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3007发布日期:2021-06-15 20: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技术,尤其是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可燃气体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得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应的提高了,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防患于未然,对可燃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可燃气体探测器是一种可以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响应的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对于保障工业及商业各类场所中的燃气安全使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燃气体探测器可以分为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等。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考查的是探测器周围小范围区域内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现有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如申请号为201921874997.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壳体和探测器上盖,所述探测器壳体和探测器上盖通过螺纹连接,二者结合内部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显示板,显示板上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探测器壳体前端开设有与探测器内腔连接的接线孔,所述探测器壳体尾端安装有与探测器内腔中空连接的探测头。

上述这种探测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探头无保护套;2)不能指示工作状态;3)进出线孔的防护等级较差;上盖和底壳在拧紧的时候,上盖和底壳之间有缝隙,影响气密性,不能适用环境较恶略的场所,如油污大的厨房、粉尘较多的工业场所,同时还会影响外观;安装支架不能横管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顶部的上盖,所述上盖和底壳共同构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外周套设有特氟龙制成的传感器套。

为确保容置空间内较好的密封性,所述上盖和底壳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为确保容置空间内较好的密封性,所述底壳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颈部,所述颈部的内侧周壁上形成有第一级台阶,所述传感器套的底部支撑在第一级台阶上,所述传感器套的底部和第一级台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为符合防爆需求,所述颈部的内侧周壁上还形成有第二级台阶,所述第一级台阶位于第二级台阶的上方,所述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防爆网,所述防爆网的底部支撑在第二级台阶上。

为便于过滤气体,所述颈部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碳布,所述碳布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颈部的底部外周套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颈部的开口对应处同样开口,所述端盖将滤网和碳布向颈部压紧。

为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底壳的周壁上开设有电气接口,所述电气接口与容置空间内连通,所述电气接口内部设置有橡胶件,所述橡胶件远离容置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远离橡胶件的一侧通过压紧螺母与橡胶件压紧。

为便于与外部安装,所述底壳的周壁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与底壳固定的支架主体和用于横管安装的安装部。

为便于使用者了解工作状态,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为便于将指示状态的光线引导到底壳底部以便观察,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表贴有led,所述led和指示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光柱。

为便于接收遥控信号,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红外接收端,所述红外接收端和底壳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能够将底壳外部的红外线引导到红外接收端的第二导光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传感器外周设置传感器套,可以保护传感器,由特氟龙制成,可避免传感器套在传感器正常工作散热时融化;通过上盖和底壳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传感器套和底壳颈部之间的第二密封圈,都可以提高气密性;通过电气结构的橡胶件、垫片和压紧螺母的设置,能够提高防水性能至ip6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底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见图1~图4,一种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上盖1和底壳2,底壳2呈相对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上盖1盖合在底壳2的顶部。上盖1和底壳2共同构成有容置空间21。上盖1可部分延伸入底壳2内,由此使得上盖1和底壳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上盖1和底壳2接触面(如底壳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1,使得上盖1和底壳2之间不会产生缝隙。

上述的容置空间21内设置有主控板3和传感器4,主控板3相对于传感器4更为靠近上盖1,主控板3和底壳2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传感器4朝向主控板3的一侧还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41,传感器4与传感器电路板41优选的焊接固定,传感器4用于感应的探头朝向远离传感器电路板41的一侧(下方)。

传感器4位于容置空间21的下部,传感器4的外周套设有传感器套42,传感器套42由特氟龙制成。特氟龙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传感器4在正常工作时会散热,避免了传感器套42融化的风险。底壳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口径缩小的颈部22,颈部22呈中空的形状,其一端与容置空间21连通,另一端开口而能与外部连通。

颈部22的内侧周壁上形成有第一级台阶23和第二级台阶24,其中,第一级台阶23位于第二级台阶24的上方,即第一级台阶23相对第二级台阶24更为靠近容置空间21。传感器套42的底部支撑在第一级台阶23上,并且传感器套42的底部和第一级台阶2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5,保证了容置空间21的气路密封,避免气体进入容置空间21。

位于传感器4远离传感器电路板41的一侧,即传感器4的下方,设置有防爆网5,防爆网5可以由粉末冶金制成。防爆网5的底部支撑在第二级台阶24上。

颈部22的底部下方设置有碳布6,碳布6的下方设置有滤网7,滤网7优选的由不锈钢制成,可对气体进行初步的过滤。颈部22的底部外周套设有端盖8,端盖8与颈部22的开口对应处同样开口,端盖8和颈部22可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由此端盖8将滤网7和碳布6向颈部22压紧。

底壳2的周壁上开设有电气接口26,电气接口26与容置空间21内连通。电气接口26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橡胶件261、橡胶件261远离容置空间21的一侧设置有垫片262,垫片262可由金属制成,垫片262远离橡胶件261的一侧通过压紧螺母263与橡胶件261压紧。电气接口26处上述三者的配合使用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器的防护等级达到ip67。

底壳2的周壁上设置有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包括和电气接口26之间通过螺钉93固定的支架主体91(可用于竖管安装)和相对支架主体91弯折的安装部92,安装部92可相对支架主体91呈90度,使得探测器可实现横管安装。安装部92可在支架主体91的顶面向上弯折而形成。

参见图2和图5,底壳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27,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27具有三个,分别表示“正常”、“报警”、“故障”三种状态,通过底壳2内的第一导光柱28将主控板3上的表贴led发出的光导到指示灯27。底壳2内还设置有第二导光柱29,为红外导光柱,主控板3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红外接收管,第二导光柱20可将底壳2外的红外引导到红外接收管,由此便于使用红外遥控器设置探测器的参数。上述四个导光柱的结构符合防爆隔爆要求,可在各导光柱的外周设置定位结构,如圆柱形槽体,各导光柱的高度优选的都是1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