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手术床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检验手术床承重的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床是手术室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实现手术中保持病人各种体位,现有手术床包括上下升降、纵向平移、横向平移、背部上下翻转、腿部上下翻转、侧倾等功能。现有手术床在出厂前,需检验手术床的各种性能:包括其纵向平移、横向平移、背部翻转、腿部翻转、侧倾是否到位,疲劳试验,承受设计重量后是否能正常升降。
但根据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传统的手术床性能检验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手术床的设计最大承重一般为500kg左右,但通常手术床检验为人工检验,人工进行承重试验费时费力,操作困难,且反复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一种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能够自动检验手术床承重,以进行手术床承重试验及疲劳试验,减小劳动强度,并提高手术床性能检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手术床承重检验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现自动检验手术床承重,以进行手术床承重试验及疲劳试验,提高了手术床性能检验的可靠性,且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框架,所述框架能够容纳手术床;
一水箱,所述水箱位于框架内侧并对应于手术床上方,且水箱配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水箱连接并设于所述框架顶部,用于驱动水箱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上配置有拉力传感器,用于检验水箱重量;
控制单元,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水箱的重量信息;所述升降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机构驱动水箱进行升降移动;且所述控制单元与手术床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框架顶部两端的电动葫芦和安装在框架顶部中间位置的滑轮组件,两台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两台电动葫芦同步启动;且所述电动葫芦配置有钢丝绳,以使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组件连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拉力传感器安装在钢丝绳上。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单元启动电动葫芦,进而通过钢丝绳将水箱吊于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试验位置,以实现手术床承重试验自动化、智能化检验。
可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有四个定滑轮,四个定滑轮分别活动安装在水箱上方的框架上,以使自每个电动葫芦延伸出的钢丝绳至水箱上方均分叉呈两条支路钢丝绳,并分别由支路钢丝绳向两侧延伸绕过其对应的定滑轮与水箱上吊耳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实现由一根钢丝绳分叉出的两条支路钢丝绳分别绕过水箱同一端两侧的定滑轮并沿垂直于地面方向吊装水箱,如此通过控制单元同步控制两台电动葫芦,以实现将水箱稳定地提升或降落在手术床上,利于提高承重试验的安全性,该设计巧妙合理。
可选地,所述定滑轮活动安装在框架顶部的矩管上;在矩管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倒置穿过安装孔内并通过位于矩管上方的螺母将其固定,以使定滑轮的壳体套设吊挂在螺栓的下端并与螺栓间隙配合,如此定滑轮能够跟随钢丝绳的角度变化而发生旋转,以便于控制水箱在升降过程中稳定升降。
可选地,在所述矩管的上方还设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沿螺栓和螺母径向穿设,以使螺母与螺栓定位锁紧,如此利用锁紧销和螺母的配合设计将螺栓稳定地固定在矩管上,避免定滑轮出现意外脱落。
可选地,两台所述电动葫芦延伸出的钢丝绳及其对应分叉出的支路钢丝绳呈上下分层错开设置。由此能够避免钢丝绳相互干扰,利于水箱平稳起吊。
可选地,四个定滑轮与水箱四个拐角正上方的框架相对应,以使四根支路钢丝绳绕过其对应的定滑轮与靠近水箱拐角部位连接,在所述水箱上的吊点均匀分布,利于水箱平稳起吊。
可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安装在钢丝绳分叉处,以使每根钢丝绳分叉后的两条支路钢丝绳所受到的拉力汇聚于其对应的拉力传感器上,利于实时且准确采集水箱的重量信息。
可选地,在拉力传感器的两端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吊环螺钉,以使钢丝绳和两条支路钢丝绳分别系挂在拉力传感器两端的吊环螺钉上,实现拉力传感器稳定固定在钢丝绳上的同时巧妙地将钢丝绳分叉呈两条支路钢丝绳,利于检测两条支路钢丝绳拉力,同时利用两条钢丝绳分叉出的两条支路钢丝绳均布在水箱上实现平稳起吊。
