动板601转动,使得转动板601下方的喷淋板606以轴承套圈7为中心转动一周,而后转动电机603反向旋转,使得转动板601能够反向旋转一周,能够避免传输管602缠绕在转动电机603上,同时也能够确保对轴承套圈7的表面的喷射效果;
[0037]
喷射完毕后,支撑液压缸10工作带动支撑板9下移,直至轴承套圈7与锁紧座801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后位于支撑板9两侧的推送气缸804工作带动移动座805水平移动,直至锁紧座801对轴承套圈7的两侧进行卡接固定,在轴承套圈7卡接固定后,支撑液压缸10工作带动支撑板9下移至安装板3顶面处,而后移动座805上的翻转电机803工作带动锁紧座801和轴承套圈7一同旋转180
°
,使得轴承套圈7翻转,翻转完毕后,支撑液压缸10举升将支撑板9向上顶起,从而对轴承套圈7进行承托,此时轴承套圈7经过喷涂处理后的部分在下,未经过处理的部分轴在上,推送气缸804带动移动座805水平移动,从而解除对轴承套圈7的限位固定,此时支撑液压缸10工作带动支撑板9和轴承套圈7一同上升,直至轴承套圈7重新进入喷淋板606之间的间隙内,此时增压泵605工作,转动电机603工作带动转动板601旋转,从而使得喷淋板606和转动板601上的喷头607对轴承套圈7进行喷射处理,将轴承套圈7上未进行喷淋处的轴承进行喷淋处理,喷淋完毕后,能够将轴承套圈7表面进行充分覆盖喷射,从而确保着色剂的喷射效果,着色剂喷射完毕后,等待一段时间使着色剂渗透至轴承套圈7表面的裂纹内,而后操作人员能够按照上述操作将显影剂喷射至轴承套圈7的表面,通过着色剂和显影剂的配合将轴承套圈7表面的裂纹进行现象,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识别,采用机械化设计,无需人工手动喷射,显著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避免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损伤,喷射过程中能够通过锁紧座配合翻转电机对轴承套圈进行快速翻转,且能够保证轴承套圈翻转时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提升轴承的加工效率。
[003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