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6986发布日期:2021-05-19 03: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如果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测量自然地面标高,开挖后测出基底标高,两者之差即为基坑开挖深度。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一般的基坑深度都是计算基坑底面最低处标高与测量地点标高的差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之后的建筑建造尤为重要。传统测量基坑开挖深度测量工作,必须由工作人员下到坑底,两人上下配合方可完成。而一般开挖的基坑多在6米以上,故作业人员必须借助软梯攀爬方可下到坑底。为了确保作业人员安全,按照安装软梯标准规范,至少要打下两根符合要求的地锚,一般基坑所在位置地貌多为沙土岩石,打下牢固可靠的地锚工作量较大,平均估算值为3人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再者,传统测量方法,必须要一名人员沿着软梯下到坑底进行配合,作业人员上下攀爬软梯时存在一定的高处坠落安全风险。现有技术出现了例如:cn201920958123.4一种测量深基坑深度与坑底隆起装置中提出了测量基坑深度的方法,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其需要工作人员下至基坑底部操作两人配合操作,下基坑的人员危险性及劳动强度较大;其次,其检测装置均设置在基坑底部,因为基坑底部坑洼不平且泥泞潮湿极易对检测装置内精密的电路仪器造成损坏。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劳动强度底,测量精度高,使用效果好的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固定设有缆绳箱,所述缆绳箱左侧连接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左端上侧设有缆绳滚轮,下侧设有测量管滚轮,所述缆绳箱内设有缆绳卷收筒,所述缆绳卷收筒右侧设有减速电机,所述缆绳卷收筒上绕设有缆绳本体,所述缆绳本体端部绕过缆绳滚轮设有重锤,所述缆绳箱右侧设有测量管卷收筒,所述测量管卷收筒上绕设有测量管本体,所述测量管本体一端绕过测量管滚轮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重锤相连,所述测量管本体并列设有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于压力传感器一端相连通,沿所述测量管本体设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测量管卷收筒右侧设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右侧设有注液泵,所述注液泵右侧设有配重块。
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平台设置于基坑上,所述移动平台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轮。
6.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缆绳卷收筒,所述减速电机转动驱动缆绳卷收筒收放缆绳本体。
7.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管卷收筒一侧设有用于卷收的手摇把。
8.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测量管本体另一端伸入操作箱内,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注液泵相连,所述第二管路连接设有排气漏斗。
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测量管本体底端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泵出口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排气漏斗下方设有第二控制阀。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漏斗水平位置高于测量管卷收筒与测量管滚轮。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基坑深度测量设备设有缆绳卷收筒有利于卷收缆绳本体,缆绳本体端部设有重锤由于将测量管本体送至基坑底部,避免测量人员深入基坑内部测量;设有伸缩臂有利于使缆绳绕过基坑的斜坡段,直接将测量管路防止到基坑底部,测量管本体设置为双管并排式有利于将测量管内部充满测试液体,设置压力传感器有利于收集测量管本体的液体压力并通过压力来测量基坑深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深度测量用设备测量管本体机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1、移动平台,2、缆绳箱,3、伸缩臂,4、缆绳滚轮,5、测量管滚轮,6、缆绳卷收筒,7、减速电机,8、缆绳本体,9、重锤,10、测量管卷收筒,11、测量管本体,12、压力传感器,13、第一管路,14、第二管路,15、数据线,16、操作箱,17、注液泵,18、配重块,19、基坑,20、支撑轮,21、手摇把,22、控制器,23、排气漏斗,24、第一控制阀,25、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9.一种基坑19深度测量用设备,包括移动平台1,所述移动平台1上固定设有缆绳箱2,所述缆绳箱2左侧连接设有伸缩臂3,所述伸缩臂3左端上侧设有缆绳滚轮4,下侧设有测量管滚轮5,所述缆绳箱2内设有缆绳卷收筒6,所述缆绳卷收筒6右侧设有减速电机7,所述缆绳卷收筒6上绕设有缆绳本体8,所述缆绳本体8端部绕过缆绳滚轮4设有重锤9,所述缆绳箱2右侧设有测量管卷收筒10,所述测量管卷收筒10上绕设有测量管本体11,所述测量管本体11一端绕过测量管滚轮5设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重锤9相连,所述测量管本体11并列设有第一管路13与第二管路14,所述第一管路13与第二管路14于压力传感器
12一端相连通,沿所述测量管本体11设有数据线15,所述数据线15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2电连接,所述测量管卷收筒10右侧设有操作箱16,所述操作箱16右侧设有注液泵17,所述注液泵17右侧设有配重块18。
20.所述移动平台1设置于基坑19上,所述移动平台1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轮20。
21.所述减速电机7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缆绳卷收筒6,所述减速电机7转动驱动缆绳卷收筒6收放缆绳本体8。所述测量管卷收筒10一侧设有用于卷收的手摇把21。
22.所述操作箱16内设有控制器22,所述测量管本体11另一端伸入操作箱16内,所述第一管路13与所述注液泵17相连,所述第二管路14连接设有排气漏斗23。所述压力传感器12用于测量测量管本体11底端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12通过数据线15与控制器22相连。所述注液泵17出口设有第一控制阀24,所述排气漏斗23下方设有第二控制阀25。所述排气漏斗23水平位置高于测量管卷收筒10与测量管滚轮5。
23.实施例:通过上述总体情况可知,将本测量用设备放置在基坑19一旁,伸缩臂3打开,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缆绳本体8的放线时可带动测量管本体11伸出,在重锤9的作用下将压力传感器12与一部分测量管本体11送至基坑19底部的测量位置,此时可停止放缆,工作人员通过注液泵17将测试液体注入第一管路13,可选择水为测试液体,第一管路13与第二管路14在压力传感器12处连通,此时第一控制阀24、第二控制阀25均打开,排气漏斗23排除管路内空气,直至测试液体充满第一管路13与第二管路14,测试液体充至排气漏斗23时关闭第一控制阀24,使第二控制阀25保持打开,此时,通过控制器22读取压力传感器12测得的压力数值,根据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p=ρgh,ρ是测试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常数(也就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h即是基坑19深度,如此即可在不用下到基坑19底部的情况下快速测量基坑19的深度,测量完毕后,控制缆绳卷收筒6卷收缆绳本体8,工作人员使用手摇把21将测量管本体11卷收完毕即可成测量。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