可选地,在所述水箱的排水口处配置有第一电磁阀,在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处配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使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水箱注水量及排水量;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排水口设于水箱的下端,且进水口设于水箱的上端,以利于排水和注水;由此利用水箱替代通过人工进行手术床承重试验,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输入不同测试重量以进行承重试验、疲劳试验,检验效率高。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针对现有手术床承重检验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自动检验手术床承重,以进行手术床承重试验及疲劳试验,避免了采用人工进行测试费时费力、可靠性低、难以计数的缺陷,提高了手术床承重性能检验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结合水箱、升降机构及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承重试验及疲劳测试,通过承受设计重量测试手术床是否能正常升降,以自动便捷的方式测试手术床承重,避免人工进行承重试验费时费力;再经多次承重试验,使手术床反复升降,即可进行疲劳试验,以克服试验难度,提高手术床承重试验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中水箱和升降机构设置于框架顶部,每次手术床承重设计重量及手术床上下运动的次数便于控制,且利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数据,全面记录水箱在每次升降后手术床的承重数据,达到追溯手术床性能的可能,减轻人工劳动力,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经济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手术床承重检验难度大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安全可靠,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解放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手术床承重试验的可靠性、可信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试验前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水箱降至手术床上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手术床升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定滑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定滑轮另一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图8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验装置进行承重试验的拉力传感器的受力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控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框架;101-矩管;120-定滑轮;121-螺母;122-螺栓;123-锁紧销;130-水箱;140-拉力传感器;150-钢丝绳;151-支路钢丝绳;152-吊环螺钉;160-电动葫芦;240-手术床;250-第一电磁阀;260-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一框架100、一水箱130、升降机构和控制单元,能够用于进行手术床240承重检验,其中框架100能够容纳手术床240,水箱130位于框架100内侧并对应于手术床240中央上方,且水箱130配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升降机构与水箱130连接并设于框架100顶部,用于驱动水箱130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移动;升降机构上配置有拉力传感器140,用于检验水箱130重量;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拉力传感器140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水箱130的重量信息;升降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控制升降机构驱动水箱130进行升降运动,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与手术床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用于控制手术床240进行升降动作;如此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升降机构驱动水箱13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以使水箱130放置在手术床240上,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手术床240升降,进行手术床240承重检验;上述控制单元可以安装在框架100上,也可以安装在框架100外侧,为便于操作,控制单元优选安装在框架100的侧面上,当然其具体安装方式及控制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并不为本公开的发明点,故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框架100顶部两端的电动葫芦160和安装在框架100顶部中间位置的滑轮组件,两台电动葫芦160均与控制单元连接,以使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两台电动葫芦160同步启动,且每台电动葫芦160均配置有钢丝绳150,钢丝绳150绕过滑轮组件连接在水箱130上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葫芦160启动以实现钢丝绳150收放,且拉力传感器140安装在钢丝绳150上,通过检测钢丝绳150拉力以测试水箱130重量,到达到测试重量后,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水箱130降下放置在手术床240上,进而进行手术床240承重检验。
