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9151发布日期:2021-06-11 19: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仪器仪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万用表。



背景技术:

电力仪表集电力参数测量及电能计量功能为一体,是电力系统中用于监测电压、电流、功率以及电能等电力参数的常用元件,具有精度高、显示灵活、功能全面等优点。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万用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等。

现有的万用表在,如图1所示,包括万用表本体1,万用表本体1包括设置在万用表本体1内侧的电源模块和设置在万用表本体1一侧的显示模块,万用表本体1内还设置有与电源模块信号连接的电流测量模块、电压测量模块和电阻测量模块,且电流测量模块、电压测量模块和电阻测量模块均集成在万用表本体1内的电路板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零位不对准的情况,使得使用者测量时不易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使用者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值,本申请提供一种万用表。

一种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所述万用表本体内包括集成芯片u1和集成芯片u2,所述集成芯片u1信号连接有供电单元、档位选择单元、直流校准单元、交流校准单元和复位单元,所述集成芯片u2信号连接采集单元和第一指示灯单元;

所述直流校准单元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72引脚fta与所述集成芯片u1的74引脚ftc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34和电容器c9,所述电阻器r34和所述电容器c9之间的串接点信号连接于所述集成芯片u1的73引脚ftb;

还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71引脚refo与地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33、可变电阻器vr2、电阻器r19和地;所述电阻器r33和所述可变电阻器vr2之间的串接点信号连接于所述集成芯片u1的70引脚refi。

所述集成芯片u1的76引脚op1n与地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0;所述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电阻器r20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发现万用表本体的零位没有对准时,通过调节直流校准单元和交流校准单元进行调节,使得零位对准,其中直流校准单元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vr2的阻值实现调节直流校准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供电单元为集成芯片u1供电,使用者通过档位选择单元选择测量的量程,直流校准单元和交流校准单元便于使用者校准零位,复位单元便于万用表本体复位,使得万用表本体的内部电路能够恢复到起始状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流信号,第一指示灯单元用于显示集成芯片u2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交流校准单元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与1引脚op2n之间的电容器c11、可变电阻器vr1、电阻器r23和电阻器r24,所述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与电源端vdd之间还串接有二极管d8;

所述集成芯片u1的1引脚op2n与2引脚op2o之间串接有并联的电容分器c4和电容器c4以及二极管d7;

所述集成芯片u1的1引脚op2n与3引脚adip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5、电阻器r26和电阻器c6,所述电阻器r25和所述电阻器r26之间的串接点还信号连接于所述电容器c4的正极;

所述集成芯片u1的3引脚adip与4引脚adin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7,所述电容器c7和所述电容器c6远离所述集成芯片u14引脚adin的一端串接有电阻器r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vr1的阻值,实现调节交流校准单元,从而使得零位校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组bt1,所述电池组bt1与电源端vcc至今串接有二极管d5、电阻器r46和开关k1;

所述电池组bt1与所述集成芯片u1之间27引脚hz/duty和23引脚select之间分别串接有开关k2和开关k3;

所述电池组bt1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16和电容器c15;

其中所述电容器c15与电源端vdd之间接所述集成芯片u138引脚vdd,所述电容器c16与所述电容器c15之间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37引脚agnd和地,所述集成芯片u1的36引脚vss、28引脚cap、所述电容器c16的负极均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组br1为集成芯片u1供电;电容器c15和电容器c16对集成芯片u1的输入电源信号进行过滤,使得信号更加稳定;二极管d5用于显示电池组bt1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档位选择单元包括27个选择端s1-s27、电阻器r30和电阻器r39,所述电阻器r30的一端信号连接于所述集成芯片u1的5引脚sa,所述电阻器r30的另一端串接选择端s16和选择端s17;

所述集成芯片u1的6引脚sgnd与地之间串接于所述电阻器r39;所述集成芯片u1的8引脚dt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52;所述集成芯片u1的10引脚crcs1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容器c10;所述集成芯片u1的19引脚crcs2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容器c17;

所述档位选择单元还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9引脚smv和选择端s13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51;

所述档位选择单元还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11引脚r1与选择端s4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29和选择端s14;所述集成芯片u1的13引脚rcap与所述选择端s14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3和可变电阻器vr3,所述可变电阻器vr3的可变端信号连接于所述选择端s14;所述集成芯片u1的16引脚hunk与所述选择端s14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0;

所述集成芯片u1的14引脚onek、15引脚tenk、17引脚onem与所述选择端s14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38、电阻器r22和电阻器r44;

所述选择端s14远离所述选择端s4的一端还依次信号连接有npn三极管q3和npn三极管q2,所述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信号连接于所述选择端s14,所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信号连接于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信号均接地;

所述档位选择单元还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18引脚tenm与选择端s3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41和电阻器r42;

所述档位选择单元还包括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6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信号连接于选择端s26、所述集成芯片u1的32引脚mca1和选择端s23、所述集成芯片u1的31引脚mca2,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均信号连接选择端s27;

