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6556发布日期:2021-05-14 16: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汛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防汛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汛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防汛是汛期防止洪水成灾的各项修守工作,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防汛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
3.汛期发生暴雨时,在涵洞、下凹式立交桥等位置处容易出现快速积水的情况,相关技术的防汛系统包括水位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当涵洞内的水位升高至预警线时即可向防汛工作人员发出警示信息。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以下缺陷:如若人们在水位未达到预警线前在涵洞(立交桥)下避雨,由于雨水的暴涨,很容易被困于桥下而出现生命危险,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城市当内涝发生时屡屡出现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汛期在涵洞处存在人员伤亡情况的几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汛监控系统。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汛监控系统,包括:
8.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源;
9.雨量传感器,连接于电源模块,用于检测检测环境有无降雨情况并输出雨水检测信号;
10.人体传感器,连接于电源模块,用于检测建筑物下方是否有人员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
11.控制单元,连接于雨量传感器、人体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响应于表示有降雨的雨水检测信号和表示存在人员的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报警信号;
12.应急装置,连接于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控制单元通信,响应于报警信号并报警;以及
13.语音提示模块,连接于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响应于报警信号并进行语音提示;
14.电源模块、雨量传感器、人体传感器、语音提示模块和控制单元均设置于建筑物的下方空间内,所述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涵洞、下凹式立交桥中的一种或几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传感器检测到雨水天气且涵洞内存在人员时,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语音提示,提示涵洞内的工作人员及时离开涵洞,减小发生暴雨造成人员伤亡的几率,同时控制单元将该报警信号发送至应急装置,便于防汛工作人员对涵洞内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及时救援。
16.可选的,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
17.图像采集终端,连接于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响应于报警信号并采集建筑物下的图像信息;
18.远程显示装置,连接于图像采集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图像采集终端通信并显示图像信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图像采集的方式便于防汛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及时观察涵洞内的人员情况,对是否采取救援进行进一步判断。
20.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终端还包括gps定位模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gps定位模块便于防汛人员及时获取出现险情的涵洞的位置信息,便于防汛人员及时到达涵洞处进行救援工作。
22.可选的,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
23.现场显示终端,连接于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且安装在建筑物下方,响应于报警信号并显示安全提示信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暴雨时雨水会影响避雨人员在户外的听力,通过现场显示终端对安全提示信息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接收到远离涵洞的安全提示信息。
25.可选的,所述现场显示终端包括显示面罩和灯体,灯体响应于报警信号并点亮,在显示面罩上设置有提示标语。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灯体显示的方式降低了现场显示终端的成本。
27.可选的,现场显示终端为电子显示屏。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显示屏的方式便于工作人员观看。
29.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太阳能充电模块。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户外通过太阳能充电模块获取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的方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31.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蓄电池。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蓄电池供电的方式实现了便于对电源模块进行更换的效果。
3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通过采用人体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应急装置的结构,实现了降低人员在涵洞内避雨出现的安全隐患几率的功能;
35.2.通过采用现场显示终端的结构,实现了便于涵洞内的避雨人员接收到安全提示信息的功能;
36.3.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块的方式,实现了降低监控系统消耗能源的功能。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流程示意图;
38.图2是突出控制单元结构的电路图;
39.图3是突出现场显示终端结构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电源模块;2、人体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控制单元;41、无线传输模块;5、应急装置;6、图像采集终端;61、远程显示装置;7、语音提示模块;8、现场显示终端;81、显示面罩;82、灯体。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汛监控系统,在涵洞或下凹式立交桥等建筑物的下部空间安装该防汛监控系统,所述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涵洞或下凹式立交桥中的一种或几种。参照图1,一种防汛监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人体传感器2、雨量传感器3、控制单元4、应急装置5和语音提示模块7,电源模块1用于对人体传感器2、雨量传感器3、控制单元4和语音提示模块7供电,控制单元4与应急装置5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通信。在汛期,初期降雨量不大时也可能会存在雨水暴涨的安全隐患,此系统可应用于汛期,以涵洞为例,人体传感器2用于检测涵洞内是否存在人员并输出人体检测信号,雨量传感器3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是否为雨水天气并输出雨水检测信号,若在雨水天气下检测到涵洞内有人员存在,则说明有人员在涵洞内避雨,此时控制单元4接收到表示有降雨的雨水检测信号和表示存在人员的人体检测信号后输出报警信号,控制单元4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至防汛工作人员所在区域的应急装置5,应急装置5接收到报警信号并警示防汛工作人员;同时语音提示模块7响应于报警信号并报警,警示避雨人员及时离开涵洞,以减小暴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大部分具有一定安全意识的人员若听到语音提示模块7发出的提示信息后便可能会意识到危险而离开涵洞,若存在例如儿童、老人等安全意识较差或行动能力较差的人员,则此时可根据人体传感器2检测到的人体信息,工作人员作出避雨人员逗留与涵洞内的时间,对是否进行救援进行判断。
43.其中应急装置5可以为监控室内的plc、dcs或智能终端等,其中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pda智能终端或可穿戴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电源模块1可采用太阳能充电电池或者是蓄电池。
44.人体传感器2采用可检测运动人体和静止人体的热释电传感器,其原理是将释放电荷经放大器转为电压输出;雨量传感器3可采用jxbs

