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5149发布日期:2021-08-20 16:4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准备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标本进行编号,然后根据标记好的编号进行具体的实验步骤,例如,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

传统标本的编号是采用手工裁剪纸片,并在纸片上进行标记编号,或提前将编号打印在纸片上,但在标本量过大时,例如,采用包埋板的实验中,需要裁切较多的纸片,并对应放置在包埋板上的包埋孔内,耗时较久,影响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实验标本的编号需要裁切较多的纸片,耗时较久,影响实验效率的问题。

一种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包括:底座、导向架及裁切组件,所述底座用于放置包埋板,所述导向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裁切组件包括导向柱、支撑板及裁切刀,所述裁切刀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裁切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靠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导向架及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裁切刀能在所述导向柱及所述导向槽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包埋板上放置的裁切片材裁切并压入所述包埋板的包埋孔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并用于复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支撑板。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周壁,并用于弹性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裁切刀受力后能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裁切所述裁切片材,以使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弹簧能复原以驱动所述支撑板及所述裁切刀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设置有多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架上,所述导向凸起设置有多个,并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底座连接,并用于抵接沿第三方向移动的所述包埋板,且所述包埋板与所述导向架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组件还包括连接柱及压持部,所述导向架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间隙配合的限位孔,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限位孔,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压持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裁切刀对应配合,并用于引导所述裁切刀将所述裁切片材裁切并压入所述包埋板的包埋孔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刀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并与所述包埋板的包埋孔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刀包括裁切面,所述裁切面为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一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上还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包埋板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导向板相对所述包埋板固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支撑板及裁切刀能在导向柱及导向槽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包埋板上放置的裁切片材裁切并压入包埋板的包埋孔内,裁切刀设置有多个,可以实现裁切片材的批量裁切,以一次性获得较多的裁切物,并通过裁切刀直接将裁切物压入包埋孔中,可一次性实现裁切片材的裁切及向包埋孔中的放置,极大的提高了裁切片材的裁切效率,利于在编号后快速进行实验的下一步骤,进而提高了实验效率。另外,导向槽与导向凸起间隙配合,导向孔与导向柱导向配合,可保证裁切刀裁切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中裁切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裁切组件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中包埋板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中导向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述导向板与包埋板配合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方式中裁切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裁切组件相配合的包埋板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方式中包埋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主要用于纸片、薄膜等裁切片材20的裁切,其具体结构包括:底座100、导向架200及裁切组件300,底座100用于放置包埋板10,导向架200设置于底座100上,裁切组件300包括导向柱310、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裁切刀330设置有多个,且裁切刀330设置于支撑板320上靠近底座100一侧,导向架200上设置有导向槽210,支撑板320上设置有与导向槽210间隙配合的导向凸起321,导向凸起321上设置有导向孔322,导向柱310贯穿导向孔322,并与导向架200及底座100连接,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能在导向柱310及导向槽210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包埋板10上放置的裁切片材20裁切并压入包埋板10的包埋孔11内,可以实现裁切片材20的批量裁切,以一次性获得较多的裁切物,并通过裁切刀330直接将裁切物压入包埋孔11中,可一次性实现裁切片材20的裁切及向包埋孔11中的放置,极大的提高了裁切片材20的裁切效率,进而提高了实验效率。另外,导向槽210与导向凸起321间隙配合,导向孔322与导向柱310导向配合,可保证裁切刀330裁切的精准度。

可以理解的是,裁切片材20可以是纸片、薄膜等可以被裁切刀330所裁切的物品,且该纸片和薄膜上可以进行手工编号,或提前将编号打印在纸片和薄膜上,裁切刀330可以是金属、金刚石等制成的切割件,其能将裁切片材20裁切。

在本实施方式中,裁切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40,弹性件340与支撑板320连接,并用于复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支撑板320,以在裁切刀330将裁切片材20裁切后,弹性件340能驱动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复位,完成裁切整体动作,等待下次裁切进行,该弹性件340可以是弹片、弹簧等弹性部件,以用于提供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复原的驱动力。

