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6549发布日期:2021-04-06 12:2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信号,是适于传输的信号的简称,包括模拟传输信号和数字传输信号,模拟信号传输时指将信息在传输介质中以模拟信号传输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是传导能量的一种方式,例如声波通过振动空气来传播。一个音调和音量变化的声波,可以在纸张上被映射出来;数字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在传输介质中以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方式,音频、视频、数据和其它“信息”,可以被编码成二进制数值,就可以被有效地传输,并且这些数值是以电脉冲的形式进行传输的;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在偏远的山区,雷达车常常因为高度不够,进而接收不到良好的信号,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以解决在偏远的山区,雷达车常常因为高度不够,进而接收不到良好的信号,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车体、雷达、箱体和升降单元;所述车体顶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雷达;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气缸、推杆、第一推板、气囊、导气管、活塞缸、推板、第二滑板和支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且与箱体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板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撑板的侧壁;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固接有第一推板;所述气囊设置在箱体的侧壁;所述气囊的侧壁设置有导气管;所述活塞缸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且通过导气管与气囊呈连通状态;所述活塞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推板。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固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组件;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弹性细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弹性球、弧形杆和摩擦块;所述弹性细杆固接在导杆的侧壁;所述滑板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球;所述弧形杆贯穿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壁体,且弧形杆的一端与弹性球连接,另一端固接有摩擦块。

进一步,所述弹性球的直径大于半圆形槽的直径;所述导杆的顶部固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连接板、弹性板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板共设置有两块,且一块固接在箱体的底部,另一块固接在车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板之间固接有弹性板;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杆、壳体、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壳体固接在连接板的顶部,且滑块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滑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叠形布、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叠形布的一端固接在箱体的内侧壁;所述叠形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磁铁,且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的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升降单元,通过气缸、推杆、第一推板、气囊、导气管、活塞缸、推板、第二滑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使得雷达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上升到箱体的顶部,进而接受到更强的信号,当不使用雷达时,可以将雷达下降到箱体的底部,并通过叠形布覆盖,减少灰尘和水分的进入,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缓冲组件,通过连接板、弹性板、第一弹簧、连杆、壳体、滑块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幅减少车体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而保护了雷达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结构图;

图5为图3中c区域结构图;

图6为图5中e区域结构图;

图7为图3中d区域结构图;

图例说明:1、车体;2、雷达;3、箱体;4、升降单元;41、气缸;42、推杆;43、第一推板;44、气囊;45、导气管;46、活塞缸;47、第二推板;48、滑板;481、导杆;4811、限位块;49、支撑板;5、防滑组件;51、弹性细杆;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31、半圆形槽;54、弹性球;55、弧形杆;56、摩擦块;6、缓冲单元;61、连接板;62、弹性板;63、第一弹簧;64、连杆;65、壳体;66、滑块;67、第二弹簧;7、防护组件;71、叠形布;72、第一磁铁;73、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一种配电控制设备信号传输装置,包括车体1、雷达2、箱体3和升降单元4;所述车体1顶部设置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部设置有雷达2;所述升降单元4设置在箱体3的内部;所述升降单元4包括气缸41、推杆42、第一推板43、气囊44、导气管45、活塞缸46、推板、第二滑板48和支撑板49;所述滑板48设置在箱体3的侧壁,且与箱体3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板48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49;所述气缸41设置在支撑板49的侧壁;所述气缸41的输出端设置有推杆42;所述推杆42的端部固接有第一推板43;所述气囊44设置在箱体3的侧壁;所述气囊44的侧壁设置有导气管45;所述活塞缸46设置在箱体3的底部,且通过导气管45与气囊44呈连通状态;所述活塞缸4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推板47;工作时,打开气缸41的开关,使其推动推杆42和第一推板43向前移动,进而使得气囊44受到挤压,使得气囊44内部的气体通过导气管45流入活塞缸46,进而推动第二推板47向上移动,可以将滑板48向上推动,进而将雷达2推到箱体3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3的底部固接有导杆481,所述导杆48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组件5;所述防滑组件5包括弹性细杆51、第一固定板52、第二固定板53、弹性球54、弧形杆55和摩擦块56;所述弹性细杆51固接在导杆481的侧壁;所述滑板48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52;所述第二固定板53固接在第一固定板52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板53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槽531,所述半圆形槽53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球54;所述弧形杆55贯穿设置在第二固定板53的壁体,且弧形杆55的一端与弹性球54连接,另一端固接有摩擦块56;所述弹性球54的直径大于半圆形槽531的直径;所述导杆481的顶部固接有限位块4811;工作时,当第二推板47推动滑板48向上移动过程中,导柱起着导向作用,同时当滑板48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时,使得弹性细杆51挤压弹性球54,弹性球54被挤入半圆形槽531内,进而推动弧形杆55向前移动,将摩擦块56压在导杆481的侧壁,可以防止滑板48进一步下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单元6;所述缓冲单元6包括连接板61、弹性板62和第一弹簧63;所述连接板61共设置有两块,且一块固接在箱体3的底部,另一块固接在车体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61之间固接有弹性板62;所述连接板6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63;所述连接板61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杆64、壳体65、滑块66和第二弹簧67;所述连杆64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板61的底部,另一端铰接有滑块66;所述壳体65固接在连接板61的顶部,且滑块66滑动连接于壳体65;所述滑块66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弹簧67;工作时,当车漆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震动时,使得连接板61组件的弹性板62和第一弹簧63产生压缩变形,同时连杆64也会产生转动进而挤压滑块66,使其在壳体65内部滑动,进而挤压第二弹簧67,对于车体1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组件7,所述防护组件7包括叠形布71、第一磁铁72和第二磁铁73;所述叠形布71的一端固接在箱体3的内侧壁;所述叠形布7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72;所述箱体3的内侧壁还设置有第二磁铁73;所述第一磁铁72和第二磁铁73磁性相反;工作时,当我们不使用雷达2时,拉动叠形布71,使得覆盖完全箱体3的顶部,同时叠形布71另一端的第一磁铁72将会与箱体3侧壁上的第二磁铁73相互吸引。

工作原理:工作时,打开气缸41的开关,使其推动推杆42和第一推板43向前移动,进而使得气囊44受到挤压,使得气囊44内部的气体通过导气管45流入活塞缸46,进而推动第二推板47向上移动,可以将滑板48向上推动,进而将雷达2推到箱体3的顶部,方便雷达2接受到更强的信号;当第二推板47推动滑板48向上移动过程中,导柱起着导向作用,同时当滑板48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时,使得弹性细杆51挤压弹性球54,弹性球54被挤入半圆形槽531内,进而推动弧形杆55向前移动,将摩擦块56压在导杆481的侧壁,可以防止滑板48进一步下滑;当车漆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震动时,使得连接板61组件的弹性板62和第一弹簧63产生压缩变形,同时连杆64也会产生转动进而挤压滑块66,使其在壳体65内部滑动,进而挤压第二弹簧67,对于车体1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作用;当我们不使用雷达2时,拉动叠形布71,使得覆盖完全箱体3的顶部,同时叠形布71另一端的第一磁铁72将会与箱体3侧壁上的第二磁铁73相互吸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