3001

yl的雨量传感器3,其输出方式可选择0

10v、0

5v、4

20ma等模拟量的输出方式。
45.参照图2,控制单元4包括与门、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器r1、第二电阻器r2和继电器km,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人体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雨量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门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连接于电源模块vcc,第二电阻器r2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继电器km的线圈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继电器km的线圈另一端接地设置,控制单元4包括无线传输模块41,无线传输模块41的输入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且能够采集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处的电流信号,无线传输模块41检测到电流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应急装置5,该电流信号即为报警信号。
46.涵洞位于室外,因此会存在一些小动物在雨水天气进入涵洞的情况,人体传感器2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则不单单可以检测到人体还检测到小动物,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涵洞内人员的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的监控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终端6和远程显示装置61,图像采集终端6通过电源模块vcc供电并与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串联,图像采集终端6可采用摄像机,参照图1,在图像采集终端6内还设置有gps模块,摄像机接通电源后对涵洞内的情况进行拍摄,并通过将该图像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递至远程显示装置61,防汛工作人员在监控室内观看远程显示装置61,便于对涵洞内是否存在人
员进行准确判断,若涵洞内的人员无法及时逃离,在涵洞内发生险情,则工作人员可通过gps模块发出的位置信息及时到达涵洞处进行救援工作。
47.在暴雨天气下,仅通过语音提示模块7对涵洞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提示,有可能会因为暴雨而造成避雨人员不易听清语音提示模块7的提示内容,参照图2,为了便于提示避雨人员及时离开涵洞,本申请实施例设置的监控系统还包括现场显示终端8,现场显示终端8由电源模块vcc供电并与图像采集终端6串联,语音提示模块7与现场显示终端8和图像采集模块6串联;现场显示终端8可采用电子屏幕显示的方式或者是灯罩加灯光组合显示的方式,如为降低成本,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现场显示终端,显示面罩81和灯体82,灯体82响应于报警信号并点亮,显示面罩81安装在涵洞内壁上,在显示面罩81上设置有提示标语。避雨人员观察到发光的显示面罩81上的提示标语,便于理解语音提示模块7的提示内容,进而快速离开涵洞。
48.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汛监控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49.在汛期雨水天气下,雨量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人体传感器2若检测到涵洞内存在人员,则与门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的线圈通电,无线传输装置检测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处的电流信号,并将该电流信号作为报警信号传输至应急装置5,提示防汛工作人员在雨水天气下该涵洞内存在人员避雨,同时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闭合,图像采集终端6采集涵洞内的图像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对涵洞内的人员情况进行判断,现场显示终端8和语音提示模块7对涵洞的内避雨人员发出提示信息,告知其尽快远离涵洞,因此降低了汛期人员在涵洞下避雨造成的安全隐患。
50.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