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1551发布日期:2021-04-21 04: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一步认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预测矿山环境发展趋势,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一般的监测指标有:侵占、破坏土地及土地复垦监测;固体废弃物及其综合利用监测;尾矿库监测;采空区地面沉(塌)陷监测;山体开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监测;矿区地表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地裂缝监测;废水废液排放监测;地下水监测;降雨量监测等等。
3.如现有公开号为cn 209070120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其基本描述为:包括立杆、雨量量筒、固定柱,立杆的底部焊接有底座,立杆的中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信号发射器,立杆的上端两侧焊接有横杆,横杆的尾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雨量量筒,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监测降水量,并且检测的数据可以通过信号发射器发射至远程检测站,进行分析,贴片式压力传感器感应土壤向上隆起的压力,可发送信号至信号发射器,探测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土壤发生裂变或位移时带动探测杆位移后触动方向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可以探测发生裂变或位移的方位。
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运输过程中不能对监测设备进行保护,并且安装时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是该实用新型在运输与归置状态下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使用方便且容易安装。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和双向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套设且螺纹连接有若干滑块,若干所述滑块与地面垂直两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若干所述滑块靠近地面一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组,所述第一活动杆组靠近地面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活动杆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周侧活动连接有若干探测杆,若干所述滑块远离地面一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组,所述第二活动杆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地面一面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外滑动连接有套筒杆,所述套筒杆与地面垂直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套筒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雨量计,所述套筒杆远离地面一端固定
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的双向螺纹杆在转动时,带动监测设备移动,设置的太阳能光电板可以向装置提供电源,而在运输或者归置状态下,箱体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保护监测设备,并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垂直于所述滑杆的内侧壁均设有水平开设的滑槽,若干所述滑杆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十字开口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移动,滑杆在箱体内侧壁滑动,同时对箱体内监测设备的稳定至关重要,而箱体底部的十字开口槽,可以实现探测杆贴向地面。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杆外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箱体内侧底部安装有信号发射器),若干所述探测杆)靠近地面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贴片式压力传感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控箱连接信号发射器、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可以向监测站远程发射监测信息。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贯穿箱体且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立杆与所述套筒杆远离所述电控箱一侧均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拆卸连接有限位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动圆形手柄,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可以实现监测设备上下移动。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靠近地面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柱可以对该实用新型各个角高度进行调节,且当移动该装置时螺纹柱可以换作滚轮。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远离地面一端与手柄同侧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箱体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对角边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状态下,打开顶板,将顶板转动置特定角度,可以将顶板固定。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的双向螺纹杆在转动时,带动监测设备移动,设置的太阳能光电板可以向装置提供电源,而在运输或者归置状态下,箱体的设置可以更好地保护监测设备,并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2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移动,滑杆在箱体内侧壁滑动,同时对箱体内监测设备的稳定至关重要,而箱体底部的十字开口槽,可以实现探测杆贴向地面进行监测;
2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状态下,设置的螺纹柱可以对各个角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当移动该装置时螺纹柱可以换作滚轮,方便移动与运输。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归置状态正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后视图。
26.附图标记:1、顶板;2、第一卡扣;3、安装杆;4、雨量计;5、第二活动杆组;6、手柄;7、双向螺纹杆;8、滑块;9、第一活动杆组;10、安装板;11、滚轮;12、箱体;13、探测杆;14、安装块;15、第二卡扣;16、第一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8、电控箱;19、太阳能光伏板;20、限位孔;21、限位销;22、支撑螺纹柱;23、贴片式压力传感器;24、立杆;25、套筒杆;26、滑槽;27、信号发射器;28、十字开口槽;29、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质环境自动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2和双向螺纹杆7,双向螺纹杆7两端分别插设于箱体12的内侧壁且与箱体1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贯穿箱体12固定连接有手柄6,转动手柄6时双向螺纹杆7也随之转动,双向螺纹杆7套设且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8,滑块8与地面垂直两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29,同时箱体12垂直于滑杆29的内侧壁均设有水平开设的滑槽26,若干滑杆29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滑槽26,滑块8靠近地面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组9,第一活动杆组9靠近地面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远离所述第一活动杆组9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周侧活动连接有四个探测杆13,探测杆13靠近地面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贴片式压力传感器23,箱体12内侧底部开设有十字开口槽28,且十字开口槽28能够使探测杆13穿过且接触到地面进行监测,而滑块8远离地面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组5,第二活动杆组5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第一活动杆组9与第二连接杆组5均由两个相同活动杆构成,第二连接块17远离地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立杆24,立杆24外滑动连接有套筒杆25且套筒杆25外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18,立杆24与套筒杆25外部远离电控箱18一侧设有若干限位孔20,限位孔20可拆卸连接有限位销21,套筒杆25与地面垂直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3,安装杆3远离所述套筒杆25一端固定连接有雨量计4,套筒杆25远离地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板19,太阳能光伏板19为该装置的电力来源,箱体12内侧底部安装有信号发射器27,会将监测信息实时传送至信息监测站。
29.如图3所示,箱体12靠近地面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10,安装板10远离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柱22,并且当移动该装置时,安装板10也可以固定连接滚轮11,方便装置的移动并且省力,箱体12包括顶板1,顶板1与箱体12铰接,箱体12远离地面一端与手柄6同侧外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卡扣2,箱体12于第一卡扣2的对角边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5,第一卡扣2与第二卡扣15的设置是为了装置在工作和移动状态下对顶板1的固定,以上所有活动连接均为铰接方式。
3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使用该装置时,运送至特定位置,首先调节其箱体12底部的螺纹柱,使该装置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打开顶板1转动一定角度至第二卡扣15,将其固定于箱体12外侧壁,然后旋转圆形手柄6,双向螺纹杆7旋转,滑块8靠近,第一活动杆组9与第二活动杆组5分别靠近,安装在第一连接块16的探测杆13下降直至接触地面,当第二连接块17上升时,连接于套筒杆25两端的雨量计4与安装于套筒杆25远离地面一端的太阳能光伏板19均处于上升状态,将套筒杆25继续向上,立杆24与套筒杆25上设有相对应的孔,可
以利用限位销21将其固定,设置的雨量计4、太阳能光电板、信号发射器27以及平贴式压力传感器皆与电控箱18连接,雨量计4监测装置所在区域的降雨量,而太阳能光电板向该装置提供必要的电源,平贴式压力传感器监测地面震动,信号发射器27会将监测信息发送至信息监测站。
3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