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9841发布日期:2021-03-02 18:2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水下机器人的摄像头搭载在机器人本体上,固定设置,拍摄角度依靠机器人本体的姿态变化来实现,机器人本体体积大、零部件多,下潜后水深越深水压越大,为保证各零部件的水密性,此类机器人一般设置有下潜极限深度,作业深度有限。另外因为机器人本体体积大,对于一些空间狭小的地方不便进行观测,因此会将水下探头/摄像头下放来通过探头反馈回来的图像进行观测,现有无动力装置的探头在入水前预设固定在某个角度,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可改变角度,使得其观察范围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水下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解决现有微型、无动力探头水下角度不能调节,导致观察范围固定难以满足实际作业需求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位固定架、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和配重块,所述调节位固定架设置于水下探头本体外侧壁上,调节位固定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第一牵引绳一端与调节位固定架顶部的固定孔连接,第一牵引绳另一端与作业平台连接,第二牵引绳与调节位固定架底部的固定孔连接,第二牵引绳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
[0005]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牵引绳靠近水下探头本体一端上设置有绳扣,第二牵引绳靠近调节位固定架一端上设置有绳扣,绳扣通过销轴与固定孔铰接,销轴端部插接有开口销。
[0006]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绳扣由绳扣主体和绳扣盖构成,绳扣主体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侧壁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两个第一过线槽,腔体中部设置有绕线柱,绳扣主体底部向下延伸有凸缘,凸缘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绳扣盖盖合在绳扣主体的开口侧。
[0007]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绕线柱上开设有螺钉孔,绳扣盖上开设有螺钉让位孔。
[0008]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绳扣盖为圆板状,一侧向外凸设置有第二过线槽,第一过线槽与第二过线槽合围成圆形通道。
[0009]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牵引绳为通信线缆,第一牵引绳一端与水下探头本体信号连接,一端从一个第一过线槽穿入,绕过绕线柱从另一个第一过线槽穿出后,与作业平台信号连接。
[001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牵引绳靠近配重块一端设置有绳扣,绳扣通过销轴与配重块顶部设置的固定孔铰接。
[0011]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位固定架由相对设置的固定片构成,固定片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固定孔,固定片中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位置调节孔,调节孔大小与固定孔一致。
[0012]
工作原理:将通信线缆或其它绳索作为第一牵引绳,一端与探头端插接件对接,另一端从绳扣主体上第一过线槽穿入,绕过绕线柱后从另一个第一过线槽穿出,与作业平台对接。将绳扣盖盖合在绳扣主体上,并用螺钉紧固,将第一牵引绳固定住。第二牵引绳采用普通绳索,采用上述方法穿线,在其两端各固定一个绳扣。绳扣底部凸缘上的通孔与对应固定孔匹配后用销轴固定,然后用开口销插接在销轴上。其中,通信线缆固定在调节位固定架顶部,第二牵引绳一端固定在调节位固定架底部,另一端固定与配重块连接。
[0013]
配重块在水中受重力作用,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绷直,将探头固定在一个角度。当探头下沉,配重块触到水底后,第一牵引绳松驰,探头本体受浮力作用将第二牵引绳绷直,这时探头在浮力作用下变化到另一个角度。
[0014]
通过改变牵引绳的固定位置和配重块重量,可以调节探头在水中位置和倾斜角度,如第一牵引绳铰接到其中一个调节孔上,配合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即可使得探头在水下未触到水底时呈现不同的倾斜角度。通过改变牵引绳的固定位置和有效长度,可以调节探头在水下的探侧位置和倾斜角度,如将第二牵引绳铰接到另一个调节孔上都会使得探头在配重块触底后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缩短第二牵引绳使配重块与探头本体间距离发生改变,在配重块触底后探头距离水底的停留高度也相应发生改变。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通过改变位于调节位固定架上牵引绳的固定位置、有效长度和配重块重量,实现探头在水下的倾斜角度、停留高度调节,调节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装置,且不会大幅增加水下探头的体积和质量,便于其在水下大深度以及狭小空间内作业。
[0017]
2.通过绳扣简单方便的固定牵引绳,且便于调节牵引绳长短;通过销轴与固定孔铰接,方便牵引绳的固定,便于快速更换配重块,方便探头的角度调节。
[0018]
3.通过调节孔的设置,便于牵引绳位置的调整,快速进行探头水下角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调节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绳扣的装配示意图。
[0022]
图4为绳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绳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调节位固定架,2-第一牵引绳,3-第二牵引绳,4-配重块,5-水下探头本体,7-固定孔,8-绳扣,801-绳扣主体,802-绳扣盖,803-第一过线槽,804-绕线柱,805-通孔,806-螺钉孔,807-螺钉让位孔,808-第二过线槽,9-销轴,10-开口销,1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实施例
[0027]
图1示出了一种水下探头的角度调节装置,调节位固定架1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片构成,固定片顶部位于水下探头本体5顶部,固定片底部位于水下探头本体5侧壁下部,固定片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固定孔7,第一牵引绳2一端通过绳扣8与顶部的固定孔7铰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连接,第二牵引绳2一端通过绳扣8与底部的固定孔7铰接,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
[0028]
绳扣8由绳扣主体801和绳扣盖802构成,如图4所示,绳扣主体801为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侧壁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两个第一过线槽803,腔体中部设置有绕线柱804,绳扣主体801底部向下延伸有凸缘,凸缘上设置有与固定孔7相适配的通孔805。绕线柱804上开设有螺钉孔806。
[0029]
如图5所示,所述绳扣盖802为圆板状,一侧向外凸设置有第二过线槽808,第二过线槽808内侧壁为半圆形,外侧壁相对设置有导向平面。第一过线槽803内侧壁为半圆形,外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导向平面相适配的凸起。绳扣盖802中部开设有螺钉让位孔807。
[0030]
如图3所示,绳扣盖802的导向平面沿凸起往绳扣主体801开口侧盖合,直到装配到位,再使用紧固螺钉紧固即可。第一过线槽803与第二过线槽808合围成供牵引绳穿过的圆形通道。
[0031]
为便于装配,绳扣8的通孔805与固定孔7对齐后,将销轴9插接将绳扣8凸缘铰接在固定孔7上,销轴9一端通过开口销10插接防松。
[0032]
为便于调节探头在水下的角度调节,所述第一牵引绳2选用通信线缆,第一牵引绳2一端与水下探头本体5信号连接,一端从一个第一过线槽803穿入,绕过绕线柱804从另一个第一过线槽803穿出后,与作业平台信号连接。
[0033]
为便于配重块4的拆装更换,所述第二牵引绳3靠近配重块4一端设置有绳扣8,绳扣8通过销轴9与配重块4顶部设置的固定孔7铰接。
[0034]
图2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调节位固定架1,调节位固定架1中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位置调节孔11,调节孔11大小与两端的固定孔7一致。
[0035]
探头水下倾斜角度的调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改变牵引绳的固定位置和配重块4重量,可以调节探头在水中位置和倾斜角度,如第一牵引绳2铰接到其中一个调节孔11上,配合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改变探头在水下未触到水底时的倾斜角度。
[0036]
另一种是通过改变牵引绳的固定位置和有效长度,可以调节探头在水下的停留高度和倾斜角度,如将第二牵引绳3铰接到另一个调节孔11上,会使得探头在配重块4触底后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缩短第二牵引绳3,使得配重块4与水下探头本体5间距离发生改变,可使探头距离水底的停留高度发生改变。
[0037]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