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2244发布日期:2021-05-04 1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外壳(1)、手轮(21)、齿条(24)、固定板(6)和齿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罩(9),盖板罩(9)内设置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6)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位于转动机构(2)的下侧,监测器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对应卡块(10)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11),所述监测器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4),第二轴承(14)内套设有第二转轴(4),第二转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机构(5),第二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马达(8)的输出轴,马达(8)通过马达座固定连接监测器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监测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电子元器件(7),安装板(3)上表面对应电子元器件(7)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5),第一通孔(15)内设置有导热胶(12),安装板(3)下表面对应导热胶(1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热铜板(13),导热铜板(13)的上表面与导热胶(12)的下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机构(5)均匀分布在第二转轴(4)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卡接在第二转轴(4)外表面的第二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锥齿轮(51)啮合,第一锥齿轮(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5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扇叶(54),第三转轴(53)套设在第三轴承内,第三轴承卡接在散热板上,散热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监测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卡接在盖板罩(9)内壁正面的第一轴承(27),第一轴承(27)内套设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1),所述第一转轴(22)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25),齿轮(25)的外表面啮合有两个齿条(24),盖板罩(9)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23),两个t形滑块(23)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齿条(24)的相远离面固定连接,两个齿条(24)远离齿轮(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齿条(24)相对面远离固定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防漏电式电气工程电流监测装置,属于电流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监测器外壳、手轮、齿条、固定板和齿轮,所述监测器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罩,盖板罩内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固定板和卡块,当需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时,转动手轮,手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齿轮带动两侧的齿条向外展开,齿条从而将固定板向两侧展开,进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卡块从卡槽中脱离,卡块不再对盖板罩与监测器外壳进行固定,从而方便维修人员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快速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梁朝希;张磊;史建奇;罗贤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朝希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