为实现将水箱130稳定地提升或降落在手术床240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滑轮组件包括有四个定滑轮120,四个定滑轮120分别安装在与水箱130上方的框架100上,以使自每个电动葫芦160延伸出的钢丝绳150至水箱130上方均分叉呈两条支路钢丝绳151,并分别由支路钢丝绳151向两侧延伸绕过其对应的定滑轮120与水箱130上吊耳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以实现由一根钢丝绳150分叉出的两条支路钢丝绳151分别绕过水箱130同一端两侧的定滑轮120并沿垂直于地面方向吊装水箱130,如此通过控制单元同步控制两台电动葫芦160,以实现将水箱130稳定地提升或降落在手术床240上,利于提高承重试验的安全性,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同时,在水箱130提升过程中,定滑轮120会跟随钢丝绳150的角度变化而发生旋转,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将定滑轮120活动安装在框架100顶部的矩管101上;具体地,在矩管101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螺栓122,螺栓122倒置穿过安装孔内并通过位于矩管101上方的螺母121将其固定,以使定滑轮120的壳体套设吊挂在螺栓122的下端并与螺栓122间隙配合,如此定滑轮120能够跟随钢丝绳150的角度变化而发生旋转,以便于控制水箱130在升降过程中稳定升降。
进一步地,在矩管101的上方还设有锁紧销123,锁紧销123沿螺栓122和螺母121径向穿设,以使螺母121与螺栓122定位锁紧,如此利用锁紧销123和螺母121的配合设计将螺栓122稳定地固定在矩管101上,避免定滑轮120出现意外脱落。
为避免两条钢丝绳150相互干扰,框架100左右两端的两台电动葫芦160延伸出的钢丝绳150及其对应分叉出的支路钢丝绳151呈上下分层错开设置;同时四个定滑轮120与水箱130四个吊耳正上方的框架100相对应,以使四根支路钢丝绳151绕过其对应的定滑轮120与水箱130上吊耳连接,在水箱130上的吊点均匀分布,利于水箱130平稳起吊;作为优选,拉力传感器140安装在钢丝绳150分叉处,以使每根钢丝绳150分叉后的两条支路钢丝绳151所受到的拉力汇聚于拉力传感器140上,利于实时且准确采集水箱130的重量信息;拉力传感器140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拉力传感器140的两端具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吊环螺钉152,以使钢丝绳150和两条支路钢丝绳151分别系挂在拉力传感器140两端的吊环螺钉152上,实现拉力传感器140稳定固定在钢丝绳150上的同时巧妙地将钢丝绳150分叉呈两条支路钢丝绳151,利于检测两条支路钢丝绳151拉力,同时利用两条钢丝绳150分叉出的两条支路钢丝绳151均布在水箱130上实现平稳起吊。
此外,在水箱130的排水口处配置有第一电磁阀250,在水箱130的进水口处配置有第二电磁阀260,第一电磁阀250和第二电磁阀260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以使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水箱130注水量及排水量,进而控制水箱130与其中的水总重力;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排水口设于水箱130的下端,且进水口设于水箱130的上端,以利于排水和注水;由此能够利用水箱130替代通过人工进行手术床240承重试验,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输入不同测试重量以进行承重试验、疲劳试验,检验效率高。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有一种手术床240承重性能检验方法,利用上述的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进行检验,该手术床240承重检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两台电动葫芦160同步启动,将水箱130提升至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顶部;水箱在提升过程中,四个定滑轮120跟随钢丝绳150角度变化而发生旋转;
将手术床240推入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的中央;
向控制单元中输入测试承重重量g,控制第二电磁阀260开启,再通过水箱130进水口向水箱130中注水;每台电动葫芦160配置的钢丝绳150上的拉力传感器140各有两条支路钢丝绳151交于其上,每条钢丝绳150上配置的拉力传感器140独立测量,互不干扰;设水箱130与其中的水总重力为g,两个拉力传感器140测出所受拉力分别为ft1和ft2,4条支路钢丝绳151在水箱130上的吊点均匀分布并与地面呈垂直吊装,设水箱130在最高处时两条支路钢丝绳151之间的角度为α,此时单个拉力传感器140的受力如图8所示,可得g=(ft1+ft2)/cos(α/2);如此当g达到测试重量后,将水箱130进水口的第二电磁阀260关闭,控制单元控制两台电动葫芦160同步启动降下水箱130,使水箱130放置在手术床240上,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手术床240升降,进行手术床240承重检验;完成承重检验后,将水箱130排水口的第一电磁阀250开启,排空水箱130中的水,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葫芦160驱动水箱130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将水箱130提升至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顶部,完成手术床240承重检验;
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手术床升降步骤,控制单元中输入手术床上下运动的次数,使手术床反复升降,以完成手术床疲劳试验。
由上所述,本实施例手术床承重检验装置针对现有手术床承重检验难度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自动检验手术床承重,以进行手术床承重试验及疲劳试验,避免了采用人工进行测试费时费力、可靠性低、难以计数的缺陷,提高了手术床承重性能检验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