优选的,当弹性件34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导向柱310的外周壁,并用于弹性连接底座100与支撑板320,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受力后能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裁切裁切片材20,以使弹簧被压缩,弹簧能复原以驱动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以实现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的复位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槽210设置有多个,并对称设置于导向架200上,导向凸起321设置有多个,并与导向槽210一一对应设置,导向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导向槽210及导向凸起321的限位导向,可以限定支撑板320沿导向槽21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保证支撑板32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精准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还包括限位凸起110,限位凸起110与底座100连接,并用于抵接沿第三方向移动的包埋板10,且包埋板10与导向架200间隙配合,以实现包埋板10在底座100上的限位固定,以保证裁切刀330沿第一方向移动裁切时,包埋板10上的包埋孔11能与裁切刀330正对,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裁切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柱350及压持部360,导向架200上开设有与连接柱350间隙配合的限位孔220,连接柱350贯穿限位孔220,并用于连接支撑板320及压持部360,连接柱350与限位孔220间隙配合,且连接柱350沿第一方向延伸,可以对支撑板320的移动进行导向,压持部360位于导向架200外部,操作人员可以压持该压持部360,以使压持部360沿第一方向驱动支撑板320及裁切刀330移动,以进行裁切片材20的批量裁切。

如图5和图6所示,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还包括导向板400,导向板400上设置有引导槽410,引导槽410与裁切刀330对应配合,并用于引导裁切刀330将裁切片材20裁切并压入包埋板10的包埋孔11内,以提高裁切刀330与包埋孔11配合裁切的精准度,此时,导向板400、裁切片材20及包埋板10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可避免裁切刀330切向包埋板10的上表面,以对包埋板10造成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板400上还设置有定位部420,定位部420与包埋板10间隙配合,以使导向板400相对包埋板10固定,以避免裁切刀330沿第一方向移动裁切时,导向板400与包埋板10相对移动,进而影响裁切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裁切刀330与支撑板320连接,并与包埋板10的包埋孔11对应设置,可一次性实现批量裁切,并将裁切片材20裁切下的裁切物对应压入包埋孔11中,可以对包埋孔11中的裁切物进行编号。优选的,裁切刀330设置有20个或21个,且当裁切刀330设置有20个时,裁切刀330设置有4排,每排设置有5个,当裁切刀330设置有21个时,裁切刀330设置有3排,每排设置有7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裁切刀330还可以设置有18个、24个或其他数量,且裁切刀330的在支撑板320上的具体数量及位置布置需要与包埋板10上的包埋孔11对应,以满足裁切及编号需求。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进行裁切片材20的裁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裁切,并将裁切物放置在包埋板10的包埋孔11中,可将传统手动裁切及放置的至少45分钟,缩减到2-3分钟完成,解放了人工,极大的提高了裁切及放置工序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实验效率。

请一并结合图3、图7至图9所示,裁切刀330包括裁切面331,裁切面331为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一者,裁切面331的形状与包埋板10上包埋孔11的形状相配合,以将裁切片材20裁切的裁切物放置在包埋孔11中。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裁切面331还可以为棱形或其他形状,裁切面331的形状需要与包埋板10上的包埋孔11相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裁切刀330的裁切面331可根据包埋板10的类型进行设计,以与包埋板10的包埋孔11配合,以保证裁切物的裁切质量,并可避免裁切物裁切出错。

优选的,裁切面331可为长方形,该裁切面331的长度为5mm,宽度为1.4mm,且裁切面331与包埋孔11的开口间隙配合,以使裁切面331能伸入表包埋孔11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做电镜标本实验之前,病人标本会按标本顺序生成一个病理号,然后根据所有标本生成好的代表每个病人的病理号按照病理号顺序完成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所有步骤。

将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应用在电竞标本实验中病理号的生成,提前打印具有编号的裁切片材20,优选的,该裁切片材20为纸片,在包埋过程中将裁切片材20裁切并放置到包埋板10上的包埋孔11中,压入包埋孔11中的裁切物上标记有编号,即病理号,该病理号需要按照脱水顺序进行标记,从而达到按照该标本所生成的病理号来区分每个病人各自的标本。

再将裁剪到包埋板10上的病理号放置在烤箱烘干半个小时,达到标本载体除湿干燥的目的之后才能开始包埋,裁剪病理号成为了实验过程中虽简单却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病理号的生成效率会极大影响到实验的效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可提高病理号的生成效率,进而提高实验效率。

另外,采用用于包埋实验的裁切装置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病理号的生成,可提高实验工作的连贯性,以提高实验质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