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0067发布日期:2021-07-13 15:2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役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退役动力电池根据电池容量的多少也分为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电容在20%~80%可以做梯次利用,电池余量低于20%需进行回收再生处理,梯次利用使得退役锂电池的利用得到充分的挖掘,而梯次利用的产品可以用在通讯基站,小型分布式储能、变电站直流充电系统、小型动力电车上,尤其是5g基站覆盖面积小,数量将是4g基站的5倍,预计未来5年通信基站电池需求量将超过50+gwh,因此对于梯次利用产品的需求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余能检测系统是梯次利用的重要检测环节,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来检测电池的容量,然后对相近电容的动力电池单体进行配组,余能检测其实是为后一步的配组分类提供数据支持。现有梯次利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余能检测大多是人工或半自动,而且效率低,配组错误率高,不适合大批量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自动化大批量检测,检测数据精准,大大提高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包括:

测容架,为垂直式多层架体结构,每层设有若干个测容室,每个所述测容室的内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测容针;

上料机构,包括可升降的载物架、顶升运输小车和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升降台设于所述载物架的旁侧进行升降运动,所述顶升运输小车可运动至所述载物架的下方并将所述载物架抬起,所述顶升运输小车可来回移动于所述测容架和所述第一升降台之间;

上料时,所述载物架装载着动力电池并通过所述第一升降台上升至所述载物架的任意层,再通过所述顶升运输小车将所述载物架运输至所述测容室,所述载物架将动力电池抬升直至动力电池的电极与所述测容针接触;

第二升降台,位于所述载物架的旁侧进行升降运动,所述顶升运输小车可来回移动于所述测容架和所述第二升降台之间,卸料时,所述顶升运输小车运送所述载物架到达所述第二升降台并随所述第二升降台降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第一升降台将退役的动力电池送至测容架上,再通过顶升运输小车将动力电池运送至测容室进行测容,最后通过第二升降台完成卸料,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上料、检测和卸料,并且测容架具有多个测容室,可以同时大批量检测,检测精度高,配组错误率降低,大大提高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容针包括套筒和针头,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针头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套筒内设有弹簧,将所述针头往所述套筒方向推进可使弹簧压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头与所述通孔之间留有空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物架包括底座支架和水平托板,所述底座支架是由水平的底板和两个竖直的侧板组成的h型架体,所述水平托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不高于所述侧板,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可将水平托板顶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丝杠、横杆和两组对称设置的伸缩架机构,所述横杆对称设置于所述丝杠的两端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架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托板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横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横杆铰接,初始状态下所述伸缩架机构呈折叠状,所述丝杠旋转带动所述横杆沿所述丝杠相向运动使得所述伸缩架机构张开进而顶起所述托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组所述伸缩架机构包括两条第一连杆和两条第二连杆,所述丝杠的两侧各分布一条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底板的最小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台和所述第二升降台均通过滑轨滑块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所述载物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所述载物架的正投影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所述测容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所述测容针的结构分解图。

测容架100、测容针110、套筒111、针头112、弹簧113、前运输板120、后运输板130、测容室140、第一升降台200、载物架300、水平托板310、底板320、侧板330、丝杠340、横杆350、伸缩架机构360、第一连杆361、第二连杆362、限位块370、顶升运输小车400、第二升降台500、动力电池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退役动力电池余能检测装置,包括:

测容架100,为垂直式多层架体结构,每层设有若干个测容室140,每个测容室140的内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测容针110,在本实施例中,测容架100有四层,每层有四个测容室140,测容室140的前后敞开,每层均设有前运输板120和后运输板130,前运输板120和后运输板130作为物料进入各个测容室140的运输过道;

上料机构,包括可升降的载物架300、顶升运输小车400和第一升降台200,第一升降台200设于载物架300的旁侧进行升降运动,具体位于前运输板120的旁侧,顶升运输小车400可运动至载物架300的下方并将载物架300抬起,顶升运输小车400可来回移动于测容架100和第一升降台200之间,顶升运输小车400的上端面设有可升降的机构;

上料时,载物架300装载着动力电池600并通过第一升降台200上升至测容架100的任意层,再通过顶升运输小车400将载物架300抬起并从前运输板120运送至测容室140,然后顶升运输小车400将载物架300降下使其着陆,着陆后的载物架300将动力电池600抬升直至动力电池600的电极与测容针110接触,测容针110对动力电池600进行充电和放电,最后将测量数据传递至控制平台,使得下一工序的配组装置准确的进行配组分类,完成检测后载物架300下降;

第二升降台500,位于载物架300的旁侧进行升降运动,具体位于后运输板130的旁侧,顶升运输小车400可来回移动于测容架100和第二升降台500之间,卸料时,顶升运输小车400运送载物架300经后运输板130运输至第二升降台500并随第二升降台500降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6,测容针110包括套筒111和针头112,套筒111的底部设有通孔,针头112从通孔伸出,套筒111内设有弹簧113,将针头112往套筒111方向推进可使弹簧113压缩,具体结构可以为,套筒111内设有上挡圈和下档圈,上挡圈和套筒111固接,下档圈和针头112固接,弹簧113位于上挡圈和下档圈之间。当动力电池600的电极接触到针头112后,需要继续抬起水平托板310使得针头112向上运动,针头112压缩弹簧113,使得针头112和动力电池600的电极上的孔眼连接的更加紧密。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头112与通孔之间留有空隙,使得针头112在下压的过程中与孔眼的配合有调整的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4,载物架300包括底座支架和水平托板310,底座支架是由水平的底板320和两个竖直的侧板330组成的h型架体,水平托板310位于底板320的上方且不高于侧板330,水平托板310与底板320之间设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可将水平托板310顶起。h型架体的侧板330的下半部作为支撑脚,上半部作为护板,防止动力电池600在移动过程中倒下,结构简易实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包括丝杠340、横杆350和两组对称设置的伸缩架机构360,横杆350对称设置于丝杠340的两端且与丝杠340螺纹连接,伸缩架机构360包括第一连杆361和第二连杆362,第一连杆361的一端与水平托板310铰接且另一端与横杆350铰接,第二连杆362的一端与底板320铰接且另一端与横杆350铰接,初始状态下伸缩架机构360呈折叠状,丝杠340旋转带动横杆350沿丝杠340相向运动使得伸缩架机构360张开进而顶起托板,丝杠340通过电机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可使水平托板310下降。该顶升机构仅通过一根丝杠340的传动即可完成伸缩架的张合折叠,设计巧妙,升降过程平稳可靠。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伸缩架机构360包括两条第一连杆361和两条第二连杆362且丝杠340的两侧各分布一条第一连杆361和第二连杆362,使水平托板310的四个角均受力,提高稳定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托板310与底板320之间设有限位块370,限位块370用于限定水平托板310与底板320的最小距离,具体可以在水平托板310的下端面和底板320的上端面固设限位块370,水平托板310下降直到两限位块370相触,限位块370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又可以防止水平托板310下降太低使得铰链与连杆产生卡死问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台200和第二升降台500均通过滑轨滑块驱动,滑轨的高度略大于测容架100高度,滑块与升降台连接,保证运动平稳可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