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6838发布日期:2021-04-06 1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包括铰接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1)中设置有铰接球(2),所述铰接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盘(4),所述铰接球(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上端连接有圆柱壳体状的保护盒(6),所述支撑柱(5)贯穿保护盒(6)的壳体,所述保护盒(6)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均匀环设的半口字型的弹性杆(7),所述弹性杆(7)的下端和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盒(6)的内腔顶部位置设置有金属球一(8),金属球一(8)的周围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金属球二(9),弹性杆(7)的上端和金属球二(9)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球一(8)和支撑柱(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铰接壳(1)的外部环设有环形管(11),所述铰接壳(1)和环形管(11)之间固定连接有直管(12),直管(12)的内腔中设置有波纹管(13)、拦截筒(14)和卡位柱(15),所述波纹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拦截筒(14),波纹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位柱(15),所述卡位柱(15)的一端延伸到铰接球(2)中,所述环形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16),主管(16)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座(17),密封座(17)贯穿环形管(11)的壳体,主管(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管(18),所述密封座(17)中设置有两个控制板(19),控制板(19)中设置有支撑筒(20),所述副管(18)设置在两个控制板(19)之间,所述副管(18)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筒(20)、弹簧(21)和气柱(22),所述弹簧(21)的一端接触有支撑筒(20),弹簧(21)的另一端接触有气柱(22),所述气柱(22)的一侧设置有l型杆(23),所述l型杆(23)上固定连接有套筒(24),套筒(24)的中部贯穿有定位轴(25),定位轴(25)的两个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侧耳板(26),侧耳板(26)固定在副管(18)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22)为圆柱状且柱体活动套接在副管(18)的内腔中,气柱(2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三角槽,l型杆(23)贯穿副管(18)的侧壁上开设的方形孔,且波纹管(13)一端延伸到气柱(22)的三角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0)固定在副管(18)的内壁上,控制板(19)固定在副管(18)的内壁上,控制板(19)形状为圆板且板体的下底面中部开设有有圆台槽,控制板(19)的圆台槽中设置有t型盘状的支撑筒(20),支撑筒(20)的中部凸出部分固定嵌入到控制板(19)中,控制板(19)的圆台槽底面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17)形状为l型柱一端一体连接球体,密封座(17)的l型柱贯穿环形管(11)壳体上开设的通孔,且密封座(17)的球体设置在环形管(11)的内腔中,拦截筒(14)固定在直管(1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柱(15)形状为圆柱一端一体连接半球体,卡位柱(15)柱体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滑块,卡位柱(15)上的凸出滑块部分延伸到直管(12)的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卡位柱(15)上的半球体端凸出到铰接球(2)的侧壁上开设的球面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壳(1)为球缺壳体状,铰接壳(1)的内腔中契合设置有铰接球(2),支撑柱(5)贯穿铰接壳(1)壳体上的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复垦爆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复垦过程中安全监测装置,包括铰接壳,铰接壳中设置有铰接球,铰接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盘,铰接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有圆柱壳体状的保护盒,支撑柱贯穿保护盒的壳体,本实用新型构造设计用来配合矿山复垦中台阶爆破动态效应与安全阈值研究工作,可以实现灵敏的地面震动情况的信息反馈工作,此外可以人为预先调整检测装置对震动的感应灵敏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雪姣;胡娟新;李想;余红兵;康强;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