所述档位选择单元还包括com接线端j1和input接线端j2,所述com接线端j1并接有电阻器r15、电阻器r48和地;所述电阻器r15依次串接有选择端s7、电阻器r13和选择端s8,所述选择端s8靠近所述电阻器r13的一端还信号连接选择端s9;所述电阻器r48依次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7和选择端s5;

所述input接线端j2并接有保险丝f1、热敏电阻器ptc1和热敏电阻器ptc2;所述保险丝f1远离所述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信号连接选择端s1;所述热敏电阻器ptc1远离所述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选择端s12;所述热敏电阻器ptc2远离所述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信号连接选择端s3靠近所述电阻器r42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档位选择单元便于使用者选择适合待测量元器件的量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1的67引脚beeper与地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21和npn三极管q1,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有蜂鸣器b1和电阻器r32;

所述集成芯片u1的69引脚rst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28,所述集成芯片u1的69引脚rst与地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单元便于万用表本体复位,使得万用表本体的内部电路能够恢复到起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采集单元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2的3引脚gp1/an1与地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1、电阻器r7、电阻器r8、电阻器r9、电阻器r10和电阻器r11,所述电阻器r1和所述电阻器r7之间的串接点为采集点e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单元实现采集电流信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指示灯单元包括:所述集成芯片u2的1引脚gp0/an0与地之间的npn三极管q4;所述npn三极管q4集电极与电源端vcc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7a和二极管d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指示灯单元用于显示集成芯片u2的工作状态,便于使用者观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可变电阻器vr1的第一调节旋钮呈圆盘状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旋钮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所述可变电阻器vr1的阻值,且所述第一调节旋钮按照所述可变电阻器vr1的线圈数量等分形成档位,所述可变电阻器vr2的第二调节旋钮与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相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二旋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调节可变电阻器vr1和可变电阻器vr2,且通过等分形成的档位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校准零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侧壁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一条直径共线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直流校准单元和交流校准单元的设置,实现便于使用者校准零位,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值;

2.通过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二调节旋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更加准确的校准零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集成芯片u1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集成芯片u2的电路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档位选择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流校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流校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二调节旋钮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复位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集成芯片u2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万用表本体;2、供电单元;3、档位选择单元;4、直流校准单元;41、第二调节旋钮;5、交流校准单元;51、第一调节旋钮;6、复位单元;7、采集单元;8、第一指示灯单元;9、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万用表。参照图2和图3,一种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1,万用表本体1内包括集成芯片u1和集成芯片u2,集成芯片u1信号连接有供电单元2、档位选择单元3、直流校准单元4、交流校准单元5和复位单元6,集成芯片u2信号连接采集单元7和指示灯单元8。

参照图4,供电单元2包括电池组bt1,电池组bt1包括两节串联在一起的1.5v电池,电池组bt1的负极接地,电池组bt1的正极接电源端vcc;电源端vcc与地之间串联有开关k1、电阻器r46和二极管d5;电源端vdd与地之间串联有电容器c15和电容器c16。

电容器c15和电容器c16串联连接点接集成芯片u1的agnd引脚;集成芯片u1的vss引脚和cap引脚接地。

电池组bt1与地之间还串接有开关k2和开关k3,开关k2远离电池组bt1的一端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27引脚hz/duty,开关k3远离电池组bt1的一端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23引脚select。

参照图5,档位选择单元3包括27个选择端s1-s27、电阻器r30和电阻器r39,电阻器r30的一端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5引脚sa,电阻器r30的另一端串接选择端s16和选择端s17。

电阻器r39的一端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6引脚sgnd,另一端接地;集成芯片u1的8引脚dt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52;集成芯片u1的10引脚crcs1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容器c10;集成芯片u1的19引脚crcs2与地之间信号连接有电容器c17。

档位选择单元3还包括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9引脚smv和选择端s13之间的电阻器r51。

档位选择单元3还包括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11引脚r1与选择端s14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9,选择端s14的另一端接选择端s4;集成芯片u1的13引脚rcap与选择端s14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3和可变电阻器vr3,可变电阻器vr3的可变端信号连接于选择端s14;集成芯片u1的16引脚hunk与选择端s14之间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0。

集成芯片u1的14引脚onek、15引脚tenk、17引脚onem与选择端s14之间分别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38、电阻器r22和电阻器r44。

选择端s14远离选择端s4的一端还依次信号连接有npn三极管q3和npn三极管q2,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信号连接于选择端s14,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信号连接于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信号均接地。

档位选择单元3还包括:集成芯片u1的18引脚tenm与选择端s3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41和电阻器r42。

档位选择单元3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包括两个二极管,两个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信号连接于选择端s26、集成芯片u1的32引脚mca1和选择端s23、集成芯片u1的31引脚mca2,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均信号连接选择端s27。

档位选择单元3还包括com接线端j1和input接线端j2,com接线端j1并接有电阻器r15、电阻器r48和地;电阻器r15依次串接有选择端s7、电阻器r13和选择端s8,选择端s8靠近电阻器r13的一端还信号连接选择端s9;电阻器r48依次信号连接有电阻器r47和选择端s5。

input接线端j2并接有保险丝f1、热敏电阻器ptc1和热敏电阻器ptc2;保险丝f1远离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信号连接选择端s1;热敏电阻器ptc1远离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选择端s12;热敏电阻器ptc2远离input接线端j2的一端信号连接选择端s3靠近电阻器r42的一端。

选择端s11接地;选择端s18接电源端vcc;选择端s19和选择端s25均接电源端vdd,选择端s19远离电源端vdd的一端信号连接选择端s21。

参照图6,直流校准单元4:集成芯片u1的71引脚refo与地之间串联的电阻器r33、可变电阻器vr2和电阻器r19;电阻器r33和可变电阻器vr2之间的串接点信号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70引脚refi。

集成芯片u1的76引脚op1n于地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0;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与76引脚opln之间接有电阻器r35。

直流校准单元4还包括集成芯片u1的72引脚fta和集成芯片u1的74引脚ftc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34和电容器c9,电阻器r34和电容器c9之间的串接点连接于集成芯片u1的73引脚ftb。

参照图7和图8,交流校准单元5包括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与集成芯片u1的4引脚之间adin之间串接的电容器c11、可变电阻器vr1、电阻器r23和电阻器r24,集成芯片u1的77引脚op1o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的二极管d8。

集成芯片u1的1引脚op2n与4引脚adin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4,与2引脚op2o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5和二极管d7,二极管和d7与2引脚op2o之间还串接有电容器c4。集成芯片u1的1引脚op2n与4引脚adin之间还串接有电阻器r25、电阻器r26和电阻器c6,集成芯片u1的3引脚adip与4引脚adin串接有电容器c7,其中,电容器c6与电容器c7远离4引脚adin的一端串接有电阻器r27。

可变电阻器vr1的第一调节旋钮51呈圆盘状设置,第一调节旋钮51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可变电阻器vr1的阻值,且第一调节旋钮51按照可变电阻器vr1的线圈数量等分形成档位,可变电阻器vr2的第二调节旋钮41与第一调节旋钮51相同设置。

第一调节旋钮51的侧壁设置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调节旋钮51的一条直径共线设置;且第一调节旋钮51和第二调节旋钮41均设置在万用表本体1的一侧。

参照图9,复位单元6包括:集成芯片u1的67引脚beeper与地之间串接的电阻器r21和npn三极管q1,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有蜂鸣器b1和电阻器r32。集成芯片u1的69引脚rst与地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8,与电源端vdd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28。

集成芯片u1的45引脚xin和46引脚xout之间串接有晶振y1,晶振y1的两端并接有电阻器r36。集成芯片u1的44引脚rlcd与地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37、电阻器r31和电容器c1;集成芯片u1的39引脚vb接入电阻器r31与电容器c3之间。

集成芯片u1的43引脚vdda、集成芯片u1的42引脚vgs与地之间分别串接有电容器c12和电容器c13,电容器c12的正极还串接于电阻器r37和电阻器r31之间。集成芯片u1的41引脚ca和集成芯片u1的40引脚cb之间串接有电容器c14。

集成芯片u1还信号连接有con18接线端j3,con18接线端j3包括18个接口1-18,接口1-18分别信号连接集成芯片u1的65引脚com4、64引脚com3、63引脚com2、62引脚com1、61引脚seg1、60引脚seg2、59引脚seg3、58引脚seg4、57引脚seg5、56引脚seg6、55引脚seg7、54引脚seg8、53引脚seg9、52引脚seg10、51引脚seg11、50引脚seg12、49引脚seg13和48引脚seg14。

参照图10,采集单元7包括依次串接于集成芯片u2的3引脚gp1/an1与地之间依次串接有电阻器r1、电阻器r7、电阻器r8、电阻器r9、电阻器r10和电阻器r11,电阻器r1和电阻器r7之间的串接点为采集点e1。

指示灯单元8包括:集成芯片u2的1引脚gp0/an0与地之间串接的npn三极管q4,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源端vcc之间串接有电阻器r7a和二极管d3。

集成芯片u2的5引脚vdd和6引脚gp2/t0ck1均接电源端vdd,集成芯片u2的2引脚gnd接地;本实施例中,集成芯片u2采用pic10f22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发现万用表本体1的零位没有对准时,通过调节直流校准单元4和交流校准单元5进行调节,使得零位对准,其中直流校准单元4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vr2的阻值实现调节直流校准单元4;在使用过程中,供电单元2为集成芯片u1供电,使用者通过档位选择单元3选择测量的量程,直流校准单元4和交流校准单元5便于使用者校准零位,复位单元6便于万用表本体1复位,使得万用表本体1的内部电路能够恢复到起始状态;采集单元7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指示灯单元8用于显示集成芯片u2的工作状态;在校准零位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杆9驱动第一调节旋钮51或者第二调节旋钮41旋转,从而完成直流校准单元4或者交流校准单元5的校准零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